设置水滴管道布管装置的播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181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设置水滴管道布管装置的播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水滴管道布管装置的播种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中,农作物灌溉成为植物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而灌溉有多种方式,如漫灌、滴灌、喷灌等,不同的灌溉方式配备有不同的灌溉设备,对于滴灌而言,需要在耕地内预先铺设好滴灌水管,在利用这些水管进行滴灌。

滴灌管的铺设也有单独的铺设设备,但这些设备只能实现铺设滴灌管的作业,这使得滴灌管的铺设成为一个单独的作业工序,需要单独的设备、单独的人员、单独的时间去操作,劳动效率低,而且这些设备进入耕地铺设水管,还会对已经播种的耕地造成二次碾压,破坏耕地的疏松性,甚至对播种的种子或秧苗进行机械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必要提出一种与施肥、播种集成一体化的设置水滴管道布管装置的播种设备。

一种设置水滴管道布管装置的播种设备,包括施肥机、播种机、水滴管道布管装置,施肥机与拖拉机连接,水滴管道布管装置与施肥机连接,播种机与水滴布管装置连接,所述水滴布管装置包括安装架、行走地轮、水管卷绕盘、水管导引组件,安装架为方形框架,安装架包括前端横梁、后端横梁、若干纵梁,若干纵梁固定连接在前端横梁和后端横梁之间,在前端横梁的侧壁上设置安装组件,以通过安装组件与施肥机的机架连接,在前端横梁的下方设置行走地轮,以支撑水滴管道布管装置行走,在每个纵梁上还设置与纵梁垂直的立梁,在相邻的立梁之间设置安装水管卷绕盘的连接梁,卷绕盘相对于连接梁能够转动,卷绕盘上缠绕水管,在后端横梁的侧壁上设置两组水管导引组件,播种机为四组,四组播种机分别设置在后端横梁的下方,且每两组播种机设置在一组水管导引组件的两侧,以使一根水管供应播种机播种形成的两行种子,水管导引组件包括立柱、连接件、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第四导辊,连接件与后端横梁的侧壁机械连接,立柱穿过连接件竖直设置,立柱与连接件相对固定连接,在立柱的底部设置向前端弯曲的清障铲,在立柱的顶端设置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之间间隔供水管穿过的间隙,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通过拉板相对定位,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相对于立柱能够转动,第四导辊设置在靠近立柱的清障铲上方的立柱的侧壁上,第四导辊通过拉杆与立柱固定连接,第四导辊与立柱的侧壁之间间隔供水管穿过的间隙,第三导辊设置在第四导辊的上方。

优选的,清障铲与立柱的底部之间活动连接,还在清障铲与立柱的底部之间设置拉簧,拉簧的上端与立柱固定连接,拉簧的下端与清障铲固定连接,以使清障铲与立柱的之间柔性连接。

优选的,清障铲与立柱连接的一端为根部,远离立柱的一端为端部,端部的宽度小于根部的宽度。

优选的,清障铲与立柱连接的一端为根部,远离立柱的一端为端部,端部的宽度大于根部的宽度,端部的宽度大于水管的直径。

优选的,水管导引组件的连接件包括空心销筒、锁紧螺栓、连接方板、U型螺栓,空心销筒设置供立柱穿过的空腔,空腔的宽度大于立柱的外径,在空心销筒的侧壁上开设螺纹孔,锁紧螺栓的端部穿过螺纹孔,以与立柱的侧壁接触,连接方板固定设置在空心销筒的侧壁上,在连接方板上开设螺纹孔,U型螺栓的端部穿过连接方板的螺纹孔,U型螺栓的U型空间供后端横梁穿过。

优选的,行走地轮与水管导引组件的清障铲前后正对,清障铲最低端的高度高于行走地轮的最低端的高度,以通过行走地轮对地面进行初步平整。

优选的,在卷绕盘两侧的连接梁上设置限位板,以对卷绕盘进行限位,避免绕线盘沿着连接梁左右移位。

本实用新型中将施肥机、播种机与水滴管道布管装置集成一体化,一步作业、同步完成了施肥、播种、滴灌水管铺设的工作,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水滴管道布管装置还可以与其他大型机器或精致播种机连接,以与大型机器或精致播种机同步作业,完成水管铺设。

附图说明

图1为设置水滴管道布管装置的播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滴管道布管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水滴管道布管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水滴管道布管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5为水管导引组件的左视示意图。

图6为水管导引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水管导引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施肥机10、播种机20、水滴管道布管装置30、安装架31、前端横梁311、安装组件3111、后端横梁312、纵梁313、立梁314、连接梁315、限位板316、行走地轮32、水管卷绕盘33、水管导引组件34、立柱341、清障铲3411、根部3412、端部3413、拉簧3414、连接件342、空心销筒3421、锁紧螺栓3422、连接方板3423、U型螺栓3424、第一导辊343、第二导辊344、第三导辊345、第四导辊346、拖拉机100、水管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水滴管道布管装置的播种设备,包括施肥机10、播种机20、水滴管道布管装置30,施肥机10与拖拉机100连接,水滴管道布管装置30与施肥机10连接,播种机20与水滴管道布管装置30连接,所述水滴管道布管装置30包括安装架31、行走地轮32、卷绕盘33、水管导引组件34,安装架31为方形框架,安装架31包括前端横梁311、后端横梁312、若干纵梁313,若干纵梁313固定连接在前端横梁311和后端横梁312之间,在前端横梁311的侧壁上设置安装组件3111,以通过安装组件3111与施肥机10的机架连接,在前端横梁311的下方设置行走地轮32,以支撑水滴管道布管装置30行走,在每个纵梁313上还设置与纵梁313垂直的立梁314,在相邻的立梁314之间设置安装卷绕盘33的连接梁315,卷绕盘相对于连接梁315能够转动,卷绕盘上缠绕水管200,在后端横梁312的侧壁上设置两组水管导引组件34,播种机20为四组,四组播种机20分别设置在后端横梁312的下方,且每两组播种机20设置在一组水管导引组件34的两侧,以使一根水管200供应播种机20播种形成的两行种子,水管导引组件34包括立柱341、连接件342、第一导辊343、第二导辊344、第三导辊345、第四导辊346,连接件342与后端横梁312的侧壁机械连接,立柱341穿过连接件342竖直设置,立柱341与连接件342相对固定连接,在立柱341的底部设置向前端弯曲的清障铲3411,在立柱341的顶端设置第一导辊343和第二导辊344,第一导辊343和第二导辊344之间间隔供水管200穿过的间隙,第一导辊343和第二导辊344通过拉板相对定位,第一导辊343和第二导辊344相对于立柱341能够转动,第四导辊346设置在靠近立柱341的清障铲3411上方的立柱341的侧壁上,第四导辊346通过拉杆与立柱341固定连接,第四导辊346与立柱341的侧壁之间间隔供水管200穿过的间隙,第三导辊345设置在第四导辊346的上方。

第一导辊343和第二导辊344可以对水管进行限位,水管S形穿过第三导辊345和第四导辊346,并从第四导辊346与立柱341之间的间隙穿过,铺设在地面上,第四导辊346对水管不仅起到左右限位的作用,而且还将水管限位到距离地面较近的位置,使得水管按照预设位置铺设在两行种子之间。

进一步,清障铲3411与立柱341的底部之间活动连接,还在清障铲3411与立柱341的底部之间设置拉簧3414,拉簧3414的上端与立柱341固定连接,拉簧3414的下端与清障铲3411固定连接,以使清障铲3411与立柱341的之间柔性连接。

进一步,清障铲3411与立柱341连接的一端为根部3412,远离立柱341的一端为端部3413,端部3413的宽度小于根部3412的宽度。该清障铲3411与地表面不接触,只是对地面上的大块土块或石块进行清理,为后面铺设的水管200扫清障碍,避免石块等将水管200划破。

进一步,清障铲3411与立柱341连接的一端为根部3412,远离立柱341的一端为端部3413,端部3413的宽度大于根部3412的宽度,端部3413的宽度大于水管200的直径。从而使得清理出来的路径的宽度大于水管200的直径,使得水管200平整铺设在地面上。

进一步,水管导引组件34的连接件342包括空心销筒3421、锁紧螺栓3422、连接方板3423、U型螺栓3424,空心销筒3421设置供立柱341穿过的空腔,空腔的宽度大于立柱341的外径,在空心销筒3421的侧壁上开设螺纹孔,锁紧螺栓3422的端部3413穿过螺纹孔,以与立柱341的侧壁接触,连接方板3423固定设置在空心销筒3421的侧壁上,在连接方板3423上开设螺纹孔,U型螺栓3424的端部3413穿过连接方板3423的螺纹孔,U型螺栓3424的U型空间供后端横梁312穿过。空心销筒3421与锁紧螺栓3422不仅将立柱341起到固定的作用,还可以调节立柱341相对于空心销筒3421的位置,进而调节立柱341的清障铲3411距离地面的高度。

进一步,行走地轮32与水管导引组件34的清障铲3411前后正对,清障铲3411最低端的高度高于行走地轮32的最低端的高度,以通过行走地轮32对地面进行初步平整。

进一步,在卷绕盘两侧的连接梁315上设置限位板316,以对卷绕盘进行限位,避免绕线盘沿着连接梁315左右移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