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灌装置,尤其是一种悬挂式喷滴灌装置,属于农业灌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或利用自然水源的落差,把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空中,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到植物上和地面上的灌溉方式。由于喷灌无需田间的灌水沟渠和畦埂,比地面灌溉更能充分利用耕地,另外喷灌对土壤不产生冲刷等破坏作用,从而保持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多孔,通气性好,因而有利于增产, 特别是蔬菜增产效果更为明显。目前喷灌方式已普遍被采用,但是在田间作业时,作物的高度不同,受喷灌装置高度的限制,当遇到长势较高的植物进行页面喷洒,大大影响喷灌的效果。另外喷灌和滴灌两种方式也可以结合起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悬挂式喷滴灌装置,高度调节方便,喷灌效率高,同时,可以实现喷灌、滴灌一体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挂式喷滴灌装置,包括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第一导管连接有水池,所述水泵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另一端通过第三导管绕过第一定滑轮连接有吊舱,其特征是,所述吊舱中部设有钢丝绳一,所述钢丝绳一上端连接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通过钢丝绳二连接有第二定滑轮,所述钢丝绳二通过第二定滑轮连接有电动机,所述吊舱下部设有喷头,所述水泵、加压泵、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所述钢丝绳二的一端、电动机均设置在梯形支架上。
前述的悬挂式喷滴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导管底部设有过滤网。
前述的悬挂式喷滴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吊舱结构为中空圆柱形。
前述的悬挂式喷滴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吊舱外围设有储水结构。
前述的悬挂式喷滴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头嘴部为圆锥形。
前述的悬挂式喷滴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头嘴部为圆形。
前述的悬挂式喷滴灌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述喷头嘴部的个数为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滑轮组设有悬挂式吊舱,可以调节喷嘴高度,适用于喷灌各种高度的植物,提高喷灌效率,喷嘴的形状设置为圆锥形,可以插入植物根部,作为滴灌装置,从而实现喷灌、滴灌一体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悬挂式喷滴灌装置,包括水泵1,所述水泵1通过第一导管2连接有水池3,所述水泵1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管4连接有加压泵5,所述加压泵5另一端通过第三导管6绕过第一定滑轮7连接有吊舱8,所述吊舱8中部设有钢丝绳一9,所述钢丝绳一9上端连接有动滑轮10,所述动滑轮10通过钢丝绳二11连接有第二定滑轮12,所述钢丝绳二11通过第二定滑轮12连接有电动机13,所述吊舱8下部设有喷头14,所述水泵1、加压泵5、第一定滑轮7、第二定滑轮12、所述钢丝绳二11的一端、电动机13均设置在梯形支架15上。
所述第一导管2底部设有过滤网16。所述吊舱8结构为中空圆柱形,外围设有储水结构17。
所述喷头14嘴部为圆锥形或圆形,个数为6个。
使用时,水泵1通过第一导管2,经过滤网16过滤后,将水池3内的水抽出,经过加压泵5的作用加压,经过第三导管6进入吊舱8的储水结构17,第三导管6为软管,长度较长,以便于在吊舱下行时,可以满足长度的需要,第三导管6绕在第一定滑轮7上。储水结构17的底部连接有6个喷头14,喷头14的嘴部设计成圆锥形或者圆形。圆锥形的结构,便于插入土壤中根系周围,进行滴灌,也可以悬挂于空中,进行喷灌。同时吊舱8在动滑轮10、定滑轮12、钢丝绳二11组成的滑轮组的作用下,可以上下移动,调节高度,适应不同高度植物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