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885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孵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旋转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水产养殖过程中,孵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现阶段的孵化装置中,往往伴随着缺氧,幼苗与卵壳难以分离的困难,导致孵化效率不高,资源浪费。虽然现有装置不断的改进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大多处理采用分割的方法,并未解决耗费大量人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孵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旋转孵化装置,包括装置底座,在装置底座上由多根支撑杆固装有水平环状底托,在环状底托上制有环状沟槽,在环状沟槽内安置有滚珠,在环状底托的滚珠上安置孵化桶,在孵化桶底边上制有与环状底托对应的环状底台,在滚珠的作用下,孵化桶通过环状底台与环状底托作相对转动,在环状底台的内侧,孵化桶一体制出底部漏斗,在底部漏斗的底端制有连接盘,安置在孵化桶下方的电机通过驱动轴与连接盘轴向固接,电机带动孵化桶在环状底托上旋转,在底部漏斗的中部固装有滤网,在滤网下方的漏斗侧壁上安装有带排污阀的排污管,在滤网上方的漏斗侧壁上安装有带排液阀的排液管,在环状底台上方的孵化桶侧壁上,由上至下对置安装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多对置卵板,所述置卵板与水平呈5-8度夹角,在置卵板的底部安装有灯管,在孵化桶的上方安置有带加液阀的加液管。

而且,所述置卵板通过焊接方式固装在孵化桶侧壁上,焊接弧段对应的弧度在15度-20度之间,同时在置卵板上间隔制有多条放置卵子的横向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使得卵与水的结合更为紧密;

2、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和隔板将卵分散均匀;

3、本实用新型通过最终的网目分离将孵化出的幼体与卵壳分离,改善了水质,同时为幼体收集和集中排污提供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孵化桶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需要强调的是,以下实施方式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实施方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旋转孵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装置底座12,在装置底座的上方由多根支撑杆13固装有水平环状底托14,在环状底托上制有环状沟槽,在环状沟槽内安置有滚珠15,在环状底托的滚珠上安置孵化桶2,在孵化桶底边上制有与环状底托对应的环状底台5,在滚珠的作用下,孵化桶通过环状底台与环状底托作相对转动,在环状底台的内侧,孵化桶一体制出底部漏斗8,在底部漏斗的底端制有连接盘10,安置在孵化桶下方的电机11通过驱动轴与连接盘轴向固接,电机带动孵化桶在环状底托上旋转,在底部漏斗的中部固装有滤网6,在滤网下方的漏斗侧壁上安装有带排污阀的排污管9,孵化完成后,孵化剩下的卵壳碎屑在旋转向下水流的带动下穿过滤网由排污管排出,在滤网上方的漏斗侧壁上安装有带排液阀的排液管7,由于孵化好的幼体具有向上游动的趋光性,并且又有滤网的阻挡,所以孵化好的幼体由排液管中排出,在环状底台上方的孵化桶侧壁上,由上至下对置安装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多对置卵板3,所述置卵板与水平呈5-8度夹角,在放置卵子的同时有利于卵壳碎屑的下滑,在置卵板的底部安装有灯管4提供照明,在孵化桶的上方安置有带加液阀的加液管1。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如图2所示,所述置卵板通过焊接方式固装在孵化桶侧壁上,焊接弧段16对应的弧度在15度-20度之间,同时在置卵板上间隔制有多条放置卵子的横向凹槽1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