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地施肥播种一体化水稻旱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9089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地施肥播种一体化水稻旱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地施肥播种一体化水稻旱联合作业机具,具体涉及一种整地施肥播种一体化水稻旱作机。



背景技术:

整地水稻旱播种技术是将整地施肥技术与水稻旱播种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整地播种技术,它能够适时、适量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养分,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但该技术在目前应用时存在以下缺陷:排种器容易堵塞,须机械二次进地且用工时量很大,动力机械的轮子碾压存在播种不好,整地条件不好导致漏播,降低出苗率,镇压不密实保苗率降低等问题,影响了现有施肥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现有的施肥播种技术在应用时存在漏播、出苗率低,须机械二次进地、用工时量大,由于动力机械的轮子碾压等不及时整地导致保苗率低,且镇压不密实保苗率降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现有的施肥播种技术在应用时存在漏播须机械二次进地,用工量大,由于动力轮子的碾压等的不及时整地导致保苗率低,且镇压不密实保苗率降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整地施肥播种一体化水稻旱作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整地施肥播种一体化水稻旱作机包括主梁机架和动力连接板;动力连接板安装在整地机的前方,它还包括施肥播种机、压平辊、镇压辊支架、镇压辊和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施肥播种机包括施肥装置和排肥驱动地轮,整地机与主梁机架连接;

整地机、两个排肥驱动地轮、施肥装置、压平辊、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镇压辊支架和镇压辊沿主梁机架的纵向中心线MN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主梁机架上,排肥驱动地轮通过传动机构与施肥装置的排肥轮传动连接,整地机和施肥装置布置在主梁机架的上方,两个排肥驱动地轮、压平辊、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和镇压辊安装在主梁机架的下方,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并列布置,压平辊垂直于主梁机架的纵向中心线MN设置且能相对主梁机架转动,两个排肥驱动地轮沿主梁机架的纵向中心线MN对称布置;镇压辊垂直于主梁机架的纵向中心线MN设置且安装在镇压辊支架上。

进一步地,主梁机架包括主横梁、排种器横梁、后横梁和两个纵梁,主横梁、排种器横梁和后横梁由前至后依次并排设置,两个纵梁并排布置在主横梁和后横梁之间,两个纵梁的一端与主横梁的两端垂直连接,两个纵梁的另一端与后横梁的两端连接,排种器横梁与两个纵梁连接;施肥装置和两个排肥驱动地轮固装在主横梁上,压平辊设置在施肥装置和排种器横梁之间且与两个纵梁可转动连接,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位于排种器横梁和后横梁之间并安装在排种器横梁上,镇压辊支架安装在后横梁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次性依次完成整地、施肥、播种、镇压的一体化水稻旱播种作业。提高了播种作业效率,播种作业效率提高了50%以上。

2、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谷物播种技术相比,避免了机械二次进地方面的工时投入,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能穿破地膜,将种子播入土中,可实现膜上播种,膜上播种代替传统的人工放苗,保证了较高的出苗率;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出苗率提高到90%以上,人工成本节省了90%。

3、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谷物播种技术相比,避免了动力机械的轮子碾压而影响播种效果,成本节省了30%。

4、本实用新型的施肥播种在整地之后进行,避免了整地条件不好而漏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排种器的右视图;

图4为排种器的主视图;

图5为排种器的俯视图;

图6为排种箱的横向俯视图;

图7为排种器出口与出口启闭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排种器出口与出口启闭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出口启闭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见图1-图2说明,一种整地施肥播种一体化水稻旱作机包括主梁机架和动力连接板1;动力连接板1安装在整地机2的前方,它还包括施肥播种机、压平辊6、镇压辊支架11、镇压辊12和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9,施肥播种机包括施肥装置5和排肥驱动地轮13,整地机2与主梁机架连接;

整地机2、两个排肥驱动地轮13、施肥装置5、压平辊6、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9、镇压辊支架11和镇压辊12沿主梁机架的纵向中心线MN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主梁机架上,排肥驱动地轮13通过传动机构与施肥装置5的排肥轮传动连接,整地机2和施肥装置5布置在主梁机架的上方,两个排肥驱动地轮13、压平辊6、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9和镇压辊12安装在主梁机架的下方,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9并列布置,压平辊6垂直于主梁机架的纵向中心线MN设置且能相对主梁机架转动,两个排肥驱动地轮13沿主梁机架的纵向中心线MN对称布置;镇压辊12垂直于主梁机架的纵向中心线MN设置且安装在镇压辊支架11上。

本实施例中,整地机2优先选用哈尔滨四季农机厂、1SXM型的1400和2800规格深松旋耕灭茬整地机,施肥播种机优选选用石家庄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BF型的1400和2800规格的施肥播种机,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9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已在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专利号:ZL201520834299.0的专利文件中公开。

参见图3-图9说明,该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9的具体结构为: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包括排种箱16、若干个排种器出口17、与排种器出口17数量相同的出口启闭装置18、刮土板14和排种器联接主梁15;排种箱16为圆柱体状箱体,排种器出口17呈锥筒状;排种箱16圆柱侧壁上开有若干个圆孔16-1,圆孔16-1的直径与排种器出口17的窄口端的直径相同;

排种箱16的圆孔16-1和排种器出口17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排种器出口17锥筒状的窄口端设置在排种箱16的圆孔16-1处,每个排种器出口17的窄口端通过对应的圆孔16-1与排种箱16连通;排种箱16和排种器出口17之间设有出口启闭装置18,出口启闭装置18关闭时挡住排种箱16的圆孔16-1,出口启闭装置18的关闭和开启控制种子从排种箱16中进入排种器出口17内;排种器联接主梁15一端连接在排种箱16的轴心处,排种器联接主梁15另一端设有一块刮土板14;或者排种器联接主梁15一端连接在排种箱16的轴心处,排种器联接主梁15另一端分成两个分支,两个分支上分别设有刮土板14。设置刮土板14的位置时,使刮土板14在刮掉排种箱16圆柱侧壁上的粘土时并不会刮到排种器出口17。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在播种时,排种箱16转动,当出口启闭装置的尾翼18-2接触土壤时,出口启闭装置出口18-1打开,种子从排种箱16内落入排种器出口17内;排种器出口17接触并深入土壤中,将种子播种在土壤中;由于排种器出口17为锥筒状,所以土壤不易堵塞排种器出口17,即使土壤的含水量较高,也不会轻易堵塞排种器出口17;而粘在排种箱16圆柱侧壁上的土壤会被刮土板刮去,保证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的正常播种工作。

参见图1说明,为了保证主梁机架稳定可靠,作为一个可实施方式,主梁机架包括主横梁4、排种器横梁7、后横梁10和两个纵梁8,主横梁4、排种器横梁7和后横梁10由前至后依次并排设置,两个纵梁8并排布置在主横梁4和后横梁10之间,两个纵梁8的一端与主横梁4的两端垂直连接,两个纵梁8的另一端与后横梁10的两端连接,排种器横梁7与两个纵梁8连接;施肥装置5和两个排肥驱动地轮13固装在主横梁4上,压平滚6设置在施肥装置5和排种器横梁7之间且与两个纵梁8可转动连接,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9位于排种器横梁7和后横梁10之间并安装在排种器横梁7上,镇压辊支架11安装在后横梁10的后方。如此设置,主梁机架强度大,结构稳定可靠。

参见图1说明,作为另一个可实施方式,整地机2通过连接板3与主梁机架连接。如此设置,整地机2与主梁机架通过连接板3可拆卸连接,便于旱作机组装和拆卸。为了保证播种正常运行,优选地,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9的数量为5-48个。镇压辊支架11的数量为2个,两个镇压辊支架11沿主梁机架的纵向中心线MN对称设置。如此设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参见图2说明,优选地,镇压辊支架11为板式结构。如此设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设计需要。参见图2、图3-图9说明,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9的排种器出口的轴线与镇压辊12的轴线垂直。如此设置,保证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9开孔播种后,经一个镇压辊12进行镇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运行需要。

工作原理

结合图1-图9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动力连接板1与拖拉机联接,由拖拉机牵引工作。在行走过程中,两个排肥驱动地轮13通过传动机构与施肥装置5的排肥轮传动,然后由压平辊6将施肥沟填平,完成施肥。在拖拉机牵引本实用新型行走过程中,播种在压平或覆膜之后进行,多个防堵塞型膜上播种排种器9的排种器出口17穿破地膜,将种子播入土中,实现膜上播种。此孔既是下种孔,也是以后作物的放苗孔。并经一个镇压辊碾压堵住苗孔,完成整个作业过程。

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