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支架的魔芋栽培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7068发布日期:2018-07-17 21:45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栽培盆,具体为一种带有支架的魔芋栽培盆,属于农业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魔芋生长在疏林下,是有益的碱性食品,对食用动物性酸性食品过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达到食品酸、碱平衡。此外,魔芋还具有水平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等多功能。魔芋种植易发生软腐病,软腐病是连续种植二年以上的地块,土壤残留魔芋自带病菌,易患软腐病。没有种植过魔芋的地块是不带魔芋软腐病细菌的。出现软腐病大多都是种子质量不行导致的,或地块积水,施肥问题等。治疗是不可能的,只能预防魔芋展叶后就连续喷洒农用链霉素,隔一个星期喷洒一次,连续两到三次可以取到一定预防作用。

目前的魔芋栽培装置,包括魔芋栽培盆均存在更换魔芋土壤困难的问题,魔芋在种植过程中易发生软腐病,如果不及时更换种植过魔芋的土壤,进行连续种植,极易产生软腐病。而且大部分的魔芋栽培盆只是简单的盆体机构,一般只能放在平坦的地方,一旦在有坡度或者坑洼的地方则不能保证平稳,栽培盆易翻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支架的魔芋栽培盆,更换栽培土壤方便,配有支撑机构,且支撑稳定,能够适应在不同的坡度和坑洼的地方放置栽培盆。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带有支架的魔芋栽培盆,包括栽培盆体,所述栽培盆体的底部设有底盖,且所述底盖与所述栽培盆体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底盖的顶面上与所述铰链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嵌合滑动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块的内部;所述第二凸块的侧壁接触连接于第三凸块的顶面;所述第三凸块的底面连接于第二弹簧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栽培盆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凸块的顶端接触连接于按钮的一端,且所述按钮的另一端贯出所述栽培盆体的侧壁;所述按钮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三弹簧和挡板,且所述按钮与所述挡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栽培盆体的内腔凹槽中,且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挡板的一侧;所述栽培盆体的侧壁的内部安装有转动柱,且所述栽培盆体的侧壁上与所述转动柱对应的位置设有滑槽;所述转动柱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卡合连接于两个卡块之间;所述卡块的底部连接于第四弹簧的一端,且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栽培盆体的侧壁内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止动销,所述第一支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壁螺纹连接有所述止动销,且所述止动销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壁紧密接触。

优选的,为了使第一凸块能够有效的通过第二弹簧弹出栽培盆体的底部,不发生卡壳的现象,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底盖之间垂直焊接,所述第二弹簧的最大伸缩距离和所述第一凸块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为了实现通过压缩底盖,使第一凸块深入到栽培盆体底部的卡槽中的时候,第二凸块能够压缩第一弹簧二实现收缩,所述第二凸块突出所述第一凸块的侧壁的部分呈四分之一圆柱体机构,且所述第二凸块上背离所述底盖的一侧为弧面。

优选的,为了实现按压按钮,能够有效使第二凸块收缩到第一凸块的侧壁平行,使第三凸块能够推动第一凸块脱离栽培盆体,所述第二凸块突出所述第一凸块的侧壁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弹簧的最大压缩距离,且所述第三弹簧的最大压缩距离和所述第一弹簧的最大压缩距离相等。

优选的,为了使支撑机构能够转动一定角度的同时,实现有效的夹持固定,所述卡块的长度和所述滑槽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宽度和所述滑槽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为了使整个栽培盆能够有效的支撑,使支撑更加稳定,所述支撑机构设有三个,且所述支撑机构呈正三角形设于所述栽培盆体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底盖与栽培盆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再通过底盖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卡合在栽培盆体中,然后通过第一弹簧实现第二凸块的收缩固定,通过第二弹簧实现第一凸块的弹出,然后利用与第二凸块接触连接的按钮与第三弹簧以及挡板套接,实现了能够通过按压按钮,压缩第第二凸块,使第一凸块弹出,从而打开底盖,便于将栽培盆体的内腔中的土壤放出,便于清理栽培盆底的腐烂杂质,从而更换土壤,利于魔芋种植生长。同时利用在栽培盆体侧壁设置的滑槽,滑槽的内部利用卡块卡合连接支撑机构,实现了支撑机构能够转动一定角度的同时,能够随时固定,非常方便;然后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利用止动销随时制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滑动,实现支撑机构能够任意伸缩长度,便于栽培盆体在任意坡度和坑洼的地方放置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柱和卡块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栽培盆体,1a、滑槽,2、底盖,3、支撑机构,3a、第一支撑杆,3b、第二支撑杆,3c、止动销,4、铰链,5、第一凸块,6、第二凸块,7、第一弹簧,8、第三凸块,9、第二弹簧,10、第三弹簧,11、按钮,12、挡板,13、转动柱,14、卡块,15、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带有支架的魔芋栽培盆,包括栽培盆体1,所述栽培盆体1的底部设有底盖2,且所述底盖2与所述栽培盆体1之间通过铰链4转动连接;所述底盖2的顶面上与所述铰链4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块5;所述第一凸块5的嵌合滑动连接有第二凸块6;所述第二凸块6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7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块5的内部;所述第二凸块6的侧壁接触连接于第三凸块8的顶面;所述第三凸块8的底面连接于第二弹簧9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栽培盆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凸块6的顶端接触连接于按钮11的一端,且所述按钮11的另一端贯出所述栽培盆体1的侧壁;所述按钮11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三弹簧10和挡板12,且所述按钮11与所述挡板12之间焊接固定;所述第三弹簧1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栽培盆体1的内腔凹槽中,且所述第三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挡板12的一侧;所述栽培盆体1的侧壁的内部安装有转动柱13,且所述栽培盆体1的侧壁上与所述转动柱13对应的位置设有滑槽1a;所述转动柱13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卡合连接于两个卡块14之间;所述卡块14的底部连接于第四弹簧15的一端,且所述第四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栽培盆体1的侧壁内部;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杆3a、第二支撑杆3b和止动销3c,所述第一支撑杆3a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b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支撑杆3b的侧壁螺纹连接有所述止动销3c,且所述止动销3c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a的侧壁紧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块5与所述底盖2之间垂直焊接,所述第二弹簧9的最大伸缩距离和所述第一凸块5的长度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凸块6突出所述第一凸块5的侧壁的部分呈四分之一圆柱体机构,且所述第二凸块6上背离所述底盖2的一侧为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凸块6突出所述第一凸块5的侧壁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弹簧7的最大压缩距离,且所述第三弹簧10的最大压缩距离和所述第一弹簧7的最大压缩距离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块14的长度和所述滑槽1a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支撑杆3a的宽度和所述滑槽1a的宽度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机构3设有三个,且所述支撑机构3呈正三角形设于所述栽培盆体1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利用栽培盆体1与底盖2之间通过铰链4转动连接,将底盖2的另一侧上设置的第一凸块5按压进栽培盆体1的底部卡槽中,由于挤压作用,第二凸块6被挤压收缩进第一凸块5的内部,使第一弹簧7收缩,同时压缩第三凸块8,并使第二弹簧9收缩。然后到达顶部之后,第二凸块6由于第一弹簧7的作用顶出,卡合在栽培盆体1的内部的另一个卡槽中,此时底盖2与栽培盆体1之间即可实现固定连接,然后在栽培盆中的放入土壤,种植上魔芋,定时浇水施肥。一季魔芋种植成熟之后,挖出魔芋,不要连续使用上次种植魔芋的土壤继续种植新的魔芋,需要更换土壤,此时只需在栽培盆的底部放上一个灰斗,用于接土,然后按压按钮11,使按钮11通过挡板12压缩第三弹簧10,从而按压第二凸块6,使第一弹簧7收缩,此时通过第三弹簧10挤压第二弹簧9挤压第二凸块6,第二凸块6挤压第一凸块5,使第一凸块5弹出,打开底盖2,使栽培盆中的突然流出,扫干净残留在栽培盆底部的土壤之后,就可以关闭底盖2,倒入新的土壤,继续种植魔芋。魔芋盆在种植过程中,利用支撑结构3转动连接设置在栽培盆侧壁的内部的转动柱13实现自由调整角度,通过两个卡块14实现随时固定,便于栽培盆的固定支撑。然后在有坡度或者坑洼的地方放置栽培盆时,只需旋动止动销3c,调整第一支撑杆3a和第二支撑杆3b的滑动伸缩距离,实现支撑机构3能够任意伸长缩短,便于在不同的地方支撑,使支撑更加稳固方便,避免栽培盆发生翻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