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27321发布日期:2018-07-13 17:2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类的种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香菇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7种为人体所必需。所含麦角甾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有增强人体抗疾病和预防感冒的功效;香菇多糖有抗肿瘤作用;腺嘌呤和胆碱可预防肝硬化和血管硬化;酪氨酸氧化酶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双链核糖核酸可诱导干扰素产生,有抗病毒作用。民间将香菇用于解毒,益胃气和治风破血。

现有香菇的栽培方法主要采用塑料袋栽培法,为片面提高产量,往往添加化肥和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影响了香菇的品质。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能提高香菇产量,还能保证香菇品质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栽培周期短的香菇的种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香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栽培料制备:将栽培料在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60~70%的条件下静置4~6天后准备接种;

(2)灭菌:将栽培料依次放入高压灭菌炉和紫外线杀菌机中灭菌,取出放置于无菌室中冷却,备用;将菌袋放入高压灭菌炉中灭菌,然后用无水乙醇浸泡,取出沥干,备用;

(3)接种装袋:将菌种与栽培料混合均匀,然后装入菌袋中,将菌袋整齐码放在种植架上;

(4)菌丝培养期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放置于菌房中培养,当菌丝长满菌袋且有40%变为褐色时,便可进行催菇;

(5)催菇期管理:将菌袋移入光照充足的菌棚中培养,其中菌棚设置较大的昼夜温差;

(6)出菇期管理:控制菌棚中的温度和湿度,当香菇菌盖展开变色后及时采摘。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栽培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米糠40~50份,稻草20~30份,龙眼壳10~15份,石膏粉1~3份,硬质木屑40~50份,麦麸15~25份,玉米芯10~20份,盐酸1~1.5份,尿素2~4份,白糖10~13份。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安全无污染、营养丰富,在培育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和消毒剂等化学制剂,确保所产出的香菇绿色无污染和高营养价值,同时通过盐酸调节栽培料的酸碱度,确保栽培料灭菌后ph值在5.6左右,为香菇的生长提供最佳的条件。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栽培料灭菌分为两步:第一步将栽培料在温度为100~105℃的高压灭菌炉中10~15小时;第二步将栽培料放入紫外线杀菌机中灭菌5~7小时,取出放置于无菌室中冷却至25℃。对栽培料进行多次消毒灭菌,确保香菇的种植中不被污染,保证香菇的品质优良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菌袋灭菌分为两步:第一步将菌袋放入高压灭菌炉中以以100~105℃的温度灭菌3~5小时;第二步将菌袋放入无水乙醇浸泡3~5分钟,取出沥干,备用。对菌袋进行多次消毒灭菌,确保香菇的种植中不被污染,保证香菇的品质优良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菌房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70%,培养时间为35~50天。

优选的,所述(5)中的菌棚温度为18~30℃,相对湿度为80~85%,培养时间为7~9天,昼夜温差为10~12℃。

优选的,所述(6)中的菌棚温度为11~18℃,相对湿度为88~92%。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安全无污染、营养丰富,在培育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和消毒剂等化学制剂,确保所产出的香菇绿色无污染和高营养价值;本发明采用盐酸调节栽培料的酸碱度,确保栽培料灭菌后ph值在5.6左右,为香菇的生长提供最佳的条件,同时在栽培料中加入白糖,为香菇的生长提供了可利用的有机碳源,也为菌丝细胞提供了能量的来源,显著提高了香菇的品质;本发明在灭菌的过程中分别对栽培料和菌袋进行多次消毒灭菌,确保香菇的种植中不被污染,保证香菇的品质优良;本发明在菌种接种到出菇期间,严格控制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针对香菇不同的生长阶段,为其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极大地提高了香菇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栽培料制备:按以下重量份分别取:米糠40份,稻草20份,龙眼壳10份,石膏

粉1份,硬质木屑40份,麦麸15份,玉米芯10份,盐酸1份,尿素2份,白糖10份,混合均匀后在25℃,相对湿度为60%的条件下静置4天;

(2)灭菌:将栽培料放入高压灭菌炉中以100℃的温度灭菌10小时,然后取出放入紫外线杀菌机中灭菌5小时,取出放置于无菌室中冷却至25℃,备用;将菌袋放入高压灭菌炉

中以100℃的温度灭菌3小时,然后用无水乙醇浸泡3分钟,取出沥干,备用;

(3)接种装袋:将菌种与栽培料混合均匀,然后装入菌袋中,将菌袋整齐码放在种植架上;

(4)菌丝培养期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放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的菌房中培养35天,当菌丝长满菌袋且有40%变为褐色时,便可进行催菇;

(5)催菇期管理:将菌袋移入光照充足温度为18℃,相对湿度为80%的菌棚中培养7~9天,其中菌棚中昼夜温差设置为10℃;

(6)出菇期管理:控制菌棚中的温度为11℃,相对湿度为88%,当香菇菌盖展开变色后及时采摘。

实施例2

(1)栽培料制备:按以下重量份分别取:米糠45份,稻草25份,龙眼壳13份,石膏粉2份,硬质木屑45份,麦麸20份,玉米芯15份,盐酸1.3份,尿素3份,白糖12份,混合均匀后在27℃,相对湿度为65%的条件下静置4~6天;

(2)灭菌:将栽培料放入高压灭菌炉中以103℃的温度灭菌13小时,然后取出放入紫外线杀菌机中灭菌6小时,取出放置于无菌室中冷却至25℃,备用;将菌袋放入高压灭菌炉中以103℃的温度灭菌4小时,然后用无水乙醇浸泡4分钟,取出沥干,备用;

(3)接种装袋:将菌种与栽培料混合均匀,然后装入菌袋中,将菌袋整齐码放在种植架上;

(4)菌丝培养期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放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5%的菌房中培养45天,当菌丝长满菌袋且有40%变为褐色时,便可进行催菇;

(5)催菇期管理:将菌袋移入光照充足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83%的菌棚中培养8天,其中菌棚中昼夜温差设置为11℃;

(6)出菇期管理:控制菌棚中的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90%,当香菇菌盖展开变色后及时采摘。

实施例3

(1)栽培料制备:按以下重量份分别取:米糠50份,稻草30份,龙眼壳15份,石膏

粉3份,硬质木屑50份,麦麸25份,玉米芯20份,盐酸1.5份,尿素4份,白糖13份,混合均匀后在30℃,相对湿度为70%的条件下静置6天;

(2)灭菌:将栽培料放入高压灭菌炉中以105℃的温度灭菌15小时,然后取出放入紫外线杀菌机中灭菌7小时,取出放置于无菌室中冷却至25℃,备用;将菌袋放入高压灭菌炉

中以105℃的温度灭菌5小时,然后用无水乙醇浸泡5分钟,取出沥干,备用;

(3)接种装袋:将菌种与栽培料混合均匀,然后装入菌袋中,将菌袋整齐码放在种植架上;

(4)菌丝培养期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放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0%的菌房中培养50天,当菌丝长满菌袋且有40%变为褐色时,便可进行催菇;

(5)催菇期管理:将菌袋移入光照充足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5%的菌棚中培养9天,其中菌棚中昼夜温差设置为12℃;

(6)出菇期管理:控制菌棚中的温度为18℃,相对湿度为92%,当香菇菌盖展开变色后及时采摘。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