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土壤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2180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生物土壤杀菌剂。



背景技术: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长期的土地连作,复种指数的提高,及施肥的不合理是土传病害加剧的主要因素。猝倒病、根腐病、立枯病是作物苗期的主要病害,一般能使少数幼苗死亡,造成缺行断垄,严重的能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因此急需一种土壤杀菌剂,能够有效的控制土壤病菌的危害,保障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

烯丙苯噻唑,英文名称:probenazole,是日本明治制果药业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种诱导免疫型杀菌剂,通过激发植物本身对病害的免疫(抗性)反应来实现防病效果,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较迅速地渗透传导至植物体各部分。

枯草芽孢杆菌,英文名称:bacillussubtilis,是一种微生物杀菌剂,通过有效成分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和位点竞争、诱导抗性的作用方式,杀灭和控制病原菌,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枯草芽孢杆菌喷洒在作物叶片上后,其活芽孢利用叶面上的营养和水分在叶片上快速繁殖,迅速占领整个叶片表面,分泌具有杀菌作用的活性物,起到有效竞争、排斥、抑制和杀灭病菌的作用;施用于土壤后,经竞争和拮抗作用可阻止病原菌侵入植物体而达到防止病害发生及促进生长效果。

在农业生产中,长期以单一药剂进行病害防治,病菌容易产生抗性,使得药效降低,防治效果不理想。而采用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增效作用明显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延缓病害抗性发展,是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目前,以烯丙苯噻唑和枯草芽孢杆菌为有效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应用于土壤病害的防治还没有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土壤杀菌剂,其增效作用显著,能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及延缓病害抗性发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生物土壤杀菌剂,有效成分由烯丙苯噻唑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设定含量为10000亿芽孢/克的枯草芽孢杆菌原药为100%原药,烯丙苯噻唑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20-80:1,优选的,烯丙苯噻唑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0:1。

所述的土壤杀菌剂,烯丙苯噻唑在杀菌剂中的含量为2.0%-8.0%,枯草芽孢杆菌在杀菌剂中的含量为5亿孢子/克~20亿孢子/克,即枯草芽孢杆菌在杀菌剂中的含量0.05-0.2%。

所述的土壤杀菌剂依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辅助剂,制备成农业上可接受的颗粒剂。

所述的辅助剂包括填料、分散剂、润湿剂、粘结剂、稳定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两个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不同,二者混配协同增效明显,能够大幅提高药效,降低农药使用量和用药成本;能大幅降低现有病菌对各单剂潜在的抗性风险。

(2)本发明土壤杀菌剂,制备成颗粒剂,使用方便,无需兑水,省时省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实施应用例一:烯丙苯噻唑与枯草芽孢杆菌复配对水稻立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水稻立枯病(rhizoctoniasolani),由田间采集,经室内分离纯化。

试验方法: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将烯丙苯噻唑、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混配剂按有效成分含量梯度系列稀释5个浓度,用无菌水作对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将不同浓度药剂加入灭菌培养皿中,每皿1ml,再加入灭菌熔化的pda培养基10ml,充分混合制成平板,再将扩培的菌落打成=0.8cm的菌碟,每皿1片,每处理4次重复,置于25℃恒温箱中培养,每24h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1次,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

表1枯草芽孢杆菌与烯丙苯噻唑复配对水稻立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表

由表1可知,烯丙苯噻唑、枯草芽孢杆菌对水稻立枯病菌的ec50分别为5.24μg/ml和3.26μg/ml,当烯丙苯噻唑与枯草芽孢杆菌混配比例在20-80:1时,ctc均大于120,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当烯丙苯噻唑与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0:1时,共毒系数(ctc)为206.2,增效作用较为显著,在田间试验中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实施应用例二:烯丙苯噻唑与枯草芽孢杆菌复配对西瓜枯萎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西瓜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由田间采集,经室内分离纯化。

试验方法: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将烯丙苯噻唑、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混配剂按有效成分含量梯度系列稀释5个浓度,用无菌水作对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在无菌条件下,取配置好的药液5ml与75ml培养基混合均匀,制成4个含药平板,以等量无菌水与培养基混合作为对照。将培养好的西瓜枯萎病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自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下,置于25℃培养箱中。视空白对照生长情况调查结果,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取其平均值。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求出毒力回归式,计算ec50。

以孙云沛法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

表2烯丙苯噻唑、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混配对西瓜枯萎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表

由表2可知,烯丙苯噻唑、枯草芽孢杆菌对西瓜枯萎病的ec50分别为2.51μg/ml和1.52μg/ml,当烯丙苯噻唑与枯草芽孢杆菌混配比例在20-80:1时,ctc均大于120,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当烯丙苯噻唑与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0:1时,共毒系数(ctc)为212.2,增效作用较为显著,在田间试验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实施应用例三:产品制备及田间应用实施例

实施例1:5%烯丙苯噻唑·1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

配方:按量称取烯丙苯噻唑5.0%,枯草芽孢杆菌0.1%,木质素磺酸钠3.5%(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5%(润湿剂),聚乙烯醇2.5%(粘结剂),白炭黑10%(填料),硅藻土(填料)补足至100%。将以上各成分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粉碎,加水润湿后再充分搅拌均匀,再用螺杆挤压造粒机造粒,干燥后过筛,即得5%烯丙苯噻唑·1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

该实施例应用防治水稻立枯病,试验参照ny/t1464.14-2007《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防治水稻立枯病》。在水稻立枯病发病初期,将5%烯丙苯噻唑·1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对秧田均匀撒施,用量为15g/㎡,药后14d的防效为93.7%;8.0%烯丙苯噻唑颗粒剂按用量为15g/㎡,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14天的防效为74.3%;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用量为45g/亩,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14天的防效为72.8%。这说明烯丙苯噻唑与枯草芽孢杆菌以50:1的重量比混配增效明显,能显著提高药效,降低各单剂用药量。

实施例2:2%烯丙苯噻唑·5.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

配方:按量称取烯丙苯噻唑2.0%,枯草芽孢杆菌0.05%,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5%(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3.5%(润湿剂),聚乙烯醇3.0%(粘结剂),凹凸棒土10%(填料),硅藻土(填料)补足至100%。将以上各成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粉剂,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干燥筛分后得到2%烯丙苯噻唑·5.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黄瓜苗期根腐病。将2%烯丙苯噻唑·5.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在黄瓜出苗后根腐病发生初期沟施,用量为2.5kg/亩,药后30d的防效为94.2%。5%烯丙苯噻唑颗粒剂用量为2.5kg/亩,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30天的防效为73.6%;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用量为6kg/亩,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30天的防效为68.4%。这说明烯丙苯噻唑与枯草芽孢杆菌合理混配增效明显,能显著提高药效,降低用药成本。

实施例3:8%烯丙苯噻唑·2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

配方:按量称取烯丙苯噻唑8.0%,枯草芽孢杆菌0.2%,羧甲基纤维素3.5%(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润湿剂),聚乙烯醇3.5%(粘结剂),白炭黑10%(填料),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将以上各成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粉剂,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干燥筛分后得到8%烯丙苯噻唑·2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西瓜枯萎病。将8%烯丙苯噻唑·2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按用量为2.5kg/亩,在西瓜出苗后沟施预防处理,药后3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6%。8.0%烯丙苯噻唑用量5.0kg/亩,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30天的防效为70.4%;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用量为12.5kg/亩,以同样方法使用,药后30天的防效为74.6%。这说明烯丙苯噻唑与枯草芽孢杆菌合理混配增效明显,能显著提高药效,降低用药成本。

综上,本发明的一种微生物土壤杀菌剂,活性成分由烯丙苯噻唑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其对土传病害并不是两个成分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有利于减少各单剂的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在农业生产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