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0461发布日期:2018-11-07 07:14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虾,在分类学上的地位为: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中国明对虾、斑节虾。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对虾是我国目前海水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

传统的对虾水产养殖都是以投喂饲料为主的生产方式,现己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产业,支撑着我国的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地位。然而,随着对虾投饲养殖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却衍生了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如沿海水域的赤潮,内陆水域的水华,都是因为饲料残饵和养殖体排泄物造成了水域的富营养化。因而,改革传统的对虾投饲养殖模式,发展对虾生物饵料,减少对虾配合饲料对池塘的投入量,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目前水产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促进对虾水产养殖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池塘一旦有了硅藻,就必然先后共生出枝角类、桡足类、糠虾类或磷虾类、浮游幼虫,而且,在沙质池塘或稍有沙质的池塘里,还会共生日本刺沙蚕或长吻沙蚕、疣吻沙蚕等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构成了上述物种多样和营养丰富的、包括硅藻在内的“生物营养团”,从而在池塘中,形成了一条完整无缺的、基础饵料和生物饵料所共同组成的生物饵料食物链。现多数海水养殖池塘,在投喂饲料的同时,也常常投入了一些“肥水”物资,以望培养生物饵料供养殖体摄食。但是,所述的“肥水”物资并没有加入硅藻种质,而仅仅是氮磷铁硅这些硅藻生活所必须的四大营养元素的混合物。这种原始混合物,不能确保硅藻的定向繁殖,却使有害的蓝、绿藻大量生长,因而又需要买药来“杀藻”。这种现象反映了市场匮乏硅藻培养配合剂的供应。

目前,对硅藻生长和繁殖的机理,虽然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其发生的基本条件和规律也已基本掌握;但是,由于硅藻的培育比较复杂,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因子的问题,而是多个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构成复杂系统的结果。

硅藻是水域初级生产者,对虾等各种水中生物维系硅藻,才得以千万年繁衍不息。对虾作为高蛋白的营养食品之一,其在市场所占的比例将会不断升高至保持一个较高的市场占比,如何降低对虾养殖的成本,降低对虾病害,提高对虾质量仍然是研究的重点。对虾与硅藻构成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使硅藻能够达到生态系统平衡,并且利于对虾生长仍然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水产养殖池塘定向繁殖硅藻的问题,提供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得到的硅藻活性泥,是解决池塘硅藻定性繁殖问题的关键,实现了人对池塘营养来源的控制,这一技术途径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于每年春秋两季,在浅海或离岸10-50米处进行采种,捞取表层0.1米灰黑色浮泥;

2)筛选:将上步骤得到的黑色浮泥,采样去沙后经镜检定性定量分析,如硅藻种占生物量五成以上,且余下部分均为有益藻种的,选用,否则重新采集;

3)培育:采用单种培养方式进行培育,生产淡季采用间歇批次培育,每三个月转接一次;生产旺季用连续培育,先用恒化培育方法调整硅藻生长速度,培育3星期,硅藻生长最旺盛时,用分批补料,恒浊培养以连续生产出成品;

4)管理: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100-6000lx之间,保持池水温度10-30℃,保持盐度在3-20s,持续通入浓缩co2气体以保持悬浮液状态;

一级培育塑桶或者光生物反应器:测量光合作用率,将硅藻在最大生长率出现拐点时移殖到培育池;

二级培育池:日常测量光合氧的变化,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6000lx以下,保持池水温度24-30℃;

5)休眠: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使水中的硅藻种保持休眠状态;

6)保存:将上步骤得到的湿的休眠状态的硅藻种于露天水泥地风干,避免日晒或高温,硅藻种风干后,用遮光的材料包装,储存于常温仓库。

本发明步骤1)所述的捞取,是用浮游生物网来回拖拽捞取。

步骤3)所述的培育,是采用单种培养方式在培育箱中进行培育。

步骤5)所述的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

步骤6)所述的常温仓库,温度为8-30℃。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试验结果说明,在有硅藻生长繁殖的池塘,对养殖体既可免喂饲料,也可减喂饲料,仍然能够取得如期的产量;并且,池塘多项生产指数都明显优于常规投饲养殖,展示了水产原生态硅藻养殖的巨大生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硅藻有营养繁殖、复大孢子、小孢子、休眠孢子四种繁殖方式,休眠孢子形成率取决于氮、硅的共同作用。经申请人实验发现:当低温或氮含量低于12μmol·l-1,且硅含量高于20μmol·l-1时,硅藻原生质收缩,细胞壁增厚,而形成休眠孢子。一旦环境转为有利时,休眠孢子即以萌芽的方式恢复原态,再进行繁殖。日照是触发孢子萌发的重要因子,在高于6000lx的条件下,休眠孢子打破休眠状态。

2、浅海表层的浮泥中含有微量硅藻生长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其余大部分为复合微生物(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地衣芽孢菌等)以及硅藻种质,将浮泥接种到池塘中,其中微量的营养物质可供硅藻生长一段时间,同时硅藻种质可以复苏。

3、本发明得到的硅藻活性泥,具有定向繁殖硅藻的功能,利用硅藻的裂变繁殖的特征,使养殖体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因而可在对虾生产前期免喂饲料,中后期减喂饲料,明显地减少了池塘投饲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于每年春秋两季,在浅海或离岸10-20米处进行采种,用浮游生物网来回拖拽捞取表层0.1米灰黑色浮泥;

2)筛选:将上步骤得到的黑色浮泥,采样带水分别装入容瓶中,去沙后经镜检定性定量分析,如硅藻种占生物量五成以上,且余下部分均为有益藻种的,选用,否则重新采集;

3)培育:采用单种培养方式进行培育,生产淡季采用间歇批次培育,每三个月转接一次;生产旺季用连续培育,先用恒化培育方法调整硅藻生长速度,培育3星期,硅藻生长最旺盛时,用分批补料,恒浊培养以连续生产出成品;

4)管理: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100-6000lx之间,保持池水温度10-30℃,保持盐度在3-20s,持续通入浓缩co2气体以保持悬浮液状态;

一级培育塑桶或者光生物反应器:测量光合作用率,将硅藻在最大生长率出现拐点时移殖到培育池;

二级培育池:日常测量光合氧的变化,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6000lx以下,保持池水温度24-30℃;

5)休眠: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使水中的硅藻种保持休眠状态;

6)保存:将上步骤得到的湿的休眠状态的硅藻种于露天水泥地风干,避免日晒或高温,硅藻种风干后,用遮光的材料包装,储存于常温仓库,温度为8℃。

实施例2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于每年春秋两季,在浅海或离岸40-50米处进行采种,用浮游生物网来回拖拽捞取表层0.1米灰黑色浮泥;

2)筛选:将上步骤得到的黑色浮泥,采样带水分别装入容瓶中,去沙后经镜检定性定量分析,如硅藻种占生物量五成以上,且余下部分均为有益藻种的,选用,否则重新采集;

3)培育:采用单种培养方式进行培育,生产淡季采用间歇批次培育,每三个月转接一次;生产旺季用连续培育,先用恒化培育方法调整硅藻生长速度,培育3星期,硅藻生长最旺盛时,用分批补料,恒浊培养以连续生产出成品;

4)管理: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100-6000lx之间,保持池水温度10-30℃,保持盐度在3-20s,持续通入浓缩co2气体以保持悬浮液状态;

一级培育塑桶或者光生物反应器:测量光合作用率,将硅藻在最大生长率出现拐点时移殖到培育池;

二级培育池:日常测量光合氧的变化,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6000lx以下,保持池水温度24-30℃;

5)休眠: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使水中的硅藻种保持休眠状态;

6)保存:将上步骤得到的湿的休眠状态的硅藻种于露天水泥地风干,避免日晒或高温,硅藻种风干后,用遮光的材料包装,储存于常温仓库,温度为30℃。

实施例3

一种对虾水产养殖用的硅藻活性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于每年春秋两季,在浅海或离岸20-30米处进行采种,用浮游生物网来回拖拽捞取表层0.1米灰黑色浮泥;

2)筛选:将上步骤得到的黑色浮泥,采样带水分别装入容瓶中,去沙后经镜检定性定量分析,如硅藻种占生物量五成以上,且余下部分均为有益藻种的,选用,否则重新采集;

3)培育:采用单种培养方式进行培育,生产淡季采用间歇批次培育,每三个月转接一次;生产旺季用连续培育,先用恒化培育方法调整硅藻生长速度,培育3星期,硅藻生长最旺盛时,用分批补料,恒浊培养以连续生产出成品;

4)管理: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100-6000lx之间,保持池水温度10-30℃,保持盐度在3-20s,持续通入浓缩co2气体以保持悬浮液状态;

一级培育塑桶或者光生物反应器:测量光合作用率,将硅藻在最大生长率出现拐点时移殖到培育池;

二级培育池:日常测量光合氧的变化,防止太阳曝晒,保持池面光照强度在6000lx以下,保持池水温度24-30℃;

5)休眠: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池水的氮含量降低至≤12μmol·l-1,将池水的硅含量升高至≥20μmol·l-1,使水中的硅藻种保持休眠状态;

6)保存:将上步骤得到的湿的休眠状态的硅藻种于露天水泥地风干,避免日晒或高温,硅藻种风干后,用遮光的材料包装,储存于常温仓库,温度为25℃。

实验例:

1)按照重量,取氨基酸7份、步骤3)得到的硅藻活性泥15份、维生素b5份、复合酶5份、柠檬酸铁20份、偏硅酸钠40份、edta二钠12份,混合均匀;所述的氨基酸、维生素b、复合酶、柠檬酸铁、偏硅酸钠、edta二钠均为市售产品。

2)运至生产现场后,利用池塘水浸泡上述粉状材料2-3小时,并接受日晒,让硅藻活性泥中的硅藻种质复苏,然后均匀泼洒到池塘中。

3)现场生产问题处理:

①池塘准备:采用紫外线等对池塘进行消毒;

②放水:实行半封闭式的生产管理,避免大排大灌;

③监控:通过监控保证水体的温度适宜硅藻的生长温度,在水中安装旋转的叶轮,转速极低,只需轻轻搅动,使水体能够流动起来即可,以增加水体中氧气,监控水质;

②投放本品:每1米深池塘每亩投入步骤2)产品10kg,以池水的透明度来掌握配合剂的施用量,池水透明度偏高就多施用;偏低就少施用;己达到规范的透明度,就不施用,池水透明度高说明水体中的硅藻含量低。

4)结果:

①定向繁殖硅藻,供对虾摄食。因而,实现了水产原生态养殖的技术路线,规范了池塘生产管理,体现了人对池塘生产管理的主动权。

②降低饲料系数:现有对虾常规投饲养殖,从虾苗进塘之日起,直到收虾日止,都要不间断地天天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为2.20。

而用本发明步骤1)配方的减饲模式养殖,经实验证明,由于定向繁殖了硅藻,利用它的裂变繁殖的特征,养殖体获得了充足的营养供应,因而可在生产前期免喂饲料,中后期减喂饲料,明显地减少了池塘投饲量。对比投饲养殖,本发明饲料系数为0.7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