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松树林下有机滇黄精的规模化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78970发布日期:2019-02-15 21:47阅读:1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松树林下有机滇黄精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属于药用植物栽培
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coll.ethemsl.)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茎,是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作为黄精药材使用的3种原生植物之一,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滇黄精不仅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且是著名的食疗补益中药,誉有“血气双补之土”之称,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发展的道地药材品种,同时,因在药膳、保健品中用量极大,畅销于国内外市场,逐渐成为我国大宗药食两用品种。滇黄精主产云南,在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也有一定分布,主要生长在海拔700m~3000m的荫湿林地和灌木丛中,为喜荫林下药材。云南地处山区,广泛的山林地区林下非常适宜滇黄精的种植,尤其是云南西南部和南部地区如普洱,森林覆盖率达70%,推广滇黄精松树林下种植,采用林药复合种植,将长周期的林业与短周期的中药材生产相结合,可弥补松林木生长周期长、见效慢的不足,提高松树林下产出效益,打造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滇黄精种植需要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通常每年春、秋季选取选择3~4年生,顶芽饱满、肥厚、颜色黄润,无损伤痕迹,茎节为3个茎节以上的根茎作为栽种苗栽种。春季3月上中旬栽种,秋季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栽种。种植3至4年后,于11月下旬,当茎杆上叶片枯黄脱落时即可采收。大面积种植时,在夏秋季节容易发生叶斑病、褐斑病和根腐病,虫害主要有金龟子和小地老虎,其幼虫咬食幼嫩滇黄精根茎,伤害幼苗,成虫啃食滇黄精茎叶,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近年来在生物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生产绿色、有机中药材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对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品种(如滇黄精),更强调绿色有机。有机种植是指一种在植物成长过程中完全使用自然原料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施肥和害虫控制。所述有机滇黄精是指在滇黄精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生产规程,除可使用《gb/t19630.1-2011有机产品第一部分: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农药外,禁止使用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鉴定认证,并颁发有机食品证书的滇黄精产品。目前,滇黄精有机种植的最大瓶颈是不施用常规化肥、农药,植株生长不健壮,病虫害严重,导致产量低,种植户经济效益差,因而有机种植技术无法推广。为了提高产量,使用了农药、化肥,不但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导致滇黄精的药食两用品质受到不良影响,农残及重金属超标成为影响滇黄精广泛药食用及出口的首要限制因素。中国专利cn102652482a公布了一种囊丝黄精林下高效益种植方法,cn103283434a公布了一种毛竹林下栽培多花黄精的方法,cn104429549a公布了一种滇黄精林下仿野生种植方法,cn103283461a公布了黄精的仿野生化工艺,cn103283440a公布了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植方法,cn104145658a公布了一种香榧黄精的林下套种方法,cn107295878a公布了一种高海拔林下仿野生栽培多花黄精的方法,这些林下种植黄精,有些基地选址虽然达到了有机环境选址的要求,但采用施用化肥,有机种植不允许的农药防治病虫等方式提高林下种植黄精的产量,产品达不到有机产品的要求。此外,也有些其它有机中药材或有机农作物种植的文献,但大多因成本高(如租地成本高,施有机肥成本高,人力成本高等),产量低,病虫害无法有机控制,产品卖相差等原因,致使有机生产技术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更无有机滇黄精的规模化种植方法的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林下种植滇黄精存在的产品达不到有机产品要求、种植不规范、成本较高、产量低、难以大面积推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依赖常规农药、化肥,保证产量和品质,生产成本低,对环境安全、产品符合有机标准的人工松树林下有机滇黄精规模化种植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工松树林下有机滇黄精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在滇黄精生长地区,选择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灌溉用水质量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人工松树林下种植滇黄精,以腐熟农家肥为底肥,适时修剪林枝叶保持林下透光率为25~30%,其特征在于:(1)滇黄精的种植密度为13000株/亩~14000株/亩;(2)每年11月中下旬,滇黄精地上部茎叶枯黄倒伏时,清除滇黄精的枯枝落叶,集中到田外烧毁,保持自然落下的松针覆盖在种植有滇黄精的地面,保持土壤耕作层的土壤含水量在25%以上;(3)滇黄精发生叶斑病或褐斑病危害时,喷施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发生根腐病时,及时挖除病苗或用波尔多液灌根;(4)发生金龟子或小地老虎危害时,在松树林地边缘种植1行大白菜吸引金龟子或小地老虎害虫啃食,同时有金龟子幼虫或小地老虎幼虫时,用苦参碱水剂对滇黄精灌根,有成虫时,用糖醋液与苦参碱水剂混合配置而成的毒液放置田间诱杀。进一步,所述腐熟农家肥为底肥的施用量为2000kg/亩~2500kg/亩。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松针的覆盖厚度为2cm~3cm。进一步,所述人工松树林的土壤为砂壤土或壤土。进一步,所述人工松树林的树龄为6年龄以上。进一步,步骤(3)中喷施的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为喷施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波尔多液为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配制方法:用20kg水将1kg生石灰化成石灰乳,再用180kg水将1kg硫酸铜溶解成硫酸铜液,缓慢将硫酸铜液倒入石灰乳中,边倒入边搅拌即成。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用苦参碱水剂对滇黄精灌根为用0.6%苦参碱水剂200倍液灌根,所述毒液的配制是:按糖醋液:0.6%苦参碱水剂200倍液的体积比为1:1混合而成,所述糖醋液为糖6重量份、醋3重量份、白酒1重量份和水10重量份混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创新及其有益效果:1.选用人工林地,达到基本种植密度,为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常规的有机种植为了使土壤环境质量、灌溉用水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均符合国家有机种植标准要求,通常在原生境种植,不能达到一定的种植量(密度),首先就限制了有机种植的产量,因而,本发明选用达到上述有机种植环境条件的人工林地种植滇黄精,因人工林地的林木种植规范,林间有较多整齐的空地,可规模化种植一定种植密度的滇黄精,确保了提高滇黄精种植基本产量的播种量(种植密度)。2.利用自然落下的松针作为越冬芽覆盖层,既保水保温又节约肥施成本本发明方法第一年施一次底肥,之后通过利用秋冬季自然落下的松针作为越冬芽覆盖层,既保水又保温,同时,松树林每年秋冬季落下的松针残叶,经腐烂转化为天然松针腐殖质肥料后,首先被浅根系的滇黄精吸收,其次才是松树吸收,故第二年和第三年无需专门给滇黄精施越冬肥,如果按常规有机种植,除第一年施一次底肥后,每年冬季还要施有机肥,本发明以松针作为越冬肥,3年节约后两年的施肥和田间管理成本2840元/亩。3.防止了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残留量的污染采用在松树林边缘种植廉价、易成活的大白菜吸引金龟子和小地老虎等害虫啃食大白菜的生态虫害防治技术,以及用氢氧化铜、苦参碱、波尔多液等有机植物生产中允许使用的投入品防治病虫害的综合措施,高效防止了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残留量的污染,使生产的滇黄精药材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残留量均达到了有机产品的要求。4.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本发明方法一方面,在种植滇黄精的后两年以松针作为越冬肥,节约2年施肥成本1400元/亩外;另一方面,采用松树林下种植滇黄精利用了天然遮荫,无需按常规大田种植滇黄精搭建遮荫棚,节约了遮荫棚材料费和建棚人力成本约3600元/亩;此外,节约3年地租2700元/亩,以试验基地所在地普洱镇沅勐大镇为例,人工松树林地每亩地租最多200元/年,而同样土质的净地,每亩至少1100元/年;另外,本发明方法不需要施化肥、遮阳网维护等人工成本支出,3年节约了人力田间管理成本1440元/亩(此技术需要14个工/亩/年,田间管理成本3360元/亩/3年;常规大棚栽培需要20个工/亩/年,田间管理成本4800元/亩/3年,每个工80元/天计),总计3年可节约生产成本9140元。5.生产的滇黄精根茎产品既达到了有机产品的要求,产量又高,增加了松树林地产出效益。经检测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滇黄精根茎中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残留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有机产品要求(详见表1)。采用本发明方法在人工松树林下种植滇黄精,3年后收获,滇黄精鲜品产量可达2000千克/亩以上,3年每亩纯收入71340元,且产品完全符合有机产品的质量要求。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药食同源有机产品优质优价,卖价还更高,有利于增加林地的产出效益,成为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方法,不仅规范了滇黄精的林下有机种植,还能够生产出符合国家有机产品标准要求的滇黄精药材产品,提高了滇黄精产品品质,从源头上保障了滇黄精产品质量安全,而且产量较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滇黄精药食产品在国内国外的市场竞争力,解决了现有有机种植中普遍存在的品质达到有机产品要求,但产量低,经济效益低,有机种植技术难以推广,或要达到一定产量确保了经济效益,但产品质量又达不到有机产品要求的技术问题,使本发明方法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无特殊说明的为常规方法。实施例: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勐大镇滇黄精种植基地人工松树林下有机滇黄精的规模化种植:2015年种植及管理:1.选择适宜种植滇黄精的林地在滇黄精生长地区选择6年龄以上人工松树林下种植滇黄精,该林地土壤为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和保水性能好的壤土,且经检测该林地符合有机基地选址要求,其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灌溉用水质量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即该林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灌溉用水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适时修剪林枝叶保持林下透光率为25~30%的透光率将选择种植滇黄精的林荫地块进行清理,先将林内小灌木、小乔木、藤本植物、杂草等砍伐掉,然后根据树冠的荫蔽情况,砍掉过密的树枝,滇黄精生长期适时控制松树林下透光率为25~30%。3.整地作墒在林间距间深翻土地>30cm,清除杂草、残茬,移至田外火烧灭虫灭菌,土壤曝晒15d后,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kg/亩,均匀撒在土面上,翻入土层中,细碎耙平备用,按墒宽100~120cm,高25cm,整平作墒。4.栽种(1)栽种时间:选择3~4年生,顶芽饱满、肥厚、颜色黄润,无损伤痕迹,茎节为3个茎节以上的滇黄精根茎作为栽种苗,截取长≥5cm,有1~2个芽的根茎,用草木灰沾截面伤口,晾干收浆后,于2015年春季3月上旬栽种。(2)方法:在做好的墒面上种植滇黄精,滇黄精的种植密度为13000株/亩,理顺须根,芽头向上,覆盖细土5㎝~6cm,轻度压实,上盖2cm~3cm厚松针,浇透水。5.田间管理(1)及时浇水防旱,及时排涝:冬春干旱地区,可视旱情浇水,当土壤含水量低于25%时,及时浇水;夏季多雨,开深排水沟及时排水。(2)及时中耕除草:每年4月、6月和9月,宜浅锄中耕,并适当培土一次,并进行多次人工拔草。(3)越冬芽管理:11月中下旬,滇黄精地上部分的茎叶枯黄倒伏时,清除田间滇黄精枯枝落叶,集中到田外烧毁;保持自然落下的松针在种植有滇黄精的地面覆盖2cm~3cm厚作为天然腐殖质肥料;每隔15d检查一次墒情,天旱适时浇水,保持墒面土壤耕作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在25%以上。6.病虫害防治滇黄精病害主要有叶斑病、褐斑病和根腐病,虫害主要有金龟子和小地老虎,滇黄精种植第一年很少发生病虫危害,除了常规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株,雨季注意排水外,(1)在松树林地边缘种植1行大白菜吸引金龟子或小地老虎害虫啃食大白菜,这样可大幅度减少这些害虫对滇黄精的危害;(2)幼虫防治:发现有金龟子幼虫或地老虎幼虫时,用0.6%苦参碱水剂200倍液对滇黄精灌根,(3)成虫防治:有金龟子成虫时,用糖醋液与苦参碱水剂混合配置而成的毒液放置田间诱杀,所述毒液的配制是:将糖醋液与0.6%苦参碱水剂200倍液按糖醋液:0.6%苦参碱水剂200倍液的体积比为1∶1混合而成,所述糖醋液为糖6重量份、醋3重量份、白酒1重量份和水10重量份混合而成。发生叶斑病或褐斑病时:发病初期,喷施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每隔7d~10d喷1次,连喷2次;发生根腐病时,发病初期,及时挖除病苗或使用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灌根。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用20kg水将1kg生石灰化成石灰乳,再用180kg水将1kg硫酸铜溶解成硫酸铜液,缓慢将硫酸铜液倒入石灰乳中,边倒入边搅拌即成。2016年的管理除了不施底肥外,其它与2015年管理一致。2017年管理除了要收获外,其它与2016管理一致。采收:11月下旬,当滇黄精茎杆上叶片枯黄脱落时即可采收。采挖根部,采挖深度>30cm,保证根部的完整性;采挖后,原地晾晒3至6小时,抖去根部泥土,拣除带病、带伤植株,运至加工场。实际应用表明:本方法在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减少农药,禁止化肥投入,使滇黄精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指标(重金属、农残)均达到有机产品的要求的情况下,还降低了病虫害造成的减产损失,显著提高了滇黄精产量,且投入的成本低,解决了现有有机种植中普遍存在品质达到有机产品要求,但产量低,经济效益下降,有机种植技术难以推广,或要达到一定产量确保了经济效益,但产品质量又达不到有机产品要求的技术问题,使本发明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表1本发明松树林下规模化种植有机滇黄精产品质量检测结果项目名称限量值实测数据据单项判定总砷(以as计),mg/kg≤2未检出合格铅(以pb计),mg/kg≤50.031合格镉(以cd计),mg/kg≤0.3未检出合格总汞(以hg计),mg/kg≤0.2未检出合格百菌清,mg/kg不得检出(小于0.025)未检出合格多菌灵,mg/kg不得检出(小于0.005)未检出合格代森锰锌,mg/kg不得检出(小于0.1)未检出合格注:按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认证产品风险监测项目目录《植物类中药》要求检测,该产品判定为合格,达到有机产品认证要求。表2本发明松树林下种植有机滇黄精成本及产出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