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类海鲜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贝类海鲜的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85686发布日期:2019-05-31 19:22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贝类海鲜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类海鲜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贝类海鲜的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贝类海鲜是指海洋生物贝类中,能够为人类食用且味道鲜美的贝类,常见的牡蛎、贻贝、文蛤、蛏等都属此类。贝类由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的喜爱。然而由于生存环境的原因,贝类海鲜容易在体内携带有重金属、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每年都有关于贝类海鲜受细菌或病毒的污染的报道。因此,贝类海鲜的净化对于人们的安全来说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对于水产品的净化,多数是采用一定浓度的盐水培养净化,这种方式的净化,只能将水产品体内的杂质细沙和极少数的有毒物质部分吐出,且所需时间长,效果不佳。在申请公开号为cn108249693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虾蟹和贝类暂养过程的净化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水体的杀菌消毒和重金属脱除,有效净化了虾蟹和贝类的暂养环境。但是该种方法所引入的杀菌剂难以避免的在虾蟹贝类上残留,造成二次污染,又该种方法对虾蟹贝类活体的生命活力产生影响,导致活体死亡,且该种方法过于复杂,需通过三次不同程度的净化,成本过高,不利于也不适合在净化虾蟹贝类的产业化发展。授权公告号cn101904310b的中国发明授权专利公开了一种海产双壳贝类的生物净化方法,采用干紫菜粉碎后进行发酵后得到净化液用于海产双壳贝类的净化。但是由于干紫菜的价格本身就高,因此造成净化液的成本高,而且该方法适合海产的双壳贝类,对于鲍鱼等单壳贝类海鲜则没有说明。因此,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净化快、净化效果好的贝类海鲜净化剂对于贝类海鲜的养殖和贝类海鲜的食用安全问题非常重要。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验证,找到一种贝类海鲜净化剂的制备方法,用于贝类海鲜的净化,可以有效去除贝类海鲜活体内残留的浮游生物、藻类杂质、细菌、重金属和毒素。技术实现要素:(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提供一种贝类海鲜净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类海鲜的净化方法,将纯天然的茶叶提取物对水产品进行净化,不影响产品的活体,且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净化水产品的产业发展。(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种贝类海鲜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茶叶发酵,得到净化主剂;将净化主剂过滤造粒,得到净化剂。本发明将茶叶发酵之后作为净化贝类海鲜的主要有效物质,可有效促使水产品消化腺组织肌肉活动收缩从而吐出消化腺内有害物质。茶叶提取物还可促使水产品活体的其他器官组织内有害物质代谢完全,茶叶提取物液进入水产品体内从而起到从内到外抑菌、杀菌的效果。另外,茶叶提取物安全无毒,还可作为水产品活体的营养物质促进生长。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贝类海鲜为活的贝类海鲜,选自生蚝、鲍鱼、花蛤、竹蛏、扇贝、象拔蚌、带子、蚬子、贻贝和海螺中的一种或几种。茶叶经发酵之后,特别适合于以上几种贝类的净化,且效果好。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所述新鲜茶叶发酵具体为,在新鲜茶叶中加入茶叶重量百分比0.5~5%的食用盐,一起放入罐中密封发酵10~20天,发酵温度为5~35℃。通过实验表明,经过此步骤发酵制成的贝类海鲜净化剂,用于净化贝类海鲜,其效果最好。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食用盐重量占新鲜茶叶重量百分比为1~3%。在这个比例范围下,可使茶叶发酵的环境保持最佳的渗透压和盐度,竞争性选择茶叶和环境中的最适的微生物进行发酵。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所述过滤造粒为,将净化主剂使用10~100目的滤网过滤,得到的滤液加入面粉后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最终发酵物以颗粒状出现,便于保存,防止变质。本发明提供一种贝类海鲜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净化剂加入干净的水,搅拌均匀,得到净化剂液体;s2:将步骤s1中的净化剂液体加入到养殖有贝类海鲜的净化池中进行净化。茶叶发酵物应用于贝类海鲜的净化,相对于仅使用茶多酚,其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作为本发明净化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所述干净的水选自干净的海水、去离子水和干净的自来水的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发明净化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所述净化剂和干净的水的质量比为1:5~50。在这个比例范围内,效果最好。作为本发明净化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中所述净化剂液体与净化池中的海水的质量比为1500~3000。经实验表明,在这个水量范围内,其效果最好。作为本发明净化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所述进行净化的时间为0.5~24小时。(三)有益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能有效的将贝类海鲜活体体内残留浮游生物、残留藻类、细菌、肾腺素、毒素、重金属物质等净化去除。(2)本发明的净化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特别适合于净化贝类海鲜的产业化发展。(3)经本发明方法净化后的水产品,无二次残留污染,依然保持活力,可生吃。(4)经本发明方法净化后的水产品,其味道和鲜味较未经过本方法净化后的贝类海鲜更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阐述,但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贝类海鲜净化剂制备方法的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将茶叶发酵,得到净化主剂;将净化主剂过滤造粒,得到净化剂。新鲜的茶叶为未晒干的茶叶,经过无菌水清洗,杂质清除之后,待表面水分除尽,与盐混合,盐巴为平时的食用盐即可,或可直接采用纯度较高的氯化钠。待发酵完全后,造粒机造粒。净化剂主要含有茶叶提取物,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贝类海鲜增加不同的植物提取物,如金银花提取物、荷叶提取物等。上述贝类海鲜为活的贝类海鲜,选自生蚝、鲍鱼、花蛤、竹蛏、扇贝、象拔蚌、带子、蚬子、贻贝和海螺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使茶叶发酵物制成的净化剂,更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贝类海鲜,所述新鲜茶叶发酵具体为,在新鲜茶叶中加入茶叶重量百分比0.5-5%的食用盐,一起放入罐中密封发酵10~20天,发酵温度为5~35℃。所述食用盐重量占新鲜茶叶重量百分比优选为1~3%。所述过滤造粒为,将净化主剂使用10~100目的滤网过滤,得到的滤液加入面粉后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将上述方法制成的贝类海鲜净化剂应用于贝类海鲜的净化,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上述任意方案制得的净化剂加入干净的水,搅拌均匀,得到净化剂液体;s2:将步骤s1中的净化剂液体加入到养殖有贝类海鲜的净化池中进行净化。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干净的水选自干净的海水、去离子水和干净的自来水的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净化剂和干净的水的质量比为1:5~50,优选为1:10~30,再优选为1:20。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净化剂液体与净化池中的海水的质量比为1:1500~3000,优选为1:1800~2500,再优选为1:2000。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进行净化的时间为0.5~24小时,优选为1~15小时,再优选为2小时。实施例1:将采摘后的茶叶清洗干净,加入其重量的百分比0.5%的氯化钠,搅拌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密闭发酵,发酵温度保持在25℃,发酵20天,待发酵完成之后,100目过滤出液体,加入液体重量的面粉20%,搅拌均匀后,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制成净化剂。将净化剂与干净的水的按质量比为1:50,配成净化剂液体,将净化剂液体与净化池中的海水的按质量比为1:1800加入到养殖有生蚝的净化池中进行净化15小时。实施例2:将采摘后的茶叶清洗干净,加入其重量的百分比5%的氯化钠,搅拌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密闭发酵,发酵温度保持在5℃,发酵10~20天,待发酵完成之后,10目过滤出液体,加入液体重量份的面粉30%,搅拌均匀后,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将净化剂与干净的水的按质量比为1:36,配成净化剂液体,将净化剂液体与净化池中的海水的按质量比为1:3000加入到养殖有鲍鱼的净化池中进行净化0.5小时。实施例3:将采摘后的茶叶清洗干净,加入其重量的百分比5%的氯化钠,搅拌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密65目过滤出液体,加入液体重量份的面粉45%,搅拌均匀后,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将净化剂与干净的水的按质量比为1:5,配成净化剂液体,将净化剂液体与净化池中的海水的按质量比为1:1500加入到有扇贝的净化池中进行净化24小时。实施例4:将采摘后的茶叶清洗干净,加入其重量的百分比0.5%的氯化钠,搅拌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密闭发酵,发酵温度保持在5℃,发酵10天,待发酵完成之后,10目过滤出液体,加入液体重量份的面粉20%,搅拌均匀后,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将净化剂与干净的水的按质量比为1:5,配成净化剂液体,将净化剂液体与净化池中的海水的按质量比为1:1500加入到养殖有带子的净化池中进行净化0.5小时。实施例5:将采摘后的茶叶清洗干净,加入其重量的百分比5%的氯化钠,搅拌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密闭发酵,发酵温度保持在35℃,发酵20天,待发酵完成之后,100目过滤出液体,加入液体重量份的面粉45%,搅拌均匀后,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将净化剂与干净的水的按质量比为1:50,配成净化剂液体,将净化剂液体与净化池中的海水的按质量比为1:3000加入到养殖有生蚝的净化池中进行净化24小时。实施例6:将采摘后的茶叶清洗干净,加入其重量的百分比3.5%的氯化钠,搅拌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密闭发酵,发酵温度保持在28℃,发酵15天,待发酵完成之后,10-100目过滤出液体,加入液体重量份的面粉25%,搅拌均匀后,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将净化剂与干净的水的按质量比为1:15,配成净化剂液体,将净化剂液体与净化池中的海水的按质量比为1:2300加入到养殖有生蚝的净化池中进行净化10小时。实验数据:本实验测定方法如下:致病菌按照sn/t3924-2014出口贝类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检测,以下分别以实施例1-6的方法处理过的贝类海鲜进行测定,并每个实施例分别以未净化过的相同的贝类海鲜做对照实验。表1:残留杂类、致病菌、毒素、重金属的检出情况由上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方法净化后的贝类海鲜各项安全指标得到极大的提升。由10名专业人员组成感官评分小组,采用双盲法检验。根据贝类海鲜形态、色泽、滋味、气味等总体评分,评分以10分计,评价标准见表2-3。对每组样品进行编号,随机发放给评定人员,产品评定间隔要求评定人员用清水漱口,评定人员不能交流,均单独进行。表2:海鲜贝类的感官评价标准表3:感官评价结果实施例感观综合评分实施例19.36±0.26实施例29.33±0.65实施例39.57±0.38实施例49.35±0.27实施例59.46±0.13实施例69.84±0.20由评分表可得,实施例3的感官评分达到最高,品质最好。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公开实施例仅体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地说明,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者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修改或各种变化、等同替换,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