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培养基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0320发布日期:2019-04-30 18:1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管培养基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灌装装置,具体是指一种试管培养基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双孢菇,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肉质肥厚。原生于欧洲及北美洲,人类至少自古希腊时代起便开始食用,人工栽培则约始于17世纪的法国等地,现在则已经广泛在世界各地栽培。双孢蘑菇的菌种培养基有固态培养基和液态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配置完成后需要定量转移至相应的试管容器中。现有的试管培养基灌装装置一般包含液体培养基容器和相应的物料输出管,通过物料输出管将液体培养基容器中的液体培养基定量灌装入相应的试管中。物料灌装过程中,每灌装完成一支试管后,需要关闭物料输出管,更换试管后再次进行灌装。在此过程中,由于重力问题,物料输出管的管口处会残留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残留于物料输出管的管口处的液体培养基裸露于空气中,容易触碰到其他物质,对于培养菌种用的液体培养基,是半点污染也受不得的,否则将会出现产生杂菌等问题。因此,设计一款能够在灌装完成后,关闭物料输出管的同时,将残留于物料输出管的管口处的液体培养基抽回,有效防止液体培养基裸露于空气中,防止液体培养基受到污染的试管培养基灌装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管培养基灌装装置,该试管培养基灌装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试管培养基灌装装置,包含液体培养基容器和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含连接到所述液体培养基容器底部的物料输出管,所述物料输出管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相应的阀门,物料输出管于所述阀门的下方连通连接有一抽液管,所述抽液管上设有相应的活塞柱,所述活塞柱位于抽液管内的一端固接有相应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由橡胶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活塞柱位于抽液管外的一端固接有相应的手拉板;所述液体培养基容器的开口处设有相应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连接有相应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填充设有相应的过滤材料。

所述液体培养基容器的侧壁上设有相应的把手。

所述排气管上填充设有相应的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材料为过滤棉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输出管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相应的阀门,物料输出管于所述阀门的下方连通连接有一抽液管,所述抽液管上设有相应的活塞柱,所述活塞柱位于抽液管内的一端固接有相应的密封塞,所述活塞柱位于抽液管外的一端固接有相应的手拉板。每灌装完成一支试管后,关闭阀门,然后通过手拉板手动拉出活塞柱,在密封塞的作用下,产生负压,将残留于物料输出管的管口处的液体培养基抽回,有效防止液体培养基裸露于空气中,防止液体培养基受到污染。待下一支试管灌装时,先将抽液管内的液体培养基挤出灌装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培养基容器的开口处设有相应的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连接有相应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填充设有相应的过滤材料。通过密封盖的设置以及排气管和过滤材料的配合使用,在确保液体培养基顺利灌装的基础上,进一步防止液体培养基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试管培养基灌装装置,包含液体培养基容器1和出料机构2,所述出料机构2包含连接到所述液体培养基容器1底部的物料输出管21,所述物料输出管21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相应的阀门22,物料输出管21于所述阀门22的下方连通连接有一抽液管3,所述抽液管3上设有相应的活塞柱4,所述活塞柱4位于抽液管3内的一端固接有相应的密封塞5,所述密封塞5由橡胶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活塞柱4位于抽液管3外的一端固接有相应的手拉板6;所述液体培养基容器1的开口处设有相应的密封盖7,所述密封盖7上设有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连接有相应的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上填充设有相应的过滤材料9,所述过滤材料9为过滤棉芯(市面上直接购买),所述液体培养基容器1的侧壁上设有相应的把手10。

每灌装完成一支试管后,关闭阀门22,然后通过手拉板6手动拉出活塞柱4,在密封塞5的作用下,产生负压,将残留于物料输出管21的管口处的液体培养基抽回,有效防止液体培养基裸露于空气中,防止液体培养基受到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均为本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