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4453发布日期:2019-06-11 22:2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病原线虫施加装置领域,尤其涉及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



背景技术:

昆虫病原线虫是指一类专性寄生昆虫的线虫,其消化道内携带有共生菌,当它从昆虫消化道或体壁侵入昆虫寄主体内后,共生菌从线虫体内释放出来,在昆虫血液内增殖,最终使寄主昆虫感染病原杆菌患败血症而死亡。目前,由于昆虫病原线虫具有安全、无公害的优点,替代化学农药作为“微生物农药”被广泛施用到田间,进行农作物的害虫治理。

昆虫病原线虫的传统施用方法为将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均匀喷洒到田间,但是这种施放方式不仅效率低,并且人工成本高,不适用于大范围农田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快速释放。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放效率高的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以解决目前传统喷洒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其包括用于盛装线虫悬液的线虫进液罐和与线虫进液罐连通的混合施放装置,其中,所述混合施放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螺旋形混合施放管,所述混合施放管两端分别设置相连通的贯穿壳体设置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在混合施放管近进水口的位置设置与线虫进液罐连通的线虫液进液管。

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其中,所述螺旋形混合施放管的螺旋圈数设置为至少一圈。

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其中,所述混合施放管分为从与进水管连接处到与线虫液进液管连接处的前管和从与线虫液进液管连接处到与出水管连接处的后管,所述后管的直径大于前管的直径。

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其中,所述混合施放管的内壁为光滑设置。

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其中,所述线虫进液罐设置在混合施放装置的上方,线虫进液罐与线虫液进液管连接的下部设置为漏斗形,所述线虫进液罐内设置与气泵连接的排气管。

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其中,所述排气管设置为环形结构,可拆卸地沿线虫进液罐内底部内侧壁水平设置,排气管上均匀设置出气孔。

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其中,所述线虫进液罐的顶部设置与线虫进液罐侧壁铰接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面转动设置沿罐体中轴线分布的搅拌部,所述盖体上固定设置与搅拌部进行连接的微型电机。

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其中,所述线虫进液罐的侧壁设置沿罐壁竖直分布的条形可视窗。

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其中,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和线虫液进液管上分别设置水量调节阀。

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其中,所述壳体顶面上设置用于支撑线虫进液罐的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与线虫进液罐连通的混合施放装置,实现将田间施放灌溉水与昆虫病原线虫相结合,实现向田间进行浇水和施放昆虫病原线虫的同步实施,不仅工作效率高,并且昆虫病原线虫施放均匀,节省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

2、混合施放管采用至少一圈螺旋的螺旋形结构,不仅缩小混合施放管的体积,并且也提供了足以保证线虫悬浮液与灌溉水充分混合的管长,光滑的内壁设置有效避免昆虫病原线虫因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贴附在混合施放管的内壁造成的混合施放管的堵塞。

3、线虫进液罐下部的漏斗形设置保证少量沉积在线虫进液罐底面的昆虫病原线虫也顺利流入到线虫进液管中,避免昆虫病原线虫在线虫进液罐底部死角的沉积。

4、线虫进液罐内的环形排气管和搅拌部设置保证持续给线虫悬浮液中供应氧气,也提高了悬浮液的含氧量,保证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状态,提高昆虫病原线虫的存活率和分布均匀度,保证昆虫病原线虫被均匀施放到田间,提高田间害虫治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合施放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虫进液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2所示的昆虫病原线虫田间随水施加装置,其包括用于盛装线虫悬液的线虫进液罐1和与线虫进液罐1连通的混合施放装置,其中,所述混合施放装置包括壳体3和设置在壳体3内的螺旋形混合施放管4,所述混合施放管4两端分别设置相连通的贯穿壳体3设置的进水管5和出水管6,在混合施放管4近进水管5的位置设置与线虫进液罐1连通的线虫液进液管7。

上述装置中,所述进水管5与水泵连接,用于将向田间施加的水引入到混合施放装置的螺旋形混合施放管4中,线虫进液罐1中盛放待施放到田间的高浓度的线虫悬浮液。工作时,线虫悬浮液从线虫液进液管7流入到螺旋形混合施放管4中,与从进水管5流入的田间浇灌水混合,在流向出水管6的过程中,线虫悬浮液与田间浇灌水混合均匀后从出水管6流出,浇灌到田间,实现向田间进行浇水和施放昆虫病原线虫的同步实施,不仅工作效率高,并且昆虫病原线虫施放均匀,节省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

其中,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线虫悬浮液与田间浇灌水充分混合均匀,所述螺旋形混合施放管4的螺旋圈数设置为至少一圈。所述混合施放管4的内壁为光滑设置,这样有效避免昆虫病原线虫因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贴附在混合施放管4的内壁造成的混合施放管4的堵塞。

优选地,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施放管4分为与进水管连接处到与线虫液进液管连接处的前管和从与线虫液进液管连接处到与出水管连接处的后管,所述后管的直径大于前管的直径,这种设置降低了线虫悬浮液与田间浇灌水混合液的流速,适当延长混合液的混合时间,提高混合液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布均匀度。所述前管和后管为一体设置或者螺接、插接,连接处设置密封环。前管和后管的可拆卸的分体设置降低了混合施放管的制造和加工成本和工艺难度,并且也便于拆装和清洗。

所述线虫进液罐1设置在混合施放装置壳体3的上方,线虫进液罐1的下部设置为漏斗形,线虫进液罐1的漏斗形下部8与线虫进液管7连通,所述线虫进液罐1内设置与气泵连接的排气管9。线虫进液罐1的漏斗形下部设置保证少量沉积在线虫进液罐1底面的昆虫病原线虫也顺利流入到线虫进液管7中,避免昆虫病原线虫在线虫进液罐1底部死角的沉积。

如图3所示,所述排气管9设置为环形结构,可拆卸地沿线虫进液罐1内底部内侧壁水平设置,排气管9上均匀设置出气孔。由于昆虫病原线虫是好氧生物,这样设置保证持续给线虫悬浮液中供应氧气,提高昆虫病原线虫的存活率,提高田间害虫治理效果。

所述线虫进液罐1的顶部设置与线虫进液罐侧壁铰接的盖体10,所述盖体10的内侧面转动设置沿罐体中轴线分布的搅拌部11,所述盖体上固定设置与驱动搅拌部11转动的微型电机(附图中未画出)。这种设置有效避免罐体内昆虫病原线虫的沉积,保证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状态,并且也提高了溶液的含氧量,提高线虫存活率。

为了实时观测罐体内线虫悬浮液的体积变化以及昆虫病原线虫的悬浮状态,所述线虫进液罐1的侧壁设置沿罐壁竖直分布的条形可视窗12。

所述进水管5、出水管6和线虫液进液管7上分别设置水量调节阀13。可通过上面三处的水量调节阀13的调控,调节灌溉水与线虫悬浮液的混合比例以及混合液的施放流速,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便实现对线虫施放量和施放速度的控制。

此外,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机构稳定度,所述壳体3顶面上设置用于支撑线虫进液罐1的支撑架。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本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