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秸秆青贮使用的青贮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7511发布日期:2019-08-20 23:26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秸秆青贮使用的青贮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小麦秸秆青贮使用的青贮窖。



背景技术:

青贮是利用青绿饲料在密闭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将饲料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以乳酸为主的有机酸,在青贮料中集聚起来,抑制腐败菌、丁酸菌等大部分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使青贮料得以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青贮前需要建设青贮窖或青贮池,青贮窖指建在地下或半地下的窖。

目前的小麦秸秆青贮使用的青贮窖存在密封效果差,容易透气,使发酵效果降低,同时青贮窖内部不具备吸收汁液的功能,从而使内部的饲料与汁液混合挤压容易腐烂变质,影响饲料的使用,但饲料在青贮窖的内部,取料时不方便等的问题。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密封性好,防止漏水透气,影响发酵效果,更好的吸收汁液,避免饲料腐烂变质,取料方便的小麦秸秆青贮使用的青贮窖,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秸秆青贮使用的青贮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青贮窖存在密封效果差,容易透气,使发酵效果降低,同时青贮窖内部不具备吸收汁液的功能,从而使内部的饲料与汁液混合挤压容易腐烂变质,影响饲料的使用,但饲料在青贮窖的内部,取料时不方便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秸秆青贮使用的青贮窖,包括窖体、龙骨、夯土层、斜坡、墙体,所述窖体的底部铺设有吸附层,且窖体内部设置为矩形状的窖腔;所述龙骨架设在窖体的上部,且龙骨的上部铺设塑料膜;所述夯土层拍实覆盖在塑料膜的上部,且夯土层的两端开设有排水沟;所述斜坡位于窖腔内部,且斜坡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传送带;所述墙体设置在龙骨的两端,且墙体的前端开设有窖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窖体为矩形状,且窖体的一端设置为呈三十度倾斜的斜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窖体的底面及两侧的内壁均铺设有塑料膜,且窖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龙骨的浇筑底座,并且窖体的两侧开设有梯形状的排水沟。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附层由小麦秸秆铺设而成,且吸附层铺设厚度为十五至二十厘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龙骨为拱形状,且龙骨通过窖体两侧的浇筑底座安装在窖体的上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窖体的底面及两侧的内壁铺设有塑料膜,从而使窖体内部密封性好,防止漏水透气,影响发酵效果。

2、窖体底端铺设一层由小麦秸秆铺设的吸附层,吸附层能够吸收鲜棵饲料的汁液,从而避免鲜棵饲料在窖体内腐烂变质。

3、窖体内部的一端设置为呈三十度倾斜的斜坡,在斜坡上安装传送带,从而使窖体内部的饲料方便取出。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窖体的改进,具有密封性好,防止漏水透气,影响发酵效果,更好的吸收汁液,避免饲料腐烂变质,取料方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麦秸秆青贮使用的青贮窖的主视内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小麦秸秆青贮使用的青贮窖的侧视内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小麦秸秆青贮使用的青贮窖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窖体1、吸附层2、窖腔3、龙骨4、塑料膜5、夯土层6、排水沟7、斜坡8、传送带9、墙体10、窖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至图3,一种小麦秸秆青贮使用的青贮窖,包括:窖体1、吸附层2、窖腔3、龙骨4、塑料膜5、夯土层6、排水沟7、斜坡8、传送带9、墙体10、窖门11;窖体1的底部铺设有吸附层2,且窖体1内部设置为矩形状的窖腔3;龙骨4架设在窖体1的上部,且龙骨4的上部铺设塑料膜5;夯土层6拍实覆盖在塑料膜5的上部,且夯土层6的两端开设有排水沟7;斜坡8位于窖腔3内部,且斜坡8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传送带9;墙体10设置在龙骨4的两端,且墙体10的前端开设有窖门11。

具体的,窖体1为矩形状,且窖体1的一端设置为呈三十度倾斜的斜坡8,方便内部的饲料方便取出。

具体的,窖体1的底面及两侧的内壁均铺设有塑料膜5,且窖体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龙骨4的浇筑底座,并且窖体1的两侧开设有梯形状的排水沟7,防止雨水流入。

具体的,吸附层2由小麦秸秆铺设而成,且吸附层2铺设厚度为十五至二十厘米。

具体的,龙骨4为拱形状,且龙骨4通过窖体1两侧的浇筑底座安装在窖体1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在地面挖设出窖体1,再将窖体1的底面与两侧内壁夯实,然后再将窖腔3的底面与两侧内壁铺设塑料膜5,防止漏水透气,底部铺设十五至二十厘米的吸附层2,方便吸收汁液,再将鲜棵饲料装在窖腔3内,装至高出窖腔3六十厘米即可封顶,封顶时先在龙骨4上铺一层吸附层2,再加一层塑料膜5,然后用土夯实,下雨天,雨水从窖体1两侧的排水沟7排出,防止雨水流入,影响发酵,最后发酵完成后,打开窖门11,工作人员进入窖腔3内,将鲜棵饲料放置在传送带9上进行输送到地面,操作方便,节省人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