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大量饲养茶尺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42332发布日期:2019-03-30 08:38阅读:18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昆虫饲养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尺蠖的室内大量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茶尺蠖俗名拱拱虫、拱背虫、吊丝虫,是中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由于此虫发生代数多,繁殖快,蔓延迅速,很容易暴发成灾,长江流域以南各产茶省,尤以江、浙、皖、湘、闽等省发生严重。

茶尺蠖成虫体长9~12mm,翅展20~30mm,雄蛾较小。头部小,复眼黑色近球形,触角丝状,灰褐色。全体灰白色,头胸背面厚被鳞片和绒毛,翅面疏被黑褐色鳞片,前翅具黑褐色鳞片组成的内横线、外横线、亚外缘线、外缘线各一条,弯曲成波状纹,外缘线色稍深,沿外缘具黑色小点7个。外缘及后缘有灰白色缘毛;后翅稍短,外缘生有5个黑点,缘毛灰白色。足灰白色,杂有黑色鳞片,中足胫节末端、后足中央及末端各生距一对。体形大小及体色随季节不同而异,秋季发生体形大且体色较深;翅面波纹明显。幼虫末龄幼虫体长26~30mm,体圆筒形,头部褐色。初孵幼虫黑色,体长1.5mm,头大,胸腹部各节均具白纵线及环列白色小点。1龄幼虫后期体褐色,白点白线逐渐消失;2龄幼虫体长4~6mm,体黑褐色,白点白线消失,腹部第一节背面具2个不明显的黑点,第二节背面生2个较明显的深褐色斑纹;3龄幼虫体长7~9mm,茶褐色,腹部第一节背面的黑点明显,第二节背面有一黑纹呈“人”字形,第八节背面亦有不明显的倒“人”字形黑纹;4龄幼虫体长13~16mm,浅茶褐色,腹部2~4节背面具不明显的灰黑色“回”形斑纹,第六节两侧生两个不明显的黑纹,第八节背面倒“人”字形斑纹明显,并有小突起一对;5龄幼虫体长18~22mm,灰色,体背斑纹与4龄幼虫相近,但较4龄幼虫明显。蛹长10~14mm,长椭圆形,雄蛹较小,赭褐色,头部色较暗。触角与翅芽达腹部第4节,第五腹节前缘两侧各具眼状斑一个,臀棘近三角形,雄蛹臀棘末端具一分叉的短刺。卵长1mm,椭圆形。初绿色,后变灰褐色,孵化前为黑色。常数十粒至百余粒成堆,上覆白色絮状物。

由于此虫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重、繁殖速度快、扩散能力强,很容易爆发成灾。目前茶尺蠖对多种杀虫剂均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在目前化学防治仍是茶尺蠖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手段这一现实状况下,茶尺蠖的抗药性监测、杀虫剂室内毒力测定、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茶尺蠖病毒制剂的扩繁和生产等均需要大量整齐划一的标准虫源。近年来,许多昆虫学者都在探索茶尺蠖的室内饲养方法,其中比较有代表的是人工饲料配方和水培法,如人工饲料条件下茶尺蠖的饲养与繁殖(刘琴等,2015)、一种茶尺蠖人工饲料、制备方法及茶尺蠖饲养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0196737.9)、一种茶尺蠖的人工饲料,其制备及茶尺蠖的饲养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068384.0)和一种适用于茶尺蠖幼虫饲养与实验分析的纯人工饲料(专利申请号:201810048099.0)等都有报道,这些方法都存在人工饲料成本较高、幼虫成活率低、饲养后虫种易退化、历期短缩或增加、不如野外种群活泼等缺点,不能反应野外种群的基本特征,进而对实验数据影响大,且在茶尺蠖大规模饲养中应用不多;而水培法增加了幼虫溺水死亡的几率,在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大大增加溺亡几率,同时比较费工、费时、费力。虽然茶尺蠖室内鲜叶继代饲养方法(zl201110376275.1)报道了用鲜叶饲养茶尺蠖,但是这个栽培介质是沙子,沙子是用水养着的,易倒伏造成虫子死亡,且该培养方法的鲜叶只能保存8-12天后即会枯萎,茶尺蠖整个历期需更换4次茶叶枝条,水积于沙子中太久易滋生蚊虫等缺点。因此,本发明茶尺蠖饲养方法利用茶叶的嫩梢作为食源,利用清水完全浸透的花泥作为扦插基质,解决了以上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茶尺蠖饲养方法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室内大量饲养茶尺蠖的方法。本申请的方法模拟茶尺蠖野外生存环境,成本低廉,操作简易,能保证茶尺蠖室内种群的稳定増长,有效获得大量整齐的茶尺蠖的不同虫态和虫龄的室内虫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拟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大量饲养茶尺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花泥处理:将厚度5cm,长20cm,宽10cm的花泥浸泡在清水中,待花泥吸水饱和后,置于塑料托盘中,备用。

(2)茶树枝条处理:从茶树上剪取茶树嫩梢,茶树嫩梢为枝条保留18-20片叶,茎杆已木质化,顶部有嫩芽的茶树嫩梢。剪取后用清水清洗一遍,将下部茎杆浸入清水中,1d后,将15-20枝茶树嫩梢扦插于步骤(1)中处理好的花泥中,后将插有茶树嫩梢的花泥置于塑料托盘中养植,每个塑料拖盘放入两个花泥,塑料托盘置于养虫笼内;每隔三天往花泥喷水保湿。

(3)幼虫饲养:将茶园捕捉到的茶尺蠖幼虫,转移到步骤(2)中插于花泥中的茶树嫩梢上,置于温度25℃-28℃,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l:d=16:8h环境条件下的养虫笼内饲养,幼虫在茶树嫩梢上自然取食生长,随着虫龄的增大,幼虫取食量增加,茶树嫩梢会出现干枯、落叶症状,此时,添加一次新鲜的茶树嫩梢替换受危害严重的茶树嫩梢,幼虫会自动迁移到新鲜枝条上取食生长。最后让其在茶树嫩梢上取食直到长成老熟幼虫后化成蛹。

(4)化蛹:幼虫饲养12-15d,直到老熟幼虫后化蛹,将蛹置于温度25℃-28℃,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l:d=16:8h环境条件下的新的养虫笼中,待羽化。

(5)羽化:蛹羽化成成虫后,成虫在养虫笼内自然交配,产卵。

(6)卵的孵化:新羽化的成虫当日或次日前半夜交尾,翌日黄昏开始产卵,待孵化。

(7)幼虫的饲养:步骤(6)中待孵化的卵6-7d后孵化,将孵化出幼虫挑出转移至全新的茶树嫩梢上,进行饲养,繁衍下一代;如此形成周年大量饲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茶尺蠖都是置于温度25℃-28℃,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l:d=16:8h环境条件下的养虫笼内进行饲养,该环境条件模仿自然环境条件饲养,避免了在普通室内饲养引起虫子因为光照、温度和湿度不足导致虫子的退化,并影响虫子的世代交替等问题;可以有效获得大量整齐的茶尺蠖的不同虫态和虫龄的室内虫源,虫子发育良好,降低了虫子退化的几率,保证虫源的稳定性和质量。通过这个方法可实现茶尺蠖的周期大量饲养,成活率高。

(2)本发明以茶叶嫩梢作为食源,取材容易,茶树枝条可从田间采集;以清水浸泡饱和的花泥作为扦插基质,不存在明水,因此降低幼虫掉落溺水死亡的几率,也不易滋生蚊虫。

(3)茶树枝条可保持12~15天,在茶尺蠖整个生活史约换1次茶树枝条即可,采用该饲养方法省时省力。

(4)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室内大量饲养茶尺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茶树嫩梢的获取:2017年5月15日,福州北峰茶园剪取茶树嫩梢(枝条保留18个叶片,茎杆底部木质化,顶部有嫩芽),带回室内用清水清洗一遍,下部茎杆浸泡在水中,待用。

(2)花泥处理:2017年5月16日,取花泥,将花泥(厚度5cm长20cm,宽10cm),浸入水中,花泥吸水饱和后,取出备用,每个塑料拖盘放入两个花泥,待用。

(3)茶树嫩梢的的处理:2017年5月16日,将(1)中浸泡的茶树嫩梢之后插入到步骤(2)处理的花泥中,每个花泥扦插15根枝条,每个塑料拖盘放两个花泥,将塑料托盘放入养虫笼内。每隔三天对花泥进行喷水保湿。

(4)幼虫饲养:2017年5月18号,将捕捉的茶尺蠖刚孵化的一龄幼虫,转移到上述插于花泥中的茶树枝条上,置于温度25℃,相对湿度60%,光周期l:d=16:8h环境条件下的养虫笼内饲养,幼虫在茶树嫩梢上自然取食生长。2017年5月29日,嫩梢由于被危害严重,会出现干枯、落叶等状,新鲜的嫩梢插入托盘内替换受危害严重的茶树嫩梢,供幼虫取食让其在茶树嫩梢上取食直到长成老熟幼虫后化成蛹。

(5)化蛹:2017年6月1日,老熟幼虫化蛹,将其置于相对湿度60%,光周期l:d=16:8h环境条件下的新的养虫笼中,待羽化。

(6)羽化:2017年6月9日,蛹羽化,将新羽化的成虫置于温度25℃,相对湿度60%,光周期l:d=16:8h环境条件下的养虫笼内进行产卵。

(7)卵的孵化:2017年6月11日,新羽化的成虫当日或次日前半夜交尾新羽化的成虫开始产卵,待孵化。

(8)幼虫的饲养:2017年6月17日,可看到卵陆续孵化。此时,将幼虫转移全新的茶树嫩梢上,进行饲养,繁衍下一代。如此形成周年大量饲养。

实施例2

试验时间:2017年6月10日至2018年7月15日

试验地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养虫室;福州市北峰生态茶园。

饲养方法:

(1)依据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以花泥作为扦插茶枝介质进行茶尺蠖室内饲养,将茶尺蠖置于温度25℃-28℃,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l:d=16:8h环境条件下的养虫笼内饲养,进行室内茶尺蠖饲养;

(2)以茶尺蠖室内鲜叶继代饲养方法(zl201110376275.1)报道的方法,将沙子作为扦插茶枝介质进行茶尺蠖普通室内环境饲养;

(3)野外饲养是将3m长和2m宽,200目的尼龙纱笼罩3-5棵茶树,地表用黑色塑料地膜覆盖,用透明胶将尼龙纱和地膜重叠覆盖胶合,防止虫子外跑或遭天敌侵入捕食等。将200头茶尺蠖刚孵化的1龄幼虫均匀分散接入茶树,在自然条件下任其取食、繁殖。

表1茶尺蠖不同饲养方式的比对结果

结论: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进行饲养茶尺蠖,幼虫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蛹发育历期、成虫羽化率、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见表1,表明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l:d=16:8h的环境条件下,用花泥作为扦插茶枝介质进行茶尺蠖室内饲养,在幼虫发育历期,存活率、羽化率、产卵量和孵化率都优于其他两种饲养方式;且在饲养期间室内花泥饲养只换茶枝1次,而室内沙子饲养换3次。

实施例3

试验时间:2017年10月10日至2018年12月10日

试验地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养虫室;福州市北峰生态茶园。

饲养方法:

(1)依据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以花泥作为扦插茶枝介质进行茶尺蠖室内饲养;将茶尺蠖置于温度25℃-28℃,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l:d=16:8h环境条件下的养虫笼内饲养,进行室内茶尺蠖饲养;

(2)以茶尺蠖室内鲜叶继代饲养方法(zl201110376275.1)报道的方法,将沙子作为扦插茶枝介质进行茶尺蠖普通室内环境饲养;

(3)野外饲养是将3m长和2m宽,200目的尼龙纱笼罩3-5棵茶树,地表用黑色塑料地膜覆盖,用透明胶将尼龙纱和地膜重叠覆盖胶合,防止虫子外跑或遭天敌侵入捕食等。将200头茶尺蠖刚孵化的1龄幼虫均匀分散接入茶树,在自然条件下任其取食、繁殖。

表2茶尺蠖不同饲养方式的比对结果

结论: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进行饲养茶尺蠖,幼虫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蛹发育历期、成虫羽化率、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见表2,表明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l:d=16:8h的环境条件下,用花泥作为扦插茶枝介质进行茶尺蠖室内饲养,在幼虫发育历期,存活率、羽化率、产卵量和孵化率都大大优于其他两种饲养方式;且在饲养期间室内花泥饲养只换茶枝1次,而室内沙子饲养换3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