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颗粒种子等离子体激活前处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07358发布日期:2019-10-08 22:3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颗粒种子等离子体激活前处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子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颗粒种子等离子体激活前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技术可应用于作物种子激活等领域。除了放电电极的设计和空间影响以外,种子的进料系统,特别是针对玉米等大型颗粒种子的进料问题一直是等离子体技术应用的难题。同时,目前大型颗粒种子的进料问题限于实验室小型的实验性研究,只能在导布上平铺等间隙性生产,而目前还没有能实现连续化进料、满足农业生产应用的大型颗粒种子等离子体激活处理装置。作物种子在等离子体激活处理时需要对种子进行分选。采用人工分选,劳动强度极大,现有与之配套的设备结构复杂、重量大、设备运行磨损严重。因此现代农业生产急需这样一种能实现种子处理高效、稳定、自动化作业要求的等离子体激活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颗粒种子等离子体激活前处理装置,包括:侧板1,车轮2,驱动电机3,振动器4,大颗粒筛网5,小颗粒筛网6,调节支柱7,电气盒8;所述侧板1结构呈三角形,侧板1数量为2个,两个侧板1通过槽钢焊接固定,其中侧板1之间上部设有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均与侧板1滑动连接;所述两个车轮2位于侧板1底部,车轮2与侧板1滚动连接;所述振动器4位于其中一个侧板1上,振动器4上设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和振动器4均与侧板1螺纹固定;所述电气盒8位于侧板1上,其中驱动电机3与电气盒8进行信号传输;所述两个侧板1端部设有两个调节支柱7,调节支柱7与侧板1焊接固定,其中调节支柱7伸缩长度在50cm~100c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器4包括:振动器固定板4-1,往复机构固定板4-2,一级从动轮4-3,减速器4-4,一级主动轮4-5,往复机构4-6,二级主动轮4-7,二级从动轮4-8,偏心轮4-9;所述振动器固定板4-1两端设有往复机构固定板4-2,往复机构固定板4-2与振动器固定板4-1焊接固定,其中往复机构固定板4-2上置有往复机构4-6;所述减速器4-4通过螺栓固定于振动器固定板4-1上,减速器4-4与驱动电机3驱动连接,减速器4-4上下端分别设有一级主动轮4-5和二级主动轮4-7,其中一级主动轮4-5设置有2个皮带槽,二级主动轮4-7设置有3个皮带槽;所述偏心轮4-9固定于往复机构4-6内部,偏心轮4-9上下端分别置有一级从动轮4-3和二级从动轮4-8,其中一级从动轮4-3设置有2个皮带槽,二级从动轮4-8设置有3个皮带槽;所述一级主动轮4-5通过皮带与一级从动轮4-3驱动连接,二级主动轮4-7通过皮带与二级从动轮4-8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机构4-6包括:往复杆4-6-1,连接杆4-6-2,固定架4-6-3,固定角座4-6-4,弹簧板4-6-5,振动频率传感器4-6-6,振动弹簧4-6-7;所述固定架4-6-3内部中心设有往复杆4-6-1,固定架4-6-3一端设有弹簧板4-6-5,弹簧板4-6-5与固定架4-6-3焊接固定,其中往复杆4-6-1一端与弹簧板4-6-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4-9铰链连接;所述弹簧板4-6-5一侧中心设有振动频率传感器4-6-6,振动频率传感器4-6-6与电气盒8进行信号传输,弹簧板4-6-5另一侧中心设有振动弹簧4-6-7,振动弹簧4-6-7嵌套于往复杆4-6-1端部;所述往复杆4-6-1两端设有连接杆4-6-2,连接杆4-6-2与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角座4-6-4位于固定架4-6-3上下端,固定架4-6-3数量为4个,固定架4-6-3通过螺栓与往复机构固定板4-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4-6-2包括:连接杆外壳4-6-2-1,冷却水出管4-6-2-2,催化剂喷淋装置4-6-2-3,催化剂进管4-6-2-4,冷却水搅拌器4-6-2-5,冷却水缸4-6-2-6,冷却水进管4-6-2-7;所述冷却水进管4-6-2-7位于连接杆外壳4-6-2-1内部下侧,连接杆外壳4-6-2-1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冷却水进管4-6-2-7的一端穿过连接杆外壳4-6-2-1与外部冷却水供应装置连接,冷却水进管4-6-2-7的另一端连接在冷却水缸4-6-2-6下部,且冷却水进管4-6-2-7与冷却水缸4-6-2-6内部贯通;所述冷却水搅拌器4-6-2-5位于冷却水缸4-6-2-6上部,冷却水搅拌器4-6-2-5设有四个对称搅拌叶,冷却水搅拌器4-6-2-5由电机带动沿着中心竖轴转动,冷却水搅拌器4-6-2-5与电气盒8无线控制连接,冷却水搅拌器4-6-2-5上方依次设有催化剂喷淋装置4-6-2-3和冷却水出管4-6-2-2,其中冷却水出管4-6-2-2两端敞口设计;所述催化剂进管4-6-2-4位于催化剂喷淋装置4-6-2-3一侧,催化剂进管4-6-2-4与催化剂喷淋装置4-6-2-3无缝贯通;所述催化剂喷淋装置4-6-2-3、冷却水搅拌器4-6-2-5和冷却水缸4-6-2-6均位于连接杆外壳4-6-2-1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4-6-3包括:固定架外壳4-6-3-1,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冷却液导入管4-6-3-3,搅拌缸压环4-6-3-4,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缸4-6-3-5,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轴4-6-3-6,搅拌电机4-6-3-7,冷却液缓冲板4-6-3-8,冷却液过滤架4-6-3-9,冷却液导出管4-6-3-10;所述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位于固定架外壳4-6-3-1内部,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为水平布置的圆柱形中空结构,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导入管4-6-3-3和冷却液导出管4-6-3-10,且冷却液导入管4-6-3-3和冷却液导出管4-6-3-10均与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内部贯通;所述冷却液缓冲板4-6-3-8位于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内部,冷却液缓冲板4-6-3-8的数量为3个,分别设在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的左右两端和中部,相邻冷却液缓冲板4-6-3-8之间距离相等;所述冷却液过滤架4-6-3-9位于左端冷却液缓冲板4-6-3-8与中部冷却液缓冲板4-6-3-8之间,冷却液过滤架4-6-3-9的数量为3组,每组冷却液过滤架4-6-3-9之间贯通连接;所述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缸4-6-3-5位于右端冷却液缓冲板4-6-3-8与中部冷却液缓冲板4-6-3-8之间,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缸4-6-3-5上设有搅拌缸压环4-6-3-4和搅拌电机4-6-3-7,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缸4-6-3-5内部设有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轴4-6-3-6;所述搅拌电机4-6-3-7与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轴4-6-3-6驱动连接,且搅拌电机4-6-3-7与电气盒8无线控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角座4-6-4包括:固定角座立板4-6-4-1,固定角座穿孔4-6-4-2,固定角座张合板4-6-4-3,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所述固定角座立板4-6-4-1固定焊接在固定架外壳4-6-3-1上部,固定角座立板4-6-4-1从俯视图看出似小括号结构,且固定角座立板4-6-4-1的一侧侧面与水平面之间存在30°~45°的倾斜角度;所述固定角座穿孔4-6-4-2位于固定角座立板4-6-4-1中心处,固定角座穿孔4-6-4-2下方设有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其中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与固定角座立板4-6-4-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角座张合板4-6-4-3位于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上方,且固定角座张合板4-6-4-3与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螺栓机械连接,固定角座张合板4-6-4-3的数量为2个,相邻固定角座张合板4-6-4-3在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的带动下实现对固定角座穿孔4-6-4-2的敞开与关闭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弹簧4-6-7包括: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柱状弹簧体4-6-7-2,振动弹簧风冷组4-6-7-3,振动弹簧后端固定装置4-6-7-4,止退轴承4-6-7-5;所述振动弹簧后端固定装置4-6-7-4连接在往复杆4-6-1一侧,振动弹簧后端固定装置4-6-7-4左侧设有振动弹簧风冷组4-6-7-3,且振动弹簧风冷组4-6-7-3的底部与振动弹簧后端固定装置4-6-7-4固定连接;所述柱状弹簧体4-6-7-2套接在振动弹簧风冷组4-6-7-3散风管外部,并与下部的止退轴承4-6-7-5连接,柱状弹簧体4-6-7-2的直径大于振动弹簧风冷组4-6-7-3散风管的直径,柱状弹簧体4-6-7-2的一端通过止退轴承4-6-7-5与振动弹簧后端固定装置4-6-7-4连接,柱状弹簧体4-6-7-2的另一端与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固定连接,其中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设于弹簧板4-6-5一侧,止退轴承4-6-7-5实现柱状弹簧体4-6-7-2减震过程中的自由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包括: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前端固定装置横杆4-6-7-1-3,前端固定装置紧固环4-6-7-1-4,前端固定装置承压缸环4-6-7-1-5,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所述前端固定装置横杆4-6-7-1-3连接在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轴体顶部,且前端固定装置横杆4-6-7-1-3与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相互垂直,前端固定装置横杆4-6-7-1-3两端设有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其中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的数量为2个;所述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位于相邻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之间,且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与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平行,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底端与柱状弹簧体4-6-7-2固定连接;所述前端固定装置紧固环4-6-7-1-4连接在每个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外侧,前端固定装置紧固环4-6-7-1-4和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均与前端固定装置横杆4-6-7-1-3同轴连接;所述前端固定装置承压缸环4-6-7-1-5固定连接在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轴体底部外侧;所述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设在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包括:冷却系统外壳4-6-7-1-6-1,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冷却液流通口4-6-7-1-6-3,冷却液引流管4-6-7-1-6-4,冷却系统输出装置4-6-7-1-6-5,冷却系统环形添加剂加注器4-6-7-1-6-6,冷却系统均质装置4-6-7-1-6-7,冷却系统进液装置4-6-7-1-6-8;所述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位于冷却系统外壳4-6-7-1-6-1内部,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和冷却系统外壳4-6-7-1-6-1均为水平布置的圆柱形中空结构,且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的直径小于冷却系统外壳4-6-7-1-6-1的直径、两者之间形成降温风道,其中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左右贯通;所述冷却系统环形添加剂加注器4-6-7-1-6-6位于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内部一侧,冷却系统环形添加剂加注器4-6-7-1-6-6上的出液口与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内部贯通,并向其内部注入干冰;冷却系统环形添加剂加注器4-6-7-1-6-6右侧设有冷却系统均质装置4-6-7-1-6-7,其为海绵状多孔透平结构,用于添加剂在此区域内与溶液产生化学反应;所述冷却系统均质装置4-6-7-1-6-7由多个左右贯通的通道组成,且冷却系统均质装置4-6-7-1-6-7呈圆柱形结构,冷却系统均质装置4-6-7-1-6-7的直径与冷却系统外壳4-6-7-1-6-1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冷却系统进液装置4-6-7-1-6-8位于冷却系统外壳4-6-7-1-6-1一侧,冷却系统进液装置4-6-7-1-6-8的一端穿过冷却系统外壳4-6-7-1-6-1插入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中,在冷却系统进液装置4-6-7-1-6-8端部设有反射罩,冷却液从端部喷出后遇到反射罩反弹,并均匀扩散;所述冷却液引流管4-6-7-1-6-4位于冷却系统外壳4-6-7-1-6-1另一侧,l型设计以增加湍流幅度,冷却液引流管4-6-7-1-6-4的一端通过冷却液流通口4-6-7-1-6-3与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贯通连接,冷却液引流管4-6-7-1-6-4的另一端与冷却系统输出装置4-6-7-1-6-5贯通连接,其中冷却系统输出装置4-6-7-1-6-5设在冷却液引流管4-6-7-1-6-4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小颗粒筛网6包括:筛网导向轮6-1,带走向调节器6-2,储气罐6-3,震荡机构6-4,惯性飞轮6-5,封闭罩6-6,三级主动轮6-7,震荡辊6-8,吹托辊6-9,筛网转动带6-10;环绕在三个筛网导向轮6-1、一个三级主动轮6-7外围的筛网转动带6-10钢网结构,在三级主动轮6-7驱动下围绕筛网导向轮6-1做低速转动,筛网转动带6-10表面设有大量通孔;在筛网转动带6-10内侧设有8个震荡辊6-8,等距分布、与筛网转动带6-10紧密贴合、并支撑着筛网转动带6-10;在震荡辊6-8一侧设有震荡机构6-4,两者连接;在筛网转动带6-10内侧下表面设有多个吹托辊6-9,其与储气罐6-3连通;在储气罐6-3一侧设有带走向调节器6-2,防止筛网转动带6-10跑遍;在震荡机构6-4一侧设有惯性飞轮6-5,其将震荡机构6-4电机多余的动能存储在其中;在带走向调节器6-2、储气罐6-3、震荡机构6-4、惯性飞轮6-5外部设有封闭罩6-6。

进一步的,所述带走向调节器6-2包括:冷却水出管6-2-1,冷却水入管6-2-2,槽转动盘驱动器6-2-3,槽注油泵6-2-4,槽转动盘6-2-5,u型槽6-2-6,u型槽距调节钮6-2-7,筛网附着轨条6-2-8,储油室6-2-9,热交换器6-2-10;位于上部的筛网附着轨条6-2-8固定在筛网转动带6-10表面,其与u型槽6-2-6滑动连接,u型槽6-2-6立面两侧设有u型槽距调节钮6-2-7,用以调节u型槽6-2-6立面间距;调节u型槽6-2-6坐落固定在槽转动盘6-2-5上部,槽转动盘6-2-5转轴穿过下部的储油室6-2-9并与其套接,且槽转动盘6-2-5转动受槽转动盘驱动器6-2-3控制;槽转动盘驱动器6-2-3与电气盒8导线连接;储油室6-2-9与槽注油泵6-2-4连通,并共同为u型槽6-2-6滑动接触面注油;热交换器6-2-10套接在槽转动盘6-2-5转轴外部并为其降温,热交换器6-2-10与冷却水出管6-2-1、冷却水入管6-2-2连通。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大型颗粒种子等离子体激活前处理装置,该装置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1步:操作人员根据实际要求,通过调节支柱7调节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与地面的夹角,随后接通电源,通过电气盒8启动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通过减速器4-4带动往复机构4-6运转,从而驱动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往复运动,实现筛除工作;

第2步: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位于往复机构4-6上的振动频率传感器4-6-6实时监测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的振动频率,当工作要求需要提高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的振动频率时,操作人员通过电气盒8设置要求频率,同时控制驱动电机3提高转速,当振动频率传感器4-6-6的检测值达到其设定值时,振动频率传感器4-6-6产生电信号传输至电气盒8,电气盒8控制驱动电机3停止提高转速并保持当前转速;

当工作要求需要降低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的振动频率时,操作人员通过电气盒8设置要求频率,同时控制驱动电机3降低转速,当振动频率传感器4-6-6的检测值达到其设定值时,振动频率传感器4-6-6产生电信号传输至电气盒8,电气盒8控制驱动电机3停止降低转速并保持当前转速;

第3步:在实际工作中,当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承载待筛物较少时,此时驱动电机3负载较低,操作人员将皮带安装至一级主动轮4-5和一级从动轮4-3上;当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承载待筛物较多少时,此时驱动电机3负载较大,操作人员将皮带安装至二级主动轮4-7和二级从动轮4-8上;

第4步:在连接杆4-6-2工作过程中,外部冷却水从冷却水进管4-6-2-7进入冷却水缸4-6-2-6中,并通过溢流作用流过冷却水搅拌器4-6-2-5;与此同时,外部催化剂从催化剂进管4-6-2-4导入催化剂喷淋装置4-6-2-3中,并通过催化剂喷淋装置4-6-2-3上的喷头,从冷却水搅拌器4-6-2-5上部向下喷洒;此时,电气盒8控制冷却水搅拌器4-6-2-5对冷却水和催化剂进行搅拌,进而实现对整个连接杆4-6-2的冷却作用;随后,混合液从冷却水出管4-6-2-2排出装置外;其中催化剂是一种高能吸热剂,成分组成为:尿素、锌粉、硫酸铵、聚乙稀醇、氯化镁、吸水树脂、二氧化硅、硅酸铝、三氧化钼、六甲基苯、氯化钙、聚乙烯醇、三氧化二铝、瓜尔胶、椰油酸二乙醇酰胺、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第5步:在固定架4-6-3工作过程中,外部冷却液在右端冷却液缓冲板4-6-3-8的作用下从冷却液导入管4-6-3-3缓慢进入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内部;此时,电气盒8控制搅拌电机4-6-3-7运转,进而带动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轴4-6-3-6转动,实现对冷却液的搅拌;随后,冷却液经过中部冷却液缓冲板4-6-3-8进入冷却液过滤架4-6-3-9中,过滤完成后,冷却液在左端冷却液缓冲板4-6-3-8的作用下从冷却液导出管4-6-3-10缓慢流出装置外;整个工作过程实现了对固定架4-6-3的散热作用;

第6步:在固定角座4-6-4工作过程中,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带动固定角座张合板4-6-4-3的张开与闭合,实现固定角座穿孔4-6-4-2的敞开与封闭;其中,当固定角座穿孔4-6-4-2处于敞开状态时,能够悬挂一定重量的配重物;

第7步:在振动弹簧4-6-7工作过程中,往复杆4-6-1运动时所产生的挤压振动到达振动弹簧4-6-7后,促使柱状弹簧体4-6-7-2来回伸缩,此时柱状弹簧体4-6-7-2通过吸收上述能量来实现减震作用,在震动过程中,止退轴承4-6-7-5实现柱状弹簧体4-6-7-2减震中的自由转动,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振动弹簧风冷组4-6-7-3为柱状弹簧体4-6-7-2降温;

第8步:在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工作过程中,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在辅助柱状弹簧体4-6-7-2进行伸缩运动的同时,也吸收了此过程中柱状弹簧体4-6-7-2所产生的作用力;同时,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为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散热;

第9步:在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工作过程中,外部冷却液通过冷却系统进液装置4-6-7-1-6-8进入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冷却液从端部喷出后遇到反射罩反弹,并均匀扩散,并进入冷却系统均质装置4-6-7-1-6-7与添加剂反应,实现均质作用;此时,外部添加剂从冷却系统环形添加剂加注器4-6-7-1-6-6进入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并与冷却液混合,帮助加强冷却效果,对整个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进行降温;随后,冷却液从冷却液流通口4-6-7-1-6-3流入冷却液引流管4-6-7-1-6-4,并从冷却系统输出装置4-6-7-1-6-5排出;

第10步:在小颗粒筛网6工作中,一个三级主动轮6-7与三个筛网导向轮6-1联合作用共同驱动筛网转动带6-10低速转动,小颗粒被筛物料通过筛网转动带6-10落入下部,同时,在震荡机构6-4驱动震荡辊6-8震荡,促使大小物料分离;储气罐6-3通过吹托辊6-9产生高压气流,将附着在筛网转动带6-10表面颗粒体吹脱;非工作状态,震荡机构6-4电机工作时,将多余的动能存储在惯性飞轮6-5中;

第11步:在带走向调节器6-2工作中,设置的u型槽6-2-6始终控制着筛网附着轨条6-2-8运动轨迹,当筛网附着轨条6-2-8运动出现偏移时,电气盒8通过槽转动盘驱动器6-2-3、u型槽6-2-6矫正筛网附着轨条6-2-8偏移量,使其按照预定的轨迹运动。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型颗粒种子等离子体激活前处理装置,其优点在于: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调节筛网动作频率;该装置设置两级皮带驱动,筛料大小可调可调,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大型颗粒种子等离子体激活前处理装置图。

图2是本发明中振动器4图。

图3是本发明中往复机构4-6图。

图4是本发明中连接杆4-6-2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固定架4-6-3图。

图6是本发明中固定角座4-6-4图。

图7是本发明中振动弹簧4-6-7图。

图8是本发明中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图。

图9是本发明中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小颗粒筛网6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带走向调节器6-2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型颗粒种子等离子体激活前处理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中一种大型颗粒种子等离子体激活前处理装置图。包括:侧板1,车轮2,驱动电机3,振动器4,大颗粒筛网5,小颗粒筛网6,调节支柱7,电气盒8;所述侧板1结构呈三角形,侧板1数量为2个,两个侧板1通过槽钢焊接固定,其中侧板1之间上部设有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均与侧板1滑动连接;所述两个车轮2位于侧板1底部,车轮2与侧板1滚动连接;所述振动器4位于其中一个侧板1上,振动器4上设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和振动器4均与侧板1螺纹固定;所述电气盒8位于侧板1上,其中驱动电机3与电气盒8进行信号传输;所述两个侧板1端部设有两个调节支柱7,调节支柱7与侧板1焊接固定,其中调节支柱7伸缩长度在50cm~100cm之间。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中振动器4图。所述振动器4包括:振动器固定板4-1,往复机构固定板4-2,一级从动轮4-3,减速器4-4,一级主动轮4-5,往复机构4-6,二级主动轮4-7,二级从动轮4-8,偏心轮4-9;所述振动器固定板4-1两端设有往复机构固定板4-2,往复机构固定板4-2与振动器固定板4-1焊接固定,其中往复机构固定板4-2上置有往复机构4-6;所述减速器4-4通过螺栓固定于振动器固定板4-1上,减速器4-4与驱动电机3驱动连接,减速器4-4上下端分别设有一级主动轮4-5和二级主动轮4-7,其中一级主动轮4-5设置有2个皮带槽,二级主动轮4-7设置有3个皮带槽;所述偏心轮4-9固定于往复机构4-6内部,偏心轮4-9上下端分别置有一级从动轮4-3和二级从动轮4-8,其中一级从动轮4-3设置有2个皮带槽,二级从动轮4-8设置有3个皮带槽;所述一级主动轮4-5通过皮带与一级从动轮4-3驱动连接,二级主动轮4-7通过皮带与二级从动轮4-8驱动连接。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中往复机构4-6图。所述往复机构4-6包括:往复杆4-6-1,连接杆4-6-2,固定架4-6-3,固定角座4-6-4,弹簧板4-6-5,振动频率传感器4-6-6,振动弹簧4-6-7;所述固定架4-6-3内部中心设有往复杆4-6-1,固定架4-6-3一端设有弹簧板4-6-5,弹簧板4-6-5与固定架4-6-3焊接固定,其中往复杆4-6-1一端与弹簧板4-6-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4-9铰链连接;所述弹簧板4-6-5一侧中心设有振动频率传感器4-6-6,振动频率传感器4-6-6与电气盒8进行信号传输,弹簧板4-6-5另一侧中心设有振动弹簧4-6-7,振动弹簧4-6-7嵌套于往复杆4-6-1端部;所述往复杆4-6-1两端设有连接杆4-6-2,连接杆4-6-2与大颗粒筛网5和小颗粒筛网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角座4-6-4位于固定架4-6-3上下端,固定架4-6-3数量为4个,固定架4-6-3通过螺栓与往复机构固定板4-2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连接杆4-6-2图。所述连接杆4-6-2包括:连接杆外壳4-6-2-1,冷却水出管4-6-2-2,催化剂喷淋装置4-6-2-3,催化剂进管4-6-2-4,冷却水搅拌器4-6-2-5,冷却水缸4-6-2-6,冷却水进管4-6-2-7;所述冷却水进管4-6-2-7位于连接杆外壳4-6-2-1内部下侧,连接杆外壳4-6-2-1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冷却水进管4-6-2-7的一端穿过连接杆外壳4-6-2-1与外部冷却水供应装置连接,冷却水进管4-6-2-7的另一端连接在冷却水缸4-6-2-6下部,且冷却水进管4-6-2-7与冷却水缸4-6-2-6内部贯通;所述冷却水搅拌器4-6-2-5位于冷却水缸4-6-2-6上部,冷却水搅拌器4-6-2-5设有四个对称搅拌叶,冷却水搅拌器4-6-2-5由电机带动沿着中心竖轴转动,冷却水搅拌器4-6-2-5与电气盒8无线控制连接,冷却水搅拌器4-6-2-5上方依次设有催化剂喷淋装置4-6-2-3和冷却水出管4-6-2-2,其中冷却水出管4-6-2-2两端敞口设计;所述催化剂进管4-6-2-4位于催化剂喷淋装置4-6-2-3一侧,催化剂进管4-6-2-4与催化剂喷淋装置4-6-2-3无缝贯通;所述催化剂喷淋装置4-6-2-3、冷却水搅拌器4-6-2-5和冷却水缸4-6-2-6均位于连接杆外壳4-6-2-1内部。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中固定架4-6-3图。所述固定架4-6-3包括:固定架外壳4-6-3-1,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冷却液导入管4-6-3-3,搅拌缸压环4-6-3-4,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缸4-6-3-5,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轴4-6-3-6,搅拌电机4-6-3-7,冷却液缓冲板4-6-3-8,冷却液过滤架4-6-3-9,冷却液导出管4-6-3-10;所述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位于固定架外壳4-6-3-1内部,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为水平布置的圆柱形中空结构,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导入管4-6-3-3和冷却液导出管4-6-3-10,且冷却液导入管4-6-3-3和冷却液导出管4-6-3-10均与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内部贯通;所述冷却液缓冲板4-6-3-8位于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内部,冷却液缓冲板4-6-3-8的数量为3个,分别设在固定架冷却装置壳体4-6-3-2的左右两端和中部,相邻冷却液缓冲板4-6-3-8之间距离相等;所述冷却液过滤架4-6-3-9位于左端冷却液缓冲板4-6-3-8与中部冷却液缓冲板4-6-3-8之间,冷却液过滤架4-6-3-9的数量为3组,每组冷却液过滤架4-6-3-9之间贯通连接;所述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缸4-6-3-5位于右端冷却液缓冲板4-6-3-8与中部冷却液缓冲板4-6-3-8之间,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缸4-6-3-5上设有搅拌缸压环4-6-3-4和搅拌电机4-6-3-7,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缸4-6-3-5内部设有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轴4-6-3-6;所述搅拌电机4-6-3-7与固定架冷却装置搅拌轴4-6-3-6驱动连接,且搅拌电机4-6-3-7与电气盒8无线控制连接。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中固定角座4-6-4图。所述固定角座4-6-4包括:固定角座立板4-6-4-1,固定角座穿孔4-6-4-2,固定角座张合板4-6-4-3,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所述固定角座立板4-6-4-1固定焊接在固定架外壳4-6-3-1上部,固定角座立板4-6-4-1从俯视图看出似小括号结构,且固定角座立板4-6-4-1的一侧侧面与水平面之间存在30°~45°的倾斜角度;所述固定角座穿孔4-6-4-2位于固定角座立板4-6-4-1中心处,固定角座穿孔4-6-4-2下方设有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其中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与固定角座立板4-6-4-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角座张合板4-6-4-3位于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上方,且固定角座张合板4-6-4-3与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螺栓机械连接,固定角座张合板4-6-4-3的数量为2个,相邻固定角座张合板4-6-4-3在张合板驱动机构4-6-4-4的带动下实现对固定角座穿孔4-6-4-2的敞开与关闭作用。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中振动弹簧4-6-7图。所述振动弹簧4-6-7包括: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柱状弹簧体4-6-7-2,振动弹簧风冷组4-6-7-3,振动弹簧后端固定装置4-6-7-4,止退轴承4-6-7-5;所述振动弹簧后端固定装置4-6-7-4连接在往复杆4-6-1一侧,振动弹簧后端固定装置4-6-7-4左侧设有振动弹簧风冷组4-6-7-3,且振动弹簧风冷组4-6-7-3的底部与振动弹簧后端固定装置4-6-7-4固定连接;所述柱状弹簧体4-6-7-2套接在振动弹簧风冷组4-6-7-3散风管外部,并与下部的止退轴承4-6-7-5连接,柱状弹簧体4-6-7-2的直径大于振动弹簧风冷组4-6-7-3散风管的直径,柱状弹簧体4-6-7-2的一端通过止退轴承4-6-7-5与振动弹簧后端固定装置4-6-7-4连接,柱状弹簧体4-6-7-2的另一端与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固定连接,其中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设于弹簧板4-6-5一侧,止退轴承4-6-7-5实现柱状弹簧体4-6-7-2减震过程中的自由转动。

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中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图。所述振动弹簧前端固定装置4-6-7-1包括: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前端固定装置横杆4-6-7-1-3,前端固定装置紧固环4-6-7-1-4,前端固定装置承压缸环4-6-7-1-5,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所述前端固定装置横杆4-6-7-1-3连接在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轴体顶部,且前端固定装置横杆4-6-7-1-3与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相互垂直,前端固定装置横杆4-6-7-1-3两端设有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其中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的数量为2个;所述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位于相邻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之间,且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与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平行,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底端与柱状弹簧体4-6-7-2固定连接;所述前端固定装置紧固环4-6-7-1-4连接在每个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外侧,前端固定装置紧固环4-6-7-1-4和前端固定装置稳定块4-6-7-1-2均与前端固定装置横杆4-6-7-1-3同轴连接;所述前端固定装置承压缸环4-6-7-1-5固定连接在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轴体底部外侧;所述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设在前端固定装置承压轴4-6-7-1-1内部。

如图9所示,是本发明中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图。所述前端固定装置冷却系统4-6-7-1-6包括:冷却系统外壳4-6-7-1-6-1,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冷却液流通口4-6-7-1-6-3,冷却液引流管4-6-7-1-6-4,冷却系统输出装置4-6-7-1-6-5,冷却系统环形添加剂加注器4-6-7-1-6-6,冷却系统均质装置4-6-7-1-6-7,冷却系统进液装置4-6-7-1-6-8;所述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位于冷却系统外壳4-6-7-1-6-1内部,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和冷却系统外壳4-6-7-1-6-1均为水平布置的圆柱形中空结构,且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的直径小于冷却系统外壳4-6-7-1-6-1的直径、两者之间形成降温风道,其中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左右贯通;所述冷却系统环形添加剂加注器4-6-7-1-6-6位于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内部一侧,冷却系统环形添加剂加注器4-6-7-1-6-6上的出液口与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内部贯通,并向其内部注入干冰;冷却系统环形添加剂加注器4-6-7-1-6-6右侧设有冷却系统均质装置4-6-7-1-6-7,其为海绵状多孔透平结构,用于添加剂在此区域内与溶液产生化学反应;所述冷却系统均质装置4-6-7-1-6-7由多个左右贯通的通道组成,且冷却系统均质装置4-6-7-1-6-7呈圆柱形结构,冷却系统均质装置4-6-7-1-6-7的直径与冷却系统外壳4-6-7-1-6-1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冷却系统进液装置4-6-7-1-6-8位于冷却系统外壳4-6-7-1-6-1一侧,冷却系统进液装置4-6-7-1-6-8的一端穿过冷却系统外壳4-6-7-1-6-1插入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中,在冷却系统进液装置4-6-7-1-6-8端部设有反射罩,冷却液从端部喷出后遇到反射罩反弹,并均匀扩散;所述冷却液引流管4-6-7-1-6-4位于冷却系统外壳4-6-7-1-6-1另一侧,l型设计以增加湍流幅度,冷却液引流管4-6-7-1-6-4的一端通过冷却液流通口4-6-7-1-6-3与冷却系统内部反应室4-6-7-1-6-2贯通连接,冷却液引流管4-6-7-1-6-4的另一端与冷却系统输出装置4-6-7-1-6-5贯通连接,其中冷却系统输出装置4-6-7-1-6-5设在冷却液引流管4-6-7-1-6-4下方。

如图10所示,是本发明中小颗粒筛网6图。所述小颗粒筛网6包括:筛网导向轮6-1,带走向调节器6-2,储气罐6-3,震荡机构6-4,惯性飞轮6-5,封闭罩6-6,三级主动轮6-7,震荡辊6-8,吹托辊6-9,筛网转动带6-10;环绕在三个筛网导向轮6-1、一个三级主动轮6-7外围的筛网转动带6-10钢网结构,在三级主动轮6-7驱动下围绕筛网导向轮6-1做低速转动,筛网转动带6-10表面设有大量通孔;在筛网转动带6-10内侧设有8个震荡辊6-8,等距分布、与筛网转动带6-10紧密贴合、并支撑着筛网转动带6-10;在震荡辊6-8一侧设有震荡机构6-4,两者连接;在筛网转动带6-10内侧下表面设有多个吹托辊6-9,其与储气罐6-3连通;在储气罐6-3一侧设有带走向调节器6-2,防止筛网转动带6-10跑遍;在震荡机构6-4一侧设有惯性飞轮6-5,其将震荡机构6-4电机多余的动能存储在其中;在带走向调节器6-2、储气罐6-3、震荡机构6-4、惯性飞轮6-5外部设有封闭罩6-6。

如图11所示,是本发明中带走向调节器6-2图。所述带走向调节器6-2包括:冷却水出管6-2-1,冷却水入管6-2-2,槽转动盘驱动器6-2-3,槽注油泵6-2-4,槽转动盘6-2-5,u型槽6-2-6,u型槽距调节钮6-2-7,筛网附着轨条6-2-8,储油室6-2-9,热交换器6-2-10;位于上部的筛网附着轨条6-2-8固定在筛网转动带6-10表面,其与u型槽6-2-6滑动连接,u型槽6-2-6立面两侧设有u型槽距调节钮6-2-7,用以调节u型槽6-2-6立面间距;调节u型槽6-2-6坐落固定在槽转动盘6-2-5上部,槽转动盘6-2-5转轴穿过下部的储油室6-2-9并与其套接,且槽转动盘6-2-5转动受槽转动盘驱动器6-2-3控制;槽转动盘驱动器6-2-3与电气盒8导线连接;储油室6-2-9与槽注油泵6-2-4连通,并共同为u型槽6-2-6滑动接触面注油;热交换器6-2-10套接在槽转动盘6-2-5转轴外部并为其降温,热交换器6-2-10与冷却水出管6-2-1、冷却水入管6-2-2连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