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山地果蔬果实采收及修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2082发布日期:2020-03-13 05:4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山地果蔬果实采收及修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果蔬采摘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山地果蔬果实采收及修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精品水果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的山地,更是精品水果种植的不二选择。然而山地坡地多、果树高低不一,机械化的采收装置变得不适用,采用梯子进行人工采收又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给果实采收带来极大的不便,还增加了采收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山地果实采收装置,以解决山地或高树型果实采收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多功能山地果蔬果实采收及修剪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机械化采收装置无法适用于山地区域果实采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山地果蔬果实采收及修剪装置,包括固定杆和包覆在固定杆外的手握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杆,两个夹持杆的长度不同,每个夹持杆的形状均为弧形,两个所述夹持杆的顶部共同设有刀片组,所述刀片组包括一块“凹”字形的刀片和一块“凸”字形的刀片,两块所述刀片的凹凸部分尺寸能够相互配合,所述固定杆内还设有用于控制两个夹持杆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还可拆卸连接有收果袋,所述收果袋位于夹持杆的一侧;所述手握杆与固定杆滑动连接,且所述手握杆与固定杆之间设有止动机构,所述止动机构能使手握杆静止在固定杆上。

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使用本装置采收水果时,首先滑动手握杆来使得手握杆与固定杆的长度能够伸至果树上的果实处,再启动止动机构使得手握杆与固定杆位置固定,然后将本装置的两个夹持杆放置在果树上果实的两侧,并使得果实与树枝的连接枝丫位于刀片组中“凹”字形的刀片内,然后启动动力机构,使得两个夹持杆相向转动,从而通过两个夹持杆上的刀片组将果实与树枝连接处的枝丫剪断,然后两个夹持杆继续相向转动来将果实夹持住;最后再次通过动力机构反向转动来使果实落入收果袋中,从而实现了果实的采收。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杆内的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转动轴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均穿过夹持杆的底部并与夹持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均设有与对应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设置在固定杆的底部,所述第三转动轴与任一第一转动轴之间连接有皮带,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一端还设有穿过固定杆侧壁的第一手柄,所述手握杆上还开有第一手柄通过的第一滑道。

通过上述设置,当转动第一手柄时,可通过皮带和第三转动轴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从而通过两个第一转动轴上的驱动齿轮和两个第二转动轴上的从动齿轮带动两个第二转动轴反向转动,从而实现了夹持杆上的刀片相向或相反运动,此设置简单、操作方便,并且采收人员能够自己控制夹持或剪切的速度,灵活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果实采收装置还包括滑轨、直齿和与直齿相啮合的转动齿轮,所述滑轨固定在固定杆内壁上,所述直齿滑动连接在滑轨内,所述直齿的非齿一侧等距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手握杆底部的侧壁上开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止动螺栓,所述转动齿轮包覆在第三转动轴外。

通过上述设置,在调整了固定杆与手握杆的位置后,若采收人员的手臂长度无法达到第一手柄处时,可滑动直齿来控制第三转动轴转动,从而实现刀片组的剪切操作,使得本装置能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增大了适用的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止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杆上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的一端穿过手握杆,所述第二手柄的另一端对称设有卡块,所述手握杆的内壁上还间隔设有多个与卡块相卡合的卡槽,每个所述卡槽能使卡块在其内自由转动,所述手握杆上设有供第二手柄滑动的第二滑道。

通过上述设置,当转动第二手柄使得卡块与位于第二滑道内时,使得手握杆能在固定杆上自由滑动,当转动第二手柄使得卡块与位于卡槽内时,此时通过卡块将第二手柄以及与之相连的手握杆固定住,从而保持手握杆与固定杆的相对位置固定,操作简单、固定方便。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夹持杆上均设有弧形的挡片,所述挡片位于远离收果袋的一侧。通过两个挡片能使果实在剪切后朝向收果袋向移动,从而便于果实在剪切夹持后快速放入收果袋中,提高了采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固定杆1、手握杆2、夹持杆3、挡片4、刀片5、第一转动轴6、第二转动轴7、第三转动轴8、驱动齿轮9、从动齿轮10、皮带11、收果袋12、钢圈13、第二手柄14、卡块15、弧形块16、滑轨17、直齿18、转动齿轮19、止动螺栓20、盛物筒21。

实施例1

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山地果蔬果实采收及修剪装置,包括固定杆1和包覆在固定杆1外的手握杆2,固定杆1和手握杆2均为上下开口的长管形状的杆,且均由塑料制成,固定杆1的顶部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杆3,两个夹持杆3的长度不同,从而能有效避免两个夹持杆3顶部刀片5组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干涉的情况,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每个夹持杆3均由橡胶制成,每个夹持杆3的中部采用圆弧设计,使得夹持杆3能与果实的表面更佳贴合,便于夹持杆3对果实进行夹持,两个夹持杆3前侧的中部均一体成型有向外突出的弧形的挡片4,挡片4是由橡胶制成的薄片,借助两个挡片4和夹持杆3将果实围合在其内侧,从而便于果实朝向收果袋12方向滚动,从而提高了采收的效率。两个夹持杆3的顶部共同粘附有刀片组,刀片组包括一块“凹”字形的刀片5和一块“凸”字形的刀片5,两块刀片5的凹凸部分尺寸能够相互配合,两块刀片5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如附图2所示,固定杆1内还设有用于控制两个夹持杆3转动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杆1内的第一转动轴6、第二转动轴7和第三转动轴8,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均位于固定杆1的顶部,两个第一转动轴6的后端上包覆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9,两个第二转动轴7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转动轴6左右两侧,两个第二转动轴7均穿过夹持杆3的底部并与夹持杆3粘附在一起,两个第二转动轴7的后端上均包覆有与对应驱动齿轮9相啮合的从动齿轮10,驱动齿轮9和从动齿轮10均为直齿轮,第三转动轴8设置在固定杆1的底部,第三转动轴8与右侧的第一转动轴6之间连接有皮带11,第三转动轴8的后端还粘附有穿过固定杆1侧壁的第一手柄,第一手柄的形状为“z”字形,手握杆2上还开有第一手柄通过的第一滑道。

固定杆1的顶部后侧还铰接有收果袋12,当收果袋12从固定杆1上拆卸下来时,本装置还可对果树的枝叶进行修剪,增强了本装置的功能,收果袋12的袋口处包覆有钢圈13,钢圈13铰接在固定杆1上,从而通过钢圈13便于调整收果袋12与夹持杆3之间的间距,也借助钢圈13使得收果袋12的袋口形状保持不变,从而便于采收果实,维持了装置的稳定性。手握杆2滑动连接在固定杆1的外壁上,且手握杆2与固定杆1之间设有止动机构,止动机构能使手握杆2静止在固定杆1上。止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杆1上的第二手柄14(如附图3所示),第二手柄14的形状与第一手柄的形状相同,第二手柄14的左端穿过手握杆2,第二手柄14的右端对称粘附有两个卡块15,每个卡块15均采用橡胶制成方块,手握杆2的内壁上还间隔粘附有多个与卡块15相卡合的卡槽,每个卡槽能使卡块15在其内自由转动,每个卡槽均由上下四块与手握杆2内壁相贴合的弧形块16组成,四个弧形块16对称粘附在第二滑道的两侧,手握杆2的左侧还开有供第二手柄14滑动的第二滑道。

果实采收装置还包括滑轨17、直齿18和与直齿18相啮合的转动齿轮19,滑轨17粘附在固定杆1内壁上,直齿18滑动连接在滑轨17内,直齿18的左侧等距攻有多个螺纹孔,每两个相邻螺纹孔之间的间距与卡槽的纵向高度相同,使得在调节手握杆2的位置后能使得止动螺栓20能与螺纹孔相配合,手握杆2底部的左侧侧壁上开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止动螺栓20,止动螺栓20为常规的六角螺栓,转动齿轮19包覆在第三转动轴8外,转动齿轮19为圆柱齿轮。

本实施例中,在采用本装置采收山地区域的果树或高度较高的果树时,首先转动第二手柄14并使其上的卡块15位于卡槽外,此时根据果实的高度来滑动手握杆2,并使其在固定杆1的外壁上滑动,当手握杆2加上固定杆1的长度能够使夹持杆3达到果实的高度时再转动第二手柄14,使得第二手柄14上的卡块15位于卡槽内,此时卡块15与卡槽相卡合,使得手握杆2与固定杆1的位置固定,从而实现了对采收装置长度的调节。

此时转动第一手柄并使得两个夹持杆3向外展开,从而将夹持杆3放置在果实的两侧,然后反向转动第一手柄使得两个夹持杆3向内收缩,并根据刀片组中“凹”字形的刀片5位置来调整本装置与果实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果实与果树连接处的枝丫位于“凹”字形的刀片5内,从而通过两块刀片5的交错转动来剪切果实与果树连接处的枝丫,当果实被剪切下来后继续转动第一手柄,使得两个夹持杆3继续向内收缩而实现对果实的夹持固定。为了提高了采收的效率,可在果实与果树连接处的枝丫剪断后将本装置倾斜放置,使得果实在夹持杆3和挡片4的阻挡下滚入收果袋12中,从而可继续将位于同一高度或是低于该果实高度的其他果实进行采收,便于提高采收的效率。

若当手握杆2的位置调节后,采收人员的手臂无法触及第一手柄时,可将直齿18插入滑轨17中,通过在手握杆2的底部来滑动直齿18来带动转动齿轮19转动,借助转动齿轮19来实现第一手柄的转动,从而实现了对夹持杆3的控制,增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2

如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收果袋12的尾部连通有盛物筒21,收果袋12的尾部套合在盛物筒21的外壁上,且两者通过胶带粘附在一起,盛物筒21可采用背篓、竹筐等,收果袋12和盛物筒21的内均粘附有海绵垫,在本装置借助刀片组将果实与果树连接处的枝丫剪掉后,果实顺着收果袋12滑入盛物筒21内,由于收果袋12和盛物筒21内的海绵垫,能减缓有效的的防止果实在收集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提高了收集的效率。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