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组织培养幼苗生根及驯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67321发布日期:2020-04-14 12:36阅读:1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梨组织培养幼苗生根及驯化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是目前常用的创建新种质的方法。梨属植物离体快繁已经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很多缺点:梨作为直根性植物,组培苗生根困难,现有的生根配方生根率较低,且生根苗移栽成活率低,主要是由于移栽时,组培苗经过开盖驯化后就直接转入基质培养,幼嫩的根系无法从基质中获得充沛的营养,导致生长点坏死,使得梨属组培苗即使成功生根,也难以应用于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高生根率、移栽成活高的梨组织培养幼苗生根及驯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为一种梨组织培养幼苗生根及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根培养;

1.1)在继代4周后,选择生长势健壮的组培苗,切除植株下部愈伤组织和多余的叶片,保留植株上半部约2~3cm,移入生根培养基中;

1.2)每瓶2~3株,放置培养间中进行4d暗培养,培养温度为25±2℃,之后进行光照培养,光源为日光灯,光照强度2000lx,光周期16h;

2)开盖驯化;

进行生根培养的组培苗在一周左右开始出现生根,约40d左右组培苗生根完成;驯化时先将瓶盖拧松,一天后将瓶盖打开三分之一,三天后将瓶盖打开三分之二;

3)水培驯化:开盖驯化7d后,进行水培驯化;

4)基质移栽:待幼苗长至5cm以上,将其移栽到基质中。

优选的,步骤3)的具体步骤如下:

3.1)首先选取质地紧密的泡沫板,裁剪至可以漂浮在水培盆中,在泡沫板上用打孔器打出直径约为3cm的圆孔;

3.2)将生根苗从瓶中取出,轻轻洗去培养基,去除黄化的叶子,用圆柱形海绵固定好苗子放至泡沫板的小孔中,确保植株根系可以完全舒展在营养液中,植株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可以促进养分吸收;

3.3)水培移栽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空气湿度,防止叶片萎蔫;全部移栽完成后,在透明罩内喷水,用透明罩将水培盆完全罩住,保持湿度为90%以上,放至培养间,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强度2000lx,光周期16h;

3.4)待幼苗顶端有新芽长出,将营养液浓度调整为二分之一浓度,并逐步降低空气湿度,直至保湿罩完全摘除,植株完全适应自然环境;

优选的,步骤3.3)中培养期间每隔半小时通氧一小时,为防止根系腐烂,水培营养液15d更换一次,以保持养分充足。

优选的,步骤4)的具体步骤如下:

4.1)按照进口基质:蛭石:珍珠岩=6:1:1配置,用水拌匀,达到手握成团,松手散开的状态即可;

4.2)在阴凉的环境中,将幼苗从营养液移至基质中,种植时,保证植株根系舒展在基质中,清理干净叶片、生长点等部位残留的基质;

4.3)种植完成后,用二分之一浓度营养液浇灌,每两天浇一次,直至新的顶芽萌发,之后逐步减少营养液浇灌次数。

优选的,步骤1.1)中生长势健壮的组培苗为高度3cm或以上,茎粗0.4mm以上,叶片浓绿,生长点无坏死,叶片无萎蔫的组培苗。

优选的,步骤1.2)中要根据不同品种,选用适宜的生长素浓度和组合进行培养,适宜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株生根;每瓶2~3株,放置培养间中进行4d暗培养,培养温度为25±2℃,之后进行光照培养,光源为日光灯,光照强度2000lx,光周期16h。

优选的,步骤1.2)中以梨属植物库尔勒香梨为例,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1.5mg/l、iaa+0.5mg/l、iba+20g/l、蔗糖+7g/l、琼脂,ph=5.8。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全新的生根配方。本发明重新选择生长素的浓度和组合,调整暗培养时间,使组培苗达到95.9%的高生根率。

2、建立新的驯化体系。本发明组培苗生根后先进行基础的开盖驯化,之后将其转入霍格兰营养液中进行水培驯化,使植株根系直接接触养分,促进吸收;驯化期间的空气湿度进行梯度性降低,直至植株完全适应自然环境,可以防止叶片萎蔫;之后再将植株转入基质中培养,此时植株地上部高度增加叶片增多,光合作用增强,地下部有健壮的根系吸收营养,可以完全进行自养,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法是利用新的配方对组培苗进行生根培养,之后对生根苗进行驯化,从而提高梨属植物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具体步骤如下:

1)生根培养;

1.1)在继代4周后,选择生长势健壮(高度3cm或以上,茎粗0.4mm以上,叶片浓绿,生长点无坏死,叶片无萎蔫)的组培苗,切除植株下部愈伤组织和多余的叶片,保留植株上半部约2~3cm,移入培养基中;

1.2)要根据不同品种,选用适宜的生长素浓度和组合进行培养,适宜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株生根;以梨属植物库尔勒香梨为例,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1.5mg/l、iaa+0.5mg/l、iba+20g/l、蔗糖+7g/l、琼脂,ph=5.8;每瓶2~3株,放置培养间中进行4d暗培养,培养温度为25±2℃,之后进行光照培养,光源为日光灯,光照强度2000lx,光周期16h;

2)开盖驯化;

进行生根培养的组培苗在6~8d开始出现生根,38~42d组培苗生根完成;驯化时先将瓶盖拧松,一天后将瓶盖打开三分之一,三天后将瓶盖打开三分之二;

3)水培驯化:开盖驯化7d后,进行水培驯化;

3.1)首先选取质地紧密的泡沫板,裁剪至可以漂浮在水培盆中,在泡沫板上用打孔器打出直径约为3cm的圆孔;

3.2)将生根苗从瓶中取出,轻轻洗去培养基,去除黄化的叶子,用圆柱形海绵固定好苗子放至泡沫板的小孔中,确保植株根系可以完全舒展在营养液中,植株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可以促进养分吸收;

3.3)水培移栽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空气湿度,防止叶片萎蔫;全部移栽完成后,在透明罩内喷水,用透明罩将水培盆完全罩住,保持湿度为90%以上,放至培养间,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强度2000lx,光周期16h;培养期间每隔半小时通氧一小时,为防止根系腐烂,水培营养液15d更换一次,以保持养分充足;

3.4)待幼苗顶端有新芽长出,将营养液浓度调整为二分之一浓度,并逐步降低空气湿度,直至保湿罩完全摘除,植株完全适应自然环境;

4)基质移栽;

待幼苗长至5cm以上,将其移栽到基质中;

4.1)按照进口基质:蛭石:珍珠岩=6:1:1配置,用水拌匀,达到手握成团,松手散开的状态即可;

4.2)在阴凉的环境中,将幼苗从营养液移至基质中,种植时,保证植株根系舒展在基质中,清理干净叶片、生长点等部位残留的基质;

4.3)种植完成后,用二分之一浓度营养液浇灌,每两天浇一次,直至新的顶芽萌发,之后逐步减少营养液浇灌次数。

经实验表明,本发明方法的平均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如下表:

以上仅为本发明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