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42191发布日期:2020-04-10 22:20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的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萤叶甲亚科galerucinae,别名双斑萤叶甲,是一种主要为害棉花、玉米及一些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作物的一种世界性害虫,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朝鲜、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危害的方式主要以成虫咀嚼式口器取食上叶片表皮以及叶肉,形成花叶。危害严重时,对叶片造成缺刻、空洞,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棉花等作物营养恶化,使其生长发育受阻,对棉花等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该害虫对新疆地区的棉花等作物有危害加重的趋势,已逐渐成为部分区域棉花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虫。目前,仍然以化学防治手段对该虫进行有效控制,但当前的防治效率并不明显,非常容易污染环境。并且通过化学药剂防治手段只能基本控制其发生,由于双斑萤叶甲适应环境能力强,仅靠化学农药防治该害虫,已经无法控制,对该害虫进行有效防治是目前棉花害虫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由于双斑长跗萤叶甲为害经济作物造成大面积减产以及质量和品质下降。所以为了有效防治该害虫对农作物的为害,许多研究人员对该害虫生活习性以及其他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由于双斑长跗萤叶甲虫体小,且成虫具有迁飞性。幼虫取食棉花、玉米、杂草等植物的根系完成生长发育,双斑长跗萤叶甲的这些生活习性给室内大量饲养带来很多困难,进而阻碍了对其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技术等领域的深入系统研究。

目前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研究较少,在玉米田的发生规律和基础生物学特性还未明确。为了便于该虫的饲养和观察成虫的基础生物学特性和行为,需要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进行单对或者多对饲养。双斑长跗萤叶甲在土壤中产卵,从土壤中分离出卵比较困难,工作量很大,而且在用三层分样筛洗土的时候,会丢失部分卵,且在显微镜下从土中找出卵费时又费工,不适合大量饲养。同时,研究双斑长跗萤叶甲生殖力的时候,如果用土壤作为产卵介质,得到的产卵量会有很大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对卵和成虫几乎没有伤害,室内大量饲养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养虫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得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卵养虫装置的使用方法,以便于对其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技术等领域的深入系统研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养虫装置,包括养虫笼,所述养虫笼的底部叠放有产卵装置,所述产卵装置通过橡胶皮筋与养虫笼固定为一体,所述养虫笼为中空的圆柱型保鲜盒,所述养虫笼的两端开口处通过橡胶皮筋捆绑固定有尼龙纱网,所述养虫笼的内部圆柱形空间用于养虫,所述产卵装置内垫放有棉花叶片,所述养虫笼本体内的昆虫通过尼龙纱网孔洞取食棉花叶片。

作为改进,所述产卵装置为经过改造的圆柱形玻璃培养皿,所述产卵装置内从上到下依次叠放有棉花叶片、滤纸和纤维棉。

作为改进,所述产卵装置的直径大于养虫笼本体直径。

作为改进,所述尼龙纱网过滤孔的尺寸为1.4mm-1.7mm。

作为改进,所述的养虫笼材质为透明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

一种养虫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成虫的饲养:

取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至于养虫笼中,将养虫笼扣于垫有棉花叶片的产卵装置上,尽量减小养虫笼纱网面与棉花叶片之间的间隙使其紧贴,并使其完全重叠,用橡胶皮筋进行捆绑固定,以保证成虫可以顺利取食新鲜的棉花叶片,之后将养虫装置放入一定条件的培养箱中,每隔12h小时左右将装置从培养箱中取出,将养虫笼与产卵装置分开,将带有卵的棉花叶片以及滤纸更换,之后重复上述步骤,将养虫笼扣于带有新的棉花叶片的产卵装置上饲养,直至收集的卵量达到实验所需,常规培养条件下,纤维棉需用无菌水保湿,保证纤维棉上的滤纸长期保持湿度为70%-80%;

(b)卵的收集:

对(a)步骤收集一个批次的卵,需待成虫产卵完成后,每次更换带有卵的棉花叶片和滤纸时,轻轻将其从产卵装置中水平取出,用细毛笔将卵从更换下来的棉花叶片以及滤纸上挑下,放入适合收集虫卵的装置中,妥善保存。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和卵几乎没有伤害,且可以在室内大量饲养该叶甲成虫的养虫装置,直接让成虫产卵到棉花叶片及产卵装置的滤纸上,不用从土壤中分离出卵,避免了从土壤中分离卵时工作量很大,费时费工又会造成部分卵易丢失的问题,每次将养虫笼与产卵装置分离更换棉花叶片时,可用小毛笔将附在棉花叶片及产卵装置的滤纸上的卵挑至适合收集虫卵的装置中,妥善保存,因此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养虫装置可得到大量完好的卵,可在室内大量饲养该叶甲成虫,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减少工人劳动量,省时省力,粪便清理速度快,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的室内饲养,使用该养虫装置可以方便地观察成虫的交配、产卵习性,很容易就能观测到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产卵时间和产卵量,并能方便地收集所有新产的卵,使试验结果更精确,以便于对其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技术等领域的深入系统研究。每次试验结束后将养虫装置清洗干净并消毒,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一种养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养虫笼,2、产卵装置,3、尼龙纱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在密封的圆柱形保鲜盒(直径64mm,高120mm,壁厚0.02mm)的两端开口,之后用40目的尼龙网将两端封住,制成养虫笼,将养虫笼一端紧贴垫有新鲜棉花叶片的产卵装置,用橡胶皮筋捆绑固定,放入约15对成虫于养虫笼中取食产卵,每天将装有成虫的养虫笼转移至另一垫有新鲜棉花叶片的产卵装置上继续取食产卵,用细毛笔将卵从更换下来的产卵装置中的棉花叶片以及滤纸上挑下,放入适合收集虫卵的装置中,妥善保存,将养虫装置放在培养箱内(温度26±1℃,相对湿度75%),光照周期设置为l:d=16:8。

(2)在26±1℃,相对湿度75%的情况下,产卵装置表面的滤纸和棉花叶片可收集到较为密集的双斑萤叶甲的虫卵。卵一般为椭圆形,颜色与成虫取食的食物有关,成虫取食棉花,所产的卵为棕红色,成虫取食白菜、玉米和榆树叶,卵为淡黄色或黄色,长约0.6mm,宽约0.4mm,卵壳表面有近等边的六角形网纹。

(3)由于在养殖过程中,该叶甲取食的棉花叶片在下方,成虫取食时需要向下爬,透过尼龙网过滤孔取食棉花叶片,所以产卵装置可收集大量的虫粪和卵,等被取食后的棉花叶片的空洞面积占总面积的60%左右时,可将养虫笼与产卵装置分离,将产卵装置中垫在棉花叶片下的滤纸抽出,然后可将附在上面的虫粪倒掉进行清理,然后放置新的滤纸及棉花叶片,用无菌水喷湿与养虫笼叠放在一起,用橡胶皮筋捆绑固定继续使用。

实施例2:

(1)在密封的圆柱形保鲜盒(直径64mm,高120mm,壁厚0.02mm)的一端开口,在保鲜盒上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10ml)扎大约200个孔,之后用40目的尼龙网将开口的一端封住,制成养虫笼,将养虫笼被尼龙网封口的一端紧贴垫有新鲜棉花叶片的产卵装置,用橡胶皮筋捆绑固定,放入约15对成虫于养虫笼中取食,每天将装有成虫的养虫笼转移至另一垫有新鲜棉花叶片的产卵装置上继续取食,用细毛笔将粪便从更换下来的产卵装置中的滤纸上轻轻扫下,放入适合收集成虫粪便对的装置中,妥善保存,将养虫装置放在培养箱内(温度26±1℃,相对湿度75%),光照周期设置为l:d=16:8。

(2)在26±1℃,相对湿度75%的情况下,产卵装置表面的滤纸和棉花叶片可收集到较为密集的双斑萤叶甲的粪便,粪便颜色与成虫取食的食物有关,由于在保鲜盒上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10ml)扎大约200个孔,所以养虫笼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但没有两端开口之后用40目的尼龙网将两端封住制成的养虫笼的透气性能好,这样有利于减慢成虫粪便气味的挥发,有利于粪便的收集。

(3)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虫笼与产卵装置是独立的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所以在放置新的棉花叶片以及滤纸时,养虫笼内活跃的成虫不会爬出来,且放置新的产卵装置可继续使用,能连续饲养,空间利用率高,便于实现规模化养殖的模式,提高双斑萤叶甲的养殖率。

实施例3:

(1)在圆台型保鲜盒(直径64mm,高80mm,壁厚0.02mm)半径较小的一端开一个圆形孔洞(直径7.5mm)使其刚好垂直塞下一个1ml吸头,在其半径较大的一端开口,使半径较大的一端和养虫笼可垂直无缝接合固定,形成一个取虫装置。

(2)可利用该叶甲向上的趋性,将养虫笼放在下部,取虫用的圆台型保鲜盒放在上部,去除养虫笼与取虫盒之间的尼龙网使其紧密贴合固定,使养虫笼中的成虫沿着器壁向上爬,最终会爬入最上方的1ml吸头中,可将带有成虫的1ml吸头取下获取供试成虫,在取下吸头时需将另一1ml吸头垂直塞住圆形孔洞,防止成虫逃逸。

(3)取虫结束后,若取虫装置里仍剩余若干成虫,可再次利用该叶甲向上的趋性,将养虫笼放在上部,取虫用的圆台型保鲜盒放在下部,待成虫沿着器壁向上爬,最终爬入上方的养虫笼中时,缓缓去除取虫盒,在养虫笼开口的一端及时用尼龙网罩住捆绑固定,防止成虫逃逸,养虫笼中的成虫,可继续饲养。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