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7509发布日期:2019-12-31 14:0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具体地说是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瓶盖。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食物之一,食用菌栽培广泛的应用在农业领域。食用菌栽培方法主要有套袋栽培和瓶栽栽培,使用套袋的方式进行栽培出的食用菌植株往往不规则的分布在套袋袋体上,不易采摘;使用普通的瓶栽栽培则需要透气孔,普通的透气孔会导致外界空气的细菌极易进入栽培瓶内,对栽培植株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现有瓶盖透气孔孔径在4mm以上,对于真姬菇菌种培养没有问题,但对白玉菇来说孔径过大,造成栽培料水分丧失严重,白玉菇菌丝失水结块,最后菌丝干死后出现细菌感染,出现黄水,从而导致整瓶白玉菇栽培瓶污染,不能正常出菇,严重时会造成10%-20%之间的弃瓶。

需要每年更换过滤棉,增加翘盖工时和过滤棉成本。因为孔径过大,气生菌丝会往气孔长,导致菌丝长满过滤棉,从而导致过滤棉透气性差,需要更换。

另外,现有的盖子内基本没有设置扣点,导致瓶子和盖子使用时间长以后,瓶子和盖子不紧实,接种后容易掉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瓶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下盖内设有滤棉容置腔,下盖底面设有凸出腔,滤棉容置腔内设置滤棉,所述凸出腔的侧壁设有若干个水平延伸的水平通气孔,该水平通气孔与滤棉内置腔连通,滤棉容置腔的侧壁与下盖的侧壁之间具有通气通道,滤棉容置腔侧壁设有通气缺口,该通气缺口与通气通道连通,下盖侧壁设有出气槽口,上盖装在下盖上后出气槽口与上盖之间具有形成间隙,该出气槽口与通气通道连通。

所述下盖内设有位于通气缺口处的定向块。

所述通道通道的底面还设有槽孔。

所述下盖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下环形台壁,上盖的侧壁的外表面设有上环形台壁,上盖卡装在下盖上时上环形台阶与下环形台阶卡合安装。

所述下盖的底面还设有环形圈壁,该环形圈壁将凸出腔包含在内,槽孔对应在环形圈壁与下盖侧壁之间。

所述环形圈壁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卡紧瓶子的水平凸出的扣点。

所述上盖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凸条。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平延伸的通气孔,避免通气孔的端口直接与菌丝接触,使得透气孔的孔径可以做得更小,可用于白玉菇或者其他类型的食用菌栽培。另外,通过设置扣点,可以增加与瓶子的扣紧力,提高使用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固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瓶盖,包括上盖1和下盖2,下盖2内设有滤棉容置腔14,下盖2底面设有凸出腔12,滤棉容置腔14内设置滤棉,所述凸出腔12的侧壁设有若干个水平延伸的水平通气孔11,该水平通气孔11与滤棉内置腔连通,滤棉容置腔14的侧壁与下盖2的侧壁之间具有通气通道7,滤棉容置腔14侧壁设有通气缺口5,该通气缺口5与通气通道7连通,下盖2侧壁设有出气槽口4,上盖1装在下盖2上后出气槽口4与上盖1之间具有形成间隙,该出气槽口4与通气通道7连通。水平通气孔水平延伸设置,而不是直接竖直向下设置,可将孔径做的比较小,同时由于避免了通气孔向下设置,因此不会使得菌丝直接向上进入到通所孔内,使得菌丝不易进入到水平通气孔内,从而保证了滤棉的干净程序,不容易对滤棉造成堵塞,延长滤棉的更换时间。此外,在栽培白玉菇这类型食用菌时,可以设置两层或者更多层滤棉,在培养过程中盖珍珠棉,阻挡风吹,加大培养调控的湿度。在采取这些措施后,白玉菇出现料面发干,菌丝发臭结块的现象消失了。

所述下盖2内设有位于通气缺口5处的定向块6,可以形成更好的通气渠道,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堵塞的滤棉直接封堵住通气缺口,

所述通气通道7的底面还设有槽孔8,进一步形成通气,提高通气效果。

此外,下盖2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下环形台壁3,上盖1的侧壁的外表面设有上环形台壁9,上盖1卡装在下盖2上时上环形台阶与下环形台阶卡合安装,装配的更加紧密。

所述下盖2的底面还设有环形圈壁13,该环形圈壁13将凸出腔包含在内,槽孔对应在环形圈壁与下盖侧壁之间。

另外,所述环形圈壁13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卡紧瓶子的水平凸出的扣点(图中未示出),该扣点即是在环形圈壁的内表面凸出一块,可直接与环形圈壁一体成型。在盖子与瓶子装配后,利用扣点可以扣紧瓶子,从而使得盖子与瓶子更加紧密扣合,装配更加牢靠,在使用过程中,盖子与瓶子不易松脱。

所述上盖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凸条10,该凸条可以形成一定间隙,有利于气体的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