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6060发布日期:2020-08-14 16:0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

木耳菌包生产流程为原料的选择→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养菌,由于木耳菌种接种量大,所以需要在菌袋内保留一定的空间起到通气增氧的作用;目前使菌袋内保留一定的空间是采用窝口、插棒的方式。目前对菌袋进行窝口、插棒普遍是人工手动操作,人工手动操作需要人工用手先对灌装有木耳菌种的菌袋袋口进行折叠,使袋口闭合,然后人工用手使袋口竖直向下塞入木耳菌种中留出顶孔,然后再人工用手拿取菌棍,并将菌棍插入顶孔内;这种窝口、插棒的方式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且速度较慢,效率较低。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自动窝口、能够自动插棒的木耳菌种打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需要人工手动对菌袋进行窝口、插棒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窝口、能够自动插棒的木耳菌种打包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包括:底座,其一端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架子;导轨杆,架子的端部连接有导轨杆,导轨杆的端部与底座连接,导轨杆的内侧面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压环;闭合机构,导轨杆的内侧面安装有闭合机构;挡料机构,底座的另一端部一侧安装有挡料机构。

优选地,闭合机构包括:套筒,导轨杆的内侧面上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位于压环内;连接扣,套筒的端部连接有多个连接扣;盖板,连接扣上铰接连接有盖板;扭力弹簧,盖板上连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尾端与连接扣连接;撑架,套筒的外壁连接有撑架;轴杆,撑架上连接有轴杆;橇杆,轴杆上转动式连接有橇杆,橇杆的一端与压环的底部接触;限位套,橇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套;升降短杆,限位套上铰接连接有升降短杆,升降短杆与盖板铰接连接。

优选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板,底座的一侧滑动式连接有挡料板;手把,挡料板的一侧连接有手把;连接板,挡料板端部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板;复位弹簧,连接板上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尾端与底座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筒板,导轨杆靠近盖板的内侧面之间连接有筒板,筒板盖板位于的上方;筒管,筒板内壁连接有筒管;连杆,压环上连接有多个连杆;压销板,连杆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压销板,压销板与连杆滑动式连接;拉簧,连杆的上部外壁套有拉簧,拉簧的一端与连杆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压销板连接;放置架,导轨杆的内侧面下部之间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架的端部与挡料板的端部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气缸,底座靠近放置架的一端部安装有气缸;连接块,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压销板外壁连接。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气缸的伸缩杆向下移动能够使压销板向下移动,压销板向下移动能够使多个盖板相互靠近合拢将菌袋袋口闭合,压销板向下移动带动菌棍向下移动,菌棍向下移动先使闭合的袋口竖直向下塞入木耳菌种中留出顶孔,菌棍再继续向下移动随之插入顶孔内;如此本发明能够自动对菌袋进行窝口和插棒,从而不需要人工手动对菌袋进行窝口和插棒,进而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提高木耳菌种的打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闭合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闭合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架子,3-导轨杆,4-压环,5-闭合机构,51-套筒,52-盖板,53-撑架,54-连接扣,55-轴杆,56-橇杆,57-限位套,58-升降短杆,6-挡料机构,61-挡料板,62-手把,63-连接板,64-复位弹簧,7-压紧机构,71-筒板,72-筒管,73-连杆,74-拉簧,75-压销板,76-放置架,8-动力机构,81-气缸,82-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木耳菌种打包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架子2、导轨杆3、压环4、闭合机构5和挡料机构6,底座1顶部中间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架子2,两个架子2的顶部均连接有导轨杆3,导轨杆3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部连接,两个导轨杆3的内侧面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压环4,导轨杆3的内侧面安装有闭合机构5,底座1的底部左侧安装有挡料机构6。

闭合机构5包括有套筒51、盖板52、撑架53、连接扣54、轴杆55、橇杆56、限位套57和升降短杆58,两个导轨杆3的内侧面上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套筒51,套筒51位于压环4内,套筒51的顶部沿周向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四个连接扣54,连接扣54上铰接连接有盖板52,盖板52上连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尾端与连接扣54连接,套筒51的外壁连接有撑架53,撑架53的顶部沿周向均匀间隔的连接有轴杆55,轴杆55上转动式连接有橇杆56,橇杆56的顶部与压环4的底部接触,橇杆56的底部连接有限位套57,限位套57上铰接连接有升降短杆58,升降短杆58的顶部与盖板52的底部铰接连接。

挡料机构6包括有挡料板61、手把62、连接板63和复位弹簧64,底座1的左部滑动式连接有挡料板61,挡料板61的左侧面连接有手把62,挡料板6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板63,连接板63的右侧面连接有复位弹簧64,复位弹簧64的右端与底座1的底部连接。

当要对菌袋进行窝口时,人工将灌装有木耳菌种的菌袋放入套筒51内,并使菌袋袋口朝上位于多个盖板52之间,然后人工向下移动压环4,压环4向下移动挤压橇杆56的顶部,使橇杆56的顶部向下摆动,如此橇杆56的底部随之向上摆动,橇杆56的底部向上摆动通过限位套57和升降短杆58能够使盖板52向内侧摆动,扭力弹簧随之压缩;多个盖板52均向内侧摆动能够相互靠近合拢,多个盖板52相互靠近合拢能够使菌袋袋口闭合。菌袋袋口闭合后,人工使压环4向上移动复位,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从而能够使盖板52复位将菌袋松开;随后人工将闭合的袋口竖直向下塞入木耳菌种中留出顶孔,然后再人工将菌棍插入顶孔内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压紧机构7,压紧机构7包括有筒板71、筒管72、连杆73、拉簧74、压销板75和放置架76,两个导轨杆3的内侧面上部之间连接有筒板71,筒板71位于盖板52的上方,筒板71内壁连接有筒管72,压环4的顶部沿周向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四个连杆73,四个连杆73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压销板75,压销板75与连杆73滑动式连接,连杆73的上部外壁套有拉簧74,拉簧74的顶端与连杆73的内顶部连接,拉簧74的底端与压销板75的顶部连接,两个导轨杆3的内侧面下部之间连接有放置架76,放置架76的底部与挡料板61的顶部接触。

可将需要窝口、插棒的菌袋放入放置架76内,使菌袋袋口朝上,菌袋袋口随之位于盖板52的内侧;随后将菌棍套在压销板75的下部外壁,随后人工向下移动压销板75,由于拉簧74具有一定的硬度,所以压销板75向下移动通过拉簧74能够使连杆73向下移动,连杆73向下移动推动压环4向下移动,从而能够使多个盖板52相互靠近合拢将菌袋袋口闭合,压销板75向下移动带动菌棍向下移动,菌棍向下移动先使闭合的袋口竖直向下塞入木耳菌种中留出顶孔,菌棍再继续向下移动随之插入顶孔内。压销板75向下移动使菌棍插入顶孔内时,拉簧74随之伸张,当菌棍插入顶孔内后,松开压销板75,在拉簧74的作用下能够使压销板75向上移动复位,压销板75向上移动复位通过连杆73能够使压环4向上移动复位。随后在挡料板61的下方放置一个收集框,然后向左拉动手把62使挡料板61向左移动,挡料板61带动连接板63向左移动,复位弹簧64随之伸张,当挡料板61移动至不将放置架76挡住时,菌袋随之落入收集框内。随后松开手把62,在复位弹簧64的作用下能够使挡料板61复位重新将放置架76挡住。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2所示,还包括有动力机构8,动力机构8包括有气缸81和连接块82,放置架76下方的底座1顶部安装有气缸81,气缸81的伸缩杆顶部连接有连接块82,连接块82的左侧面与压销板75的外壁连接。

初始时,气缸81处于伸长状态,当要使压销板75向下移动时,人工启动气缸81使其的伸缩杆向下移动,气缸81的伸缩杆向下移动带动连接块82向下移动,连接块82向下移动带动压销板75向下移动,当压销板75向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关闭气缸81即可,如此不用人工用手使压销板75向下移动。当要使压销板75向上移动复位时,启动气缸81的伸缩杆向上移动,从而使压销板75向上移动,当压销板75向上移动复位后关闭气缸81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