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轮式育苗培养架、育苗培养装置及其培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8140发布日期:2020-11-10 13:0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轮式育苗培养架、育苗培养装置及其培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轮式育苗培养架、育苗培养装置及其培养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花卉,往往采取温室栽培的方式来提高苗种成活率。在培育阶段,苗种栽培在栽培器皿(例如花盆)中,这些栽培器皿分层放置到置物架上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在培育过程中,人们需要定期观察苗种的生长情况,从而及时记录和调整培育计划,最大程度的提高育苗成功率。但是这种栽培方式也存在如下问题:(1)放置空间问题,置物架往往仅能单排摆放,这样工作人员在同一侧就能观察育苗,若摆放多排置物架,置物架之间需要留有间隙,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每排育苗的生长情况,占用空间较大,且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来回走动,工作效率大大降低。(2)放置高度问题。当用于放置栽培器皿的置物架的高度较高时,较高层的苗种不便被人们取放和观察,从而给培育工作带来极大不便。(3)浇水问题,当培育数量较多时,人工浇水的工作量很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轮式育苗培养架,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摆放多排置物架时,置物架占用空间较大,工作人员需要来回走动观察育苗生长情况,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育苗培养装置,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放置栽培器皿的置物架的高度较高时,较高层和较低层的苗种不便被人们取放和观察,从而给培育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养系统,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摆放多排置物架时,置物架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轮式育苗培养架,包括转轴、固定于所述转轴两端的轮部以及与所述轮部对应设置的钢索,所述钢索由所述轮部的圆周一侧经所述轮部的外缘绕设至所述轮部的圆周另一侧,并随所述轮部同步运转,两个所述轮部对应的钢索之间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横梁,每个横梁下均悬挂一栽培器皿,所述栽培器皿在重力作用下保持水平;当所述轮部旋转时,所述钢索带动所述横梁运动,以使所述栽培器皿的位置呈周期性变换。

进一步的,所述轮部的圆周外缘分布有多个卡槽,当所述横梁与所述轮部接触时,所述横梁恰好卡在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轮部的轴向一端或者两端的相邻两个所述卡槽之间还设有支撑弧形板,所述钢索绕设在所述支撑弧形板的径向外表面。

一种育苗培养装置,包括机架、驱动器和以上所述的转轮式育苗培养架,所述转轮式育苗培养架设置有两个,且沿高度方向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其中一个转轮式育苗培养架的转轴与所述驱动器连接;两个所述转轮式育苗培养架的钢索对应连接形成环形结构,以使所述钢索在两个所述转轮式育苗培养架的轮部之间循环流转。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所述育苗培养装置下方的的水池,所述栽培器皿的底部设有开口,当所述栽培器皿转动到最低处时,栽培器皿的底部位于所述水池中。

进一步的,所述栽培器皿的内部设有适于遮盖所述开口的挡土罩,所述挡土罩的侧部设有渗水孔,所述栽培器皿的底部设有由所述开口边缘向所述挡土罩的内部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挡土罩的侧壁之间形成蓄水腔。

进一步的,所述挡土罩上还设有微孔结构体;所述微孔结构体设于所述渗水孔的靠近栽培土的一侧,以阻止所述栽培器皿中的栽培土通过所述渗水孔进入所述蓄水腔中。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轮式育苗培养架的转轴之间还设有同步传动机构,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包括同步传动轴和依次啮合传统的主动齿轮、第一中间齿轮、第二中间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第一中间齿轮、第二中间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为锥齿轮;由所述驱动器驱动的转轴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所述从动齿轮同轴固定在未与所述驱动器连接的所述转轴上,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位于所述同步传动轴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栽培器皿内还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若干通孔,分隔板两侧的栽培器皿底部均设有开口。

一种培养系统,包括多个串联布置的以上所述的育苗培养装置,相邻所述育苗培养装置的转轴之间连接有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轮式育苗培养架,悬挂有栽培器皿的横梁由钢索带动循环往复运动,钢索随轮部旋转,从而使布置在钢索上任意位置的栽培器皿的位置可以周期性变换,工作人员在同一地点即可观察所有育苗的发育情况,大大提高培育工作的便利性,且栽培器皿在悬挂状态下可以始终保持水平,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育苗培养装置,利用两个转轮式育苗培养架实现环形结构的钢索的流转,从而使悬挂在钢索上的栽培器皿呈周期性运转,每个栽培器皿都可以运动至最低处,便于工作人员观察,也便于共同补给水分。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育苗培养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水池,只需要将需要补给水分的栽培器皿运转至最低处,使其没入水池中即可,补水方便,减少劳动力。所述置物架通过多级锥齿轮传动的保持机构保持水平,可以实现平行布置的两个轴之间的同比例传动,传动方式简单可靠。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育苗培养装置,两个转轴通过多级锥齿轮传动的同步机构实现同步旋转,减小钢索的牵引负担,装置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培养系统,将多个育苗培养装置通过联轴器连接,整排育苗培养装置仅需要一个驱动器驱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温室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轮式育苗培养架中转轴和轮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育苗培养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图2所示培养系统的育苗培养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培养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中,1、机架,2、驱动器,3、联轴器,4、同步传动机构,401、从动齿轮,402、第一中间齿轮,403、同步传动轴,404、第二中间齿轮,405、主动齿轮,7、横梁,8、转轴,9、钢索,10、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1、栽培器皿,12、水池,13、分隔板,14、通孔,15、挡土罩,16、渗水孔,17、微孔结构体,18、挡板,19、开口,20、栽培土,21、支撑弧形板,22、卡槽,23、轮部,24、育苗培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转轮式育苗培养架,包括转轴8、固定于转轴8两端的轮部23以及与轮部23对应设置的钢索9,钢索9由轮部23的圆周一侧经轮部23的外缘绕设至轮部23的圆周另一侧,并随轮部23同步运转,两个轮部23对应的钢索9之间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横梁7,每个横梁7下均悬挂一栽培器皿11,栽培器皿11在重力作用下保持水平;当轮部23旋转时,钢索9带动横梁7运动,以使栽培器皿11的位置呈周期性变换。

转轴8由外力驱动旋转,轮部23与转轴8同步旋转,钢索9需要时刻保持绷紧状态,并且钢索9上的各点均为活动点,以使钢索9随轮部23运转,钢索9可以为套在轮部23上的圆环,也可以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由转轴8和与转轴8平行的固定轴实现循环流转。横梁7的两端固定在钢索9上,栽培器皿11通过u型架悬挂在横梁7上,育苗直接栽培在栽培器皿11中,当钢索9旋转时,栽培器皿11可以始终保持竖直悬挂。

作为优选的,轮部23的圆周外缘分布有多个卡槽22,当横梁7与轮部23接触时,横梁7恰好卡在卡槽22内,当横梁7卡在卡槽22内时,横梁7不会摇晃,便于观察育苗情况。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轮部23的轴向一端或者两端的相邻两个卡槽22之间还设有支撑弧形板21,钢索9绕设在支撑弧形板21的径向外表面,如图3所示,支撑弧形板21位于钢索9的径向内侧,支撑弧形板21能够对卡入卡槽22中的横梁7两侧的钢索9提供支撑,轮部23作为钢索9的侧挡使用,可以避免钢索9脱落,作为优选地,横梁7的每个端部均连接两根钢索9,两根钢索9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以使其能够分别被支撑在对应一侧的支撑弧形板21的外圆面上。在支撑弧形板21的支撑下,被支撑的钢索9可以处于绷直状态,从而避免与其它部件发生缠绕或干扰,确保转轴8的正常运行。当轮部23上设有两根钢索9时,轮部23还可以将两根钢索9隔离。

实施例3,一种育苗培养装置24,如图2-图5所示,包括机架1、驱动器2和以上所述的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设置有两个,且沿高度方向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其中一个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的转轴8与驱动器2连接;两个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的钢索9对应连接形成环形结构,以使钢索9在两个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的轮部23之间循环流转。

驱动器2通常为减速电机,机架1可以是整体式的框架结构,也可以是独立式的立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后一种结构来实现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的安装。具体地,机架1上设有两组轴承座,其中一组轴承座设于较低的位置(用于安装位于下方的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另一组轴承座设于较高的位置(用于安装位于上方的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一上一下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对应的一组轴承座上。

如图1、图2所示,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具有一个转轴8和设置在转轴8上的轮部23;轮部23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槽22;其中一个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的转轴8通过联轴器3与驱动器2的主轴连接。驱动器2设置于机架1一侧的电机座上。

横梁7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其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根钢索9连接(图3中有两根钢索9)。钢索9的连接保证所有横梁7均等距分布且相互平行。横梁7能够依次卡入轮部23的卡槽22中从而带动两个转轮同步转动。

栽培器皿11挂设在相应的横梁7上,并且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保持悬垂状态。

使用时,驱动器2周期性地启动带动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转动一定角度,使横梁7及其上悬挂的栽培器皿11移动一定距离从而满足便捷取放和观察的要求。当横梁7转动到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的最低点时便会沿相反的方向上升从而到达最高点(在驱动力作用下),这样循环往复即可实现整体的流转。

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育苗培养装置24还包括位于育苗培养装置24下方的的水池12,栽培器皿11的底部设有开口19,当栽培器皿11转动到最低处时,栽培器皿11的底部位于水池12中,能够没入水池12中的水面下方。通过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的连续转动,能够使每个栽培器皿11均能够在没入水池12的水中,从而为苗种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每种苗种的生物特性设定补水时间间隔,从而设定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的转动周期。

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栽培器皿11的内部设有适于遮盖开口19的挡土罩15,挡土罩15的侧部设有渗水孔16,栽培器皿11的底部设有由开口19边缘向挡土罩15的内部延伸的挡板18,挡板18与挡土罩15的侧壁之间形成蓄水腔,挡板18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水通道。在栽培器皿11没入水池12的水面以下到其离开的过程中,水池12中的水通过开口19进入进水通道中,并从挡板18顶部溢流到蓄水腔中。这样就是一部分水留在蓄水腔中,从而为栽培土20及苗种持续提供水分。

作为优选的,挡土罩15上还设有微孔结构体17;微孔结构体17设于渗水孔16的靠近栽培土20的一侧,以阻止栽培器皿11中的栽培土20通过渗水孔16进入蓄水腔中。微孔结构体17一方面能够确保水进入栽培土20中,另一方面能够确保栽培土20不会进入蓄水腔中。微孔结构体17可以为海绵块。

实施例6,在实施例3或者实施例4或者实施例5的基础上,两个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的转轴8之间还设有同步传动机构4,如图2和图4所示,同步传动机构4为多级传动结构,可以为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链轮传动等等,本实施例以齿轮传动为例描述其具体结构:如图2和图4所示,同步传动机构4包括同步传动轴403和依次啮合传统的主动齿轮405、第一中间齿轮402、第二中间齿轮404和从动齿轮401;主动齿轮405、第一中间齿轮402、第二中间齿轮404和从动齿轮401均为锥齿轮;由驱动器2驱动的转轴8与主动齿轮405同轴固定,从动齿轮401同轴固定在未与驱动器2连接的转轴8上,第一中间齿轮402和第二中间齿轮404位于同步传动轴403的两端。同步传动机构4的传动比为1:1,且第一中间齿轮402与主动齿轮405的啮合面和第二中间齿轮404与从动齿轮401的啮合面朝向相同,此时传动连接的两个转轴8转速和旋转方向都相同。

传动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1上。当驱动器2带动下面的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转动的同时,该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通过同步传动机构4带动上面的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转动,这样可以减小钢索9的牵引负担,避免其在长时间的拉拽下伸出变形而导致横梁7无法正确的卡入相应的卡槽22中。

作为优选的,如图5、图6所示,栽培器皿11内还设有分隔板13,分隔板13上设有若干通孔14,分隔板13两侧的栽培器皿11底部均设有开口19,如图所示,每个栽培器皿11呢可以放置两排育苗。

作为优选的,栽培器皿11底部的开口19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这样可以使更多的苗种均能够得到充足的滋润。

实施例7,一种培养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多个串联布置的以上所述的育苗培养装置24,相邻育苗培养装置24的转轴8之间连接有联轴器3。当场地空间合适的情况下,将育苗培养装置24串联设置,实现整排的育苗培养装置24均由一个驱动器2驱动,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温室空间。连接时,只需将同一高度的所有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的转轴8依次通过联轴器3连接即可,即相邻转轮式育苗培养架10之间仅需要设置一个联轴器3。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