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断裂的耐磨碳纤维鱼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1292发布日期:2020-12-01 10:4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易断裂的耐磨碳纤维鱼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易断裂的耐磨碳纤维鱼竿。



背景技术:

目前的鱼竿主要是玻璃纤维、碳纤维两种材料制成的,其中,碳纤维是一种重量轻、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的高档材料,使用这种材料制作的钓鱼竿重量轻、刚性高、弹性好,上鱼的手感好而被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可参考申请公告号为cn104206366a的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鱼竿及其回收器,鱼竿包括鱼竿本体和防滑把手,鱼竿本体尾端与防滑把手螺纹连接,鱼竿本体的尾端为内螺纹开口结构;防滑把手包括套筒、接头和波浪形金属防滑层,套筒为空腔结构,接头设在套筒一端端头,接头外壁设有与鱼竿本体尾端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波浪形金属防滑层设在套筒外壁。该鱼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增强鱼竿外壁的摩擦力,防止鱼竿滑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鱼竿的防滑把手是通过套筒端部的接头与鱼竿本体的尾端进行螺纹连接的,由于防滑把手与鱼竿本体的接触面积较小,当钓到较重的鱼进行起竿时,有可能会使防滑把手与鱼竿本体的接触部位发生断裂,影响鱼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断裂的耐磨碳纤维鱼竿,可防止把手与鱼竿本体的接触部位发生断裂,延长了鱼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不易断裂的耐磨碳纤维鱼竿,包括鱼竿本体,所述鱼竿本体的尾端套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为空心结构,所述鱼竿本体的尾端与把手的尾端平齐;所述把手的前端设有若干凸起一,所述鱼竿本体上把手的前端设有若干凸起二;所述鱼竿本体和把手的连接处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用于插接凸起一和凸起二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空心结构的把手套设在鱼竿本体的外部,增大了鱼竿本体与把手的接触面积,可防止把手与鱼竿本体的接触部位发生断裂,延长了鱼竿的使用寿命;将固定环上的通孔插接在把手上的凸起一和鱼竿本体上的凸起二上,即可将把手固定在鱼竿本体上,防止把手与鱼竿本体发生相对转动或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鱼竿本体上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厚度等于把手的厚度,所述凸起二位于圆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环的厚度等于把手的厚度,使凸起一和凸起二的底端处于同一高度上,便于将固定环上的通孔插接在凸起一和凸起二上,使固定环与圆环和把手紧紧贴合,提高固定环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鱼竿本体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圆环的前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抬起鱼竿本体时,鱼竿本体前端的水会顺着鱼竿本体流向把手的方向,圆环可对水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并且水会由圆环前端的排水孔流入鱼竿本体的内部,不会弄湿把手,尤其在阴雨天可避免使用者发生触电事故,使用起来更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鱼竿本体的尾端螺纹连接有固定帽,所述固定帽为敞口端设有外螺纹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外直径不小于把手的外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端盖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在鱼竿本体的内部,端盖的外直径不小于把手的外直径,端盖可挡住把手的尾端,进一步起到固定鱼竿本体和把手的作用,并且可定期打开端盖,将流入鱼竿本体内的水放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鱼竿本体的外部设有耐磨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鱼竿本体外部的耐磨涂层可增强鱼竿本体的耐磨性,延长鱼竿本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鱼竿本体的内部设有瓷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鱼竿本体的内壁采用瓷管制作,陶瓷材质非常光滑耐磨,而且重量较轻,鱼线在管内来回滑动时,不易磨损鱼竿本体的内壁;尤其是当鱼线受力时,瓷管内壁的优点更加的明显,鱼线不易磨断,鱼竿本体的端部也不易磨裂,增加了鱼竿本体的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把手的外部设有防滑花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花纹增大了使用者人手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使鱼竿本体不易从手中滑落,增加使用者手持鱼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把手的外部设有绝缘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阴雨天气时,把手外部的绝缘层可避免使用者发生触电事故,使用起来更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鱼竿本体的外部套设空心结构的把手的设置,增大了鱼竿本体与把手的接触面积,可防止把手与鱼竿本体的接触部位发生断裂,延长了鱼竿的使用寿命;

2.通过圆环的设置,使凸起一和凸起二的底端处于同一高度上,便于将固定环上的通孔插接在凸起一和凸起二上,使固定环与圆环和把手紧紧贴合,提高固定环的稳定性;

3.通过鱼竿本体的内部设有瓷管的设置,鱼线在管内来回滑动时,不易磨损鱼竿本体的内壁,使鱼线不易磨断,鱼竿本体的端部也不易磨裂,增加了鱼竿本体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突显鱼竿本体和把手的层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突显固定环和固定帽的结构的爆炸图。

图中,1、鱼竿本体;2、把手;3、凸起一;4、凸起二;5、固定环;6、通孔;7、圆环;8、排水孔;9、固定帽;10、外螺纹;11、端盖;12、耐磨涂层;13、瓷管;14、防滑花纹;15、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不易断裂的耐磨碳纤维鱼竿,包括鱼竿本体1,鱼竿本体1的尾端套设有把手2,把手2为空心结构,鱼竿本体1的尾端与把手2的尾端平齐,增大了鱼竿本体1与把手2的接触面积,可防止把手2与鱼竿本体1的接触部位发生断裂,延长了鱼竿的使用寿命,使用者通过手持把手2即可进行垂钓。

参照图2,鱼竿本体1的外部设有耐磨涂层12,可增强鱼竿本体1的耐磨性,延长鱼竿本体1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鱼竿本体1的内部设有瓷管13,鱼线在管内来回滑动时,不易磨损鱼竿本体1的内壁,使鱼竿本体1的端部不易磨裂,增加了鱼竿本体1的耐磨性。

参照图3,把手2的前端设有一圈圆柱形的凸起一3,鱼竿本体1上设有一圈圆柱形的凸起二4,凸起二4位于把手2的前端;鱼竿本体1和把手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一圆环7形的固定环5,固定环5上开设有两圈用于插接凸起一3和凸起二4的通孔6。将固定环5上的通孔6插接在凸起一3和凸起二4上,即可将把手2固定在鱼竿本体1上,防止把手2与鱼竿本体1发生相对转动或相对滑动。

参照图3,鱼竿本体1上设有一圈圆环7,圆环7的厚度等于把手2的厚度,凸起二4位于圆环7上,凸起一3和凸起二4的底端处于同一高度上,使固定环5与圆环7和把手2紧紧贴合,提高固定环5的稳定性。

参照图3,鱼竿本体1上开设有一圈排水孔8,排水孔8位于圆环7的前端,圆环7可对鱼竿本体1前端的水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使水由排水孔8流入鱼竿本体1的内部,不会弄湿把手2。

参照图3,鱼竿本体1的尾端螺纹连接有固定帽9,固定帽9为敞口端设有外螺纹10的端盖11,端盖11的外直径等于把手2的外直径,端盖11可挡住把手2的尾端,进一步起到固定鱼竿本体1和把手2的作用,并且可定期打开端盖11,将流入鱼竿本体1内的水放出。

参照图2,把手2的外部设有绝缘层15,阴雨天气时可避免使用者发生触电事故,使用起来更安全可靠。

参照图3,把手2外部的绝缘层15上设有螺旋状的防滑花纹14,可增加人手与把手2之间的摩擦力,使鱼竿本体1不易从人手中滑落,增加使用者手持鱼竿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通过手持把手2可进行垂钓,当使用者抬起鱼竿本体1时,鱼竿本体1前端的水会顺着鱼竿本体1流向把手2的方向,使水由圆环7前端的排水孔8流入鱼竿本体1的内部,不会弄湿把手2;鱼线在鱼竿本体1内部的瓷管13内来回滑动时,不易磨损鱼竿本体1的内壁,使鱼竿本体1的端部不易磨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