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环形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3358发布日期:2021-03-23 10:4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量环形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量环形施肥器。



背景技术: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施肥才能保证其正常生产,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人工将费减随意洒在植株的四周,农民施肥需要频繁的弯腰,不但劳动强度大且施肥效率低,同时对于单株作物的施肥量完全靠农民的经验把控,不同植株之间的施肥量差异巨大,极易出现过量施肥和施肥不足,导致植株生长不一;同时此种施肥方式不能实现环形施肥,导致作物的根系向肥力较大的一侧生长,不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肥量精度差、劳动强度高以及不能进行环形施肥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量环形施肥器,本实用新型不但实现了定量的精确施肥,同时还能够实现环形施肥,提高植株的生长质量,且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定量环形施肥器,包括相互连通的肥料存储箱和施肥管,所述施肥管上设置有从其内存放的肥料上定量分隔出满足单次施肥用量的施肥组,并将该施肥组单独排出的间歇式定量送料装置;所述施肥管的出口端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布料罩,并在施肥管与布料罩之间形成用于施放肥料的环形施肥口。

优选的,间歇式定量送料装置包括转动设置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垂直异面设置。

优选的,施肥管包括通过连接卡箍相互连接的输料管、称量管和出料管;所述间歇式定量送料装置设置于称量管上,布料罩固定于出料管的出口端。

优选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连杆上设置有摇杆。

优选的,称量管包括相互套置在一起的内称量管和外称量管,所述第一调节杆转动设置于外称量管上,外称量管上设置有调节槽,第二调节杆转动设置于内称量管上;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杆固定相连,其另一端设置有多个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与第二调节杆丝扣相连的蝴蝶螺母。

优选的,输料管采用波纹软管制作;所述出料管的入口端还设置有多个均料盘。

优选的,布料罩为半球形、锥形或半椭球型,所述布料罩为采用聚乙烯制作的透明塑料盘。

优选的,肥料存储箱上还设置有背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括肥料存储箱和施肥管,其中在施肥管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垂直异面设置;同时在施肥管的出口端还固定设置有布料罩,布料罩与施肥管之间形成环形施肥口;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位于下端的第一挡板处于水平状态,上端的第二挡板处于竖直状态,肥料进入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由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距固定,因此其能够装载的肥料是定量的;当调整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状态时,出口被打开,入口被阻断,则肥料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肥料排出并通过布料罩完成环形施肥,而上部的肥料则被阻断,保证施肥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肥装置使用时不需要工人弯腰即可完成施肥,不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施肥效率;且本实用新型每次施肥的量相同,大大提高了施肥的精度,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本实用新型的肥料通过环形的施肥口均匀分布于植株的四周,根据植株生长的向肥性,能够保证植物根系向四周扩散,而不是向单一侧生长,植株生产更加健康。

2、本实用新型的施肥管包括通过连接卡箍相连的输料管、称量管和出料管,同时在称量管上设置有定量放料装置,同时布料罩设置于出料管的出口端,将施肥管按照功能划分为相互连接的三段,一方面在管道内的定量称量装置发生损坏时能够通过拆除输料管和送料管缩短施肥管的长度,方便对定量称量装置进行维修;另一方面分段式设置后输料管采用诸如波纹管一类的柔性软管,保证施肥管具有移动的活动范围,其调节更加方便;而称量管和出料管则可以选用硬质管制作,能够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使用。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通过连杆相连,连杆上设置有摇杆,通过摇杆和连杆将相互分离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相连,实现对二者的同时操作,降低操作难度,使用更加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称量管包括相互套接在一起的内称量管和外称量管,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设置于外称量管和内称量管上,同时在外称量管上设置有调节槽;方便调节两调节杆之间的间距,进而对每次的加药量进行控制,满足不同作物、不同时期的施肥要求,使用范围更广。

4、本实用新型的布料罩,布料罩为半球形、锥形或半椭球形,其内凹的空腔足够大,能够有效避免对植株造成积压,为植株提供有效保护;同时透明的布料罩能够方便施肥人员观察布料罩安装位置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压伤植株,施肥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称量管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称量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料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称量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均料盘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称量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称量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肥料存储箱,2、施肥管,3、间歇式定量送料装置,4、支撑杆,5、布料罩,6、环形施肥口,7、连接卡箍,8、均料盘,9、背带,21、输料管,22、称量管,23、出料管,31、第一调节杆,32、第二调节杆,33、第一挡板,34、第二挡板,35、连杆,36、摇杆,37、蝴蝶螺母,81、漏料孔,221、内称量管,222、外称量管,223、调节槽,3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其公开了一种定量环形施肥器,其具体结构如图1到图6所示,包括肥料存储箱1和施肥管2,其中肥料存储箱1上设置有双肩背带9,使用时其背负于施肥者背上,方便操作;所述施肥管2包括输料管21、称量管22和出料管23,上述三段管道通过连接卡箍7依次固定相连;其中输料管21采用诸如波纹管等柔性管道制作,而称量管22和出料管23则采用诸如pcv管等硬质管道制作;所述肥料存储箱1的底面设置有排料口,该排料口与输料管21的进口端通过连接卡箍7固定相连;

所述称量管22上设置有间歇式定量送料装置3,称量管22的两侧设置有相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共设置有上下两组,所述间歇式定量送料装置3包括第一调节杆31和第二调节杆32,所述称量管22内设置有第一挡板33和第二挡板34,第一挡板33和第二挡板34小于称量管22的内径,且其与称量管22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肥料颗粒的粒径,第一调节杆31为u形,其两自由端设置有向内翻折的折弯部,该折弯部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螺纹,折弯部分别插入到同一组的两安装孔内,并穿过安装孔与第一挡板33两侧的螺纹连接孔丝扣相连,第一调节杆31与安装孔之间通过滑动副实现转动相连;第二调节杆32与第二挡板34的安装结构与第一调节板31和第一挡板33的安装结构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挡板33与第二挡板34在安装完成后处于垂直异面的状态;同时第一调节杆31和第二调节杆32之间还通过连杆35相连,所述连杆35上还设置有摇杆36;

所述出料管23的进口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均料盘8,所述均料盘8为一外径与出料管23内径相同的塑料盘,盘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扇形漏料孔81,其通过螺钉或粘接的方式固定于出料管23内,两相邻的均料盘8的漏料孔81错位设置,肥料在下降的过程中与相邻漏料孔81之间的隔离柱发生碰撞,并从漏料孔81排出,结合交错设置的漏料孔81能够将过于集中的肥料分散,施肥更加均匀;

而在出料管23的出口端则设置有布料罩5,布料罩5为半球形、锥形或半椭球型均可,其外径小于出料管23内径,从而通过支撑杆4与出料管23的内表面固定相连,布料罩5与出料管23之间的环形间隙即为肥料排出的环形施肥口6;而布料罩5的内凹部分则在施肥时用于容纳植株,同时布料罩5伸出到出料管23外;布料罩5采用聚乙烯等透明的塑料制作,以保证施肥人员视线良好,避免误伤植株。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其公开了一种定量环形施肥器,具体结构如图1、图7和图8所示,包括肥料存储箱1和施肥管2,所述施肥管2包括通过连接卡箍7依次连接的输料管21、称量管22和出料管23,其中输料管21采用波纹管制作,称量管22和出料管23均选用pvc等硬质、易获得的管材制作;

所述称量管22包括内称量管221和外称量管222,外称量管222套置于内称量管221上,所述内称量管221和外称量管222上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二调节杆32和第一调节杆31,所述第一调节杆31与连杆35铰接,同时在外称量管222上设置有调节槽223,连杆35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351,所述第二调节杆32穿过调节槽223插入到一连接孔351内,并通过蝴蝶螺母37与连杆35相连,所述连杆35上设置有摇杆3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肥料通过肥料存储箱底部的排料口进入到输料管,再掉落到称量管内;称量时,位于下侧的第二挡板处于水平位置,从而将称量管密封,而位于上部的第一挡板则处于竖直状态,进入到间歇式定量送料装置的通道打开,肥料进入到间歇式定量送料装置并将其填满后完成肥料的定量程序;通过向上搬动连杆带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同时转动,进而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同时完成切换,再次过程中定量的肥料被分离,同时向出料管排出;肥料在进入到出料管时,首先通过与均料盘的碰撞实现均匀分布,然后从布料罩与出料管之间的环形施肥口排出,且实现以植株为中心的环形施肥;

与现有技术相比,工人通过搬动连杆即可实现肥料的施放工作,其一方面不需要频繁的弯腰施肥,劳动强度被大大的降低,提高了施肥效率;另一方面单次施肥的用量,施肥更加精确,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实现了环形施肥,保证植株的根系均匀的向四周生长,植株的生长质量更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