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26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剂,特别是特定量的激素、营养元素和其它微量元素为主组成的具有防衰抗病、促进光合产物运转与积累、壮籽增产的一种新型调节剂。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种植作物。在人口不断增加和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其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虽有不少植物生长调节剂问世,但水稻有其本身固有的特点,一种调节剂不可能对每种作物均具显著效果。
本发明人及前人的大量研究表明,水稻在后期叶片和根系迅速衰老、光合能力降低,光合产物向穗部运转不力,这种早衰现象尤以杂交水稻为甚。此外,水稻后期的穗茎稻瘟对水稻高产也有严重不利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水稻的这些特点,研制一种防衰抗病、壮籽增产的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剂。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将植物生长激素、营养元素和其它微量元素按特定的比例配方。其主要组分由多胺类、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三十烷醇、硅酸钠、烷化苯磺酸盐、磷酸二氢钾、硫酸铜、硫酸锌、硼酸、尿素组成。
本发明的各特征组分的含量为多胺类0.1-0.2克,赤霉素0.4-0.6克,细胞分裂素类0.1-0.3克,三十烷醇0.005-0.015克,硅酸钠4-6克,烷化苯磺酸盐1-3克,磷酸二氢钾30-40克,硫酸铜2-3克,硫酸锌2-3克,硼酸15-20克,尿素余量。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多胺类可为亚精胺,所述细胞分裂素可为6-苄基腺嘌呤。
本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剂的配制方法为按上述组分配比将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拌匀便得该生长调节剂的粉剂。使用方法是将100克调节剂粉剂兑水30公斤,搅匀,在一亩稻田上使用,在水稻孕穗期至始穗期喷雾。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取亚精胺0.15克,赤霉素0.5克,6-苄基腺嘌呤0.2克,三十烷醇0.01克,硅酸钠5克,烷化苯磺酸盐2克,磷酸二氢钾34.6克,硫酸铜2.5克,硫酸锌2.5克,硼酸18克,尿素35克。将它们混合均匀便得到100克本发明的生长调节剂粉剂。兑水三十公斤搅匀,在水稻孕穗期间用喷雾器喷雾,使用面积为1亩。实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未喷调节剂的稻田亩产426.51公斤,喷了调节剂的稻田亩产488.74公斤,每亩增产62.23公斤。在外观上,喷了调节剂的稻株上三叶在收获时仍茁壮青绿,表明本发明的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剂具有明显的防衰抗病和壮籽增产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分为多胺类、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三十烷醇、硅酸钠、烷化苯磺酸盐、磷酸二氢钾、硫酸铜、硫酸锌、硼酸、尿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每100克该调节剂的粉剂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为多胺类0.1-0.2克,赤霉素0.4-0.6克,细胞分裂素类0.1-0.3克,三十烷醇0.005-0.015克,硅酸钠4-6克,烷化苯磺酸盐1-3克,磷酸二氢钾30-40克,硫酸铜2-3克,硫酸锌2-3克,硼酸15-20克,尿素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胺类可为亚精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水稻的专用生长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胞分裂素类可为6-苄基腺嘌呤。
全文摘要
一种水稻专用生长调节剂,其主要成分为多胺类、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三十烷醇、硅酸钠、烷化苯磺酸盐、磷酸二氢钾、硫酸铜、硫酸锌、硼酸、尿素。使用时以每100克粉剂兑水30公斤,在一亩稻田上使用,使用时间在水稻的孕穗至始穗期。本专用调节剂具有显著地防衰抗病、壮籽增产作用,可使水稻增产10%以上。
文档编号A01N63/00GK1083661SQ9210711
公开日1994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31日
发明者肖浪涛, 傅爱军 申请人:肖浪涛, 傅爱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