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稻麦豆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4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稻麦豆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类,具体地属于脱粒机类。
用以脱粒的脱粒机种类很多,各有其结构,各有其特点,但还没有一种非常适合山区用的小型脱粒机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设计一种适合山区阴山面大特点用的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的脱粒机械,脱粒机适合于带秸杆的稻、麦、豆的脱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多功能稻、麦、豆脱粒机,包括进料口1、脱粒辊3、出壳灰口6、电机9、风扇12、出粒口13。进料口1、出壳灰口6位于机壳4两边,机壳位于机架10上,机架上安装电机9,电机通过三角带,皮带轮带动脱粒辊3、风扇12。脱粒辊通过轴承15固定在机架上口,脱粒辊轮周装脱粒齿2。脱粒辊下方的机架上装脱粒座17,筛片7。脱粒座设计在脱粒齿能卡入座内位置。
下面参照
本实用新型内容。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参照附图,脱粒辊3上的脱粒齿2有6组,每组4个,呈尖三角形或宝塔形。脱粒座17安置在筛片6上方,脱粒座共9个,呈“U”形,脱粒齿可卡入座内。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稻、麦、豆从进料口1喂入机内,电机9通过三角带8、皮带轮5带动脱粒辊3,皮带轮11带动风扇12,脱粒辊上的脱粒齿抓住稻、麦、豆类顺时针运转,运转到180°时,脱粒物受脱粒座阻碍,分布在脱粒座上。由于脱粒齿的数量为脱粒座的两倍多,脱粒辊在运转时,脱粒齿相替进入脱粒座内,反复循环工作。脱掉的壳灰由风扇12从出壳灰口6吹出,脱出的粒经筛片7,出料口13排出。图中14六角轮16轴承座18脱粒辊主轴。
本实用新型外形尺寸为870mm×530mm×850mm,重65公斤,以750瓦电机或柴油机为动力,一小时脱稻谷250-300公斤、麦200-250公斤、豆类300-350公斤,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效率高,特别适于山区农户使用。
权利要求1.多功能稻、麦、豆脱粒机,包括进料口(1)、脱粒辊(3)、出壳灰口(6)、电机(9)、风扇(12)、出粒口(13),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出壳灰口(6)位于机壳(4)两边,机壳位于机架(10)上,机架上安装电机(9),电机通过三角带,皮带轮带动脱粒辊(3)、风扇(12),脱粒辊通过轴承(15)固定在机架上口,脱粒辊轮周装脱粒齿(2),脱粒辊下方的机架上装脱粒座(17)、筛片(7),脱粒座设计在脱粒齿能卡入座内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脱粒座安置在筛片上方,脱粒座共9个,呈“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脱粒齿(2)有6组,每组4个,呈尖三角形或宝塔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脱粒机外形尺寸为870mm×530mm×850mm。
专利摘要多功能稻、麦、豆脱粒机,由进料口、带脱粒齿的脱粒辊、脱粒座、风扇、脱壳灰口、出粒口等构成。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机内,经脱粒辊、脱粒齿、脱粒座脱粒,壳灰由风扇吹出,粒从出粒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只需用750瓦电机或柴油机为动力。每小时脱稻谷250—300公斤、麦200—250公斤、豆类300—350公斤,特别适于山区农户使用。
文档编号A01F7/00GK2194596SQ942123
公开日1995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7日
发明者谭志强 申请人:谭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