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棉铃虫的农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94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棉铃虫的农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治棉铃虫的农药及其生产方法。棉铃虫是对棉花危害最严重的害虫。由于近年来棉铃虫的抗药性增强,对棉花的生长产生的危害越来越重,使我国的棉花大幅度减产。目前,任何一种化学农药,如敌敌畏、对硫磷、辛硫磷、灭多威、新光一号、灭扫利等都无法铲除棉铃虫的危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棉铃虫及其卵、蛾有强大杀灭作用的复配农药。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由对硫磷(分子式为[C2H5O]2PSOC6H4NO2)、辛硫磷(分子式为C12H15O3N2PS)、敌敌畏(分子式为C4H7O4CL2P)、甲醇(分子式为CH3OH)和萘(分子式为C10H8)混合而成,按重量比对硫磷10-20%,辛硫磷20-30%,敌敌畏5-10%,甲醇30-40%,萘20-30%。它的生产方法为将固体萘粉碎后放到防腐蚀的容器内,加入甲醇使其溶化,然后加入对硫磷、辛硫磷和敌敌畏,搅拌均匀即可。本发明的优点是明显的1、杀棉铃虫的效果高,而且成本低。1994年在定州市留春乡西留春村进行了35亩棉花方田试验,分别采用本发明和灭多威杀灭棉铃虫,其结果如下表</tables>可见,本发明的杀虫率达100%,每亩投入药费为灭多威的90%。2、杀卵率高,驱赶成虫作用强。1995年在定州市总司屯村、大西丈村等地分别进行了2亩棉田的对比试验。结果如下表</tables>可见,本发明的杀棉铃虫率达100%。杀卵率高达94%,驱赶成虫(飞蛾)达99%。如采取4天打药一次,完全可以控制棉铃虫的危害,保证棉花的丰收。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由对硫磷15%、辛硫磷21%、敌敌畏7%、甲醇32%、萘25%五种原料混配而成。其生产方法首先将固体萘粉碎成100目细粉放进防腐蚀的容器中,加入甲醇使其溶化,然后加入对硫磷、辛硫磷和敌敌畏,搅拌均匀即可。喷洒前,将其摇匀,装入喷雾器即可使用。喷药人员在喷洒时只要穿长衣服、戴上手套和口罩就可以比较安全。经过94和95两年的试用,杀虫率达100%,杀卵率达94%,驱赶成虫(蛾)率99%。只要每4天打药一次,就能杀灭棉铃虫,保证棉田的丰收。本发明可以在种棉区推广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防治棉铃虫的农药,其特征在于由对硫磷(分子式为[C2H5O]2PSOC6H4NO2)、辛硫磷(分子式为C12H15O3N2PS)、敌敌畏(分子式为C4H7O4CL2P)、甲醇(分子式为CH8OH)和萘(分子式为C10H8混合而成,按重量比,对硫磷10-20%,辛硫磷20-30%,敌敌畏5-10%,甲醇30-40%,萘20-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农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固体状的萘粉碎后放到防腐蚀的容器内,加入甲醇,使其溶化,然后加入对硫磷、辛硫磷和敌敌畏,搅拌均匀。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杀棉铃虫的农药。它由10-20%对硫磷([C文档编号A01N57/14GK1164328SQ96104849公开日1997年11月12日申请日期1996年5月8日优先权日1996年5月8日发明者李胜敌,祖康祺申请人:周清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