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碾米机米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0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碾米机米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碾米机米辊,特别是一种新型碾米机米辊。
原6N-63型碾米机米辊由3条推进筋和3条碾白筋组成,其推进筋的长度为71mm,螺旋角为35°,3条碾白筋的长度相同,使用该米辊,由于其推进筋的长度,螺旋角角度较大,造成加工的大米精度低,碎米率较高,糠较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好的新型碾米机米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碾米机米辊,其特征在于辊体上设有2条推进筋和4条碾白筋,4条碾白筋为2条长筋和2条短筋,长筋与短筋相间分布。
当稻谷在本实用新型的推进筋的作用下,进入碾白段,在碾白筋、米刀、米筛、箱盖的共同作用下破壳和碾白,稻谷在推进输送时,因推进筋的数量、筋的长度、螺旋角等参数减少,加之碾白筋的长、短筋相间分布,减少了稻谷由推进段进入碾白段时的阻力和碾白筋始端冲击稻谷次数,这样,降低了稻谷在推进输送阶段的破碎损失,因而也就降低了破米率,稻谷进入了碾白段后,由于碾白筋数量增加,其压力也增大,破壳和碾白的效率有所提高,再加上2条碾白筋长筋的长度增加后,其破壳和碾白时间相应增加,因而提高了大米的碾白精度和降低糠的细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中描述的新型碾米机米辊,其辊体(1)上设有2条推进筋(2)和4条碾白筋(3),4条碾白筋(3)为2条长筋(4)和2条短筋(5),长筋(4)与短筋(5)相间分布,推进筋(2)的长度A的最佳值为58-64mm,螺旋角α为28°-33°,推进筋(2)的末端与碾白筋长筋(4)的始端的间距B为5-8mm;与短筋(5)的始端的间距C为15-25mm。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碾米机米辊,其特征在于辊体(1)上设有2条推进筋(2)和4条碾米筋(3),4条碾米筋(3)为2条长筋(4)和2条短筋(5),长筋(4)与短筋(5)相间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碾米机米辊,其特征在于推进筋(2)长度A最佳值为58-64mm,螺旋角α为28-3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碾米机米辊,其特征在于推进筋(2)的末端与碾白筋长筋(4)的始端的间距B为5-8mm,与短筋(5)的始端的间距C为15-2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碾米机米辊,其辊体上设有2条推进筋和4条碾白筋,4条碾白筋为2条长筋和2条短筋,长筋与短筋相间分布,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大米的碾白精度高,破碎率低,糠较细等特点,适用于现有的6N-33型碾米机。
文档编号B02B3/00GK2277817SQ9623420
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3日
发明者尹文国, 曾凡忠, 尹建清 申请人:衡南县微型碾米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