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9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精密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确切地说是一种精密排种器。
目前国内各种精量播种机采用的排种装置多数是窝眼式排种轮,这种装置主要是在播种量不准确,容易嗑伤种子等缺点。而气吸式播种机可精播不伤种子,但这种装置要求部件制造精度高,零部件多,作业噪音大、操作技术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保证播种精度,又不伤种子,制造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精密排种器。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精密排种器的结构主要包括种箱、驱动链轮、排种体、带有均匀存种孔的排种盘、挡板。排种盘安装在排种体内,与排种体的底面滑动配合;排种体安装在种箱下部的外侧,其空腔与种箱相通,排种体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40°-50°之间,排种体的底面上半部与存种孔对应处开有排种口;挡板上有长孔,在长孔处与种箱下部重直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既能保证播种精度,又不伤种子,制造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图1为一种精密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种箱,2为驱动链轮,3为排种口,4为排种体,5为排种盘,6为挡板,7为存种孔;图2为排种体4的结构图;图中,8为底面;∮为底面8与水平面的夹角;图3为挡板6的结构图;图中,9为长孔。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精密排种器的结构主要包括种箱1、驱动链轮2、排种体4、带有均匀存种孔7的排种盘5、挡板6,排种盘5安装在排种体4内,与排种体4的底面8滑动配合;排种体4安装在种箱1下部的外侧,其空腔与种箱1相通,排种体4的底面8与水平面的夹角φ在40°-50°之间,排种体4的底面8上半部与存种孔7对应处开有排种口3;挡板6上有长孔7,在长孔7处与种箱1下部重直面固定连接。
工作时种子从种箱1经档板6进入排种体4形成种子区,驱动链轮2带动盘种盘5,转动的排种盘5上的存种孔7经过种子区时,种子靠自重和排挤落入存种孔7中,排种盘5带动种子转至排种体4底面上半部的排和水3处时,将种子排出。排种盘5连续转动,种子被均匀排出视体外,达到精播的目的。排种盘5可更换,更换带有不同孔径有种孔7的排种盘5即可播种不同作物。
权利要求1.一种精密排种器,结构主要包括种箱(1)、驱动链轮(2)、排种体(4)、带有均匀存种孔(7)的排种盘(5)、挡板(6),排种盘(5)安装在排种体(4)内,与排种体(4)的底面(8)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排种体(4)安装在种箱(1)下部的外侧,其空腔与种箱(1)相通,排种体(4)的底面(8)与水平面的夹角φ在40°-50°之间,排种体(4)的底面(8)上半部与存种孔(7)对应处开有排种口(3);挡板(6)上有长孔(7),在长孔(7)处与种箱(1)下部重直面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精密排种器,其排种体内装有带有均匀存种孔的排种盘、挡板,排种体安装在种箱下部的外侧,其空腔与种箱相通,排种体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φ在40°—50°之间,排种体的底面上半部与存种孔对应处开有排种口。本实用新型既能保证播种精度,又不伤种子,制造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可播种不同作物。
文档编号A01C7/00GK2325961SQ9820969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16日
发明者何长生 申请人:何长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