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年限低成本草莓杂交育种法_2

文档序号:9510747阅读:来源:国知局
,自然降雨等非人为条件下的抗病力,是不可控、不可重复 的,是后代株系的真实抗病能力的体现,一旦通过了这样的抗病试验,即可直接认定该优系 为抗病品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进行的对比试验例将本发明的实施细节说明如下:
[0023] 父本花粉采集:在第1年的1月份,选择含苞待放的'红颊'花蕾,在室内用镊子取 出花药,置于培养皿内,在18~25°C条件下使其开药。将花粉收集在小瓶内,粘上标签,注 明品种,放在_20°C冰箱中储存待用。
[0024] 采用倒推法提前杂交时间:本试验依据草莓果实发育期即从现蕾到果实采收约需 40-60天,种子处理约需20-30天,采用倒推法从4月底5月初往前倒推60-90天,推算出草 莓杂交的时间,为2月上旬到3月上旬。
[0025] 为了验证推算的时间是否合理,又设置了 5个时间段进行杂交:1号处理12月上 旬-1月下旬、2号处理2月上旬-2月中旬、3号处理2月中旬-3月上旬、4号处理3月中 旬-4月中旬和5号处理4月中旬-5月中旬5个时间段内进行了杂交。结果(见表1)表 明:2号处理和3号处理苗龄适中,播期适宜,即2月上旬-3月下旬为最佳杂交时间;1号处 理播期稍早,可以延迟到4月底播种即可获得适宜苗龄,但此时草莓果的售价高,化费成本 较大;现有技术的4号和5号处理当年播种播期晚,苗龄偏小,不适宜当年定植,要延迟到次 年播种。
[0026] 表1杂交时间对草莓播种时间及苗龄的影响
[0027]
[0029] 杂交:第1年的2月上旬到3月上旬,选择生长健壮的'香野'植株作为母本,取其 花序的1、2、3级次含苞待放花蕾,剥除花瓣,去掉雄蕊花药,用授粉棒蘸取准备好的花粉点 授到雌蕊柱头上,套上纸袋,并在纸袋上标注好编号。
[0030] 采用倒推法确定杂交时间,确保能在杂交第1年收获种子和播种:草莓种子播种 适期在每年的4月底5月初,由于果实发育期即从现蕾到果实采收约需40-60天,种子处理 约需20-30天,采用倒推法从4月底5月初往前倒推60-90天,可推算出草莓杂交的时间在 每年的2月上旬到3月上旬,即在第1年的2月上旬到3月上旬进行杂交。
[0031] 种子采集及处理:第1年4月中下旬果子采收后,用小刀片把种子连同部分果肉一 起削下来,种子面朝上平贴在报纸上,太阳下暴晒或恒温烘箱中30-35°C烘干果肉,露出种 子,暴晒或烘干至报纸发焦,种子一碰即落时,把报纸平放入直径50cm以上的脸盆内,种子 朝上,将培养皿的盖子倒扣在草莓种子上,均匀用力划拉,种子就落入脸盆内,再将报纸屑 清理干净即可快速采集到种子。种子处理:在第一年4月下旬到5月初,对当年收获的种子 进行干燥预处理,即将草莓种子置于阳光下曝晒或30°C以下低温烘干,使种子含水量达到 12~14%后备用;高温处理,即将经干燥预处理的种子置于器皿内,放入恒温箱或干燥箱, 实施温度由低到高的分步处理过程为第一步先在30±2°C恒温处理24±1小时,第二步再 在35 ± 2 °C恒温处理24 ± 1小时,最后第三步在40 ± 2 °C恒温处理120 ± 5小时,然后任其自 然冷却降至室温后备用;低温处理,即将经高温处理后的种子移入铺有吸水纸的有盖器皿 内,使用喷雾器用蒸馏水将种子喷湿,以种子表面湿润、未见明水出现为度,加上器皿盖,然 后置于冰箱冷藏室内在〇±l°C恒温处理168±5小时后,再置于阳光下曝晒或30°C以下低 温烘干,使种子含水量达到12~14%后备用;浸酸处理,即将经低温处理后的种子移入器 皿内,倒入浓酸,如浓度为98%的硫酸,以种子全部浸入酸中为度,均匀持续地小幅晃动器 皿历时60±5秒钟;然后迅速地把处理好的种子倒入浸在清水中的尼龙丝网漏斗内,再用 清水反复冲洗,以便漂去种子上的浓酸,再经晾干供播种育苗用。
[0032] 集约化集中播种育苗及芽苗移栽:第1年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择时进行播种,将 处理好的种子掺适量细稻田土,均匀撒播在装有基质的自动恒湿盆内,自动恒湿盆内下层 铺设9-1 Icm厚度的丹麦品氏托普细质泥炭基质,上层铺设3-5cm厚度的细稻田土,压实后 均匀播种,再覆盖过50目细筛的、厚度为种子2-3倍的细稻田土,最后足量浇水并覆盖塑料 薄膜。在6月份,待种子萌发后伸展出2张子叶时,用镊子小心地将芽苗连同胚根一起挑出 栽培土层,移栽到盛有混合基质的15孔穴盘中,移栽后立即用喷雾器喷洒细雾状足量定根 水。其中15孔穴盘中的混合基质是5份砻糠发酵基质和3份丹麦品氏细质泥炭基质体积 比的混合物,移栽芽苗前要先将穴盘中的基质浇透水。与常规将种子直接播种在穴盘内一 次性成苗的育苗方法相比,此法培育出的幼苗整齐一致,出苗率、成苗率高,经调查出苗率、 成苗率可达到34. 7%和92. 8%,是常规育苗成苗率的2-3倍,因此,相同面积的土地上可育 苗数比常规高出2-3倍。
[0033] 表2草莓不同育苗方式对成苗的影响
[0035] 定植:待到第1年8月下旬到9月上旬,小苗展出4-5张真叶时,在6米跨度的大 棚内,按每条垄宽1米,起6条垄,每垄背宽20-30cm,垄深30cm,草莓苗按株、行距15 X 20cm 呈三角形定植在垄背两行。
[0036] 逐步淘汰法初选优株:
[0037] 步骤1、物候期筛选:在第1年的9月中旬到12月上旬,进行物候期筛选,以目前 主栽品种'红颊'为对照,以'红颊'果实成熟期12月上旬为时间节点,保留12月份之前开 花的株系,凡在12月上旬还未开花的单株,全部淘汰掉。与其他选择法相比,可以节省大量 的调查、记载工作。
[0038] 步骤2、株型筛选:在第1年的12月份,对第一步保留下来的株系进行株型筛选。 此时,气温相对较低,休眠浅的单株对低温反应不敏感,仍然能保持正常生长,休眠深的单 株对低温反应很敏感,遭遇低温时植株就会停长,且缩在一起,以抵御低温。而休眠浅的植 株株型一般较直立,叶柄开张角度小于40度,筛选时要保留这种株型;休眠深的植株株型 匍匐,叶柄开张角度大于50度,这种株型直接淘汰掉;叶柄开张角度在40-50度之间的株型 属于半直立型,休眠习性介于两者之间,可以暂时保留下来,留后观察。另外在留下的单株 中,还要综合考量花序的1?低以及株1?等指标。株型直立或半直立、花序1?于或平于叶面、 株高在15cm以上的单株予以保留,其余直接淘汰。
[0039] 步骤3、果实品质筛选:第2年的1-3月份,在第二步筛选出的后代单株中进行品 质筛选:以'红颊'为对照,首先淘汰果实过软的单株,果实硬度初选主要采用手捏,以抓在 手上的手感及经验判断,把明显比'红颊'果实软的单株淘汰掉,再结合品尝的口感,综合判 断,果实的口感与'红颊'差不多的保留,差得多的淘汰,并将保留下来的单株进行挂牌编 号。
[0040] 步骤4、在露地自然条件下直接进行抗病筛选,即露地自然鉴定法抗病筛选:在 第2年的3月上旬,将所有编号的株系分别定植到划好小区的育苗圃内,每个单株一个小 区,结合扩大繁殖,在露地自然条件下进行抗炭疽病筛选,除不喷施任何化学和生物杀菌剂 外,其余管理同常规田间管理。由于每年7、8月份的高温、多雨季节,是炭疽病的高发期, 所以要等到第2年的8月下旬,再调查所有编号株系炭疽病的发病指数(DI),病死株率以 及株发病率。根据如下分级标准:免疫(I)DI = 0 ;高抗(HR)O < DI彡5. 0 ;抗病(R) 5. 0 < DI 彡 10. 0 ;中抗(MR) 10. 0 < DI 彡 30. 0 ;感病(S) 30. 0 < DI 彡 50. 0 ;高感(HS) 50. 0 < DI < 100. 0判断编号株系是否为抗病品种。发病指数(DI) < 30. 0的株系即为初选优 系,淘汰其余株系。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