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果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5028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桑果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属于果蔬类饮用品的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桑果为原料制备的营养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桑果,又称桑椹,为桑科植物山桑、白桑等的浆果。由于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化学污染的特点,故桑果又被成为“民间圣果”。在我国最早的医学著述《神农本草》到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对桑果的药用功效均有记载,称其味酸,甘;单食,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饿、定魂安神、令人聪明、发黑不老。捣为汁饮,解中酒毒……现代医学证明,桑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和氨基酸、胡萝卜素、芳香苷以及矿物质等成分,其中铁成分含量是苹果的5~6倍,经常食用桑果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此外桑果还具有美容养颜等功效。我国盛产桑果,其中尤以黄河以南蚕桑主产区如陕西安康秦巴山区等地所产的桑果营养价值高、资源丰富,但由于桑果属浆果类物品,本身不易贮存和保鲜,兼之人们对桑果类物品的消费理解尚有一定局限,迄今本技术领域对桑果原料的开发面仍比较狭窄,不仅市场上目前少有鲜果供应,其深加工产品如桑果汁饮料产品等也由于存在着保鲜和风味保持等诸多技术难题而在媒介上鲜有报导,致使桑果这一宝贵的资源终未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有效开发和配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以桑果为原料制成的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并促进人体健康作用的保健饮品——桑果汁饮料,同时提供出用于制备该桑果汁饮料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桑果汁饮料由桑果原汁、糖、柠檬酸(或苹果酸)、水加工制作而成,其中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比是桑果原汁 50%~60%,白糖10%~25%,柠檬酸10%~25%,其余为水。
本发明所述桑果汁饮料的制备方法是这样的将新采摘并净选过的无腐烂变质的鲜桑原果清洗、破碎后用提取法预提;采用螺旋榨汁机对预提后的碎果进行榨汁;通过添加Vc和柠檬酸调整榨汁pH值的方式实现护色;使榨取的果汁通过列管换热器进行加热钝化,加热钝化温度为80~85℃;将加热钝化后的桑果原汁按配方量与白糖、柠檬酸及经过超滤净化处理的软水混合调配;采用精滤器将调配后的果汁液过滤至澄明;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器对精滤液进行高温(120℃)瞬时灭菌;灭菌后的果汁液冷却至60~65℃,采用自动罐装机趁热无菌装罐,装罐后封装冷却,即得产品;继而对饮料罐贴标、检验后,使其装箱、入库。
本发明所述桑果汁饮料的制备完全实行生化技术生产,果实采摘后即行加工,加工过程中以特定的榨汁机械,可防止种子破碎,减少涩味;兼之以物理方法和生化方法提高透明度,技术含量高,可保持桑果的天然色彩并增强口感,加工过程中不采用任何化学物质,因而也不产生任何污染。采用本发明技术制备的饮料产品完全符合当今世界第三代保健饮料发展的方向,具有“天然、营养”的特点。除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和直接效益外,该产品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它延伸了蚕桑业种植链条,将过去自生自灭的桑椹化零为整、变废为宝,带动了桑果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了蚕桑主产区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广大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出路,同时也倡导并促进了绿色保健品的产业化进程。
权利要求
1.一种以桑果为主要原料的果汁饮料,其特征在于该饮料由桑果原汁、糖、酸、水加工制作而成,其中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比是桑果原汁 50%~60%,白糖10%~25%,柠檬酸10%~25%,其余为水。
2.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桑果汁饮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净选过的无腐烂变质的鲜桑原果清洗、破碎后用提取法预提;采用螺旋榨汁机对预提后的碎果浆进行榨汁;通过添加Vc和柠檬酸调整榨汁pH值的方式实现护色;使榨取的果汁通过列管换热器进行加热钝化,加热钝化温度为80~85℃;将加热钝化后的桑果原汁按配方量与白糖、柠檬酸及经过超滤净化处理的软水混合调配;采用精滤器将调配后的果汁液过滤至澄明;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器对精滤液进行高温(120℃)瞬时灭菌;灭菌后的果汁液冷却至60~65℃,采用自动罐装机趁热无菌装罐,装罐后封装冷却,即得产品。
全文摘要
一种以桑果为原料制备保健饮品的方法,包括选果、清洗、破碎预提、榨汁、护色、加热钝化、原汁调配、精滤、瞬时灭菌、无菌灌装等工艺过程,由于完全实行生化技术生产,可保持桑果的天然色彩并增强口感,所制备的产品具有“天然、营养”的特点,符合当今世界第三代保健饮料发展的方向。
文档编号A23L2/02GK1461611SQ0211460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31日
发明者魏文利 申请人:魏文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