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导热的炒茶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24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导热的炒茶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炒制茶叶的炒茶锅,特别是一种用导热油来传递热量的炒茶锅。
背景技术
茶叶的炒制分手工炒制和机械炒制两种,炒茶锅是必不可少的,炒茶锅体一般为铁锅。青茶叶在锅内被翻动、受热,变干,再被压扁成形。青茶叶的翻动及压扁成形可手动,也可由机械装置完成。炒茶锅的加热方式也由最早的烧柴或炭改进为电加热。目前常用的电加热的方式是在锅体的下部空间设置2-4根电加热棒,但受电加热棒数量的限制,还存在以下缺陷锅体受热不够均匀,不同部位温差可达25℃,锅体易变形、易氧化,使用寿命只有1-2年;其次,由于电加热棒位于空气中,热量靠空气传递,热效率较低,电加热棒自身使用寿命也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导热油作为介质来传递热量的炒茶锅。它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锅体受热均匀,不容易氧化,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导热的炒茶锅,包含有锅体、电加热棒,其特点是锅体底部有与之相配的油箱,箱内有导热油,电加热棒位于导热油内。
本实用新型的油导热的炒茶锅,油箱箱体顶部为内凹曲面,与锅底曲面相配,侧壁开有电加热棒支撑孔,油箱箱体的外部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油导热的炒茶锅,油箱上设有测温探头和加油口。油箱内导热油层厚度以3-8cm为佳,导热油采用200℃-500℃导热油。
本实用新型的炒茶锅,采用导热油为介质,因而锅体各部位受热均匀,能提高茶叶的炒制质量;锅体紧贴油箱,不会变形、不易氧化,提高使用寿命;电加热棒位于导热油中,不与空气接触,热利用率高,导热油的热容量较空气的热容量大,即使突然停电也能完成茶叶的炒制,不会造成茶叶报废。本实用新型制造、维护方便,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锅体;2-电加热棒;3-油箱;4-导热油;5-支撑孔;6-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包含铁制的锅体1和油箱3两部分,油箱的顶部为内凹弧面,与锅体1的锅底曲面相配,锅体1位于油箱3上,油箱上有加油口(图中未画),用于加入导热油以及加热后气体的排出,使用时,导热油4从加油口中注满油箱,导热油层厚度以3-8cm为佳,油箱侧壁开有电加热棒支撑孔5,电加热棒2从支撑孔5中插入,棒上套有密封圈,与支撑孔紧配,电加热棒2的接线端位于油箱3外。油箱上还有测温探头,由数显温控仪来控制导热油的温度。油箱箱体的外部有岩棉保温层6,采用上述结构的炒茶锅,由于用导热油作为介质,传热均匀,锅体各部位温差仅±1℃;电加热棒2浸没在导热油4中,锅体1外层又紧贴油箱3,因而锅体既会不变形又不易氧化,炒茶锅能用8-10年,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导热油的热容量大,即使突发停电,炒茶锅的温度还能保持20分钟左右,(一般炒制一锅茶需6分钟)不会造成茶叶报废。
权利要求1.一种油导热的炒茶锅,包含有锅体(1)、电加热棒(2),其特征是锅体(1)底部有与之相配的油箱(3),箱内有导热油(4),电加热棒(2)位于导热油(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导热的炒茶锅,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箱(3)箱体顶部为内凹曲面,与锅底曲面相配,侧壁开有电加热棒支撑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导热的炒茶锅,其特征是油箱(3)的外部有保温层(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导热的炒茶锅,其特征是油箱(3)设有测温探头和加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导热的炒茶锅,其特征是油箱(3)内导热油(4)的油层厚度以3-8cm为佳,导热油采用200℃-500℃导热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油导热的炒茶锅,特别是一种用导热油来传递热量的炒茶锅。它包含有锅体(1)、电加热棒(2),其特征是锅体(1)底部有与之相配的油箱(3),箱内有导热油(4),电加热棒(2)位于导热油(4)内。油箱(3)箱体顶部为内凹曲面,与锅底曲面相配,侧壁开有电加热棒支撑孔(5),油箱(3)的外部有保温层(6)。本实用新型的炒茶锅,采用导热油为介质,因而锅体各部位受热均匀,能提高茶叶的炒制质量;锅体不会变形、不易氧化,使用寿命能有8-10年;热利用率高,导热油的热容量较空气的热容量大,即使突然停电也能完成炒制,不会造成茶叶报废。本实用新型制造、维护方便,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23F3/06GK2657407SQ2003201079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0日
发明者张江林 申请人:新昌县华伦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