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鲜(牡蛎鲜)味素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5615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蛎鲜(牡蛎鲜)味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味素,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海蛎鲜(牡蛎鲜)味素及其制备方法,属食品添加剂调味技术领域,适应于人们生活食用时增鲜调味用。
背景技术
本发明之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味精调味剂及食品添加剂,这些调味剂几乎都是化工合成的,它们只能调味,不能增鲜,没有天然绿色的自然风味,使人们无法品尝到天然海鲜植物的鲜味,且品味低,制作工艺复杂,过多食用还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以上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洁净卫生无公害、美味可口和能尽情享受到海洋自然绿色天然生物风味的海蛎鲜(牡蛎鲜)及其制备方法。长期食用本发明的海蛎鲜(牡蛎鲜)味素,能增进食欲,活跃人体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各项生理机能指标,有利人们身心健康。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加大了技术上的自主创新力度,历经近3年的无数次的反复研制试验,多次与之食品行业中的添加剂及合成后的调味产品对照比较,品尝回味,应用示范,请行家里手评品,进行典型效用上的试验食用,其口感及食用后的反映效果较好。它不仅满足了人体内多种成分的补充需要,而且带给了人们一种精神焕发、体力增强和朝气蓬勃的特有神态,受到应用者的赞誉和好评。从阶段性试验看,尚未见到明显的副作用。经查新检索,就目前来看尚未发现国内外与本发明有相同或类似的配方和生产制备方法,其发明的技术课题是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物质构成一种海蛎鲜(牡蛎鲜)味素,由牡蛎肉67.5%、海藻(海蒿子)粉5.3%、海藻(下锅烂)粉3.2%、海带根粉6%、植物粉(淀粉)18%与食盐100g等主要原料构成。
2、制备方法一种牡蛎鲜味素制备方法,其制备海蛎鲜(牡蛎鲜)味素的主要成分为牡蛎肉67.5%、海藻(海蒿子)粉5.3%、海藻(下锅烂)粉3.2%、海带根粉6%、植物粉(淀粉)18%与食盐100g等;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精选的肉嫩、肥美的鲜牡蛎肉与叶大、肥厚、鲜美的海藻(海蒿子)、海藻(下锅烂)、海带根清洗干净;(2)将牡蛎肉打浆、用70-80目筛过滤、浸取,制得牡蛎肉浆;(3)将海藻(海蒿子)、海藻(下锅烂)、海带根分别切细、烘干、粉碎碾细、用70-80目筛孔过筛,制得海藻(海蒿子)粉、海藻(下锅烂)粉与海带根粉;(4)按比例配制好所需物质原料的配比定量,配制得混合料物;(5)将步骤(4)所配制的混合料物进行综合反应1-1小时30分,温度在90℃-105℃间搅拌均匀,制得海蛎鲜液体混合物;(6)将步骤(5)所制得的海蛎鲜液体混合物烘干、粉碎,用70-80目筛孔进行过筛,制成海蛎鲜粉状物;(7)用紫外线将海蛎鲜粉状物杀菌,在无菌室熔封包装。
本发明所加入的食盐是指每100kg海蛎鲜味素加入的数量即100g;如料比扩大,食盐用量也相应扩大相同的倍数。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和有益效果是选题新颖,设计合理严谨,材料齐全,配方独特,技术方案标新立异,生产工艺正宗、传统、先进、简单,应用的海生物标准、规范、经典,从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看,国内尚无“完全相同的配方与工艺”;本发明不含有任何成分的化学添加剂,是一种环保型海洋绿色天然食品,作为在饮食上的应用,对人们的生活食欲有较好调节作用,能宏观平衡和促进人体中的生理机能,提高抗体能力,且适用范围广,耐储运,故有较高的应用和食用价值。
本发明的物理性状是粉末颗粒,呈灰白色;化学性能是易溶于水、油等;口感明显具有海鲜味。


附图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描述2个实施例。
实施例1(1)将选出的鲜牡蛎肉清洗、打浆,用70目筛过滤,浸取,制得牡蛎肉浆;(2)将海藻(海蒿子)清洗、切细、烘干、粉碎碾细,过70目筛,制得海藻(海蒿子)粉;(3)将海藻(下锅烂)清洗、切细、烘干、粉碎碾细,过75目筛,制得海藻(下锅烂)粉;(4)将海带根清洗、切细、烘干、粉碎碾细,过75目筛,制得海带根粉;(5)按比例配制所需原料定量即牡蛎肉浆67.5kg、海藻(海蒿子)粉5.3kg、海藻(下锅烂)粉3.2kg、海带根粉6kg、植物粉(淀粉)18kg与食盐100g,搅拌制成海蛎鲜混合料物;(6)将(5)所配制的海蛎鲜(海蛎鲜)混合料物反应1小时20分钟,温度在95℃时,搅拌均匀,制得海蛎鲜(牡蛎鲜)液体混合物;(7)将步骤(6)所制得的海蛎鲜(牡蛎鲜)液体混合物烘干、粉碎、过75目筛,制成海蛎鲜(牡蛎鲜)粉状物;(8)将海蛎鲜(牡蛎鲜)粉状物杀菌,在无菌室熔封包装。
实施例2(1)将鲜牡蛎肉清洗、打浆,用80目筛过滤,浸取,制得牡蛎肉浆;(2)将海藻(海蒿子)、海藻(下锅烂)、海带根分别清洗、切细、烘干、粉碎碾细,过80目筛,制得海藻(海蒿子)粉、海藻(下锅烂)粉与海带根粉;
(3)配料牡蛎肉浆675kg、海藻(海蒿子)粉53kg、海藻(下锅烂)粉32kg、海带根粉60kg、植物粉(淀粉)180kg与食盐1000g,搅拌制成海蛎鲜(牡蛎鲜)味素半成品混合料物;(4)将(3)所配制的海蛎鲜(牡蛎鲜)味素半成品混合料物反应1小时30分钟,温度在100℃时,搅拌均匀,制得海蛎鲜(牡蛎鲜)液体混合物;(5)将步骤(4)所制得的海蛎鲜(牡蛎鲜)液体混合物烘干、粉碎、过80目筛,制成海蛎鲜(牡蛎鲜)味素粉状物;(6)将海蛎鲜(牡蛎鲜)粉状物杀菌,在无菌室熔封包装。
参考资料1、谢宗墉.《海洋水产品营养与保健》.《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48-51;53-59。
2、《化工产品应用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5月;525-526。
3、陈正行 狄济乐—编著《食品添加剂新产品新技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8月;226-270。
4、冯胜.主编《精细化工手册》.(下).《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671。
权利要求
1.一种海蛎鲜(牡蛎鲜)味素,其特征是该鲜味素由牡蛎肉67.5%、海藻(海蒿子)粉5.3%、海藻(下锅烂)粉3.2%、海带根粉6%、植物粉(淀粉)18%与食盐100g等制成。
2.一种海蛎鲜(牡蛎鲜)味素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该海蛎鲜(牡蛎鲜)味素的主要组方成分为牡蛎肉67.5%、海藻(海蒿子)粉5.3%、海藻(下锅烂)粉3.2%、海带根粉6%、植物粉(淀粉)18%与食盐100g等,其制备该海蛎鲜(牡蛎鲜)味素的生产工艺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鲜牡蛎肉清洗、打浆,用70-80目筛过滤,浸取,制得牡蛎肉浆;(2)将海藻(海蒿子)、海藻(下锅烂)、海带根分别清洗、切细、烘干、粉碎碾细,用70-80目筛孔过筛,制得海藻(海蒿子)粉、海藻(下锅烂)粉、海带根粉;(3)按比例配制好所需物质原料的配比定量,制得配制的混合料物;(4)将步骤(3)所配制的混合料物反应1-1小时30分钟,温度在90℃-105℃间,搅拌均匀,制得海蛎鲜(牡蛎鲜)液体混合物;(5)将步骤(4)所制得的海蛎鲜(牡蛎鲜)液体混合物烘干、粉碎、过70-80目筛,制成海蛎鲜(牡蛎鲜)味素粉状物;(6)将海蛎鲜(牡蛎鲜)味素粉状物杀菌,在无菌室熔封包装。
全文摘要
一种海蛎鲜(牡蛎鲜)味素及其制备方法,海蛎鲜味素作为制备在人们饮食生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主要由牡蛎肉、海带根、海藻(海蒿子)、海藻(下锅烂)、植物粉与食盐等制成,制备方法如下(1)将牡蛎肉清洗、打浆、过滤、浸取,(2)将海带根、海藻分别清洗、切细、烘干、粉碎、过筛、制得海带根粉与海藻粉,(3)按比例配制好所需物质原料的定量;(4)将步骤(3)综合反应加温后搅拌、烘干、粉碎、过筛、杀菌、熔封包装;该选题新颖、严谨,配方独具,工艺正宗、传统、先进、简单,应用的海生物标准、规范、经典、它不含有任何化学成分的添加剂,是一种环保型的海洋绿色天然食品,对人们的生活食欲、生理机能及抗体等都有较好地活性调节和平衡促进作用,故有较高的食用和应用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23L1/228GK1689448SQ20041002397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8日
发明者徐清滋 申请人:徐清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