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

文档序号:441646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生态工程的建设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养殖场环境污染的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畜禽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环境严重污染和人类面临蛋白源日益枯竭的问题。我国畜禽业迅速发展,创造了连续20年持续增长的奇迹,年均增长幅度约10%,产值增加近5倍。畜禽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畜禽业的迅速发展,畜禽饲养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畜禽村、养殖小区以及千头牛场、万头猪场和百万只鸡场”越来越多,从而由畜禽业生产带来的排泄物以及由畜禽饲料和产品带来的有毒残留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重,畜禽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它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充分认识畜禽业生产污染环境的严重性,分析造成污染的途径和原因,寻找科学而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迹象表明现在畜禽养殖对于治理污染的措施和手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的种植结合和生态养殖,沼气技术发酵法,还有近一、二年科研院校研究的新型治污法。比如引进日本的微生物菌种与谷壳在圈中发酵治污处理。但新型的治污法到目前为止都尚未推广与示范,因为技术复杂,成本过高,养殖户承担不了;沼气技术发酵法,虽然部份通过沼气发酵处理,但排出的沼气液仍引起水体富养营化问题,因而各都市水质已日趋恶化;传统的种植结合和生态养殖,因受到种植的品种限制,不管是果树、粮食作物因为周期长,又受季节气候影响,所以不能达到彻底治污的目的。总体来说,因为畜禽排污量大的惊人,每百头猪一天排污量至少3吨以上,每千只鸡一天排污量至少1吨,每百头牛一天排污量粪便与污水至少30吨以上。所以畜禽养殖业污染至今尚未得到一个彻底解决的好办法。
现有畜禽养殖污染现状从二00五年由财政部、农业部、环保总局、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组成环保世纪行了解到,所到畜禽养殖场之处,普遍存在直接将废渣倾倒入地表或其它的环境中,就是通过无害化处理后还农田时,也极大超过农田的最大负荷量,造成在地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畜禽生产对生态环境污染关键体现以下三个方面(1)、粪尿对环境的污染在养殖生产中,一头(只)家畜是一个污染源,一个养殖场就是一个环境污染物的生产场。据测定,一头猪日排粪尿6kg(是人类的5倍),年排泄量2.5吨。根据2002年统计,全国养猪4.85亿头计,则日排粪量为291万吨,年排粪量为10.62亿吨。一个万头猪场日排粪约60吨,年排粪2.19万吨。据测定,一只鸡日排粪量为0.10kg,则年排粪36kg。以全国养鸡38.04亿只计,日排粪3.8亿千克,年排粪约1.39亿吨。一个百万只鸡的工厂化养鸡场,每天产鸡粪约100吨,年产鸡粪3.6万吨。据联合国FAO资料,全世界每年仅鸡粪就达460亿吨。目前,全国各种规模化的养殖场不断增加。例如,广东已有年产商品猪3000头以上的猪场80多个,5000头以上的95个;深圳有万头猪场12个,5000头以上的5个;北京有各种畜禽养殖场2500多个,其中机械化养鸡场901个,规模养猪场1254个,年养猪约600万头,年产猪粪约1500万吨,相当于3000万人口的粪便量。这些养殖场的周围,恶臭熏天,蚊蝇孳生,细菌繁殖,疫病传播,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
(2)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据测定,养殖场的污水排放量一般为其排粪量的0.5~1倍,其中以奶牛场的排放量为最高,约为其排粪量2~3倍。如果养猪场采取冲水消除粪污,一头猪日污水排放量为30kg,一个万头猪场年排污水109.5万吨。按此计算,全国饲养猪4.86亿头,年排污水即为53.22亿吨。养鸡场的污水排放量按与排粪等量计算,年排污水为1.39亿吨。据对全国444个大中型养猪场的调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水的养猪场占97.7%。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若直接排向河流,将严重污染下游地区水源,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据统计,年产1万头猪的养猪场,每天的排污量相当于5万人粪尿的生化需氧量BOP值为人类粪尿的13倍。据环保部门监测,用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进行评价,猪场排放的污水的化学需氧量(BOD5)超标76倍,悬浮固体物(SS)超标14倍,以上三项综合指标的污染指数Pij=63.61,达到了严重污染程度。
(3)恶臭对环境的污染畜禽业生产中的恶臭主要来自粪便、饲料发酵和家畜呼吸等。臭气的主要化合物有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吲哚、粪臭素(甲基吲哚)以及脂肪的醛类、硫醇和胺类等。应当指出的是,牛羊等反刍动物不仅产生大量粪便,而且也产生大量的甲烷等气体污染大气。据报道,反刍动物产生的甲烷气体占大气中的甲烷气体的1/5倍,特别是牛产生的甲烷气体量最大,是其它反刍动物的2~3倍。据O’Neill和Phillips(1992)报道,畜牧场散发出的恶臭,其臭味化合物有168种,其中30种臭味化合物的臭味阈值≤0.001mg/m3,在最低阈值的化合物中,有6/10含有硫。其中猪粪的臭味化合物有75种之多,主要是醇类、酮类、醛类、胺类、硫醇及含氮杂环化合物。这些气体的阈值很低(<0.001mg/m3),故臭味很大。总之,畜舍周围环境的空气达到严重的污染程度。
畜禽生产污染环境造成危害(1)占用和污染农田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现有的大中型畜禽养殖场2500多个,因堆粪占地1200亩,此外,还有数千顷畜禽养殖场附近的农田因高浓度粪水的侵蚀而失去或大大降低生产价值。
(2)污染水体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如未加妥善管理,随污水排放进入环境中就会引起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污染。其后果,首先是水体富营养化,即湖泊、水库或海湾等封闭或半封闭性的水体内氮、磷、碳等营养元素的富集导致某些特征藻类主要为蓝藻、绿藻等异常增殖,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生生物大批死亡,水味腥臭等。如1998年8月~10月份在渤海锦州湾由于入海污水和近海养殖业自身污染引发的大面积赤潮,使养殖业、捕捞业损失了近5.6亿元人民币。上海市郊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粪尿被直接排入河道,造成了黄浦江主干河流的富营养化。北京市密云水库是首都居民的饮用水源,目前也受到密云水库周边的引水渠旁数个大型养殖畜禽粪便污染的威胁;其次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污染。硝态氮进入人体后能通过酶系统还原为亚硝态氮,轻则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病,重则使婴儿死亡。NO3-N和NO2-N均为强化学致癌、致突变、致畸的性质,对人体危害十分严重。厩浆是动物废弃物的一种半液体混合物,其浓度比原污水高100倍。青贮饲料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发酵时产生的废液,其染污性是原污水的200倍。
(3)产生恶臭污染气体由于粪便中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堆放的畜禽粪便便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酚类物质、吲哚类物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危害着工作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4)造成生物污染畜禽粪便和污水一样,生物耗氧量很高,并含有悬浮固体、硝酸盐、磷以及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未经处理时它们会导致地表水富营养化以及浊度增加。受到畜禽粪便污染的水还会传播疾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养殖场的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结合小球藻生态养殖和生态采收及微生物发酵技术进行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回收综合利用,以解决政府与养殖户对于畜禽养殖污染纠结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畜禽养殖场内产生出沼气,沼气经过离心后分离出沼渣以及沼液,沼液经过消毒后留作培养小球藻的肥源;步骤2将水通过现有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作为培养小球藻的水源;
步骤3选择小球藻藻种,并进行扩大培养小球藻,按水、藻种、肥料的比例进行培养;步骤4经过上述三个步骤生产出来的小球藻藻种、水以及沼液,放置入大面积鱼藻培养池进行鱼藻混养;步骤5检测防治病害;步骤6从检测防治病害后的小球藻藻液中采收,并且通过采收后澄清水回收畜禽场利用。
该发明可进一步具体为包括步骤7从检测防治病害后的小球藻藻液中取出小球藻藻泥,藻泥直接拌饲料后返回畜禽养殖场喂养畜禽。
或者从检测防治病害后的小球藻藻液中取出小球藻藻泥,然后接种发酵,发酵成的藻菌营养液与饲料混拌后喂养畜禽。
所述发酵成的藻菌营养液接入所述步骤1中离心出的沼渣进行厌氧发酵,制成微生物肥料,或者藻菌营养液添加进畜禽粪便中进行沼气处理。
步骤4与步骤5之间包括小球藻精养的步骤,这样从检测防治病害后的小球藻藻液中取出小球藻藻泥,然后将藻泥喷雾干燥后制成藻粉,用藻粉加工保健食品。
所述步骤3中包括在户外扩大培养小球藻,用白塑料桶作为培养载体,留作大面积培养小球藻时的种源。
所述步骤4中鱼藻混养的养殖池包括三个施工方法砖混结构、土池结构或者塑料模结构。
所述步骤6中的采收采用生态采收法进行收集,或离心采收法或絮凝剂采收法,首先建一个采收水泥池,将小球藻培养液一次性采收或将培养液抽出1/3-2/3采收,剩下的加水加沼液再继续培养,3-5天可以采收一次。
本发明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的优点在于不但达到彻底治理畜禽的粪便污染问题,而且大规模培养繁育出稳产、高产、低成本的小球藻、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酵菌等有益细菌而获得微生物蛋白源,再返回畜禽养殖场使用,能大幅度降低饲料使用量,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促进生长,提高日增重,缩短养殖时间,除臭、驱蝇,改善饲养环境,全面提高肉品质,生产鲜美无药残的纯正天然绿色食品,有效防止餐桌污染,整个生态治理系统无三废排放,从接种至采收只有5-7天一个周期,这在目前是任何植物不能替代的,彻底地处理畜禽养殖场的粪便问题,有效地保护社会环境和河道水质,达到治理与回收综合利用目的。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发明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畜禽养殖场内产生出沼气,沼气经过固液离心机的离心,分离出沼渣以及沼液,沼液经过消毒后留作培养小球藻的肥源;步骤2将水通过现有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作为培养小球藻的水源,其中采用地下水的效果最好;步骤3选择小球藻藻种,并进行扩大培养小球藻,按水、藻种、肥料的比例进行培养,在户外扩大培养小球藻,可用白塑料桶作为培养载体,可以按照跟上述一样的水、藻种、肥料的比例进行培养,留作大面积培养小球藻时的种源;步骤4经过上述三个步骤生产出来的小球藻藻种、水以及沼液,放置入大面积鱼藻培养池进行鱼藻混养,该养殖池可以根据各畜禽养殖场的经济实力进行实施。具体三个施工方法一、为砖混结构;二、为土池结构;三、为塑料模结构,均可培养小球藻;步骤5小球藻精养,因为绿藻是一种富含人类所需的九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神奇的促长因子(C、G、F),所以,如果需要小球藻作为食品保健原料的话,那就通过精养培养来采收,如果小球藻作为饲料原料或饲料添加剂,那只要鱼藻混养,然后采收而可;步骤6检测防治病害,当培养小球藻藻液中每毫升小球藻细胞在5百万个左右就可以采收,可以用血球计数板计算或用分光光度计;步骤7从检测防治病害后的小球藻藻液中采收,采收可用现有的生态采收法进行收集,也可以用现有的离心采收或者絮凝剂采收法,需建一个采收水泥池,将小球藻培养液一次性采收或将培养液抽出1/3-2/3采收,剩下的加水加沼液再继续培养,3-5天可以采收一次,因为小球藻培养至收成只需5天左右,周期短,生长快,这在目前地球上任何植物所不能代替的,能有效替代果树或粮食作物耕作,并且通过采收后澄清水回收畜禽场利用,可节省大量用水;步骤8从检测防治病害后的小球藻藻液中取出小球藻藻泥,其后包括三个步骤步骤810藻泥直接拌饲料后返回畜禽养殖场喂养畜禽,可以大幅度减少当天的饲养饲料,降低成本,减少养殖风险,为畜禽养殖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步骤820将藻泥喷雾干燥后制成藻粉,用藻粉加工保健食品;步骤830接种发酵,藻泥接种发酵的原料和比例如下(重量百分比)藻泥100,EM(有益复合菌)0.5-1,红糖5-50,黑曲酶0.2-1,光合细菌2-20。充分利用天然微生物菌种,成为有益菌群的发酵液,发酵成的藻菌营养液用来拌饲料喂养畜禽,可以提高免疫力和饲料利用率,减少粪便臭味,缩短养殖周期,替代传统的抗生素抗菌素,提高肉质品味,达到出口标准,藻菌营养液还可以喷洒进畜禽养殖场进行除臭;步骤9步骤830中发酵成的藻菌营养液也可以接入步骤1中离心出的沼渣进行厌氧发酵,从而制成微生物肥料,或者藻菌营养液添加进畜禽粪便中进行沼气处理。
本发明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在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处理时,添加藻菌营养液的比例,促使其充分彻底分解有害成份和粗纤维大分子等,大大降低臭味化合物。
(2)小球藻种的筛选,确定小球藻,生长繁殖最佳的外界环境条件,从接种至采收在5-7天完成一个种植收成周期,这目前是任何植物不能替代的,彻底解决沼液量的问题。
(3)在培养小球藻过程,进行生态鱼藻培养法,是利用水体中生物群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生共长的生物链关系,创造小球藻培养良好生态环境,可节省大量的设备和生产用料,解决了长期以来小球藻培养成本居高不下的这一难题。
(4)运用小球藻生态采收法,收集小球藻,收集成本低,收集率高,培养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彻底解决畜禽养殖场的污水问题。
(5)应用微生物发酵破壁技术,进行对有益微生物品种的选择,用量确定,有益菌群之间比例的确定和发酵时间的周期,与小球藻收集的浓缩液有相互作用的原理,小球藻对有益菌产生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可破壁小球藻,形成相互相成作用的藻菌营养液。
(6)把藻菌营养液按比例搅拌饲料喂养畜禽动物和稀释喷洒畜禽栏舍及沼液、沼渣厌氧发酵,解决臭味化合物和药物残留及人体健康问题。
(7)创新出一条以小球藻细菌法为纽带,“畜→禽→沼→鱼→藻→菌”共生互促关系的食物链循环与生态平衡系统的新途径。
(8)彻底解决畜禽养殖户当心治污的投入与产出问题。
本发明中产生的沼气可以返回畜禽养殖场能源综合利用,传统的畜禽场发酵沼气虽然已经通过无害化处理,但是它的沼液根本没有达到生化需氧量≤150mg/L,化学需氧≤400mg/L、悬浮物≤200mg/L、氨氮≤80mg/L、总磷≤8mg/L、粪大肠菌≤10个/mg、蛔虫卵≤2个/L,臭气浓度无量纲标准值70等的排放标准。二则直接排入河沟或还田耕用,因为沼液富含许多的植物营养物质,这样排放极大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也极大超过农田的最大负荷量,造成地面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本技术方案在畜禽养殖场沼液发酵的当时,加入藻菌营养液,让其充分发酵,彻底分解有害成分其粗纤维大分子等。因为沼液富含有机营养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数,特别是含有促进小球藻生长的赤霉素,吲哚基醋酸,所以小球藻精养阶段,只用沼液和几种化学分析纯就可以。
通过本技术方案处理后,排入河内的污水经过检测生化需氧量≤10mg/L,化学需氧量≤30mg/L,悬浮物≤1mg/L,氨氮≤5mg/L,总磷≤0.5mg/L,粪大肠菌≤0个/ml,蛔虫卵≤0个/L,臭气浓度无量纲标准值10等的排放标准。从上述检测指标可以看出,通过本技术方案处理后的排放标准,完全低于国家要求的排放指标,而且可以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排放,还可以返回畜禽养殖场使用,形成良性循环用水。
小球藻在20个小时内能繁育出2、4、8、16的个体几何倍数,所以说从培养至采收在5天左右可以完成一个周期。这是任何植物都不能替代的,根据试验结果表明,种植一亩粮食作物所需沼液量为10吨,种植一亩蔬菜年所需的沼液量为20吨,种植一亩传统果树所需沼液量为15吨,种植一亩新品种现代果树年所需的沼液量为20吨,繁育一亩小球藻年所需沼液量为1080吨,因此可知,繁育一亩小球藻年所需的沼液量是粮食作物的108倍,是蔬菜的54倍,是传统果树的72倍,是现代果树的54倍,所以用小球藻治污的用肥量是任何植物所不能替代的,能有效地彻底的解决畜禽养殖场的粪便过量以及沼液污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我们把采收到藻泥可直接搅拌到全价饲料中去,藻泥与全价饲料比为0∶1-2∶1进行厌氧发酵储存。使用方法从搅拌第一天开始喂养直至30天内用完,该时间都新鲜,该方法可节约饲料1/4以上,畜禽提前出栏上市,把藻泥与有益菌群发酵成为藻菌营养液,然后与全价饲料搅拌喂养畜禽,配比例为0∶1-1∶10进行厌氧发酵储存。使用方法从搅拌第一天开始喂养直到30天之内用完为止,该时间内搅拌物都新鲜,该方法可节约饲料百分二十以上,提高免疫力,减少粪便臭味,更有效地保护环境。
本技术方案所提到的“小球藻”,农业部已批准小球藻作为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批号新饲添字004号。小球藻(chlorella)为细小粉状颗粒,直径为3-8微米的小球状单细胞绿藻。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叶绿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微量元素、多糖、糖蛋白等多种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最精华、最神奇的小球藻生长素(Chlorella Growth Factor)简称CGF。CGF主要由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酸(DNA)组成,它们在消化和同化作用下后的核苷酸结合物能立即产生修复动物身体基因结构的“建筑材料”。它富含能促进动物健康的核酸,是一种巨大功效的天然免疫力促进剂。
小球藻促长素富含促进动物和人体健康的核酸。CGF主要由核糖酸(DNA)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尚未未证实的丰富的核酸衍生物组成。CGF是在剧烈光合作用中产生促进小球藻快速成长,可使小球藻每个细胞隔20个小时分裂出四个新细胞,它的生物活性用用力是在地球上目前没有其它植物所能代替的。小球藻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促长素(CGF)成份。小球藻促长素其最大的特点可与抗生素、抗菌素同时间使用。小球藻促长素在高温下或在饲料澎化制粒下不影响它的生物活性作用成份。小球藻促长素(CGF)能提高动物快速发育成长的比率以及增加被破坏细胞组织的修复比率。小球藻促长素(CGF)是促进动物在激烈运动和疾病后的体力迅速恢复,促进饲料的蛋白质、酶其营养成份在动物细胞核中RNA,DNA含量。刺激被破坏细胞组织的修复以及保护细胞免受有毒物质侵蚀的功能。小球藻促长素(CGF)能激活动物体防御,免疫组织中的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对二口恶英为代表的污染环境有害物质起到解毒、排泄作用。能促进酵母菌、纳豆牙胞杆菌、枯草杆菌、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增殖,可使乳酸菌增值比对照组增加10倍。随着动物生长时间的推迟,细胞发展也缓慢下来,营养摄取效率减低,更多有毒物质滞留细胞中,这导致动物体增加疾病,当他们的RNA和DNA处于良好状况并能有效地运用,动物就能有效地摄入营养,排斥有毒物质和避免生病。小球藻促长素能调节动物摄入饲料后营养平衡的功能,即能使动物充分吸收饲料营养,又能达到动物营养均衡,促进健康快速成长。
以下所述为对该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1)固定资产投入该治污投入是根据畜禽动物的出栏数来决定的,本技术方案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安仁养猪场以做了治污与回收综合利用的效益分析试验。依照禽畜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量标准(GB/T18596-2001)25kg以上的猪日平均排放污水30kg(冲水清洗工艺)和15kg(干清粪工艺)。该试验场年出栏成品猪4000头,那么日排入污水量为 因为本技术方案是用生态法培养小球藻治污,从接种至采取需要5-7天的周期,试验场七天的排污总量为40000kg/日×7天=280000kg,所以把7天的总污水量280000kg进入一个杀菌消毒池进行净化处理留作培养小球藻备用,(该池也是小球藻采收池)规格为砖混结构15m×15m×1.5m=337.5m3价格337.5m3×50元=16875元占地面积225m2然后根据小球藻生态培养法的比例进行计算,把配方好的小球藻液进入一个培养池繁育小球藻,规格为土模结构50m×50m××1.5m=3750m3价格3750m3×5元=18750元占地面积2500m2(2)水、电设备投入①1吨发酵罐自已加工4个,8000元;②常规化验仪器,5000元;③培养小球藻搅拌器,2000元;④进排水管、采收管,3000元;⑤电器设备,3000元。合计56625元。
(3)流动资金投入①人员2人,其中技术人员1人;2人×1300元/人月均×12个月=31200元②小球藻促长剂,按月产60吨小球藻浓缩液计算800元/月均×12个月=9600元;③小球藻采收剂1800元/月均×12个月=21600元;④水7万吨×0.2元=14000元;⑤电4KW×6小时×0.5元/度×360天=4320元;⑥藻菌种1000元/月均×12个月=12000元;
⑦发酵辅料按年产700吨藻菌营养液计算700吨×50元/吨=35000元;合计99640元。
(4)总投资额固定资产56625元+流动资产99640元=156265元;(5)年产值A、700吨藻菌营养液÷3(效价)×2000元(饲料吨价格)÷10000=46.6万元;B、700吨藻菌营养液×4000元/吨÷10000=280万元。
(6)成本核算1.工资31200元;2.小球藻促长剂9600元;3.小球藻采收剂21600元;4.水14000元;5.电4320元;6.藻菌种12000元;7.发酵辅料35000元;8.设备折旧费21000元×10%=2100元;9.设备修理费21000元×3%=630元;10.田地租赁费2725m2×1元/m2=2725元;11.建筑折旧费35625元×6%=2137.5元,合计135312.5元÷10000=13.53万元;(7)利润46.6万元-13.53万元=33.07万元。
备注通过治污与藻菌营养液返回畜禽场使用后,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免疫,替代药物用剂量,回收水循环使用;提高饲料利用率,提前出栏,节省工资及投资利息等综合效益,该效益未列入经济效益分析。
权利要求
1.一种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畜禽养殖场内产生出沼气,沼气经过离心后分离出沼渣以及沼液,沼液经过消毒后留作培养小球藻的肥源;步骤2将水通过现有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作为培养小球藻的水源;步骤3选择小球藻藻种,并进行扩大培养小球藻,按水、藻种、肥料的比例进行培养;步骤4经过上述三个步骤生产出来的小球藻藻种、水以及沼液,放置入大面积鱼藻培养池进行鱼藻混养;步骤5检测防治病害;步骤6从检测防治病害后的小球藻藻液中采收,并且通过采收后澄清水回收畜禽场利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7从检测防治病害后的小球藻藻液中取出小球藻藻泥,藻泥直接拌饲料后返回畜禽养殖场喂养畜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7从检测防治病害后的小球藻藻液中取出小球藻藻泥,然后接种发酵,发酵成的藻菌营养液与饲料混拌后喂养畜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成的藻菌营养液接入所述步骤1中离心出的沼渣进行厌氧发酵,制成微生物肥料,或者藻菌营养液添加进畜禽粪便中进行沼气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与步骤5之间包括小球藻精养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7从检测防治病害后的小球藻藻液中取出小球藻藻泥,然后将藻泥喷雾干燥后制成藻粉,用藻粉加工保健食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包括在户外扩大培养小球藻,用白塑料桶作为培养载体,留作大面积培养小球藻时的种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鱼藻混养的养殖池包括三个施工方法砖混结构、土池结构或者塑料模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采收采用生态采收法进行收集,或离心采收法或絮凝剂采收法,首先建一个采收水泥池,将小球藻培养液一次性采收或将培养液抽出1/3-2/3采收,剩下的加水加沼液再继续培养,3-5天可以采收一次。
全文摘要
一种养殖场生态治理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沼气离心出沼渣及沼液,沼液消毒;水过滤;选择小球藻藻种并扩大培养;经过上述步骤生产的藻种、水及沼液进行鱼藻混养;检测防治病害;采收,采收后澄清水回收畜禽场利用;从藻液中取出藻泥,拌饲料后返回畜禽养殖场喂养畜禽,或者接种发酵,发酵成的藻菌营养液与饲料混拌后喂养畜禽,或者从经过精养的藻液中取出藻泥,然后喷雾干燥制成藻粉后加工成保健食品。本发明结合小球藻生态养殖和生态采收及微生物发酵技术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回收综合利用,创新一条以小球藻细菌法为纽带,“畜→禽→沼→鱼→藻→菌”共生互促关系的食物链循环与生态平衡系统的新途径。
文档编号C12N1/12GK101074144SQ20061004061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7日
发明者郭文瑞 申请人:郭文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