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标准化机制单元容器组合的生产沼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沼气开发科学领域,确切的说属标准化小单元容器组合装置生产沼气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多采用地面下建造沼气池的方式生产沼气,或者制作不规范的各类沼气罐生产沼气。但是未见有以标准件的形式,生产系列性规范化的沼气生产装置。很不利于在农村全面普及沼气生产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以简单的机制标准件形式的组合,来解决系列规范的沼气生产装置,实现简便适用的,低成本高收益的规范化农村沼气生产。
本发明它主要是由机制单元化方柱体形沼料容器、容器上的组装部件以及相匹配的常规水封压力集气罐和相应的保温房构成,其特征在于,单元化方柱体形沼料容器及其组装部件都是按标准化设计,机械制作而成,具有宜于规范化生产使用的特征。
技术方案具体的说1、机制单元化沼料容器,它是采用可塑原料制作,其构造是由方柱体形顶面带有圆口缩沿卡台的容器体、顶口封接法兰盘堵、缩沿卡台四角设有的压封管件连接孔以及一侧壁上部设有的出液压封管件连接孔和下部的方形出料法兰盘堵构成,其特点是容器的设计与生产都采用标准化方式。
2、单元化沼料容器的组合生产装置,是由常规标准管件的连接方式来完成的。如单元化容器上采用的法兰盘堵封闭进出料口技术,出气出液孔管件压封连接技术和连接管路上应用的管件,都是常规的标准化组装技术。
3、本沼气生产装置,包含有水封压力集气罐和保温房等辅助设施,根据环境和规模等条件,可以适当的安排取舍,目的是为了生产和使用方便,降低成本。
4、本发明完整组装后,同样具有现有沼气池生产技术的一般功能与特征,如反应容器,进出料方式,出液产气管路以及保温等技术都和现有生产技术基本相同,只不过本发明装置的标准化创新,为沼气生产设备的简便化,生产工艺的规范化,降低生产成本开创了新的途径。
5、本发明装置,还设有气动搅拌管,为有效调控生化反应,提高沼气生产率创造条件。
6、在单元容器底部置有拖动小轮车,为便于输送组装而用。
本发明实现后与以往技术相比1、增加了沼气生产设备的标准化组装内容;2、装置的组装化简便了生产设备制造工艺;3、小型单元化为降低成本创造了条件;4、保温房的应用可使沼气生产常年化。
图1是标准化机制单元容器组合的生产沼气装置简单示意图。
图2是标准化机制单元容器简单构造示意图。
图3是常规压力水封集气罐示意图。
图4是一组装置的组合平面示意图。
图中序号1、为保温房、2保温房板的折页式联接、3标准单元容器体、4集气罐、5容器进料口法兰封堵、6容器出料口法兰封堵、7单元容器间连接管件、8容器出气连接管路、9装置安全阀、10出沼液管路、11装置加水管路、12装置出沼气管路、13加料漏斗管路、14容器各连接管路中的阀门、15容器上的各压封管件连接孔、16管件连接中的活节头、17出沼液虹吸管路、18气动调控管、19拖动小轮车、20集气罐顶法兰封堵。
具体实施例方式从图1中可以看到本发明的一组装置1-12的标准化整体组装状态标准单元容器体3水封集气罐4与外罩保温房1置放的很紧凑,占地较小便于管理,显现出标准化组装的优点。
从图2中可见单元化容器3上的圆形进料口法兰封堵5中心留有的加料漏斗管13,容器壁下部设有的长方形出料法兰封盖6和上部置有的出液虹吸管路17,还有容器顶面的气动调控管18,各压封管件连接孔15,管路中的阀门14和活节头16以及容器底的小轮拖车19,这些部件大多为通用标准化部件。
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到常规水封压力集气罐4与各单元容器3的管路连接与紧凑的置放位置,充分地显现了本发明标准化组装占地小的优越性。
由图1到图4表现的本发明装置只是其中一例,它完全可以有其它许多组合方式,这是标准化产品的优越性,它将给农村灵活开发沼气生产带来积极的效果。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充分的体现了以机制单元化的技术特征可以较好地实现沼气规范化生产。
权利要求
1.标准化机制单元容器组合的生产沼气装置,它主要是由机制单元化方柱体形沼料容器、容器上的组装部件以及相匹配的常规水封压力集气罐和相应的保温房构成,其特征在于,单元化方柱体形沼料容器及其组装部件都是按标准化设计,机械制作而成,具有宜于规范化生产使用的特征。
全文摘要
标准化机制单元容器组合的生产沼气装置,属沼气开发科学领域。研发它的目的是为了以简单的标准化组合生产装置形式,解决农村沼气生产不规范,不宜开发的问题。本发明它主要是由机制单元化方柱体形沼料容器、容器上的组装部件以及相匹配的常规水封压力集气罐和相应的保温房构成,其特征在于,单元化方柱体形沼料容器及其组装部件都是按标准化设计,机械制作而成,具有宜于规范化生产使用的特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1.增加了沼气生产设备的标准化组装内容;2.小型单元化组装为降低成本创造了条件;3.保温房的应用可使沼气生产常年化。
文档编号C12M1/107GK101033447SQ20071001035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2日
发明者孙正维 申请人:孙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