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蝇蛆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

文档序号:593597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蝇蛆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蝇蛆培育冬虫夏草的新技术,属食用菌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全世界目前已报道发现由虫草属真菌Cordyceps寄生于昆虫、蜘蛛和其他生物长出子实体的虫草种类达400多种;我国已记录68种。冬虫夏草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中的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enesis(Berkeley)Saccardo(1878)寄生于昆虫纲、鳞翅目、蝙蝠蛾科、蝠蛾属Hepialus幼虫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是我国特产,名贵的中药材。而本发明利用冬虫夏草菌(被毛孢菌)和蝇蛆(鲜蛆或干蛆粉)通过先进的培养技术培育出的(以下简称)“蝇蛆虫草”,其成份已超过天然虫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药用冬虫夏草,最早的文字见于清朝汪昂的《本草备要》(1694)所载″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咳。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后来,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1756)一书中记载″夏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该书还对冬虫夏草的产地、食用方法和用量有详细的记述。1757年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一书也指出“冬虫夏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其后《黔囊》、《文房肆考》、《四川通志》、《本草图说》等数百部古药书中都记载了冬虫夏草。
我国把冬虫夏草作为药材出口到国外的历史比文字记载的更悠久。从明代中叶1400一1465年间就从浙江传到日本,并在贵族中广泛食用。1723年由欧洲的传教士尚加特利茨库把从中国西北采到的冬虫夏草带到法国,由Reaumur在法国科学院的学士大会作了介绍,并登在会议纪要上;1943年,Berkeley鉴定了中国的冬虫夏草,正式定名为中国虫草Sphaerisienesis;1878年由Saccardo归为虫草属Cordyceps,冬虫夏草的研究在国外引起重视,中国虫草也开始驰名于世。
冬虫夏草由于仅分布于中国,又是数百年来我国和亚洲人民视为与天然人参、鹿茸相媲美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享有极高的声誉。它药性作用温和,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更具有广泛的药用和食用性,长期以来是我国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高级滋补品,并且一年四季都可食用,对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服用,无任何副作用。古代70多部中药学文献把冬虫夏草的功用归纳为″能阴阳并补,治劳嗽膈症,诸虚百损;功与人参、鹿茸同,但药性温和,老少病虚者皆宜食用……。″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有200多部药书详细记载了冬虫夏草的药效与用途,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功用为″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随着国内外医学的发展和中药学在全世界逐步普及,近年来发现冬虫夏草的功用效果越来越广泛。经研究证明,它是具有镇静,止血,抗惊厥,降压,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凝结,抗衰老,调节人体免疫和具有抗肺癌、淋巴癌和肝癌功能的药物。目前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药学界和生物学界研究者的重视,有关研究报道大量增加。
目前,因狂挖乱采,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天然产品日益减少,天然产量不能满足市场,价格日益增高,冬虫夏草市场价格不可估量。就北京大型超市、同仁堂专卖店等,天然虫草每公斤售价已超过30万元。因此,为弥补天然不足,人工培育虫草便成为当务之急。家蝇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干蝇蛆、蛹和蝇尸的粗蛋白分别为66.88%、58.2%和64.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何风琴教授在《家蝇养殖与综合利用技术》一书中写到利用家蝇幼虫开发新型医药,家蝇具有特殊的免疫功能,其体内含有的“抗菌活性蛋白”只要万分之一浓度就可以杀灭病菌,同时幼虫体内含有的一类粪产碱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并能促进表皮的生成和创伤的愈合。蝇蛆虫草的发明,对未来科学家根治癌症又开创了一种新的资源。它不仅含有冬虫夏草具含的18种氨基酸和蛋白质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它的药用成份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腺苷、尿苷、腺嘌呤、尿嘧啶等核苷类都超出了冬虫夏草的含量,并且含有天然虫草不具有的几丁质酶及抗菌肽。冬虫夏草抗癌研究虽起步较早,只不过近年来发展较快,蝇蛆虫草免疫药理的研究为虫草作为抗癌药提供了有力证明;蝇蛆虫草培养成功,替代了天然虫草相似成分及类似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开辟了药源,蝇蛆虫草使未来临床大量应用成为现实;临床研究广泛的开展,向人们展示了广阔的前景,蝇蛆虫草必将以崭新面貌为人类攻克癌症作出其应有的贡献。蝇蛆虫草其特征园型、片状。长期食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生成,是本发明的根本所在。
本发明蝇蛆虫草生产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原料来源广泛,完全可规模化,正规化,大批量培养生产,无环境污染。它的出现定能完全改善目前冬虫夏草的生长及消费领域的困境,普及健康,攻克癌症,造福人类。为保证我们这一发明实施和规范推广,特对本发明申请专利,争取早日实施生产并大面积培育推广。


发明内容
首先选择生产地四周无污染源,准备生产“蝇蛆虫草”的原料、用具、器材、培养室、消毒用品等。并做好接种前的消毒灭菌工作。采用配料-灌装-封口-灭菌-冷却-接种-培养-采收等工艺。

具体实施例方式 用100个250毫升的广口瓶为配制单位。先将250毫升的广口瓶,用0.05%的高锰酸钾液消毒。每瓶将新鲜蝇蛆汁或(蝇蛆干粉)6~12克、大米10~15克、装入瓶内。再向瓶内灌入80ml营养液。
营养液的配制纯牛奶粉80~100克蔗糖60~120克葡萄糖20~40克酵母粉20~30克植物蛋白20~30克硫酸镁4~8克,以上原料在三角烧瓶内分别溶化待用。取丰菇素5~10毫升,然后将以上溶化的原料混合在一起,加水至8000毫升,搅拌均匀后以每瓶80毫升,分别灌装到100个培养瓶内,随后封口灭菌。
灭菌灭菌要求温度在120~130℃,时间30~40分钟,灭菌完成,待培养瓶冷却后即可接种。
接种本发明采用冬虫夏草菌(被毛孢菌)做菌种,接种要求在无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瓶放在培养室内立体多层架上,控制室内温度在20~26℃之间,湿度在50%~70%之间,经过35-45天的生长后即可采收。
其方法同时适用虫草属类所有菌种的栽培。
将采收后的蝇蛆虫草,可根据市场需求,即可出售鲜品,也可加工成干品(或粉碎成干粉)出售。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蝇蛆培育冬虫夏草的新技术,属食用菌栽培领域。
1、蝇蛆虫草是用冬虫夏草菌(被毛孢菌)在营养液内经无性型培育出的一种蝇蛆虫草。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蝇蛆虫草,其特征在于所述蝇蛆虫草包括每瓶将新鲜蝇蛆汁或(蝇蛆干粉)6~12克、大米10~15克、装入瓶内。再向瓶内灌入80ml营养液。
3.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蝇蛆虫草,其特征在于所述蝇蛆虫草还包括纯牛奶粉80~100克蔗糖60~120克葡萄糖20~40克酵母粉20~30克植物蛋白20~30克硫酸镁4~8克,以上原料在三角烧瓶内分别溶化待用。
取丰菇素5~10毫升,然后将以上溶化的原料混合在一起,加水至8000毫升,搅拌均匀后以每瓶80毫升,分别灌装到100个培养瓶内,随后封口灭菌。
4.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蝇蛆虫草,其特征是有新鲜蝇蛆汁或(蝇蛆干粉)、大米等为主要原料,加入菌体生长必须的营养成份,形成了蝇蛆虫草生长的一个载体,而使菌体讯速生长,是本发明的关健。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蝇蛆虫草,其特征可根据生产和市场的需要,改变培养瓶的大小就能够生产出形态和重量不同大小的蝇蛆虫草。
6.其方法还包括适用虫草属类所有菌种的栽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蝇蛆培育冬虫夏草的新技术,属食用菌栽培领域。而本发明利用冬虫夏草菌(被毛孢菌)和蝇蛆(鲜蛆或干蛆粉)通过先进的培养技术培育出的(简称蝇蛆虫草),其成份已超过天然虫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蝇蛆虫草的培养成功,替代了天然虫草相似成分及类似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药源,蝇蛆虫草使未来临床大量应用成为现实;临床研究广泛的开展,向人们展示了广阔的前景,蝇蛆虫草必将以崭新面貌为人类攻克癌症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文档编号C12N1/14GK101113416SQ20071013777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8日
发明者吕志刚 申请人:吕志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