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营养粽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85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健营养粽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营养粽子。
背景技术
粽子为中国古老的传统食品,人们在端午节包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 屈原。但是传统的粽子只是用艾叶或苇叶包糯米和大枣制成粽子,品种单一。现也有肉粽 子或豆沙粽子及各种辅料的粽子,但也只是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们并不满足只在端午节吃粽子,日常生活中吃粽子也日渐增多,所以需要更多品种的 粽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健营养粽子。为了实现上述目 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健营养粽子,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黄米100 200份、乌梅10 - 20份、山药20 - 30份、猕猴桃20 - 30份、枸杞10 - 20份、五味子5 '10份、茯苓5 10份、水10 - 15份。
上述的保健营养粽子的制作方法如下
1)将黄米用水浸泡; 2)将乌梅、山药、猕猴桃、枸杞、五味子和茯苓切碎,做成馅;
3)将做好的馅同泡好的黄米一起用苇叶包好。
本发明中, 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梅子中含多种有机酸,有改善肝脏机能的 作用。梅子中的梅酸可软化血管,推迟血管硬化,具有防老抗衰作用。
山药学名薯蓣。具有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肾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延年
益寿功效。 猕猴桃猕猴桃别名奇异果。含有多种氨基酸,像麸氨酸及精氨酸这两种氨基酸 可作为脑部神经传导物质、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含亮 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等十多种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每 100克果肉含钙27毫克,磷26毫克,铁1. 2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 素C的含量达100毫克(每百克果肉中)以上,有的品种高达300毫克以上,是柑桔的5--10 倍,苹果等水果的15-30倍,因而在世界上被誉为"水果之王"。多食用猕猴桃可以预防老 年骨质疏松;抑制胆固醇在动脉内壁的沉积,从而防治动脉硬化;可改善心肌功能,防治心 脏病等。在抗癌方面,具有抑制肠道内亚硝胺对组织的诱变作用。 一些癌病人食用猕猴桃 后,可以减轻厌食和恶病质,还可以减轻病人作X线照射和化疗中产生的副作用或毒性反 应。多食用猕猴桃,还具有阻止体内产生过多的过氧化物,防止老年斑的形成,延缓人体衰 老。 枸杞味甘,平。入肝、胃二经,兼入肺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 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 五味子五味子果实作中药功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 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药理试验证明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肌体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液分泌,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果 皮及成熟种皮含木脂素,是五味子的药用有效成分,其中包括多种五味子素。种子含脂肪, 油脂可制肥皂或机械润滑油。茎叶及种子均可提取芳香油。 茯苓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功效。用于水肿 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理论及配伍等理论为指导, 遵循中医的归经理论,将中药与饮食相结合,除了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外,还具有食品的一 般特点,强调色、香、味、形,注重营养价值,既对人体的养生具有积极作用,又对人体具有良 好的营养作用,激起人们的食欲。本发明结合我国传统食品的特色,结合山药、枸杞、五味子 和茯苓等中药及猕猴桃和乌梅的果蔬食品的保健功能,可在家居、休息、饮宴、娱乐交际、接 待宾客、旅游、疗养活动中,丰富饮食内容、美化人民生活、弘扬中国饮食文化,在饮食的同 时起到保健功效,给人以余味无穷的昧力。本发明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 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种保健营养粽子,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黄米150份、乌梅150份、山药25份、猕猴桃25份、枸杞15份、五味子8份、茯苓8份、水12份。 保健营养粽子的制作方法如下 1)将黄米用水浸泡; 2)将乌梅、山药、猕猴桃、枸杞、五味子和茯苓切碎,做成馅; 3)将做好的馅同泡好的黄米一起用苇叶包好。 实施例2 —种保健营养粽子,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黄米100份、乌梅10份、山药20份、猕猴桃20份、枸杞10份、五味子5份、茯苓5份、水10份。 保健营养粽子的制作方法如下 1)将黄米用水浸泡; 2)将乌梅、山药、猕猴桃、枸杞、五味子和茯苓切碎,做成馅; 3)将做好的馅同泡好的黄米一起用苇叶包好。 实施例3 —种保健营养粽子,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 黄米 200份、 乌梅 20份、 山药30份、 猕猴桃30份、
枸杞 20份、 五味子10份、 茯苓 10份、水 15份。 保健营养粽子的制作方法如下 1)将黄米用水浸泡; 2)将乌梅、山药、猕猴桃、枸杞、五味子和茯苓切碎,做成馅; 3)将做好的馅同泡好的黄米一起用苇叶包好。
权利要求
一种保健营养粽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黄米100~200份、乌梅 10~20份、山药20~30份、 猕猴桃20~30份、枸杞10~20份、 五味子5~10份、茯苓5~10份、 水10~15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营养粽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 将黄米用水浸泡;2) 将乌梅、山药、猕猴桃、枸杞、五味子和茯苓切碎,做成馅;3) 将做好的馅同泡好的黄米一起用苇叶包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粽子。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黄米100~200份、乌梅、山药20~30份、猕猴桃20~30份、枸杞10~20份、五味子5~10份、茯苓5~10份、水10~15份。保健营养粽子的制作方法如下将黄米用水浸泡;将乌梅、山药、猕猴桃、枸杞、五味子和茯苓切碎,做成馅;将做好的馅同泡好的黄米一起用苇叶包好。本发明的粽子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口味,增加了粽子特色,而且营养丰富。
文档编号A23L1/30GK101756223SQ20081022895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
发明者刘兴廉 申请人:刘兴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