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888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自动调整间距的面
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面皮材料筋性种类甚多,使面皮的软硬程度也不相同,而面皮在制作时均需 通过面皮压面机进行辗压、折叠再裁切成型。 一般来说面皮经过面皮压面机的辗压滚轮的 辗压,使面皮成薄片状后再经过不同输送带的往复牵引,使面皮折叠成双层或多层。在辗压 或折叠过程中,面皮会经过多次的循环辗压,才能达到预定的面皮厚度或面皮结构。 现有的面皮压面机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公告号第301136号的全自动面皮压面切割 机,如图1所示,具有一机台l,所述机台1 一侧设有一可调式滚轮组ll,所述可调式滚轮组 11的一侧连接中层输送带12,而所述可调式滚轮组11的另一侧装设有一螺杆13,所述螺 杆13穿设于一支架14上,而螺杆13的自由端再穿设于可调式滚轮组11的一侧。辗压过 后的面皮15会由中层输送带12向上推进到可调式滚轮组11与辗压滚轮16之间,再输送 到下一个工作站(例如裁切)。 由于面皮15除了具有不同厚度外,且因其内部结构的关系,也具有不同的软度, 当每次辗压的面皮厚度不同时,则需要调整可调式滚轮组11与辗压滚轮16之间的间距,或 当面皮15硬度太软时,在输送过程中面皮15不易被输送带向上推动,所以也必须调整可调 式滚轮组11与辗压滚轮16之间的间距。但是,现有的技术在调整时需要以手动方式调整 螺杆13,但以手动调整螺杆13控制不易,无法调整到最适合面皮厚度的间距,并且以手动 调整螺杆13缺乏便利性且耗费时间。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可调式滚轮组仍然存在诸多缺点,导致间距调整控制不 易,进而延长辗压面皮的时间,所以将导致整体的实用性降低。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弹性调整间距 的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在提供一种能提升效率的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在提供一种能降低成本的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应用于压制面皮,所述面皮
压面机包含一压面机台、一连接于所述压面机台的上层输送带、位于所述上层输送带下方
的中层输送带及位于所述中层输送带下方的下层输送带,所述下层输送带的一端与压面机
台连接,所述压面机台内部具有多辗压滚轮,且于所述多辗压滚轮的一侧设有一推进结构,
其中,所述推进结构具有一弹性滚轮组以及多连接所述弹性滚轮组与压面机台的弹性元
件,使所述弹性滚轮组通过多弹性元件的设置,得以朝外弹性移转,所述弹性滚轮组具有设于相对两侧的支架及间隔排列于两支架之间的多滚轮,所述弹性元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支 架与压面机台。 前述的弹性滚轮组的两支架之间的多滚轮由下至上呈弧形排列的设有第一滚轮、
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及第四滚轮。且所述弹性滚轮组以第一滚轮为轴心而向外弹性移转。所
述弹性滚轮组的多滚轮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多个辗压滚轮以逆时针方向旋转。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推进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弹性滚轮组,使所述弹性滚
轮组得以依循不同的面皮厚度而自动调整其间距,所以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调式滚轮组
无法在面皮输送过程中得以自动调整间距的缺点,以及以手动螺杆调整间距容易产生误差
等缺点。

图1为中国台湾省专利公告号第301136号的全自动面皮压面切割机的平面示意 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l-机台;ll-可调式滚轮组;12_中层输送带;13_螺杆;14-支 架;15-面皮;16-辗压滚轮;2_面皮压面机;20_压面机台;201_勾部;21_上层输送带; 22-中层输送带;23-下层输送带;24-辗压滚轮;30-推进结构;31-弹性滚轮组;310-支 架;311-第一滚轮;312-第二滚轮;313-第三滚轮;314-第四滚轮;315_横梁;316_勾部;
32-弹性元件;4-面皮。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 常知识者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 面示意图及推进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 应用于辗压面皮及折叠面皮,所述面皮压面机2具有一压面机台20、一连接于所述压面机 台20的上层输送带21、位于所述上层输送带21下方的中层输送带22及位于所述中层输送 带22下方的下层输送带23,所述下层输送带23的一端与压面机台20连接,所述压面机台 20内部具有多个辗压滚轮24,且在所述多个辗压滚轮24的一侧设有一推进结构30。 如图3所示,所述推进结构30具有一弹性滚轮组31以及多连接所述弹性滚轮组 31与压面机台20的弹性元件32,所述弹性滚轮组31具有设于相对两侧的支架310,两支架 310之间由下至上呈弧形排列的设有第一滚轮311、第二滚轮312、第三滚轮313及第四滚轮 314。并且两支架310外侧复设有一与两支架310垂直连接的横梁315,所述横梁315的两 侧表面设有勾部316,所述勾部316用以勾设所述弹性元件32的一端,所述弹性元件32的 另一端勾设于压面机台20上所预设的勾部201 (如图2所示)。这样,利用两弹性元件32 装设于弹性滚轮组31的两侧,使弹性滚轮组31能以第一滚轮311为轴心而朝外侧弹性移 转。[0021] 请再配合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在实际使用 时,所述推进结构30装设于所述压面机台20内的一侧,所述弹性滚轮组31的第一滚轮 311、第二滚轮312、第三滚轮313及第四滚轮314以顺时针方向旋转,而邻近所述弹性滚轮 组31的辗压滚轮24都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藉此,辗压过程中将面皮4由压面机台20上方 置入,面皮4经过辗压则会输送到上层输送带21上,再传送到中层输送带22,接着再输送到 下层输送带23,并在下层输送带23前端进行回转而将面皮4对折后,再输送到下层输送带 23的另一侧,此时,面皮4的厚度已经变成原来的两倍,而对折后的面皮4会持续由下层输 送带23朝向压面机台20内输送,而当面皮4进入到压面机台20内部时,面皮4则会经由 所述弹性滚轮组31的带动而向上传送。并且,当面皮4在向上传送时,面皮4会对弹性滚 轮组31产生一推力,使弹性滚轮组31得依循面皮4的厚度而向外弹性移转,所以能自动调 整弹性滚轮组31与辗压滚轮24之间的间距。因此,弹性滚轮组31可依循不同的面皮4厚 度而自动弹性调整间距,且能在辗压面皮4的过程中自动弹性调整间距。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以一弹性滚轮组能自动弹 性调整多滚轮与辗压滚轮的间距,所以能依循不同的面皮厚度而自动弹性调整,且在面皮 辗压的过程中即能同时进行间距的调整,因此,无需如现有的技术需要在辗压之前先行调 整。另外,弹性滚轮组依循面皮的厚薄而自动调整间距,所以所形成之间距将更吻合面皮的 厚度,而不易产生误差。再者,弹性滚轮组的整体结构简单且装设容易,所以相对能减低整 体成本及增加整体实用性。 以上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 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 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后述的申请专利范围 所涵盖。
权利要求一种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应用于压制面皮,所述面皮压面机包含一压面机台、一连接于所述压面机台的上层输送带、位于所述上层输送带下方的中层输送带及位于所述中层输送带下方的下层输送带,所述下层输送带的一端与所述压面机台连接,所述压面机台内部具有多个辗压滚轮,且于所述多个辗压滚轮的一侧设有一推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结构具有一弹性滚轮组以及多个连接所述弹性滚轮组与所述压面机台的弹性元件,使所述弹性滚轮组通过所述多个弹性元件的设置,得以朝外弹性移转,所述弹性滚轮组具有设于相对两侧的支架及间隔排列于该两支架之间的多个滚轮,所述弹性元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支架与所述压面机台。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滚轮组的两支 架之间的多个滚轮由下至上呈弧形排列地设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及第四滚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滚轮组以所述 第一滚轮为轴心而向外弹性移转。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滚轮组的多个 滚轮以顺时针方向旋转,而相邻于所述弹性滚轮组的多个辗压滚轮以逆时针方向旋转。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滚轮组的两相 对支架外侧复设有一与所述两支架垂直连接的横梁。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一端勾设 于所述横梁上,所述弹性元件另一端勾设于所述压面机台内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皮压面机的推进结构,所述面皮压面机具有一压面机台及多辗压滚轮,所述推进结构具有一弹性滚轮组以及多连接所述弹性滚轮组与压面机台的弹性元件,使所述弹性滚轮组藉由多弹性元件的设置,得以朝外弹性移转,所述弹性滚轮组具有设于相对两侧的支架及间隔排列于两支架之间的多滚轮,所述弹性元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支架与压面机台。能因应不同面皮厚度而自动弹性调整所述弹性滚轮组与辗压滚轮之间的间距。
文档编号A21C3/02GK201515663SQ200920157519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2日
发明者庄文鸿, 李世兴 申请人:庄文鸿;李世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