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壮脉纹孢菌菌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02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粗壮脉纹孢菌菌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壮脉纹孢菌菌株。
背景技术
粮食生产,污染预防,环境整治,可再生材料,这几方面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 因素。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纤维素作为一 种数量极其庞大的可再生资源将会成为食品等各领域的重要原料。由于纤维素通常是以不溶性的纤维呈晶状排列形式存在,再加上纤维素分子与其 他多糖如半纤维素,果胶等结合在一起,而外面又包裹木质素,致使人们在利用纤维素之前 需进行强酸或强碱预处理,或者进行高温高压处理。这个过程耗能巨大,成本昂贵,而且还 会污染周围环境,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后果。所以生物降解纤维素一直是人们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向。现研究能分泌纤维素 酶的微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放线菌和一些原生动物。一般来说,细菌分泌纤维素酶量少, 放线菌虽能在纤维素上生长,但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较弱,所以对霉菌产纤维素酶能力的研 究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壮脉纹孢菌菌株,从自然界分离,纯化出一株粗壮 脉纹孢菌原始菌株,然后诱变使之产纤维素酶能力增强。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命名为粗壮脉纹孢菌菌株(Neurospora. crassa),现保存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保藏单位保藏,保藏日期为2009年6月3日,保 藏单位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CGMCC3088。提取方法为(1)从豆制品中提取发酵豆渣,用蒸馏水制成菌悬液;(2)配置选择性培养基按重量磷酸二氢钾蛋白胨微晶纤维素琼脂比为 1.5 2.0 15 22混合,用接种环将菌体样品划线于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3)选用PDA培养基为鉴定培养基,对分离纯化好的菌株进行鉴定;(4)使用60min终浓度为1 %的硫酸二乙酯与3min UV复合诱变步骤(3)分离纯 化得到性状稳定的粗壮脉纹孢菌原始菌株;(5)对诱变菌株进行反复初筛,复筛得到性状稳定,酶活更高的菌株;(6)诱变菌株,确定利于其纤维素酶活力的发酵温度为30°C 38°C、初始PH为 4. 8 6. 0、接种量6%~ 10%和发酵时间为72h 120h。本发明的优点是1、菌株成熟孢子含大量天然胡萝卜素;2、利用产纤维素酶 能力较强菌株发酵农副产品残渣,可大幅度降低粗纤维含量,改善其品质,拓展残渣利用范 围;3、利用微生物发酵农副产品残渣,原料易得价格低廉,生产设备投资少,效益大;4、利 用微生物发酵农副产品残渣生产蛋白饲料,不仅能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又能缓解一些蛋白质饲料严重短缺的压力,节约大量粮食。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将豆制品作坊采集的菌体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用玻璃珠将其充分混勻。后于无 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取少量菌悬液划线于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体分离,纯化。使用60min 终浓度为的硫酸二乙酯与3min UV复合诱变分离纯化得到的性状稳定的粗壮脉纹孢菌 原始菌株,然后进行反复初筛,复筛,最终获得一株性状稳定,产纤维素酶能力更强的诱变 菌株。以纤维素酶活为考察指标,实验发酵温度、初始PH、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等培养条件对 菌体所产酶活的影响。结果最适发酵温度为32°C,初始PH为6. 0,接种量为8%,发酵时间 为 72h。实施例2:将豆制品作坊采集的菌体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用玻璃珠将其充分混勻。后于无 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取少量菌悬液划线于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体分离,纯化。使用70min 终浓度为的硫酸二乙酯与5min UV复合诱变分离纯化得到的性状稳定的粗壮脉纹孢菌 原始菌株,然后进行反复初筛,复筛,最终获得一株性状稳定,产纤维素酶能力更强的诱变 菌株。以纤维素酶活为考察指标,实验发酵温度、初始PH、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等培养条件对 菌体所产酶活的影响。结果最适发酵温度为30°C,初始PH为4. 8,接种量为6% 8%,发 酵时间为84h 96h。实施例3:将豆制品作坊采集的菌体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用玻璃珠将其充分混勻。后于无 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取少量菌悬液划线于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体分离,纯化。使用60min 终浓度为1. 5%的硫酸二乙酯与6min UV复合诱变分离纯化得到的性状稳定的粗壮脉纹孢 菌原始菌株,然后进行反复初筛,复筛,最终获得一株性状稳定,产纤维素酶能力更强的诱 变菌株。以纤维素酶活为考察指标,实验发酵温度、初始PH、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等培养条件 对菌体所产酶活的影响。结果最适发酵温度为38°C,初始PH为5.0,接种量为10%,发酵时 间为IOOh 120h。
权利要求
一种粗壮脉纹孢菌菌株,其特征是命名为粗壮脉纹孢菌菌株,现保存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保藏单位保藏,保藏日期为2009年6月3日,保藏单位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CGMCC3088。
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壮脉纹孢菌菌株的提取方法,其特征是在于(1)从豆制品中提取发酵豆渣,用蒸馏水制成菌悬液;(2)配置选择性培养基按重量磷酸二氢钾蛋白胨微晶纤维素琼脂比为 1.5 2.0 15 22混合,用接种环将菌体样品划线于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3)选用PDA培养基为鉴定培养基,对分离纯化好的菌株进行鉴定;(4)使用60min终浓度为的硫酸二乙酯与3minUV复合诱变步骤(3)分离纯化得 到性状稳定的粗壮脉纹孢菌原始菌株;(5)对诱变菌株进行反复初筛,复筛得到性状稳定,酶活更高的菌株;(6)诱变菌株,确定利于其纤维素酶活力的发酵温度为30°C 38。°C、初始PH为4.8 6. 0、接种量6% 10%和发酵时间为72h 120h。
全文摘要
一种粗壮脉纹孢菌菌株,其特征是命名为粗壮脉纹孢菌菌株(Neurospora.crassa),现保存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保藏单位保藏,保藏日期为2009年6月3日,保藏单位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3088。本发明的优点是1、菌株成熟孢子含大量天然β-胡萝卜索;2、可大幅度降低粗纤维含量,改善其品质,拓展残渣利用范围;3、利用微生物发酵农副产品残渣,原料易得价格低廉,生产设备投资少,效益大;4、减少环境污染,又能缓解一些蛋白质饲料严重短缺的压力,节约大量粮食。
文档编号C12N1/14GK101899399SQ20101012007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6日
发明者余永红, 刘文群, 吴丹, 李静, 范亚苇, 贾才华, 邓泽元 申请人:南昌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