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446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物技术领域的细胞培养器件,具体是一种用于实时显微观 察的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
背景技术
流动腔是人们用于体外研究细胞在切应力作用下力学行为的主要工具之一。常用 于生物力学研究的流动腔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平行平板单细胞培养流动腔和平行平板细胞 联合培养流动腔两种。用于单细胞培养的流动腔其工作特点是只能研究流体切应力对一种 细胞的影响,因其功能和技术难度相对较为简单,其应用场合有一定的局限,不能实现复杂 的研究目的。细胞联合培养的流动腔是能用于研究流体切应力对两种细胞共同培养的影 响,因其必须制作一个能与细胞联合培养杯完全匹配的联合培养杯放置孔,其设计制作精 度相对要求较高,能够用于在流体切应力作用下两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Han Qin Wang等运用平行平板流动腔对联合培养 细胞施加流体切应力进行细胞的力学响应研究(Han Qin Wang,Lang Xian Huan,Ming Juan Qu, Zhi Qiang Yan, Bo Liu, Bao Rong Shen, and Zong Lai Jiang (2006) Shear Stress Protects against Endothelial Regul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Migration in a Coculture System. Endothelium,13,171-180),该流动腔利用上、下两块 平行平板,其上板中央有一联合培养杯放置孔,下板的二端各有一个液体缓冲槽,并液体缓 冲槽的垂直方向各有一个出入口与之相连通,上下板之间用一定厚度的硅胶膜制成一个矩 形腔体,上下板用一定数量的金属螺丝进行固定,将种有两种细胞的联合培养杯置于联合 培养杯放置孔,具有一定流速的液体从入口经过液体缓冲槽进入矩形腔体,经过出口缓冲 槽从出口流出,实施对种植在联合培养杯底面的细胞施加不同的流体切应力,研究细胞的 力学响应和相互作用。但是该现有技术由于受平板厚度的影响,不能在显微镜下进行实时观察,实验前 装配要求较高,且较费力和费时。随着细胞力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入,需要一种新的 能用于实时显微观察和进行细胞电生理膜片钳技术研究的、操作方便、轻盈和实用的细胞 联合培养的流动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使其具有 操作方便、轻盈和实用等特点。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采用三层结构,包括聚苯乙烯底座、双 面胶和聚碳酸酯上板。其中聚碳酸酯上板设置于聚苯乙烯底座内,双面胶紧贴于聚碳酸酯 上板和聚苯乙烯底座之间。所述的聚苯乙烯底座的正中间设有一个圆形观察孔,底座内覆盖一块长方形的玻 片,底座的两侧边缘对称设有两个金属接头固定孔。
3
所述的聚碳酸酯上板包括联合培养杯放置孔、联合培养杯固定槽、液体缓冲槽,入 口、出口和金属接头。联合培养杯固定槽凸出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且在联合培养杯放置孔 的两边,液体缓冲槽左右各一个,设在聚碳酸酯上板下平面上并且位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 边缘与聚碳酸酯上板边缘之间中间的位置。入口和出口设在聚碳酸酯上板内部,与金属接 头相连接且与液体缓冲槽垂直相连通。所述的液体缓冲槽为矩形腔体。所述的入口和出口内设有螺纹。所述的双面胶在其中间设有一个矩形腔,矩形腔的宽度等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的 直径,矩形腔的长度为两个液体缓冲槽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的金属接头通过聚苯乙烯底座上的金属接头固定孔与聚碳酸酯上板上的入 口和出口相连接。所述的联合培养杯固定槽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构成一个形状完全匹配于联合培 养杯的圆形结构。所述的玻片厚0. 13毫米;所述的双面胶厚150微米。本发明具有装配简便,轻盈,实用,制作成本低,由于聚碳酸酯上板上的联合培养 杯放置孔与联合培养杯固定槽形成的匹配于联合培养杯的圆形结构,留有膜片钳技术中电 极操作的足够位置,因此它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细胞电生理膜片钳技术中的电极操作,而且 本发明以玻片取代了平行平板流动腔的下板,且在底座内设有一个观察孔,方便在显微镜 下进行细胞受力状态的实时观察。


图1是本发明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工作状态图;其中图(a)为正面观,图(b)为底面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 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 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三层结构,包括聚苯乙烯底座1、双面胶2和聚碳酸酯上 板3,其中聚碳酸酯上板3设置在聚苯乙烯底座1内,双面胶2紧贴于聚碳酸酯上板3和聚 苯乙烯底座1之间。所述的聚碳酸酯上板3包括金属接头4、入口 5、出口 6、液体缓冲槽7、联合培养杯 放置孔8、联合培养杯固定槽9,其中联合培养杯固定槽9凸出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8且在 联合培养杯放置孔8的两边,联合培养杯固定槽9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8构成一形状匹配 于联合培养杯的圆形结构,液体缓冲槽7左右各一个,为矩形腔体,设在聚碳酸酯上板3下 平面上并且位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8边缘与聚碳酸酯上板3边缘之间中间的位置,入口 5 和出口 6设在聚碳酸酯上板3内部,入口 5和出口 6内设螺纹,与金属接头4相连接且与液 体缓冲槽7垂直相连通。
所述的双面胶2,其厚度为150微米,在其中间形成一个宽为联合培养杯放置孔8 直径大小,长为两个液体缓冲槽7中心位置间距离长度的矩形腔。所述的聚苯乙烯底座1在其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圆形观察孔10,观察孔直径不小于 显微镜镜头大小,并且用一块长度为60mm,宽为50mm,厚度为0. 13mm的玻片覆盖在观察孔 10上面,在聚苯乙烯底座1边缘两侧对称位置设有连接入口 5和出口 6的金属接头固定孔 12。所述的双面胶2的一面粘贴于聚碳酸酯上板3的底面,使其内部的矩形腔的宽度 完全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8的直径吻合,矩形腔的长度与两个液体缓冲槽7中心点间的距 离吻合,另一面粘贴于聚苯乙烯底座1内的玻片11上,两个金属接头4通过聚苯乙烯底座 1上的金属接头固定孔12与聚碳酸酯上板3上的入口 5和出口 6相连接。如图2所示,将种有细胞的联合培养杯装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8内,具有一定流速 的液体通过入口 5,溢过液体缓冲槽7经过矩形腔体进入出口 6的液体缓冲槽7从出口 6流 出,从而实施不断地给联合培养的细胞加载流体切应力,同时在显微镜下运用膜片钳技术 对细胞进行力学加载条件下的细胞电生理等相关研究。
权利要求
一种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由聚苯乙烯底座、双面胶和聚碳酸酯上板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聚苯乙烯底座、双面胶和聚碳酸酯上板的三层结构,聚碳酸酯上板设置于聚苯乙烯底座内,双面胶紧贴于聚碳酸酯上板和聚苯乙烯底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碳酸酯上板包括 联合培养杯放置孔、联合培养杯固定槽、液体缓冲槽,入口、出口和金属接头,联合培养杯固 定槽凸出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且在联合培养杯放置孔的两边,液体缓冲槽左右各一个,设 在聚碳酸酯上板下平面上并且位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边缘与聚碳酸酯上板边缘之间中间 的位置,入口和出口设在聚碳酸酯上板内部,与金属接头相连接且与液体缓冲槽垂直相连iM 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其特征是,所述的聚苯乙烯底座的正 中间设有一个圆形观察孔,观察孔上方覆盖一块长方形的玻片,底座的两侧边缘对称设有 两个金属接头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其特征是,所述的液体缓冲槽为矩形 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其特征是,所述的入口和出口内设有 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其特征是,所述的双面胶在中间设有 一个矩形腔,矩形腔的宽度等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的直径,矩形腔的长度为两个液体缓冲 槽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接头通过聚苯 乙烯底座上的金属接头固定孔与聚碳酸酯上板上的入口和出口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其特征是,所述的联合培养杯固定槽 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构成一个形状完全匹配于联合培养杯的圆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片厚0.13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其特征是,所述的双面胶厚150 微米。
全文摘要
一种生物力学研究领域的细胞联合培养流动腔,由聚苯乙烯底座、双面胶和聚碳酸酯上板构成,所述的聚碳酸酯上板包括联合培养杯放置孔、联合培养杯固定槽、液体缓冲槽,入口、出口和金属接头,联合培养杯固定槽凸出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且在联合培养杯放置孔的两边,液体缓冲槽左右各一个,设在聚碳酸酯上板下平面上且位于联合培养杯放置孔边缘与聚碳酸酯上板边缘之间中间的位置,入口和出口设在聚碳酸酯上板内部,与金属接头相连接且与液体缓冲槽垂直相连通;所述的聚苯乙烯底座的正中间设有一观察孔,观察孔上方覆盖一块玻片,底座的两侧边缘对称设有两个金属接头固定孔。本发明可以方便地进行实时显微观察和进行细胞电生理膜片钳技术研究。
文档编号C12M3/00GK101857837SQ20101021635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
发明者严志强, 姜宗来, 沈宝荣, 许文燮, 齐颖新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