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菌剂及处理返排压裂液为驱油活性水的生物方法

文档序号:58446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菌剂及处理返排压裂液为驱油活性水的生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裂返排液的生物转化再利用技术。其特点在于利用复配微生物 发酵的方法对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将返排液中残留对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具有一 定功能的生物活性水,其应用范围为注水井回注水;单井吞吐用回注水;油井解堵用回注 水;其他用回注水;工艺流程中药剂配制用水等。其主要成分为压裂返排液经微生物代谢 产生的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有机酯、有机酮和生物气其它代谢产物。
背景技术
压裂返排液对环境的危害极大。由于其内在污染物成份复杂且较稳定,在自然力 (如氧气)的作用下很难被降解。这些化学物质进入水处理系统后将严重扰乱生产系统的 正常运行,如大量消耗水处理药剂或降低水处理剂的处理效果,影响水体中油及有害离子 的去除,影响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沉降,严重污染滤料等,并且其大多矿化度较高, 含有原油、多糖类及酚类等有害物质,对当地的水质有较大影响,从而造成处理后水质达不 到注入水水质要求,对油田的生产和长远发展造成较大的损失。由于油气田生产特点和井下作业性质决定了压裂作业废水量小、分散、不可能集 中处理,只能就地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另外,由于压裂含糖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固体悬浮 物、油和各种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使废液的组成性质极其复杂,处理难度很大,现在使用 的技术处理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各种常规的污水处理方法都不能经济地对油气田压裂废液 进行处理,因此必须结合井下压裂作业特点和压裂作业废液的组成性质、特点,结合油田开 发过程中的整体需求,开发研究出井下作业废液高效处理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处理压裂返排液的复合菌剂及应用,通过特定配方复配 的微生物发酵降低发酵液中的COD、BOD,同时通过其新陈代谢作用把返排液中原本有害的 大分子有机物、残余原油、芳香类化合物转化为能够再次利用的形式。其应用范围注水井 调驱用回注水;油井解堵用回注水;其他用回注水;工艺流程中药剂配制用水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对返排液采取了物理前处理_生物处理两种方法结合 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微生物菌剂的制备马红球菌BS001 (Rhodococcus equi.),铜绿假单胞菌 BS002 (Pseudomonas aeruginosa),f造束BPOOl (Talaromycestrachyspermus),才古胃 芽孢杆菌 BS003 (Bacillus subtil is)、蜡样芽孢杆菌 BCOOl (Bacillus cereus)、拟青霉 素BP002 (Paecilomyces sp.)。以上马红球菌为大庆油田原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到得到可产 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已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 CGMCC3885,其余菌株均为一般菌株。配方为(按干重计)马红球菌BS001,30% 40% ; 铜绿假单胞菌BS002,30% 40% ;糙刺篮状菌BPOOl,15% 20% ;枯草芽孢杆菌BS003, 5% 10% ;蜡样芽孢杆菌BC001,5% 10% ;拟青霉素BP002,5% 10%。
以上菌株红球菌从大庆油田筛选到得到可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已于中国微生物 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3885,其余菌株均为一般的常用 普通菌株。菌剂采用的菌种为可利用破胶液残渣或破胶产生的多糖生长,同时可产生生物 表面活性剂类菌种。2. 1)所述复合菌剂中菌株复配后可以用于处理压裂返排液(油田中压裂返排液 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处理后的返排液可以作为生物活性水回注到油井或水井,其具有一定 的驱油能力;使压裂返排液具有可回收利用性能。2)微生物菌剂发酵液制备过程如下配制种子液培养基蛋白胨,10g/L ;酵母粉,5g/L ;NaCl,5g/L ;糖蜜,1 % (体积 比);KH2PO4, 3g/L ;Κ2ΗΡ04,1· 5g/L ;自然ρΗ ;115°C下灭菌15min ;接入复配好的微生物菌剂, 体积接种量为1 5%,30 37°C下150rpm摇床培养24h,得种子液;配置发酵培养基瓜尔胶破胶液单糖(百力士 160酶破胶)5g;NH4N03,2.0g; K2HPO4 · 3H20, 3. Og ;NaH2PO4 · 2H20, IOg ;MgSO4 · 7H20,0. 2g ;MnCl2 · 4H20, 2ppm ;酵母膏 0. 2g ; 用NaOH溶液调ρΗ = 7. 0 ;按1 5%体积接种量接入种子液,30 37°C发酵培养24_36h, 得发酵液。3.利用复配菌剂发酵液处理压裂返排液压裂返排液首先静置24h沉淀过滤,除去返排液中颗粒状杂质;根据需要加入酸 碱调节剂调整其PH值为5. 0-9. 0之间;加入复配好的微生物菌剂发酵液,加入量为1 5kg/m3,曝气处理,曝气量为25L/h,水力停留时间24-96h ;发酵液离心除去菌体,上清液即 为生物活性水;其中酸碱调节剂为K2HPO4与KH2PO4,以达到调节返排液ρΗ值的工艺要求,同时为 其回收利用提供足够的K、P元素,具体加入量根据返排液的初始PH值不同有所变化,调节 最终PH值为5. 0-9. 0之间,以满足复配的微生物菌剂中大多数菌株的生长要求。压裂返排液除去返排液中颗粒状杂质后同时按照以下投加量加入菌株生长必要 的营养源每 IOOOmL 水中含有=NH4NO3L 0-4. 0g, K2HPO4 · 3H203_5g,NaH2PO4 · 2H20 7_15g, MgSO4 · 7H20 0. 1-0. 3g, MnCl2 · 4H20 I-IOppm0所获得的生物活性水可作为油田回注用水注入油层中,其低表面张力能够有效的 剥离储层中难动原油;改善原油-水-岩石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岩石润湿度,使原油容易 采出;同时活性水中富含微生物生长需要的氮、磷等元素,能够有效的激活油层中本源微生 物,使其大量繁殖,产生表面活性物、生物气等,综合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整个处理过程使用的均为生物制剂及少量的小分子化学营养源,绿色环保,无 环境难自我降解的大分子化学添加剂,复合油田HSE标准。2.解决了压裂返排液的处理问题,使之从对环境有害的污水转变为可以重复利用 有驱油作用的生物活性水,变废为宝,达到资源的重复利用,高效、低碳、环保,有巨大的经 济效益。3.菌株经过复配后,处理返排液的效率大大提高,较单一菌体处理有效的缩短了 水力停留时间,从而减少曝气量,节约能源的消耗;同时由于是复配菌剂,增强了其处理的 能力,使之对返排液的初始状态要求降低,扩大了其使用范围。


图1生物表面活性剂高效液相谱图;图2菌株多糖产量和生长曲线、粘度的关系;马红球菌BS001,分类命名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 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 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3885,保藏日期2010年06月01日。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微生物菌剂的复配将生长于油井地层水中的细菌进行富集培养,之后经过LB琼脂平板划线,37°C培 养16小时,挑取单一菌落,经过筛选,获得1种菌株,经鉴定为马红球菌,编号为BSOOl ;同时取公知的市购菌株将铜绿假单胞菌,糙刺篮状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 杆菌、拟青霉素,分别编号为BS002、BP001、BS003、BC001、BP002。配置种子液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NaCl,5g/L;糖蜜, (体积比);KH2P04,3g/L;K2HP04,1.5g/L;自然pH。115°C下灭菌15min。装液量为装液量 100mL/250mL瓶体积,每瓶中分别挑取上述6种菌株单菌落恒温摇床转速为150rpm,温度为 30-37°C,培养24 48小时后,1 1加入70%甘油,冷冻干燥成粉末状。将各菌株按照配方复配,具体做法为称取以上菌株冻干粉末马红球菌BS001, 30g ;铜绿假单胞菌BS002,30g ;糙刺篮状菌BP001,15g ;枯草芽孢杆菌BS003,5g ;蜡样芽孢 杆菌BCOO1,IOg ;拟青霉素BP002,IOg在烧杯中混勻,包装。实施例2 复配菌剂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验证发酵液的表面张力测定是以承德鼎盛试验机检测有限公司的JYW-200全自动表/ 界面张力仪,在室温下测定发酵液的表面张力,每次测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表面张力的 具体操作为取30mL发酵液8000rpm离心lOmin,取上清液于测量杯中,用钼金环测定表面 张力。液体发酵培养基如下(按重量比计)瓜尔胶破胶液单糖[β-甘露聚糖酶,百奥泰港(大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g、 ΝΗ4Ν032· Og, K2HPO4 · 3Η20 3. Og, NaH2PO4 · 2H20 10g, MgSO4 · 7Η200· 2g, MnCl2 · 4Η20 2ppm,酵 母膏0. 2g,用NaOH溶液调pH = 7. 0。上述培养按接种量5% (V/V)接入发明内容的步骤2中复配菌剂的种子液,具体组 成为蛋白胨,10g/L ;酵母粉,5g/L ;NaCl,5g/L ;糖蜜,(体积比);KH2PO4, 3g/L ;K2HPO4,
1.5g/L,装液量 100mL/250mL 瓶体积,150rpm,30 37°C,培养 48h ;经过 8000rpm,离心 10 分钟后,除去菌体沉淀,获得上清液。同时将不接入菌剂的作为对照,只分别接入单一菌剂BS001、BS003、BS003作为参
考,按上述过程进行操作;上述培养基的上清液各IOOOmL,冷冻干燥后,用甲醇回溶,弃去不溶物;用旋转蒸 发仪蒸发,得黄绿色粘稠状液体;用0. 05mol/mL的NaHCO3溶液溶解,加HCl调节pH值到
2.0,溶液变为棕黄色悬浊液;4°C放置过夜后,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用甲醇抽提,获得初提 物。
上述获得各初提物样品,配成10 μ M溶液,测量其表面张力,稀释10倍,25倍,50 倍,100倍,200倍,400倍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值,确定表面张力与浓度之间的曲 线关系,确定该表面活性物质的CMC值为15 μ g/mL。
权利要求
一种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按干重计,配方为马红球菌BS001,30%~40%;铜绿假单胞菌BS002,30%~40%;糙刺篮状菌BP001,15%~20%;枯草芽孢杆菌BS003,5%~10%;蜡样芽孢杆菌BC001,5%~10%;拟青霉素BP002,5%~10%;以上菌株中,红球菌从大庆油田筛选得到,其为可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已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3885,其余菌株均为一般的常用普通菌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菌剂处理返排压裂液为驱油活性水的生物方法,其特征在 于菌株复配后可以用于处理压裂返排液,处理后的返排液可以作为生物活性水回注到油 井或水井,其具有一定的驱油能力;使压裂返排液具有可回收利用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方法,其特征在于压裂返排液首先静置24h沉淀过滤, 除去返排液中颗粒状杂质;根据需要加入酸碱调节剂调整其PH值为5. 0-9. 0之间;加入复 配好的微生物菌剂发酵液,加入量为1 5kg/m3压裂返排液,曝气处理,曝气量为25L/h,水 力停留时间24-96h ;发酵液离心除去菌体,上清液即为生物活性水;其中酸碱调节剂为K2HPO4与KH2PO4,以达到调节返排液pH值的工艺要求,同时为其回 收利用提供足够的K、P元素,具体加入量根据返排液的初始pH值不同有所变化,调节最终 PH值为5. 0-9. 0之间,以满足复配的微生物菌剂中大多数菌株的生长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获得的生物活性水可作为油田 回注用水注入油层中,其低表面张力能够有效的剥离储层中难动原油;改善原油-水-岩石 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岩层润湿度,使原油容易采出;同时活性水中富含微生物生长需要的 氮、磷等元素,能够有效的激活油层中本源微生物,使其大量繁殖,产生表面活性物、生物气 等,综合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发酵液制备过程如下1)配制种子液培养基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NaCl,5g/L;糖蜜,(体积比); KH2PO4, 3g/L ;K2HPO4,1. 5g/L ;自然pH ;115°C下灭菌15min ;接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 剂,体积接种量为1-5%,30_37°C下150rpm摇床培养24h,得种子液;2)配置发酵培养基瓜尔胶破胶液单糖(百力士160酶破胶)5g ;NH4NO3, 2. Og ; K2HPO4 · 3H20, 3. Og ;NaH2PO4 · 2H20, IOg ;MgSO4 · 7H20,0. 2g ;MnCl2 · 4H20, 2ppm ;酵母膏 0. 2g ; 用NaOH溶液调pH = 7. 0 ;按1 5%体积接种量接入种子液,30 37°C发酵培养24_36h, 得发酵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方法,其特征在于压裂返排液除去返排液中颗 粒状杂质后同时按照以下投加量加入菌株生长必要的营养源每IOOOmL水中投加 NH4NO3L 0-4. 0g,K2HPO4 ·3Η20 3_5g,NaH2PO4 · 2H207_15g,MgSO4 · 7Η20 0. 1-0. 3g, MnCl2 ·4Η20 1-lOppm。
全文摘要
一种复合菌剂及处理返排压裂液为驱油活性水的生物方法涉及一种压裂返排液的生物转化再利用技术。其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对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将返排液中残留对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生物活性水。其应用范围为注水井回注水;单井吞吐用回注水;油井解堵用回注水;其他用回注水;工艺流程中药剂配制用水等。其主要成分为压裂返排液经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有机酯、有机酮、生物气体等其它代谢产物。
文档编号C12R1/01GK101935615SQ20101021597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
发明者付步飞, 刘文静, 刘润海, 刘滢, 杜国丰, 杨平, 梅晓丹, 王平, 赵静, 陈琛 申请人:大连百奥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