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秋葵茶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154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黄秋葵茶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茶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黄秋葵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黄秋葵(Hibiscus esulentus L.)又名秋葵、咖啡黄葵、咖啡豆、补肾草、漏芦花、 羊角豆、羊角菜、越南芝麻、洋辣椒等,原产非洲,世界各国均有分布。美国、日本、印度、东南亚国家及欧洲、非洲、中东等地栽培较多,我国很多省份都有种植。黄秋葵嫩荚营养丰富,据我们测定,每IOOg嫩果中含还原糖2. 11 g,纤维素1. 06 g,粗蛋白2. 44 g,胡萝卜素0.682 mg,维生素B10. 2 mg,维生素B2 0. 06 mg,维生素C 25.5 mg,钾 210mg,钠 0. 26 mg,钙 59 mg,镁 36. 8 mg,磷 46. 8mg,铜 0. 11 mg,铁 0. 89 mg,锌 0. 24 mg,锰0. 13 mg,锶0. 32 mg,硒2. 18 mg。嫩果黏滑的汁液中含有果胶(为可溶性纤维)、牛乳聚糖、阿拉伯聚糖、生物碱等物质。黄秋葵口感嫩滑,具有特殊的香味与风味,其嫩果中的汁液具有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强肾补虚、健胃整肠之功效,还能够活化男性中枢神经和男性器官,因此被人们称为“植物伟哥”。黄秋葵富含锌和硒等微量元素,还能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不仅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肤美白、细嫩。由于黄秋葵具有丰富的营养及独特的保健功能,日本、欧美等国家将之作为普通蔬菜来消费。但并未提升其潜在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秋葵茶及其生产工艺,该工艺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黄秋葵茶方便人们日常食用。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黄秋葵茶的生产工艺,将黄秋葵果在0-10°C温度下冷藏10-14小时;将冷藏后的黄秋葵果沿果实长度方向垂直切成2-4mm厚的薄片,进行杀青、干燥,杀青温度为 90-110°C,时间< 30分钟,干燥的温度为50-70°C ;将干燥好的黄秋葵果进行杀菌处理,即制得所述黄秋葵茶。所述黄秋葵果选择长度为10-15cm长的黄秋葵。所述黄秋葵茶是由所述生产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保留了黄秋葵的大量营养物质,使制备的黄秋葵茶营养丰富,茶水中可溶性糖含量可达38. 01%,水浸出物达44. 17 %,方便携带和食用,提高了黄秋葵的利用附加值。同时我国黄秋葵种植面积持续扩大,采收高峰期存在产品滞销的情况,本发明可为黄秋葵产品提供一条新的销售渠道及利用途径。


图1为黄秋葵植株;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黄秋葵茶的外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黄秋葵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采摘长度为10-15cm长的黄秋葵;(2)拣剔对采摘的黄秋葵按照大小、幼嫩度、颜色进行挑剔;(3)进库冷藏将挑剔好的黄秋葵果在0-10°C温度下冷藏10-14小时;(4)切片延果实长度方向垂直切成2-4cm厚的薄片;(5)干燥将切好的黄秋葵果在烘干机内进行杀青、干燥,杀青温度为 100士 10°C,时间< 30分钟;干燥的温度为60士 10°C,以烘干为止;(6)杀菌将干燥好的黄秋葵茶果进行杀菌处理,即得到黄秋葵茶;(7)包装将杀菌过的黄秋葵茶进行包装。实施例1
一种黄秋葵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采摘长度为10-15cm长的黄秋葵;(2)拣剔对采摘的黄秋葵按照大小、幼嫩度、颜色进行挑剔;(3)进库冷藏将挑剔好的黄秋葵果在0°C温度下冷藏10小时;(4)切片延果实长度方向垂直切成2cm厚的薄片;(5)干燥将切片后过的黄秋葵果实在烘干机内进行杀青、干燥,杀青温度为10rC,时间< 30分钟;干燥的温度为70°C,至水分含量为6-8% ; (6)杀菌将干燥好的黄秋葵果实进行杀菌处理,即得到黄秋葵茶;(7)包装将杀菌过的黄秋葵茶进行包装。实施例2
一种黄秋葵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采摘长度为10-15cm长的黄秋葵;(2)拣剔对采摘的黄秋葵按照大小、幼嫩度、颜色进行挑剔;(3)进库冷藏将挑剔好的黄秋葵果实在10°C温度下冷藏14小时;(4)切片延果实长度方向垂直切成4cm厚的薄片;(5)干燥将切片后的过的黄秋葵果实在烘干机内进行杀青、干燥,杀青温度为90°C, 时间< 30分钟;干燥的温度为50°C,以烘干为止;(6)杀菌将干燥好的黄秋葵茶果实进行杀菌处理,即得到黄秋葵茶;(7)包装将杀菌过的黄秋葵茶进行包装。实施例3
一种黄秋葵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采摘长度为10-15cm长的黄秋葵;(2)拣剔对采摘的黄秋葵按照大小、幼嫩度、颜色进行挑剔;(3)进库冷藏将挑剔好的黄秋葵果实在5°C温度下冷藏12小时;(4)切片延果实长度方向垂直切成3cm厚的薄片;(5)干燥将切片后的黄秋葵果在烘干机内进行杀青、干燥,杀青温度为90-110°C,时间< 30分钟;干燥的温度为60°C,以烘干为止;(6)杀菌将干燥好的黄秋葵茶果实进行杀菌处理,即得到黄秋葵茶;(7)包装将杀菌过的黄秋葵茶进行包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黄秋葵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黄秋葵果在0-10°C温度下冷藏10-14小时;将冷藏后的黄秋葵果切成薄片,进行杀青、干燥,杀青温度为90-110°C,时间<30分钟,干燥的温度为50-70°C ;将干燥后的黄秋葵果进行杀菌处理,即制得所述黄秋葵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秋葵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秋葵果选择长度为10-15cm长的黄秋葵果。
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秋葵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秋葵茶是由所述生产工艺制备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秋葵茶及其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黄秋葵果在0-10℃温度下冷藏10-14小时;将冷藏后的黄秋葵果切成薄片,进行杀青、干燥,杀青温度为90-110℃,时间<30分钟,干燥的温度为50-70℃;将干燥好的黄秋葵果进行杀菌处理,即制得所述黄秋葵茶。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保留了黄秋葵的大量营养物质,使制备的黄秋葵茶营养丰富,茶水中可溶性糖含量可达38.01%,水浸出物达44.17%,茶叶方便携带和使用,为黄秋葵提供新的销售渠道及利用途径。
文档编号A23F3/34GK102293295SQ2011101943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吴水金, 张少平, 李跃森, 林一心, 赖正锋, 陈石 申请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