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培养方法及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391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培养方法及饲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培养方法及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草鱼是我国诸多淡水鱼中的一种,它以其肉质细嫩、个体大、肌间刺少等优点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草鱼抗病能力差,成活率低,在养殖过程中极易受到“草鱼四病(草鱼四病即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和出血病)”的侵害,因此草鱼的规模化养殖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向草鱼注射抗生素能够预防“草鱼四病”;但是,这些抗生素会随着人们食用各种鱼肉制品进入人体,这就间接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有可能引发多种药源性疾病,甚至会产生新的“超级耐药菌”,因而这种草鱼养殖方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为了避免或减少在草鱼养殖过程中注射抗生素,鱼用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应运而生。所谓鱼用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是将对鱼有益无害的活性益生菌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活性益生菌制剂。鱼用微生态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种功能性鱼饲料添加辅料,能够在无毒副作用、 无耐药性、无病原性的前提下有效预防和治疗“草鱼四病”,不仅可以调节草鱼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草鱼生长率、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可以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提高草鱼健康水平、增强草鱼免疫力。目前,在现有的草鱼养殖中,常见的鱼用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种类有乳酸菌制剂(包括嗜酸乳酸菌、双歧乳杆菌、粪链球菌等)、芽孢杆菌制剂(包括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杆菌等)、真菌制剂(包括米曲霉菌等)、酵母菌制剂(包括啤酒酵母等)等近百种。在现有的鱼用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中,大多仅使用蛋白质类物质和/或糖类物质作为活性益生菌的培养基,虽然菌株数量上可以满足需求,但大多数菌株的活性不高,在肠道中的定植性能较弱,因此活性益生菌作为畜禽饲料所应发挥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活性益生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草鱼的体质,并不能有效治疗和预防“草鱼四病”,因此,现有的草鱼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并不能完全取代抗生素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培养方法及饲料添加剂,以便于大幅提高活性益生菌的菌株活性和在肠道中的定植性能,并且使由其制得的饲料添加剂富含中药成分,还能使中药成分中起到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充分发挥,从而提高鱼用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强体治病性能和促生长性能,有效治疗和预防“草鱼四病”,进而完全取代抗生素的使用。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其成分包括红糖、中药组分、磷酸二氢钾、 酵母膏和水;其各成分占总的质量比为红糖,5% 8%;
中药组分,2% 3%;磷酸二氢钾,0.2 % 0. 3 % ;酵母膏,0.3% 0. 5% ;余量为水;其中,所述中药组分的成分包括黄芩、黄柏、当归、大黄、大清叶、甘草、红景天和葛根;中药组分的各成分占中药组分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黄芩60 80份,黄柏60 80份,当归40 60份,大黄60 80份,大清叶60 80份,甘草30 50份,红景天80 100份,葛根40 60份。优选地,相应中药组分的各成分占中药组分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黄芩80份,黄柏80份,当归50份,大黄60份,大清叶60份,甘草40份,红景天100份,葛根:50份。优选地,该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的各成分占总的质量比为红糖,6%;中药组分,3%;磷酸二氢钾,0.2%;酵母膏,0.5%;余量为水。一种鱼饲料用中药活性益生菌的培养方法,包括步骤A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配制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步骤B 在预定灭菌温度下对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灭菌20分钟,再冷却至300C ;步骤C 将活性益生菌浓度为每毫升15亿株的活性益生菌种子液,按预定接种比例接种到所述的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中;步骤D 对接种完活性益生菌的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进行厌氧发酵, 发酵装置的转速为180r/min,发酵温度为32°C,直至所述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中的PH值达到5.0时发酵完成。优选地,相应的预定接种比例为活性益生菌种子液与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在1 20至1 10之间。优选地,相应的预定接种比例为活性益生菌种子液与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 20。优选地,相应的预定灭菌温度在115°C 121°C。优选地,相应的预定灭菌温度为121°C。一种鱼饲料添加剂,包括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鱼饲料用中药活性益生菌的培养方法培育出的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培养方法及饲料添加剂采用十几味中药作为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提高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发挥,又使其所培养出的活性益生菌的活性高于其它培养基培养出的活性益生菌,并增强了有益菌在肠道中的定植能力。由于中药和活性益生菌对免疫系统的协同作用,因此以中药繁殖的活性益生菌作为鱼用饲料添加剂,其免疫能力远远超过其它类产品。我们通过将现代微生态学原理同中医相结合, 用中药组分培养活性益生菌,从而生产出一种完全取代抗生素的无药残、防病促生长、成本低廉的鱼用中药微生态制剂。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鱼饲料用中药活性益生菌的培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培养方法及饲料添加剂作一详细描述。(一 )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一种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其具体成分包括红糖、中药组分、磷酸二氢钾、酵母膏和水;其各成分占总的质量比为红糖,5% 8% ;中药组分,2% 3% ;磷酸二氢钾,0. 2 0Z0 0. 3%,酵母膏,0. 3% 0. 5% ;余量为水。本发明中采用大量的水以及少量的红糖、中药组分、磷酸二氢钾和酵母膏作为活性益生菌的培养基,因此这是一种液体培养基,它的各组成成分来源丰富,成本低廉,非常适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其中,相应的中药组分的成分包括黄芩、黄柏、当归、大黄、大清叶、甘草、红景天和葛根;中药组分的各成分占中药组分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黄芩60 80份,黄柏60 80份,当归40 60份,大黄60 80份,大清叶60 80份,甘草30 50份,红景天80 100份,葛根40 60份。具体地,在实际生产使用中,为了综合制作成本和使用性能等多方面因素,该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的各成分占总的质量比可选用如下表1中的方案,其中该表中的实施例三为最优选方案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包括红糖、中药组分、 磷酸二氢钾、酵母膏和水;其各成分占总的质量比为红糖,5% 8% ; 中药组分,2% 3% ; 磷酸二氢钾,0.2% 0.3% ; 酵母膏,0. 3% 0. 5% ; 余量为水;其中,所述中药组分的成分包括黄芩、黄柏、当归、大黄、大清叶、甘草、红景天和葛根; 中药组分的各成分占中药组分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黄芩60 80份,黄柏60 80份,当归40 60份,大黄60 80份, 大清叶60 80份,甘草30 50份,红景天80 100份,葛根40 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分的各成分占中药组分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黄芩80份,黄柏80份,当归50份,大黄60份, 大清叶60份,甘草40份,红景天100份,葛根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该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的各成分占总的质量比为红糖,6% ; 中药组分,3% ; 磷酸二氢钾,0.2% ; 酵母膏,0.5% ; 余量为水。
4.一种鱼饲料用中药活性益生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所述的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配制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步骤B 在预定灭菌温度下对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灭菌20分钟,再冷却至 30 0C ;步骤C:将活性益生菌浓度为每毫升15亿株的活性益生菌种子液,按预定接种比例接种到所述的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中;步骤D 对接种完活性益生菌的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进行厌氧发酵,发酵装置的转速为180r/min,发酵温度为32°C,直至所述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中的 PH值达到5.0时发酵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饲料用中药活性益生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接种比例为活性益生菌种子液与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在1 20 至1 1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饲料用中药活性益生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接种比例为活性益生菌种子液与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 1 20。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鱼饲料用中药活性益生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灭菌温度在115°C 121°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饲料用中药活性益生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灭菌温度为121°C。
9.一种鱼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权利要求4至8所述的鱼饲料用中药活性益生菌的培养方法培育出的含中药活性益生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饲料用中药益生菌液体培养基、培养方法及饲料添加剂,其成分包括红糖、中药组分、磷酸二氢钾、酵母膏和水;其各成分占总的质量比为红糖,5%~8%;中药组分,2%~3%;磷酸二氢钾,0.2%~0.3%;酵母膏,0.3%~0.5%;余量为水。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能够大幅提高活性益生菌的菌株活性和在肠道中的定植性能,并且使由其制得的饲料添加剂富含中药成分,还能使中药成分中起到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充分发挥,从而提高鱼用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强体治病性能和促生长性能,有效治疗和预防“草鱼四病”,进而完全取代抗生素的使用。
文档编号C12R1/23GK102367417SQ20111027627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李羽, 汪松林 申请人:汪松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