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本草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30872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植物本草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本草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饮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国人对养生的需求也逐渐提高,近年来, 非碳酸饮料、尤其是以药食同源植物为原料的植物饮料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以王老吉、和其正为代表的凉茶类植物草本饮料,已占领了中国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中药、草本饮料正成为众多饮料企业的转型方向和各大食品饮料研发机构竞相研发的方向。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植物饮料从饮料本身的外观来区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清澈透明的清亮型饮料,一类是浑浊不透明的浑浊型饮料,广大消费者购买时更倾向于清亮型饮料。草本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在刚被提取出来时大都呈现出浑浊状态,采用简单的机械过滤只能维持短暂的清亮状态,如何使植物饮料变得澄清透明是该行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中国专利文件CN1689461A(申请号200410013078. 3)公开了一种植物水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将枸杞、虫草、麦冬、西洋参、白茅根、淡竹叶、玫瑰、菊花或金银花等药食同源植物中的一种植物经常规的预处理、分切,搅汁打浆,加水调温,加纤维素酶搅拌浸提,过滤得到植物提取液,加入果胶酶和蛋白酶进行澄清,然后离心、超滤、超高温杀菌而成。中国专利文件CN14M525A(申请号02117073. 8)公开了一种天然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将脱水的或不脱水的天然植物(包括天然植物浓缩液)经两次煎煮,并加入提取酶提取天然植物的有效成分,得到的提取液再加入果胶酶和淀粉酶澄清,然后灭酶过滤,加入蔗糖等食品添加剂、灭菌分装即得。中国专利文件CN1377611A(申请号02117717. 1)公开了一种天然植物保健饮料, 以山楂、大枣、桑葚、为药基,再配以荷叶、枸杞子或配以荷花、鲜芦根或者配以香菇,经煎煮、酶解、澄清、灭菌、过滤,得到滤液,加入常用的柠檬酸、蔗糖、维C、稳定剂等即得。中国专利文件CN 101700365A(申请号2009100367 . 9)公开了一种改善视力的功能性饮料,它将药食两用药材与食品营养强化剂联合组方,在消暑解渴的同时起到明目与治疗眼疾的目的;以枸杞子、菊花、决明子、桑叶、罗汉果、淡竹叶、山楂、乌梅、茶叶为原料,添加锌的无机盐或有机盐、维生素C、牛磺酸等食品营养强化剂和矫味剂或辅料,制成的口感优良,风味独特、质量稳定的一种眼保健饮料。以上及相关的植物饮料专利中提及的制作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依靠大量添加各种酶制剂的方法将植物中的不溶解固体物质变为可溶性物质, 将导致许多呈味物质被分解到分子水平,虽然可以使饮料澄清,但会使产品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而且酶制剂多是带有特殊气味的蛋白质,添加过多或后期处理不当会引起口味的变化,并且加入的蛋白质也会对饮料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2、上述专利中的加工制作绝大多数是在试验室中进行的,并不是真正的大生产制作,其工艺条件向生产转化的可行性值得商榷有的专利提及使用7000 15000转/分的高速离心机对酶解后的液体进行固液分离,此种参数的离心机在生产中的实现难度大,并且即使能够实现,其能源消耗也非常大;有的专利中提及使用孔径小于0. Ium的膜进行超滤来去除微小颗粒,虽然可取得较好效果,但在过滤时也能滤除产品中的成色物质,使产品失去原有的自然的色泽。3上述专利中提及的制作方法,制作的产品外观清亮度在25°C的储存条件下只能维持60天左右,超过60天后产品会逐渐发生浑浊、颜色加深、不鲜亮的现象,将影响产品的观感,让消费者失去购买的欲望。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中的可溶性多酚类物质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下与溶解在液体中的氧离子发生反应产生聚合度很大的氧化多酚使颜色加深,另外,可溶性的多酚和蛋白质也会缓慢发生反应产生沉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工艺条件和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植物草本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术语解释原料干重原料在80°C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重时的重量。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植物本草饮料,每百千克由以下原料制得山楂片1.2 1.8千克,罗汉果0.2 0.5千克,决明子0. 15 0.5千克,麦芽 0. 14 0. 45千克,乌梅0. 13 0. 45千克,蜂蜜0. 5 1千克,白砂糖5 8千克,浓缩苹果汁0. 3 0. 6千克,稳定剂0. 005 0. 01千克,余量为水;其中,山楂片、罗汉果、决明子、麦芽、乌梅均为干重;将原料山楂片、罗汉果、决明子、麦芽、乌梅进行浸煮、真空浓缩、澄清、酶解、煮沸, 加入蜂蜜、白砂糖和浓缩苹果汁调配,再加入稳定剂、水定容混勻,过滤,杀菌、灌装即得。优选的,所述水为反渗透水。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焦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按重量比(0.5 1. 1配制而成。上述植物本草饮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山楂片、罗汉果、决明子、麦芽、乌梅混合的原料与原料干重8 15倍的水混合,浸煮30 50分钟,过滤,得滤渣和第一次浸煮液;(2)将步骤(1)制得的滤渣与原料干重6 10倍的水混合,浸煮30 5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浸煮液;(3)将步骤(1)制得的第一次浸煮液和步骤O)制得的第二次浸煮液混合,在 65 75°C的条件下真空浓缩,得原料干重3 5倍的浓缩液;(4)向步骤(3)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澄清剂,经澄清,取澄清液;(5)向步骤(4)制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果胶酶,酶解,再加入蜂蜜、白砂糖、浓缩苹果汁,煮沸20 40分钟,得调配母液;(6)向步骤(5)制得的调配母液加入稳定剂,加水稀释,定容,混勻,过滤,得过滤液,经杀菌制得植物本草饮料。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澄清剂为壳聚糖,其脱乙酰度> 85%,壳聚糖用量为浓缩液重量的8 15%。优选的,所述步骤⑷中的澄清温度为50 70°C,澄清的时间为2 4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果胶酶添加量为1. 5 3U/ml,酶解温度45 55°C,酶解时间2 4小时。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的过滤步骤为先使用硅藻土进行粗滤,再使用过滤精度为0. 45 μ m的膜进行精滤。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的杀菌,步骤如下将过滤液在压力为-30 60KPa的条件下脱气,然后,在温度为115 130°C的条件下,瞬时杀菌10 30秒。所述步骤(6)杀菌后,还包括灌装步骤,在20 30°C的条件下将杀菌后的过滤液无菌灌装到由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制成的包装盒内。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所述植物本草饮料酸甜爽口,有各种天然植物带来的协调的清香,饮后咽部倍感舒畅;2、本发明所述植物本草饮料清澈透明,呈琥珀色,在整个保质期内产品的观感始终如一;3、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使用的设备均为目前最为通用的设备,因此工业化方便,产品生产成本低;4、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壳聚糖絮凝澄清与果胶酶水解澄清相结合,既降低了酶制剂的使用量又减少了酶制剂带来的口味变化,同时壳聚糖在絮凝后能被完全去除, 不会给产品口味带来任何影响;使用壳聚糖絮凝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能相比离心或过滤进行固液分离的方式,能够大幅度降低设备投资;5、采用硅藻土过滤和0. 45um的膜过滤进行微孔过滤,相对于采用超滤方式进行过滤,既能保证产品的澄清度又能使产品颜色保持不变;6、通过添加GB2760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作为产品的稳定剂,不但使产品的稳定性得到保证又使产品口感更加协调;7、通过灌装前的脱气工艺,去除了产品中游离氧,避免了多酚的氧化,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清亮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此。实施例中所述壳聚糖购自济南海得贝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果胶酶购自枣庄市杰诺生物酶有限公司,焦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购自四川省什邡市金地亚美化工有限公司, 浓缩苹果汁购自烟台安得利公司;硅藻土过滤机购自重庆轻工机械厂,0. 45um膜滤机购自杭州科百特。实施例中的检测项目,浊度按啤酒GB 4927中规定的浊度计法进行检测,色度按啤酒GB 4927中规定的比色法进行检测,啤酒GB 4927-2008中规定优级啤酒的浊度不大于 0. 9EBC 一级啤酒的浊度不大于1. 2EBC。实施例1一种植物本草饮料,每百千克由以下原料制得山楂片1.75千克,罗汉果0.3千克,决明子0. 15千克,麦芽0. 14千克,乌梅0. 13千克,蜂蜜0. 5千克,白砂糖8千克,浓缩苹果汁0. 8千克,稳定剂0. 01千克,余量为反渗透水;植物干原料经浸煮、真空浓缩、澄清、酶解、煮沸、调配、过滤、脱气、超高温瞬时杀菌、灌装即得。所述稳定剂由0. 005千克焦磷酸钠和0. 005千克六偏磷酸钠配制而成。植物本草饮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山楂片、罗汉果、决明子、麦芽、乌梅混合的原料与原料干重11倍的水混合, 浸煮30分钟,过滤,得滤渣和第一次浸煮液;(2)将步骤⑴制得的滤渣与原料干重6倍的水混合,浸煮3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浸煮液;(3)将步骤(1)制得的第一次浸煮液和步骤O)制得的第二次浸煮液混合,在 65°C的条件下真空浓缩,得原料干重5倍的浓缩液;(4)向步骤(3)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其重量9%的壳聚糖,搅拌均勻,65°C保温絮凝3小时,取澄清液;(5)向步骤(4)制得的澄清液中按1. 5U/ml加入果胶酶,55°C保温酶解2小时,再加入蜂蜜、白砂糖、浓缩苹果汁,煮沸40分钟,得调配母液;(6)向步骤(5)制得的调配母液加入稳定剂,加水稀释,定容,混勻,然后用硅藻土过滤机和0. 45 μ m膜滤机进行过滤,在_60Kpa真空度条件下脱气,然后127°C瞬时杀菌16 秒,最后在20°C的条件下无菌灌装到由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制成的包装盒内,即得。所制得的样品相关检测指标如表1和表2所示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本草饮料,其特征在于,每百千克由以下原料制得山楂片1.2 1.8千克,罗汉果0.2 0.5千克,决明子0. 15 0.5千克,麦芽0. 14 0. 45千克,乌梅0. 13 0. 45千克,蜂蜜0. 5 1千克,白砂糖5 8千克,浓缩苹果汁0. 3 0.6千克,稳定剂0. 005 0. 01千克,余量为水;其中,山楂片、罗汉果、决明子、麦芽、乌梅均为干重;将原料山楂片、罗汉果、决明子、麦芽、乌梅进行浸煮、真空浓缩、澄清、酶解、煮沸,加入蜂蜜、白砂糖和浓缩苹果汁调配,再加入稳定剂、水定容混勻,过滤,杀菌、灌装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本草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反渗透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本草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焦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按重量比(0. 5 1. 5) 1配制而成。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植物本草饮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山楂片、罗汉果、决明子、麦芽、乌梅混合的原料与原料干重8 15倍的水混合, 浸煮30 50分钟,过滤,得滤渣和第一次浸煮液;(2)将步骤⑴制得的滤渣与原料干重6 10倍的水混合,浸煮30 50分钟,过滤, 得第二次浸煮液;(3)将步骤(1)制得的第一次浸煮液和步骤( 制得的第二次浸煮液混合,在65 75°C的条件下真空浓缩,得原料干重3 5倍的浓缩液;(4)向步骤C3)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澄清剂,经澄清,取澄清液;(5)向步骤(4)制得的澄清液中加入果胶酶,酶解,再加入蜂蜜、白砂糖、浓缩苹果汁, 煮沸20 40分钟,得调配母液;(6)向步骤( 制得的调配母液加入稳定剂,加水稀释,定容,混勻,过滤,得过滤液,经杀菌制得植物本草饮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本草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的澄清剂为壳聚糖,其脱乙酰度> 85%,壳聚糖用量为浓缩液重量的8 1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本草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的澄清温度为 50 70°C,澄清的时间为2 4小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本草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果胶酶添加量为1.5 3U/ml,酶解温度45 55°C,酶解时间2 4小时。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本草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过滤步骤为先使用硅藻土进行粗滤,再使用过滤精度为0. 45 μ m的膜进行精滤。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本草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杀菌,步骤如下将过滤液在压力为-30 60KPa的条件下脱气,然后,在温度为115 130°C的条件下, 瞬时杀菌10 30秒。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本草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杀菌后,还包括灌装步骤,在20 30°C的条件下将杀菌后的过滤液无菌灌装到由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制成的包装盒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本草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饮料技术领域。它由以下原料制得的山楂片,罗汉果,决明子,麦芽,乌梅,蜂蜜,白砂糖,浓缩苹果汁,稳定剂,水;植物原料经浸煮、真空浓缩、澄清、酶解、煮沸、调配、过滤、脱气、超高温瞬时杀菌、灌装即得。本发明所述植物本草饮料酸甜爽口,有各种天然植物带来的协调的清香,饮后咽部倍感舒畅;且清澈透明,呈琥珀色,在整个保质期内产品的观感始终如一;此外,本发明工业化方便,产品生产成本低。
文档编号A23L2/62GK102429275SQ201110328828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
发明者刘俊杰, 孙显阳, 张涛, 王翠翠, 赵萍 申请人:山东朝能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