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22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叶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干燥的目的是蒸发水分,改善茶叶的香气,同时也便于包装盒运销。目前,我过广大茶区大多采用柴、煤以及部分作物秸秆作为干燥茶叶的燃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倡导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大气环境的今天,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使用燃烧值高的清洁能源来烘干茶叶的设备已经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现有的各种烘干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端,特别是目前大多数的小型加工厂或家庭农户使用的烘干设备,生产能耗大。质量差,严重影响了工厂和茶农的经济收入,从而也制约着茶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烘干装置,该茶叶烘干装置机械结构简单, 生产能耗小、质量高,有利于提高工厂和茶农的经济收入,推动茶产业的发展。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一烘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层传送带装置,上、下两相邻传送带装置沿水平方向相互错开一端距离,以使上层传送带装置输出端输出的茶叶掉落到下一层传送带装置输入端上,从而实现自上而下往复回转的输送茶叶,所述烘干箱体内壁设置有内循环气道,所述烘干箱体上端前后侧分别设置有电热装置和鼓风机,以使内循环气道内的热气风干茶叶。上述烘干箱体上侧面靠近鼓风机一侧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烘干箱体上侧面靠近电热装置一侧部设置有外接进风口。上述内循环气道由设置在传送带装置两侧的间隔挡板与烘干箱体内壁构成。上述烘干箱体前侧设置有进料输送带,所述进料输送带的输入端上方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输送带与位于烘干箱体内侧上部的第一传送带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是该茶叶烘干装置的机械机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减少加工工厂或企业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采用电热设备代替柴、煤以及部分作物秸秆作为干燥茶叶的燃料进行加热烘干,其加工效率高,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图2为烘干箱体的横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烘干箱体;2—传送带装置;3—内循环气道;4一电热装置;5—鼓风机; 6—排风口 ;7—外接进风口 ;8—间隔挡板;9一进料输送带;10—进料斗;11一鼓风机21—
第一传送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烘干装置做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一烘干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ι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层传送带装置2,上、下两相邻传送带装置2沿水平方向相互错开一端距离,以使上层传送带装置输出端输出的茶叶掉落到下一层传送带装置装置输入端上,从而实现自上而下往复回转的输送茶叶,所述烘干箱体1内壁设置有内循环气道3,所述烘干箱体1上端前后侧分别设置有电热装置4和鼓风机5,以使内循环气道3 内的热气风干茶叶。上述烘干箱体1上侧面靠近鼓风机5—侧部设置有排风口 6,所述烘干箱体1上侧面靠近电热装置4 一侧部设置有外接进风口 7。上述内循环气道3由设置在传送带装置2两侧的间隔挡板8与烘干箱体1内壁构成。上述烘干箱体1前侧设置有进料输送带9,所述进料输送带9的输入端上方设置有进料斗10,所述进料输送带9与位于烘干箱体1内侧上部的第一传送带装置21的输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茶叶烘干装置。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一烘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层传送带装置,上、下两相邻传送带装置沿水平方向相互错开一端距离,以使上层传送带装置输出端输出的茶叶掉落到下一层传送带装置输入端上,从而实现自上而下往复回转的输送茶叶,所述烘干箱体内壁设置有内循环气道,所述烘干箱体上端前后侧分别设置有电热装置和鼓风机,以使内循环气道内的热气风干茶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上侧面靠近鼓风机一侧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烘干箱体上侧面靠近电热装置一侧部设置有外接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气道由设置在传送带装置两侧的间隔挡板与烘干箱体内壁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前侧设置有进料输送带,所述进料输送带的输入端上方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输送带与位于烘干箱体内侧上部的第一传送带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一烘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层传送带装置,上、下两相邻传送带装置沿水平方向相互错开一端距离,以使上层传送带装置输出端输出的茶叶掉落到下一层传送带装置输入端上,从而实现自上而下往复回转的输送茶叶,所述烘干箱体内壁设置有内循环气道,所述烘干箱体上端前后侧分别设置有电热装置和鼓风机,以使内循环气道内的热气风干茶叶,该茶叶烘干装置机械结构简单,生产能耗小、质量高,有利于提高工厂和茶农的经济收入,推动茶产业的发展。
文档编号A23F3/06GK202019674SQ201120055739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5日
发明者傅天龙 申请人: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