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γ-谷维素的油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07573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γ-谷维素的油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
背景技术
Y-谷维素是三萜醇和各种植物留醇的阿魏酸酯的总称,是一种在作为米糠油的原料的米糠中含有较多的生物活性成分。作为Y-谷维素的作用,例如,作为外用剂报告有抗氧化作用、紫外线吸收作用、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皮肤温度上升作用、皮肤腺激活作用等,另外,作为药理作用报告有发育促进作用、性腺刺激作用、维生素E样作用、抗压作用、降胆固醇作用、降血脂等,广泛利用于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原料、医药品原料、补充剂、饲料等。作为米糠油的制备方法,通常的方法是从作为原料的米糠中通过己烷萃取分离原油,之后,经过原油的脱胶工序、脱蜡工序、脱酸工序、脱色工序以及脱臭工序得到精制米糠油。在脱酸工序中,通常使用用碱(苛性钠)中和原油中含有的游离脂肪酸而作为皂脚去除的碱炼脱酸法,但在该方法中,原油中含有约2质量%程度的Y -谷维素的大部分转移到皂脚中并被同时去除。因此,作为使Y -谷维素高度留存的脱酸方法,提出了通过水蒸气来物理性地去除游离脂肪酸的蒸馏脱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另外,提出了通过利用弱碱进行脱酸处理,从而使Y-谷维素较多留存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进而,提出了在进行通常的碱炼脱酸之后,通过在去除油渣之前进行脱水工序从而使Y-谷维素较多留存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4088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3845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1968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108145号公报在前述专利文献I 4中公开的均是使原料油脂中含有的Y -谷维素高效地留存的技术,并未公开制备一种含有与原料油脂的Y-谷维素浓度同等以上的Y-谷维素的油脂的技术。另外,并未公开使本来不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中含有Y-谷维素的技术。从外部向油脂中添加Y-谷维素,制备含有任意浓度的Y-谷维素的油脂是可能的,但是在日本存在如下限制,即除了作为抗氧化剂使用以外,Y -谷维素不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无法表示为营养成分。进而,由于Y-谷维素价格昂贵(约10000日元/kg),因此例如如果将2质量%的Y -谷维素添加到油脂中则增加200日元/kg的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原料油脂的Y-谷维素浓度的束缚,能够以低成本制备任意浓度的较多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的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包含以下的技术方案。[I] 一种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的工序(A)和
(B),(A)得到具有油层、以及含有Y -谷维素盐的皂脚层的油脂处理物的工序;(B)向通过(A)得到的油脂处理物添加酸,使Y-谷维素从皂脚层转移到油层中,回收Y-谷维素含量增加的油脂的工序。[2]根据所述[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向含有Y-谷维素盐的皂脚上加层油脂得到油脂处理物。[3]根据前述[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向含有Y-谷维素的原料油脂中添加碱,分离为油层与含有Y-谷维素盐的皂脚层来得到油脂处理物。[4]根据前述[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去除油脂处理物的油层的一部分。[5]根据前述[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去除油脂处理物的油层的一部分,向油层中添加新的油脂。[6]根据前述[3] [5]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油脂为来自米糠的油脂。[7]根据前述[I] [6]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含有Y-谷维素盐的皂脚层的PH超过10。[8]根据前述[I] [7]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B)中,添加酸以使皂脚层的PH变为10以下。[9]根据前述[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B)中,添加酸以使皂脚层的PH变为7以上10以下。[10]根据前述[I] [9]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为选自盐酸、硫酸、硝酸、乙酸、磷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植酸、葡萄糖酸、酒石酸、丁酸、草酸、脂肪酸以及脱臭馏出物的I种或2种以上。[11]根据前述[I] [10]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B)之后,包含脱色工序和脱臭工序。[12] 一种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其特征在于,通过前述[I] [10]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13]根据前述[12]所述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其特征在于,含有2质量%以上的Y-谷维素。[14]根据前述[12]或[13]所述的含有Y _谷维素的油脂,其特征在于,选自米糠油、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棉籽油、椰子油、橄榄油、椰油、红花油、葵花籽油、杏仁油、腰果油、榛子油、澳洲坚果油、梦梗果(Mongongo )油、山核桃油、松子油、胡桃油、山茶花油、茶油、牛油、猪油、鸡油、马油以及鱼油的I种或2种以上。[15]根据前述[12]或[13]所述的含有Y _谷维素的油脂,其特征在于,选自矿物油、角鲨烯、羊毛脂、异硬脂酸异丙酯、异硬脂酸异硬脂酯、异壬酸辛酯、油酸乙酯、油酸乙酯、硬脂酸辛酯、硬脂酸十八醇酯、棕榈酸辛酯、棕榈酸异丙酯、肉豆蘧酸异丙酯以及辛基十二醇肉豆蘧酸酯的I种或2种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受原料油脂的Y-谷维素浓度的束缚,能够以低成本制备任意浓度的含有较多Y-谷维素的油脂。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油脂由于不是从外部添加Y-谷维素,因此不受日本的食品添加剂的限制,能够将Y-谷维素表示为营养成分。


图1是表示研究含有较多Y-谷维素的米糠油的氧化稳定性的结果的图。图2是表示研究含有Y -谷维素的棕榈油的氧化稳定性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的制备方法(以下,称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只要包含以下的工序(A)和工序(B)即可。(A)得到具有油层、以及含有Y -谷维素盐的皂脚层的油脂处理物的工序;(B)向通过(A)得到的油脂处理物添加酸,使Y-谷维素从皂脚层转移到油层中,回收Y-谷维素含量增加的油脂的工序。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包含工序(A)、工序(B)以外的工序。作为工序(A)、工序(B)以外的工序,例如可以举出脱色工序、脱臭工序等。优选地,在工序(A)、工序(B)之后进行脱色工序和脱臭工序。通过进行脱色工序和脱臭工序,能够得到作为制品可流通的精制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在脱色工序和脱臭工序中,能够使用食用油脂的制备工序中通常进行的公知的脱色方法和脱臭方法。在工序(A)中得到的油脂处理物只要具有油层、以及含有Y-谷维素盐的皂脚层即可。可以仅由油层和皂脚层构成,还可以具有这些以外的层。在工序(A)中,油脂处理物能够通过向含有Y-谷维素的原料油脂中添加碱,使油层与皂脚层分离而得到。原料油脂为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即可,并不限定。由于Y-谷维素在米糠中含有较多,因此优选将来自米糠的油脂作为原料油脂。另外,已知玉米油中也含有,还能够将来自玉米胚芽的油脂作为原料油脂。如上所述,在从作为原料的米糠中通过己烷萃取分离的原油(以下,称为“米糠原油”。)中约含有2质量%程度的Y -谷维素,由于其大部分通过在脱酸工序中进行碱炼脱酸从而被去除,因此能够将在脱酸工序中进行碱炼脱酸之前阶段的米糠原油适合用作原料油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己烷萃取之后不久的米糠原油、经过脱胶工序的米糠原油、经过脱胶工序和脱蜡工序的米糠原油等。另外,由于通过脱酸工序的碱炼脱酸被去除的Y-谷维素转移到皂脚中,因此能够将通过对皂脚进行酸分解而得到的油脂(也称为深色油、酸化油。)适合用作原料油脂。向原料油脂中添加的碱并不特别限定,从脱酸效率和脱色效率的方面考虑优选强碱。例如,可以举出苛性钠、苛性钾等。向原料油脂中添加碱并搅拌之后,通过进行静置、离心分离等,能够使油层与皂脚层分离。处理温度并不特别限定,通常为约20 80°C,优选为约30 50°C。处理时间也并不特别限定,通常为约15分钟 2小时,优选为约30分钟 I小时。原料油脂中含有的Y-谷维素被碱中和,形成盐并转移到皂脚层中。只要不损害目的,也可以向原料油脂中添加碱以外的物质。例如,可以举出己烷、乙醇、异丙醇、甲醇等溶剂等,但不限定于这些。向原料油脂中添加的碱的量并不特别限定,在原料油脂中含有游离脂肪酸时,优选添加游离脂肪酸的酸价的当量以上的碱。更优选为游离脂肪酸的酸价的约1.2当量以上。碱的量的上限并不特别限定,约2 4当量程度就足够了。游离脂肪酸的酸价例如能够按照“2003年版基准油脂分析试验法(社团法人日本油化学会编纂)”中记载的方法,通过将碱蓝作为指示剂的滴定来进行测定。另外,碱的添加量优选为使生成的皂脚的pH超过10的量。皂脚的pH超过10时,认为原料油脂中的Y-谷维素的大部分形成盐并易于转移到皂脚层中。碱的量的上限并不特别限定,PH为约12 14程度的量就足够了。在工序(A)中,具有油层、以及含有Y-谷维素盐的皂脚层的油脂处理物还能够通过在含有Y-谷维素盐的皂脚上加层油脂来得到。例如,获取在米糠油的制备中被排出的皂脚,通过在该皂脚上加层油脂,从而能够得到具有油层、以及含有Y -谷维素盐的皂脚层的油脂处理物。另外,还可以向含有Y-谷维素的原料油脂中添加碱,全部去除通过搅拌、静置等来分离的油层,仅获取皂脚层,在该皂脚层上加层新的油脂。另外,还可以向含有Y-谷维素的原料油脂中添加碱,部分去除通过搅拌、静置等来分离的油层,向该油层中添加新的油脂。在工序(B)中,通过向由工序(A)得到具有油层与皂脚层的油脂处理物中添加酸,从而使皂脚层中含有的Y-谷维素转移到油层中。添加的酸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盐酸、硫酸、硝酸、乙酸、磷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植酸、葡萄糖酸、酒石酸、丁酸、草酸、月旨肪酸、脱臭馏出物等。这些酸可以仅使用I种,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其中,优选硫酸、磷酸、脂肪酸、脱臭馏出物,更优选硫酸、磷酸、脱臭馏出物。脱臭馏出物是由食用油脂的制备中的脱臭工序排出的物质,也被称为浮渣油。由于在脱臭馏出物中除了游离脂肪酸以外,还富含维生素E和甾醇,因此如果使用脱臭馏出物作为酸,则能够强化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中的维生素E和甾醇。向具有油层和皂脚层的油脂处理物中添加酸并搅拌之后,通过进行静置、离心分离等,从而再次分离为油层与皂脚层,仅回收上层的Y-谷维素含量增加的油层。处理温度并不特别限定,通常为约60 100°C,优选为约70 90°C。处理时间也不特别限定,通常为约15分钟 2小时,优选为约30分钟 I小时。为了从得到的油层中尽可能去除肥皂,回收油层之后,还可以进行在其中加水搅拌,去除分离的水层(肥皂)的操作。工序(B)中的酸的添加量并不特别限定,优选添加使皂脚层的pH为10以下的量的酸。即,优选以添加酸并搅拌之后再次分离为油层与皂脚层时的皂脚层的PH为10以下的方式添加酸。如果皂脚层的PH为10以下,则认为皂脚层中含有的Y-谷维素盐作为游离的Y-谷维素易于转移到油层中。酸的添加量的上限并不特别限定,也可以添加使皂脚层的PH为约I 3程度的量的酸。但是,皂脚层的pH变为酸性时,由于脂肪酸从皂脚层中的游离脂肪酸盐(肥皂)游离并转移到油层中,因此工序(B)中的酸的添加量优选为使皂脚层的PH为3以上10以下的量,更优选为使皂脚层的pH为4以上10以下的量,进一步优选为使皂脚层的PH为5以下10以下的量,进一步优选为使皂脚层的pH为6以上10以下的量,特别优选为使皂脚层的PH为7以上10以下的量。通过工序(B),由于皂脚层中的大部分Y-谷维素回到油层中,因此例如作为原料油脂使用含有约2质量%程度的Y -谷维素的米糠原油时,能够制备含有约2质量%的Y-谷维素的米糠油。在专利文献I 4中记载的使原料油脂中含有的Y-谷维素高效地留存的技术中,留存在精制米糠油中的Y -谷维素至多约1.4质量%程度,使约2质量%的Y-谷维素留存是困难的。在工序(A)中,如果向含有Y-谷维素的原料油脂中添加碱,使油层与含有Y-谷维素盐的皂脚层分离并得到油脂处理物之后,去除一部分油层,则能够制备与原料油脂的Y-谷维素浓度相比更高浓度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此时,通过适当增减从油层中去除的量,能够得到任意浓度的含有较多Y-谷维素的油脂。另外,在工序(A),还可以向含有
Y-谷维素的原料油脂中添加碱,分离为油层与含有Y -谷维素盐的皂脚层来得到油脂处理物之后,去除一部分油层,并向油层中添加新的油脂。此时,如果添加种类不同的油脂,则能够得到含有任意浓度的Y-谷维素的混合油脂。在工序(A)中,在含有Y -谷维素盐的皂脚上加层油脂来得到油脂处理物时,作为加层的油脂如果使用本来不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或Y-谷维素含量低的油脂,则能够得到任意种类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另一方面,作为新的油脂如果使用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则能够得到更高浓度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如果反复进行将得到的含有较多Y-谷维素的油脂再次用作新的油脂的操作,则能够得到含有非常高浓度的Y-谷维素的油脂。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优选为未从外部添加Y-谷维素的精制的食用油脂。作为这种食用油脂,可以举出米糠油、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棉籽油、椰子油、橄榄油、椰油、红花油、葵花籽油、杏仁油、腰果油、榛子油、澳洲坚果油、梦梗果油、山核桃油、松子油、胡桃油、山茶花油、茶油、牛油、猪油、鸡油、马油、鱼油等。这些还可以混合2种以上作为混合油。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的Y-谷维素含量并不特别限定,米糠油的情况下优选为含有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30质量%的米糠油。米糠油以外的食用油脂(包括混合油)的情况下含有可测定的Y-谷维素即可,优选为含有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上的食用油脂。Y -谷维素含量的上限并不特别限定,如果使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则能够制备含有约60质量%程度的Y-谷维素的油脂。油脂中的Y-谷维素浓度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测定。例如,可以举出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作为去除油层之后添加的新的油脂,如果使用矿物油、角鲨烯、羊毛脂等化妆品原料的油脂、异硬脂酸异丙酯、异硬脂酸异硬脂酯、异壬酸辛酯、油酸乙酯、油酸乙酯、硬脂酸辛酯、硬脂酸十八醇酯、棕榈酸辛酯、棕榈酸异丙酯、肉豆蘧酸异丙酯、辛基十二醇肉豆蘧酸酯等脂油类,则能够得到作为化妆品原料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月旨。这些油脂中含有的Y-谷维素量并不特别限定,含有可测定的Y-谷维素即可。优选为含有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上的油脂。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实施例1:含有较多Y-谷维素的米糠油的制备〕(1)工序(A)将经过脱胶 脱蜡工序的米糠油(酸价:4.3) IOOkg加温至40°C,加入25.5质量%的苛性钠水溶液1.69kg与水3.37kg,搅拌30分钟,分离为油层与皂脚层。(2)工序(B)加入0.82kg的75%磷酸水溶液,一边搅拌一边加温至80°C之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90kg油层(酸价:1.6)。向得到的油层中加入40°C的温水,再次进行离心分离,去除肥皂得到酸处理油。(3)脱色工序向酸处理油中加入活性白土 4.5kg,在8000Pa、120°C加热后过滤,得到脱色油。(4)脱臭工序将脱色油在1300Pa加热至240°C并去除臭气成分,得到含有较多谷维素的米糠油(酸价:0.3)。表1示出各阶段得到的油或油渣的重量、酸价以及Y-谷维素浓度。此外,Y-谷维素的定量以及酸价的测定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a) Y-谷维素的定量称量油脂2 5g,利用正己烷来成为100mL。采集其中的2mL,对于通过正己烷稀释至IOOmL的物质,测定315nm的吸光度。将油脂重量设为X (g)、吸光度设为A时,γ-谷维素含量G (%)通过下式求取。G= (AX5000)/ (XX359)(b)酸价的测定按照“2003年版基准油脂分析试验法(社团法人日本油化学会编纂)”中记载的方法,通过滴定进行测定。其中,对于包含Y-谷维素的油使用了碱蓝指示剂。[表 1]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的工序(A)和(B), (A)得到具有油层、以及含有Y-谷维素盐的皂脚层的油脂处理物的工序; (B)向通过(A)得到的油脂处理物添加酸,使Y-谷维素从皂脚层转移到油层中,回收Y-谷维素含量增加的油脂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向含有Y-谷维素盐的皂脚上加层油脂得到油脂处理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向含有Y-谷维素的原料油脂中添加碱,分离为油层与含有Y-谷维素盐的皂脚层来得到油脂处理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去除油脂处理物的一部分油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去除油脂处理物的一部分油层,向油层中添加新的油脂。
6.根据权利要求3 5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油脂为来自米糠的油脂。
7.根据权利要求1 6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A)中,含有Y-谷维素盐的皂脚层的PH超过10。
8.根据权利要求1 7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B)中,添加酸以使皂脚层的PH变为10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B)中,添加酸以使皂脚层的pH变为7以上1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 9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为选自盐酸、硫酸、硝酸、乙酸、磷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植酸、葡萄糖酸、酒石酸、丁酸、草酸、脂肪酸以及脱臭馏出物的I种或2种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 10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B)之后,包含脱色工序和脱臭工序。
12.—种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 11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其特征在于,含有2质量%以上的Y-谷维素。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其特征在于,选自米糠油、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棉籽油、椰子油、橄榄油、椰油、红花油、葵花籽油、杏仁油、腰果油、榛子油、澳洲坚果油、梦梗果油、山核桃油、松子油、胡桃油、山茶花油、茶油、牛油、猪油、鸡油、马油以及鱼油的I种或2种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含有Y-谷维素的油脂,其特征在于,选自矿物油、角鲨烯、羊毛脂、异硬脂酸异丙酯、异硬脂酸异硬脂酯、异壬酸辛酯、油酸乙酯、油酸乙酯、硬脂酸辛酯、硬脂酸十八醇酯、棕榈酸辛酯、棕榈酸异丙酯、肉豆蘧酸异丙酯以及辛基十二醇肉豆蘧酸酯的I种或2种以上。
全文摘要
一种含有γ-谷维素的油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A)得到具有油层、以及含有γ-谷维素盐的皂脚层的油脂处理物的工序;以及(B)向通过所述(A)得到的油脂处理物添加酸,使γ-谷维素从皂脚层转移到油层中,回收γ-谷维素含量增加的油脂的工序,不受原料油脂的γ-谷维素浓度的束缚,能够以低成本制备含有任意的浓度的γ-谷维素的油脂。
文档编号A23D9/007GK103200826SQ2011800484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9日
发明者筑野卓夫, 山中崇, 濑越博明 申请人:筑野食品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