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源于玉米的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的新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个来源于玉米的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的新用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新用途是利用ZmNLP1;1的编码核酸分子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培育具有如下1)-4)中至少一种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向受体植物中导入ZmNLP1;1基因的步骤:1)地上部分生物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2)受硝酸盐诱导后,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3)受硝酸盐诱导后,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4)受硝酸盐诱导后,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所述ZmNLP1;1基因编码SEQ?ID?No.2所示的蛋白质。实验证明,在以硝态氮(NO3-)为唯一氮源的条件下,转入ZmNLP1;1基因的拟南芥与受体拟南芥相比,其地上部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明显增加。
【专利说明】—个来源于玉米的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的新用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个来源于玉米的蛋白质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的新用途,特别涉及一个来源于玉米的与硝酸盐吸收利用相关的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0002]氮素是植物必须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是合成蛋白质、核酸和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必需组分,与作物产量、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作物产量。当前全球每年施用大约8~9千万吨氮肥,经预测到2050年可增加至2.4亿吨(TiIman et al., 1999,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6:5995-6000)。能源费用的提高导致了氮肥价格的不断上涨从而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氮肥的流失也在逐步恶化生态环境。基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重考虑,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种植氮高效作物品种已日益重要。
[0003]硝态氮是植物的主要氮源,它既作为营养,又作为信号对植物的代谢和生长有重要的影响。土壤中根可利用的N03_浓度是不稳定的,变化可达100倍(Lark等2004)。植物需要不同的硝酸盐吸收系统,以适应N03_浓度的变化,从而更有效的利用土壤中的NO3'植物有硝酸盐转运蛋白NRTl和NRT2两个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家族。在拟南芥中,NRTl家族有53个基因,NRT2家族有7个基因。NRTl是低亲和性的硝酸盐转运系统(low-affinity transport system, LATS)中的组成成分,NRT2是高亲和性的硝酸盐转运系统(high-aff inity transport system, HATS)中的组成成分。在 AtNRTl 家族的 53 个同源蛋白中,AtNRTl.1主要负责外部NOf浓度为5mmol *L-1的NOf吸收(Tsay等1993; Okamoto等2003)。AtNRTl.1是一个双亲和性的硝酸盐转运蛋白,AtNRTl.1能适应环境中硝酸盐的浓度而进行高亲和性和低亲和性的转换,由低亲和性转变为高亲和性是通过该蛋白质序列的第101位的苏氨酸(thereonine, Thr)的磷酸化进行调控(Martin等2008)。当外界硝酸盐浓度低时,ThrlOl磷酸 化,促使AtNRTl.1具有高亲和硝酸盐吸收的活性;当外界硝酸盐浓度高时,ThrlOl去磷酸化,以致AtNRTl.1具有低亲和硝酸盐吸收的活性,这样的机制可导致植物能快速适应外界硝酸盐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硝酸盐的吸收方式。当生长介质中N03_浓度(〈lmmol *L-1)较低时,根系吸收主要依赖于高亲和吸收转运系统,高亲和N03_转运体蛋白主要由NRT2家族编码,在根部特异表达,其转录受N03_的诱导。AtNRT2.1在根部的表达最强,是高亲和力硝酸盐转运系统的主要成员。植物经硝酸盐转运系统吸收I个N03_分子同时协同吸收2个H+,根系吸收的N03_可暂时储藏在根细胞液泡内或随蒸腾流有木质部导管输送到地上部,也可在硝酸还原酶(NR)的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根(N02_),进入质体中还原为NH4+,进入谷氨酰胺与天冬酰胺合成反应,进而合成植物所需的氨基酸。
[0004]玉米是重要的饲料、经济及生物能源作物,其在国际范围内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我国玉米生产中,氮肥的施用量过高,氮肥的生产率低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Juetal., 2009,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6:3041-3046)。由于氮肥的大量施用,随之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张维理等,1995,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2):80-87)。种植氮高效的玉米品种,是解决氮肥利用率低,降低生产成本,减小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要求,但传统选育新品种是个非常长期的过程,现如今基因工程,特别是玉米转基因技术的成熟,使得我们有可能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快速的获得氮高效品种。能否快速有效地获得转基因氮高效新品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功能基因。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来源于玉米的一个蛋白质ZmNLPl; I及编码核酸分子的新用途,所述ZmNLPl ;1是SEQ ID N0.2所示的蛋白质。
[0006]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新用途是利用ZmNLPl; I的编码核酸分子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0007]该方法具体可为培育具有如下I) -4)中至少一种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向受体植物中导入ZmNLPl; I基因的步骤:1)地上部分生物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2)受硝酸盐诱导后,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3)受硝酸盐诱导后,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4)受硝酸盐诱导后,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
[0008]所述ZmNLPl; I基因编码SEQ IDN0.2所示的蛋白质。
[0009]所述受硝酸盐诱导是指所述受体植物和所述转基因植物均受硝酸盐诱导。
[0010]所述硝酸盐诱导可为NCV诱导。
[0011]所述地上部分生 物量是指除根系以外的植株部分的生物量,所述总生物量是指整个植株(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组成)的生物量;所述生物量以鲜重或干重表示。
[0012]其中所述ZmNLPl; I基因可先进行如下修饰,再导入受体植物中,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0013]I)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饰和优化,以使基因高效表达;例如,可根据受体植物所偏爱的密码子,在保持本发明所述ZmNLPl ;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时改变其密码子以符合植物偏爱性;优化过程中,最好能使优化后的编码序列中保持一定的GC含量,以最好地实现植物中导入基因的高水平表达,其中GC含量可为35%、多于45%、多于50%或多于约60% ;
[0014]2)修饰邻近起始甲硫氨酸的基因序列,以使翻译有效起始;例如,利用在植物中已知的有效的序列进行修饰;
[0015]3)与各种植物表达的启动子连接,以利于其在植物中的表达;所述启动子可包括组成型、诱导型、时序调节、发育调节、化学调节、组织优选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启动子的选择将随着表达时间和空间需要而变化,而且也取决于靶物种;例如组织或器官的特异性表达启动子,根据需要受体在发育的什么时期而定;尽管证明了来源于双子叶植物的许多启动子在单子叶植物中是可起作用的,反之亦然,但是理想地,选择双子叶植物启动子用于双子叶植物中的表达,单子叶植物的启动子用于单子叶植物中的表达;
[0016]4)与适合的转录终止子连接,也可以提高本发明基因的表达效率;例如来源于CaMV的tml,来源于rbcS的E9 ;任何已知在植物中起作用的可得到的终止子都可以与本发明基因进行连接;
[0017]5)引入增强子序列,如内含子序列(例如来源于Adhl和bronzel)和病毒前导序列(例如来源于TMV, MCMV和AMV )。[0018]本发明中所述ZmNLPl; I基因的编码序列具体为序列表中序列I的第355-3216位
核苷酸。
[0019]所述ZmNLPl; I基因可通过ZmNLPl; I基因表达盒或含有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盒的ZmNLPl ;1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目的植物。
[0020]本发明中所述ZmNLPl ;1基因表达盒均可含有所述ZmNLPl; I基因和启动所述ZmNLPl; I基因转录的启动子。本发明中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盒均指能够在宿主细胞中表达SEQ ID N0.2所示的ZmNLPl; I的DNA,该DNA不但可包括启动所述ZmNLPl; I基因转录的启动子,还可包括终止所述ZmNLPl; I基因转录的终止子。进一步,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盒还可包括增强子序列。可用于本发明的启动子包括但不限于:组成型启动子,组织、器官和发育特异的启动子,和诱导型启动子。启动子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花椰菜花叶病毒的组成型启动子35S;来自西红柿的创伤诱导型启动子,亮氨酸氨基肽酶("LAP",Chao等人(1999)Plant Physioll20:979-992);来自烟草的化学诱导型启动子,发病机理相关I (PRl)(由水杨酸和BTH(苯并噻二唑-7-硫代羟酸S-甲酯)诱导);西红柿蛋白酶抑制剂II启动子(PIN2)或LAP启动子(均可用茉莉酮酸曱酯诱导);热休克启动子(美国专利5,187,267);四环素诱导型启动子(美国专利5,057,422);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如谷子种子特异性启动子pF128(CN101063139B(中国专利200710099169.7)),种子贮存蛋白质特异的启动子(例如,菜豆球蛋白、napin, oleosin和大豆beta conglycin的启动子(Beachy等人(1985)EMB0 J.4:3047-3053))。此处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均全文引用。合适的转录终止子包括但不限于: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终止子(N0S终止子)、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终止子、tml终止子、豌豆rbcS E9终止子和胭脂氨酸和章鱼氨酸合酶终止子(参见,例如:0dell 等人(I985)Nature313:810 ;Rosenberg 等 A(1987)Gene, 56:125 ;Guerineau 等人(1991)Mol.Gen.Genet, 262:141;Proudfoot (1991)Cell, 64:671;Sanfacon 等人 GenesDev.,5:141;Mogen 等人(1990)Plant Cell, 2:1261 ;Munroe 等人(1990)Gene, 91:151 ;Ballad 等人(1989)Nu`cleic Acids Res.17:7891 ;Joshi 等人(1987)Nucleic AcidRes.,15:962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盒中启动所述ZmNLPl; I基因转录的启动子为花椰菜花叶病毒的组成型启动子35S,终止所述ZmNLPl; I基因转录的终止子为NOS。
[0021]可用现有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含有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盒的重组表达载体。所述植物表达载体包括双元农杆菌载体和可用于植物微弹轰击的载体等。如pROKI1、pBin438、pCAMBIA1302、pCAMBIA2301、pCAMBIA1301、pCAMBIA1300、pBI121、pCAMBIA1391-Xa或pCAMBIA1391-Xb (CAMBIA公司)等。所述植物表达载体还可包含外源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域,即包含聚腺苷酸信号和任何其它参与mRNA加工或基因表达的DNA片段。所述聚腺苷酸信号可引导聚腺苷酸加入到mRNA前体的3’端,如农杆菌冠瘿瘤诱导(Ti)质粒基因(如胭脂合成酶Nos基因)、植物基因(如大豆贮存蛋白基因)3’端转录的非翻译区均具有类似功能。使用本发明的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时,还可使用增强子,包括翻译增强子或转录增强子,这些增强子区域可以是ATG起始密码子或邻接区域起始密码子等,但必需与编码序列的阅读框相同,以保证整个序列的正确翻译。所述翻译控制信号和起始密码子的来源是广泛的,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合成的。翻译起始区域可以来自转录起始区域或结构基因。为了便于对转基因植物细胞或植物进行鉴定及筛选,可对所用植物表达载体进行加工,如加入可在植物中表达的编码可产生颜色变化的酶或发光化合物的基因(GUS基因、萤光素酶基因等)、抗生素的标记基因(如赋予对卡那霉素和相关抗生素抗性的nptll基因,赋予对除草剂膦丝菌素抗性的bar基因,赋予对抗生素潮霉素抗性的hph基因,和赋予对methatrexate抗性的dhfr基因,赋予对草甘磷抗性的EPSPS基因)或是抗化学试剂标记基因等(如抗除莠剂基因)、提供代谢甘露糖能力的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基因。
[002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标记基因为赋予对抗生素潮霉素抗性的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hph)基因hyg。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ZmNLPl;l基因通过含有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盒的ZmNLPl; I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目的植物。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载体是在pPTKan的BamHI位点插入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hph)基因hyg,在SpeI位点插入SEQ ID N0.1的第355-3216位核苷酸所示的ZmNLPl; I编码序列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
[0023]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载体可通过使用Ti质粒,植物病毒栽体,直接DNA转化,微注射,电穿孔等常规生物技术方法导入植物细胞(Weissbach, 1998, Method forPlantMolecular Biology VIII,Academy Press,New York,pp.411—463;GeisersonandCorey,1998,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nd Edition)。
[0024]所述目的植物可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当所述目的植物为拟南芥等双子叶植物时,所述转基因植物具有如下I) -5)中的至少一种特性:1)地上部分生物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2)总生物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3)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4)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5)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
[0025]所述硝酸盐转运蛋白为AtNRT2.1,其氨基酸序列和基因序列如Atlg08090(FilleurS, Daniel-Vedele F(1999)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high-affinity nitratetransporter isolated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 by differential display.Planta207:461 - 469);;;所述硝酸盐还原酶为AtNIAl,其氨基酸序列和基因序列如Atlg77760(Gutierrez RA, Giff ordML, Poultney C,Wang R, Shasha DE, CoruzziGM, CrawfordNM(2007)Insights into thegenomic nitrate response using genetics and theSungear Software System.J Exp Bot 58:2359-2367);所述亚硝酸盐还原酶为AtNIR,其氨基酸序列和基因序列如 At2gl5620(Gutierrez RA, GiffordML, Poultney C,Wang R, ShashaDE, CoruzziGM, Crawford NM(2007)Insights into the genomic nitrate response usinggenetics and the Sungear SoftwareSystem.J Exp Bot 58:2359-2367)。
[0026]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向受体植物中导入ZmNLPl; I基因后从导入所述ZmNLPl; I基因的植株中筛选表达ZmNLPl; I基因的植株得到所述转基因植物的步骤。
[0027]所述转基因植物理解为不仅包含将所述基因转化目的植物得到的第一代转基因植物,也包括其子代。对于转基因植物,可以在该物种中繁殖该基因,也可用常规育种技术将该基因转移进入相同物种的其它品种,特别包括商业品种中。所述转基因植物包括种子、愈伤组织、完整植株和细胞。
[0028]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新用途是ZmNLPl ;1的应用。
[0029]本发明所提供的ZmNLPl ;I的应用,为A至D中的至少一种:
[0030]A、调控受体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
[0031]B、调控受体植物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0032]C、调控受体植物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
[0033]D、调控受体植物调控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
[0034]所述ZmNLPl; I是SEQ ID N0.2所示的蛋白质。
[0035]本发明所提供的再一种新用途是与表达ZmNLPl; I的生物材料的应用。
[0036]本发明所提供的表达ZmNLPl; I的生物材料的应用为A至D中的至少一种:
[0037]A、调控受体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
[0038]B、调控受体植物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
[0039]C、调控受体植物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
[0040]D、调控受体植物调控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
[0041 ] 所述生物材料为I)或2 )或3 ):
[0042]I)编码ZmNLPl; I的核酸分子,所述ZmNLPl ;1是SEQ ID N0.2所示的蛋白质;
[0043]2)含有I)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0044]3)含有I)所述核酸分子的载体。
[0045]所述核酸分子可以是DNA,如cDNA、基因组DNA或重组DNA ;所述核酸分子也可以是RNA,如mRNA或hnRNA等`。所述核酸分子具体可为编码ZmNLPl; I的基因,所述基因的编码序列具体可为SEQ ID N0.1的第355-3216位核苷酸。
[0046]上述应用中,2)所述的表达盒具体可为上述ZmNLPl; I基因表达盒,3)所述的载体具体可为上述ZmNLPl; I基因表达载体。
[0047]上述方法和上述应用中提到的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盒或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载体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8]导入上文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或导入上文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微生物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9]其中,所述重组微生物具体可为细菌,酵母,藻和真菌。其中,细菌可来自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欧文氏菌(Erwinia),根癌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产喊菌属(Alcaligene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胞杆菌属(Bacillus)等。
[0050]实验证明,在以硝态氮(N03_)为唯一氮源的条件下,转入ZmNLPl; I基因的拟南芥与受体拟南芥相比,其地上部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明显增加,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量和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量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1]图1为ZmNLPl; I基因在玉米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特性,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分析ZmNLPl; I基因在玉米不同组织部位中的转录水平表达情况。
[0052]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苗期玉米根部、苗期玉米地上部、授粉前新叶、授粉前老叶、授粉前穗位叶、授粉前雄穗、授粉前雌穗、授粉后15天新叶、授粉后15天老叶、授粉后15天穗位叶、授粉后15天穗轴样品。
[0053]图2为植物过表达载体pPT-Hyg的构建流程。
[0054]图3为pPT-ZmNLPl; I的构建流程。
[0055]图4为表达ZmNLPl; I基因的转基因系拟南芥植株的RT-PCR分子验证结果。[0056]图5为在6mmol/L N03_条件下进行水培培养42天收取样品时的照片。
[0057]图6为在6mmol/L N03_条件下进行水培培养42天的地上部鲜重统计结果。
[0058]图7为表达ZmNLPl; I基因的转基因系硝酸盐吸收利用标志基因的表达情况。
[0059]其中,A为硝酸盐诱导后氮代谢重要关键基因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RT2.1的表达变化情况,B为硝酸盐诱导后氮代谢重要关键基因硝酸还原酶基因NIAl的表达变化情况,C为硝酸盐诱导后氮代谢重要关键基因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的表达变化情况。其中横坐标0min、30min、60min、120min为全营养液正常培养30天,缺氮5天后硝酸盐处理第Omin、30min、60min、120mino
[0060]上述各图中,Col-O表示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nlp7_l为拟南芥突变体nlp7_l ;18-5,26-6和28-11为3个转pPT-ZmNLPl; I的纯合体株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61]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62]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63]下述实施例中的生物材料如下:
[0064]拟南芥突变体nlp7_l 购自 ABRC,网址是 http://www.arabidopsis.0rg/servlets/TairOb ject?type=germplasm&id=4628722 ;大肠杆菌 DH5 α 和根癌农杆菌GV3101 (购自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pGEM T-Easy克隆载体购自Promega公司;植物表达载体pPTKan和pCAMBIA1302 (Sutter et al., Selective Mobility and Sensitivity toSNAREs Is Exhibited by the ArabidopsisKATl Kl Channel at the Plasma Membrane,2006,Plant Cell 18:935-954)均从国外实验室免费获得,公众可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以重复本申请实验。
[0065]2、工具酶及生化试剂
[0066]各种限制性内切酶购自Promega公司;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公司;各种Taq酶和Trizol RNA小量提取试剂盒购自Takara公司;dNTP混合物购自上海生工;T4DNA连接酶购自Promega公司;氨节青霉素(Amp)、卡那霉素(Kan)、壮观霉素(Spe)、利福平(Rif )购自欣经科公司。
[0067]实施例1、荧光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分析玉米ZmNLPl; I基因组织部位表达特性
[0068]选用玉米自交系B7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种质资源中心)。分别提取苗期玉米根部、苗期玉米地上部、授粉前新叶、授粉前老叶、授粉前穗位叶、授粉前雌穗、授粉前雄穗、授粉后15天新叶、授粉后15天老叶、授粉后15天穗位叶、授粉后15天穗轴、授粉后15天籽粒样品,提取总RNA。所得总RNA经过DNase I酶(TaKaRa公司)去除总RNA中的DNA污染后,用M-MLV反转录酶(Promega公司)和oligo d(T) 18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利用Real-time PCR的方法,以引物P2-F和P2-R扩增玉米ZmNLPl; I基因,以P3-F和P3-R扩增玉米ZmTUBI基因作为内参对照,用同一样品中的ZmNLPI; I基因的表达量除以ZmTUBI基因的表达量作为ZmNLPl; 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研究ZmNLPl; I基因在玉米不同组织部位中表达特性。[0069]其中,引物序列如下:P2-F:5’-ACCTGTTCGATGAAATGCCCTTAG-3’,P2_R:5’ -CGATCTCTGGTATGATTGCTCGGT-3’ ;P3_F:5’-GCTATCCTGTGATCTGCCCTGA-3’,P3_R:5’-CGCCAAACTTAATAACCCAGTA-3,。
[0070]结果如图1所示,玉米ZmNLPl; I基因发现在玉米苗根、授粉前幼叶、授粉前老叶、授粉15天后老叶以及授粉15天后穗轴的表达量相对高。
[0071]上述的Real-Time PCR操作步骤:
[0072]1、提取不同样品中的总RNA ;
[0073]2、取50μ g总RNA,用DNase I (TaKaRa公司,目录号:D2215)去除基因组DNA,方法如下:
[0074]反应体系(50μ I):
【权利要求】
1.培育具有如下1)-4)中至少一种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向受体植物中导入ZmNLPl; I基因的步骤:1)地上部分生物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2)受硝酸盐诱导后,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3)受硝酸盐诱导后,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4)受硝酸盐诱导后,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量高于所述受体植物; 所述ZmNLPl; I基因编码SEQ ID N0.2所示的蛋白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mNLPl;I基因的编码序列是SEQ IDN0.1的第355-3216位核苷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植物为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向受体植物中导入ZmNLPl; 1基因后从导入所述ZmNLPl ;1基因的植株中筛选表达ZmNLPl; I基因的植株得到所述转基因植物的步骤。
5.ZmNLPl; I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A至D中的至少一种: A、调控受体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 B、调控受体植物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 C、调控受体植物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 D、调控受体植物调控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 所述ZmNLPl; I是SEQ ID N0.2所示的蛋白质。
6.生物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A至D中的至少一种: A、调控受体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 B、调控受体植物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 C、调控受体植物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 D、调控受体植物调控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表达; 所述生物材料为I)或2)或3): 1)编码ZmNLPl;I的核酸分子,所述ZmNLPl; I是SEQ ID N0.2所示的蛋白质; 2)含有I)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3)含有I)所述核酸分子的载体。
7.含有编码ZmNLPl;1的核酸分子的表达盒,所述ZmNLPl; I是SEQ ID N0.2所示的蛋白质。
8.含有编码ZmNLPl;I的核酸分子的载体,所述ZmNLPl; I是SEQ ID N0.2所示的蛋白质;或导入所述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9.含有权利要求7所述表达盒的ZmNLPl;I基因表达载体或导入所述ZmNLPl; I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文档编号】C12N15/29GK103834682SQ20121047876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袁力行, 王章奎, 张蕾, 顾日良, 米国华, 张福锁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