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型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15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鼓风型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炒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茶叶黏连内锅侧壁的炒茶装置,属于食品加工机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用茶树的嫩叶炒制而成。如今的茶叶有手工炒制和机械炒制而成,手工炒制的茶叶质量好,但效率低,易碎,浪费青茶叶。故此推广机械炒茶,便成为当前本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必要途径。而机械炒茶毕竟无法做到手工炒茶一般实时监控,导致部分青茶易黏连在内锅侧壁,由于相对受热的高出而易被炒过,或直接崩碎。由此,如何改善机械炒茶这一缺陷,变成本行业设备开发人员致力于攻克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鼓风型炒茶机,解决茶叶炒制过程中青茶黏连内锅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其技术解决手段为鼓风型炒茶机,包括支架、架设于支架上的外桶、嵌置于外桶的内锅,接设于外桶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侧壁设有三个以上水平向朝内锅腔室延伸导流的风口,且风口外联风机的吹风口,各风口的出风结合呈涡流状。进一步地,所述风口为四个,分别沿内锅侧壁同一水平圆周相隔90°而设。进一步地,所述风口为三个,分别沿内锅侧壁不同高度位置而设,且三个风口在内锅底面的投影相隔120°
应用本发明炒茶机,相较于传统的炒茶设备,通过在内锅腔室内形成涡流状的气旋,可以实时自动刮除黏连在内锅侧壁的青茶,从而提高机械炒茶制程的完善性,提高炒茶的量产及质量。


图I是本发明炒茶机内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炒茶机一种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炒茶机另一种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如图I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鼓风型炒茶机,包括支架I、架设于支架上的外桶2、嵌置于外桶的内锅3,接设于外桶2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此处,由于加热装置和揉捻挡茶器为本行业的公知技术,故不再详述。惟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归纳来看,该内锅的侧壁设有三个以上水平向朝内锅腔室延伸导流的风口,且风口外联风机的吹风口(未图示),各风口的出风结合呈涡流状。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炒茶机实施例一,其中风口为四个,分别沿内锅侧壁同一水平圆周相隔90°而设。此处,虽未俯视明示各风口呈90°相隔而设,但可见其均在内锅侧壁同一高度位置(即水平圆周之上)。结合图I和图3所示来看本发明炒茶机实施例二,其中风口为三个,分别沿内锅侧壁不同高度位置而设,且三个风口在内锅底面的投影相隔120° (即布局上三等分实施例一的水平圆周)。通过以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应用本发明炒茶机,相较于传统的炒茶设备,通过在内锅腔室内形成涡流状的气旋,可以实时自动刮除黏连在内锅侧壁的青茶,从而提高机械炒茶制程的完善性,提高炒茶的量产及质量。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鼓风型炒茶机,包括支架、架设于支架上的外桶、嵌置于外桶的内锅,接设于外桶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侧壁设有三个以上水平向朝内锅腔室延伸导流的风口,且风口外联风机的吹风口,各风口的出风结合呈涡流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鼓风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为四个,分别沿内锅侧壁同一水平圆周相隔90°而设。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鼓风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为三个,分别沿内锅侧壁不同高度位置而设,且三个风口在内锅底面的投影相隔12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鼓风型炒茶机,包括支架、架设于支架上的外桶、嵌置于外桶的内锅,接设于外桶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侧壁设有三个以上水平向朝内锅腔室延伸导流的风口,且风口外联风机的吹风口,各风口的出风结合呈涡流状。本发明炒茶机的应用,通过在内锅腔室内形成涡流状的气旋,可以实时自动刮除黏连在内锅侧壁的青茶,从而提高机械炒茶制程的完善性,提高炒茶的产量及质量。
文档编号A23F3/06GK102972542SQ20121057135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郑颖青, 陆汝根 申请人:苏州市瀛园农产品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