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
背景技术:
腐竹是一种含高蛋白、高脂肪的大豆制品,腐竹加工的生产工艺,包括精选原料、黄豆烘干、脱皮、浸泡、磨浆、滤浆、煮浆、豆浆持续保温挑膜和烘干成竹等步骤,其中豆浆持续保温挑膜是腐竹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操作步骤是:对煮浆锅先旺火猛攻,把豆浆煮开,同时撇去锅面的白色泡沫,然后将豆浆放在腐竹锅持续保温,每隔5 6分钟,浆面自然结成一层薄膜,即为腐竹膜,此时,用竹竿沿着锅边挑起,使膜形成一条竹状,挂在竹竿上,置烘房烘干即成腐竹。在豆浆持续保温、挑膜这一环节中,保持的温度约为85°C,普遍情况是,每批次生产保温时间长达8小时以上才收工,故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如煤、柴或木屑,成本高,为了节能、环保,降低生产成本,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探索,研究出这一高效节能腐竹锅。目前的腐竹锅一般是双层,即夹层的上面装豆浆,夹层内装自来水,夹层内没有设置汽罩,夹层下面是平的、没有设置无缝钢管,有个别也有无缝管,但没有设置汽罩和送汽管。通过在平的夹层下烧火加热,将夹层里的水煮成蒸汽,用蒸汽来加热夹层上面的豆浆。结构较简单,用材料较少,消耗燃料较多,没有汽罩,不能将烧火处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引到远离炉膛处,从而使得远离炉膛的位置局部温度较低,结膜慢,而炉膛处会产生局部过热,短时间内结膜快,但豆浆很快会结出厚厚的锅巴,浪费豆浆,锅巴影响传热效果,进而结膜慢下来,从而延长了生产时间,并降低了产出率。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省燃料,加热效率高,能够保持较为恒定的温度,加热均匀,不会造成锅底结锅巴的腐竹锅。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包括受热管、导热夹层和锅体。受热管,该受热管包括供水管及产汽管,接收外部热量,将从供水管流入的水,蒸发成水蒸气从产汽管上端送出;导热夹层,设置有连接外部水源的灌水口,以及调节导热夹层中水位的溢流管,该导热夹层与供水管连通,将水不断输送往受热管,与产汽管连通接收水蒸气,还设置有防止内部水蒸气压力过高的排汽口 ;锅体,形成一个豆浆保温、结膜的区域,设置在导热夹层上方接收导热夹层传导上来的热量。所述导热夹层内部设置有汽罩,该汽罩与产汽管连通,接收从产汽管送上来的水蒸气,该汽罩上设置有将水蒸气导向导热夹层远端的送汽管,送汽管远端开有便于水蒸气跑出进入导热夹层中的出汽孔。进一步,所述受热管为弯曲并互相焊接连接而成的无缝钢管。为了节省燃料,提高热效率,所述受热管设置成围绕火苗的形状。[0010]为了节省燃料,提高热效率,所述受热管设置在火苗及烟气前进的方向上。进一步,所述受热管设置在导热夹层下方一侧,所述汽罩设置在受热管上方位置,送汽管从汽罩伸向导热夹层另一侧。进一步,所述的出汽孔设置在导热管远端的左右两侧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热夹层中水位保持在导热夹层高度的1/3处,汽罩与送汽管不与导热夹层顶面相接触,保持在导热夹层高度的2/3处。进一步,所述导热夹层上还设置有便于观看其内部水位的玻璃液位计。所述的导热夹层,是在一块铁板上的四周,以10#或20#槽钢焊接成一个浅容器,在容器内之上端,焊接6#槽钢和角铁作支承架,在支承架上放置不锈钢板予以密封,形成的一个中空夹层。进一步,所述锅体内部设置有将锅体分割成小区域的隔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汽罩和送汽管,形成水和水蒸气的循环系统,保证了热量得到更为有效的传输利用,节省了燃料,加热效率高;设置有汽罩及送汽管,使锅体受热均匀,能够保持较为恒定的温度,不会造成锅底结锅巴,提高了产出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腐竹锅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到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包括受热管1、导热夹层2和锅体3。受热管1,设置在炉腔内,包括供水管11及产汽管12,接收外部热量,将从供水管11流入的水,蒸发成水蒸气从产汽管12上端送出,所述受热管I为弯曲并互相焊接连接而成的无缝钢管,为了节省燃料,提高热效率,所述受热管I设置成围绕火苗的形状,所述受热管I设置在火苗及烟气向烟 前进的方向上。导热夹层2,设置有连接外部水源的灌水口 21,以及调节导热夹层2中水位的溢流管22,该导热夹层2与供水管11连通,将水不断输送往受热管1,与产汽管12连通接收水蒸气,还设置有防止内部水蒸气压力过高的排汽口 23。所述导热夹层2上还设置有便于观看其内部水位的玻璃液位计27。所述的导热夹层2,是在一块铁板上的四周,以10#或20#槽钢焊接成一个浅容器,在容器内之上端,焊接6#槽钢和角铁作支承架,在支承架上放置不锈钢板4予以密封,形成的一个中空夹层。锅体3,形成一个豆浆保温、结膜的区域,设置在导热夹层2上方接收导热夹层2传导上来的热量。所述锅体3内部设置有将锅体3分割成小区域的隔板31,便于进行腐竹的结膜。所述导热夹层2内部设置有汽罩24,汽罩24也称之为汽包,该汽罩24与产汽管12连通,接收从产汽管12送上来的水蒸气,该汽罩24上设置有将水蒸气导向导热夹层2远端的送汽管25,送汽管25远端开有便于水蒸气排出进入导热夹层2中的出汽孔26,所述出汽孔26设置在送汽管25远端左右两侧面,送汽管25远端左右两侧面是指沿送汽管25输送方向的左右两个侧面,当然,设置在送汽管25远端的其他角度和位置上也可以,只是可能会造成局部过热。为了防止水蒸气直接喷到锅体3底部的不锈钢板4,造成近烧火处的装豆浆的锅底局部过热,故所述的导热夹层2内设置了汽罩24。所述导热夹层2中水位保持在导热夹层2高度的1/3处,汽罩24与送汽管25不与导热夹层2顶面的不锈钢板4相接触,保持在导热夹层2高度的2/3处。为了便于对一些更宽更长的腐竹锅进行均匀加热,所述受热管I设置在导热夹层2下方一侧,所述汽罩24设置在受热管I上方位置,送汽管25从汽罩24伸向导热夹层2另一侧。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受热管I有大管和小管,这些大管和小管彼此连接,大管上焊接有许多小管,一般供水管11和作为主支架的管道也为大管,因为小管可以更快的受热,所以主要靠小管承担受热功能,在火苗及烟气向烟囱前进的方向焊接了更多的小管,小管的上端与导热夹层2内的汽罩24相通,作为供水管11的大管,把导热夹层2里的水引下来供给小管,大管和小管经加热后,小管内的水较快煮沸变成蒸汽,蒸汽向上走,进入导热夹层2内的汽罩24,然后通过四根不锈钢的送汽管25,将汽罩24内的蒸汽引到远离炉膛的导热夹层2远端处。这样,即使腐竹锅有9米、12米、15米或18米长,只要在一个炉膛烧火,就能使整个腐竹锅温度基本一样、加热均匀。因为增加了大量的小无缝管,使腐竹锅底在有限的燃烧火苗下,因为加热面积的大大增加,而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减少了热量的损失,节能效果非常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产品工作时,通过灌水口 21连接自来水或其他水源,使得导热夹层2中保持一定的水量,然后通过供水管11不断进入受热管I中,通过对受热管I的加热,使得水不断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从产汽管12上端进入汽罩24中,充满汽罩24后通过送汽管25,再从送汽管25的出汽孔26排出,蒸汽充满导热夹层2的后半部分。灌水口 21若灌入的水太多,则会从溢流管22排出,并且可以通过玻璃液位计27实时监控导热夹层2中的水位,当导热夹层2中蒸汽压力过高时,水蒸气通过排汽口 23排出,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在此过程中受热管I接收的热量传导至导热夹层2处,然后通过不锈钢板4均匀地传导至锅体3处,保持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从而完成豆浆的持久的保温和结膜的步骤。当然,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还可以有其它结构上的变形,比如受热管组单独制作,不与锅体直接焊接,产生的蒸汽的通过锅体侧边引入汽罩,比如汽罩设置成其他形状,这些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包括 受热管(I ),该受热管(I)包括供水管(11)及产汽管(12),接收外部热量,将从供水管(11)流入的水,蒸发成水蒸气从产汽管(12)上端送出; 导热夹层(2),设置有连接外部水源的灌水口(21),以及调节导热夹层(2)中水位的溢流管(22),该导热夹层(2)与供水管(11)连通,将水不断输送往受热管(1),与产汽管(12)连通接收水蒸气,还设置有防止内部水蒸气压力过高的排汽口(23); 锅体(3),形成一个豆浆保温、成膜的区域,设置在导热夹层(2)上方接收导热夹层(2)传导上来的热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夹层(2)内部设置有汽罩(24),该汽罩(24)与产汽管(12)连通,接收从产汽管(12)送上来的水蒸气,该汽罩(24)上设置有将水蒸气导向导热夹层(2)远端的送汽管(25),送汽管(25)远端开有便于水蒸气跑出进入导热夹层(2)中的出汽孔(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管(I)为弯曲并互相焊接连接而成的无缝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管(I)设置成围绕火苗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管(I)设置在火苗及烟气前进的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管(I)设置在导热夹层(2)下方一侧,所述汽罩(24)设置在受热管(I)上方位置,送汽管(25)从汽罩(24)伸向导热夹层(2)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汽孔(26)设置在送汽管(25 )远端的左右两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夹层(2)中水位,保持在导热夹层(2)高度的1/3处,汽罩(24)与送汽管(25)不与导热夹层(2)顶面相接触,保持在导热夹层(2)高度的2/3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夹层(2 )上还设置有便于观看其内部水位的玻璃液位计(27 )。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夹层(2),是在一块铁板上的四周,以10#或20#槽钢焊接成一个浅容器,在容器内之上端,焊接6#槽钢和角铁作支承架,在支承架上放置不锈钢板(4)予以密封,形成的一个中空夹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3)内部设置有将锅体(3)分割成小区域的隔板(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腐竹锅,包括受热管、导热夹层和锅体,导热夹层内部设置有汽罩或汽包,该汽罩与产汽管连通、接收从产汽管送上来的水蒸气,该汽罩上设置有将水蒸气导向导热夹层远端的送汽管,送汽管远端开有便于水蒸气跑出进入导热夹层中的出汽孔。设置有汽罩和送汽管,形成水和水蒸气的循环系统,保证了热量得到更为有效的传输利用,节省了燃料,加热效率高;设置有汽罩及送汽管,使锅体受热均匀,能够保持较为恒定的温度,不会造成近烧火处的锅底结锅巴,提高了产出率。
文档编号A23C20/02GK203040583SQ201220735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黄利明, 黄琰 申请人:黄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