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琥珀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琥珀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凋、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是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老式乌龙茶采用中发酵、中揉捻、中焙火的步骤。发酵程度的不同,使乌龙茶表现出的色香味完全不同。老式乌龙茶由于发酵程度不高,茶多酚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琥珀乌龙茶的制作方法,达到茶汤成琥珀色、茶质厚重滑且甘醇、汤韵持续力强久、散发独特果香、气韵沉稳内敛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茶多酚,增加有益成分,达到预防疾病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琥珀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包括a、采摘采摘新鲜的乌龙茶叶片;b、摊放摊放厚度7 9公分,摊放时间1. 5 2. 5小时;C、萎凋在日光下进行,摊叶厚度3 5公分,萎凋时间2 3小时;d、再摊放对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摊放,摊放厚度7 9公分,摊放时间I 2小时;e、摇青放入摇青机中摇青,连续摇三次,第一次20 40分钟,第二次、第三次各80 100分钟,摇青机转速为20 25转/分;f、闷青将摇青后的茶叶放入竹编容器中,用布闷住,使叶片产生热量,闷住1. 5 2. 5小时;g、揉捻在揉捻机中揉捻10 15分钟;h、重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摊放厚度10 20公分,使茶叶发酵,发酵程度大于 85% ;1、炒青在温度190 200°C的锅中,一批次炒20 25分钟,一批次为20 30斤;j、包揉将茶叶倒在茶巾布上,以每次4 6公斤进行速包,包紧后放进揉捻机中,揉捻15圈,之后解块再速包再揉捻,重复20 30次直到茶叶成颗粒状为止;k、烘干在95 105°C中烘干1. 5 2. 5小时;1、重烘焙首次烘焙是在120 130°C中烘焙5 7小时,再次烘焙是在105 115°C中烘焙4 6小时。
上述制作方法,所述采摘步骤在11点至15点之间进行。上述制作方法,所述萎凋步骤,在下午14点 17点进行,摊叶厚度4公分,萎凋时间2. 5小时。上述制作方法,所述摇青步骤中三次摇青开始的时间分别是19点、21点和24点。上述制作方法,所述闷青步骤,开始的时间在8点,在竹编容器中一次性放入20斤叶片,将叶片闷住2小时。上述制作方法,所述揉捻步骤的揉捻时间为15分钟。上述制作方法,所述重发酵步骤中叶片摊放厚度为15公分,发酵程度为85%。上述制作方法,所述炒青步骤的锅温为195°C,一批次炒23分钟。上述制作方法,所述烘干步骤是在100°C中烘干2小时。上述制作方法,所述重烘焙步骤中,首次烘焙是在126°C中烘焙6小时,再次烘焙是在110°C中烘焙5小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85%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2、可预防疾病。琥珀乌龙的抗菌力强,用琥珀乌龙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3、琥珀乌龙茶中产生的香气物质有400多种。因此,琥珀乌龙具有琥珀茶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琥珀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I)采摘采摘新鲜的乌龙茶树叶片,最好在在11点至15点间进行。(2)摊放摊放厚度8公分,摊放时间2小时,避免鲜叶在从山上到茶厂运输途中产生过高温度将茶叶烫伤。(3)萎凋在下午14点 17点,在日光下进行,萎凋摊叶厚度4公分,萎凋时间2 3小时,一般2. 5小时。萎凋时间根据当天的太阳光照而定,光线强萎凋时间2小时,光线弱萎凋时间3小时。(4)再摊放为免鲜叶萎凋时温度过高伤到茶叶,对萎凋后的叶片进行摊放。摊放厚度8公分,摊放时间1. 5小时。(5)摇青
将茶叶放入摇青机中摇青,每次投茶45公斤,摇青机转速是20转/分。连续摇三次,第一次0. 5小时,第二次、第三次分别为1. 5小时。例如,摇青开始的时间分别是19点、21点和24点。投茶量较少和摇青机转速较慢,对摇青效果更好。(6)闷青次日早上8点开始,将茶叶放入竹编容器中,一次性放入20斤,用布闷住2小时,使叶片产生热量,以加快多酚氧化酶的活跃。(7)揉捻将闷青后的叶片放置于揉捻机中揉捻,对茶叶叶细胞再一次大面积的破坏,使茶多酚类物质发酵。揉捻15分钟。(8)重发酵发酵的原理是,由于叶子细胞被破坏,接触了空气中的氧气,茶多酚就开始氧化发酵。将茶叶摊放,摊放厚度15公分,使受伤的叶细胞接触空气,氧化至百分之八十五时停止氧化,即发酵程度为85%。(9)炒青在温度195 °C的锅中,一批次炒23分钟,一批次25公斤。(10)包揉将茶叶倒在茶巾布上,每次5公斤进行速包,包紧后放进揉捻机中,揉捻15圈。之后需解块再速包再揉捻,重复20 30次,直到茶叶成颗粒状为止。(11)烘干将包揉后的茶叶在100°C中烘干2小时。(12)重烘焙两次烘焙,首次烘焙在126°C中烘焙6小时,再次烘焙在110°C中烘焙5小时。采取本技术方案的琥珀乌龙茶,茶叶中含有较多对人有益的化合物,因此,具有利尿、消炎杀菌、解毒的功效,具体有1.利尿功效在茶中的咖啡硷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促成排尿增加,有利于排出体内的乳酸、尿酸、过多的盐分等有害物质,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2.消炎杀菌功效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经由实验发现,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由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因此,对于细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琥珀乌龙茶对治疗有一定效果。3.解毒功效据实验证明,红茶中的茶多硷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硷,并沉淀分解。随着工业的发展,食品受到污染的机率增大,喝琥珀乌龙茶可达到解毒的功效。此外,琥珀乌龙茶外形颗粒紧结、壮实、带细梗、碎末少为净,色泽红褐油润,香气兰花香、有蜜香,薯香香气持久,汤色晶莹剔透(琥珀色),滋味醇厚甘甜,叶底软嫩红褐明売。
权利要求
1. 一种琥珀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包括a、采摘采摘新鲜的乌龙茶叶片;b、摊放摊放厚度7 9公分,摊放时间1.5 2. 5小时;C、萎凋在日光下进行,摊叶厚度3 5公分,萎凋时间2 3小时;d、再摊放对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摊放,摊放厚度7 9公分,摊放时间I 2小时;e、摇青放入摇青机中摇青,连续摇三次,第一次20 40分钟,第二次、第三次各80 100分钟,摇青机转速为20 25转/分;f、闷青将摇青后的茶叶放入竹编容器中,用布闷住,使叶片产生热量,闷住1.5 2. 5 小时。g、揉捻在揉捻机中揉捻10 15分钟;h、重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摊放厚度10 20公分,使茶叶发酵,发酵程度大于 85% ;1、炒青在温度190 200°C的锅中,一批次炒20 25分钟,一批次为20 30斤; j、包揉将茶叶倒在茶巾布上,以每次4 6公斤进行速包,包紧后放进揉捻机中,揉捻15圈,之后解块再速包再揉捻,重复20 30次直到茶叶成颗粒状为止; k、烘干在95 105°C中烘干1. 5 2. 5小时;1.重烘焙首次烘焙是在120 130°C中烘焙5 7小时,再次烘焙是在105 115°C 中烘焙4 6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步骤在11点至15点之间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步骤,在下午14点 17点进行,摊叶厚度4公分,萎凋时间2. 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摇青步骤中三次摇青开始的时间分别是19点、21点和24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闷青步骤,开始的时间在8点,在竹编容器中一次性放入20斤叶片,将叶片闷住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步骤的揉捻时间为1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发酵步骤中叶片摊放厚度为15 公分,发酵程度为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青步骤的锅温为195°C,一批次炒23分钟,一批次25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步骤是在100°C中烘干2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烘焙步骤中,首次烘焙是在 126°C中烘焙6小时,再次烘焙是在110°C中烘焙5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琥珀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摘、摊放、萎凋、再摊放、作青、闷青、揉捻、重发酵、炒青、包揉、烘干、重烘焙步骤。依本发明技术方案制作的琥珀乌龙茶,茶多酚减少85%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还可预防疾病。琥珀乌龙茶中产生的香气物质有400多种,琥珀乌龙具有琥珀茶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效果。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039639SQ20131003434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刘海林 申请人:上海艺海祥麟茶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