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籽粕分离蛋白及其提取方法

文档序号:442982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猕猴桃籽粕分离蛋白及其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及其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蛋白质日常食用量越来越大,过量食用动物蛋白而引起的肥胖、高血脂等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另外,对于动物性蛋白缺乏的地区或素食主义来说,植物性蛋白的补充无疑是补充机体营养的主要途径。植物蛋白经过互相搭配、取长补短,各种各样的氨基酸混合摄食,使得营养价值大大提高,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以植物种子为原料开发植性蛋白,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也为新型蛋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称猴桃Chinensis Planch)是一种落叶性藤本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我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国,品种资源丰富,全世界猕猴桃有66多种,我国就有62种,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湖南、河南等地,其中陕西省是中国猕猴桃的主要产区。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陕西省猕猴桃种植面积达63.81万亩,产量51.08万吨,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1/3,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约70%,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猕猴桃果实清香鲜美,酸甜可口,除了富含维生素C以及钾、镁、纤维素之外,还含有叶酸、胡萝卜素、钙、黄体素、氨基酸、天然肌醇等,具有很高的营养、医疗、保健等价值,已成为世界各国近年来竞相发展的特色果品之一。猕猴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收后极易变软腐烂,所以除了部分用于鲜食外,绝大部分被加工成果干、罐头、果汁等半成品。随着猕猴桃加工业的不断扩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猕猴桃籽的量也越来越大。猕猴桃果实中单果平均含籽 900粒左右,每公斤果约含干燥种籽49 150 g。目前,除了少量的猕猴桃籽被用作动物饲料和榨油之外,绝大多数作为废弃物而被丢弃,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如何高效的利用生物资源,提高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实现生物资源(包括农产品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焦点。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大量废弃的猕猴桃籽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的提取方法。本发明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其分子量为2000(T58000 Da;pH 7.5时的乳化活性指数92.38 ± 1.27 m2/g,起泡性 22.23 ± 4.32% ;pH 4.0 时的乳化活性指数 18.34 ± 0.69,起泡性34.93 土 0.72%,其通过以下方法提取得到,
(I)将猕猴桃籽柏粉碎,按料液比1: 5 1:12 g/ml加入蒸馏水,用0.5^1.5mol/L NaOH或KOH溶液将pH值调至9.(Γ10.5,浸提2 4小时,离心收集滤液;(2)用0.5^1.5mol/L HC1、HN03或H2SO4溶液将滤液pH值调至3.8^4.5,静置、离心收集沉淀,按料液比1:10 1:30 g/ml加入蒸馏水,再用0.5 1.5 mol/L NaOH或KOH溶液回调pH值至中性,进一步透析、冷冻干燥后即得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蛋白提取率为5.5%-8.5%。为提高提取率,可将步骤(I)分离得到的滤渣采用步骤(I)所述方法再重复提取2 3次。上述步骤(I)中,离心转速为4000 5000 r/min,离心时间15 20min ;步骤(2)中,离心转速为8000 10000 r/min。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原料采用简单易操作的加工工艺,以猕猴桃籽柏为原料提取蛋白粉,得到的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既可作为功能性营养补充剂使用,又可作为功能性基料添加于食品、药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提升了猕猴桃籽柏的利用价值。


图1为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泳道M,标准分子量marker ;泳道1,大豆分离蛋白;泳道2,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
图2为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不同pH的溶解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
实施例1
取IOOg猕猴桃籽柏磨碎粉,室温下加入500ml蒸馏水,用1.0mol/L的NaOH将溶液pH调至9.0,磁力搅拌浸提2小时,4800r/min离心15min,去除残渣,得上清液;然后用1.0mol/L的HCl将上清液pH调至4.5,用离心机8000r/min离心15min,倒掉上清液,收集蛋白沉淀。向沉淀中加入100 ml蒸馏水,用1.0mol/L的NaOH调节溶液pH至7.0,使沉淀充分溶解,8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冷冻干燥,蛋白提取率为5.54%。实施例2
取IOOg猕猴桃籽柏磨碎粉,室温下加入700ml蒸馏水,用1.0mol/L的KOH将溶液pH调至10.0,磁力搅拌浸提4小时,50001'/1^11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然后将残渣按照以上步骤重复提取2次,合并3次提取的上清液;用0.5 mol/L的H2SO4溶液将上清液pH调至
3.8,10000r/min离心20min,倒掉上清液,收集蛋白沉淀。向沉淀中加入100 ml蒸馏水,用1.5mol/L的KOH调节溶液的pH至7.0,使沉淀充分溶解,用离心机10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冷冻干燥,蛋白提取率7.62%。实施例3
取IOOg猕猴桃籽柏磨碎粉,室温下加入1000ml蒸馏水,用0.5mol/L的NaOH将溶液pH调至9.0,磁力搅拌浸提2小时,4800r/min离心15min,去除残渣,得上清液;然后用1.5mol/L的HNO3将上清液pH调至4.5,用离心机8000r/min离心15min,倒掉上清液,收集蛋白沉淀。向沉淀中加入100 ml蒸馏水,用0.5mol/L的NaOH调节溶液pH至7.0,使沉淀充分溶解,8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冷冻干燥。实施例4取IOOg猕猴桃籽柏磨碎粉,室温下加入800ml蒸馏水,用1.5mol/L的NaOH将溶液pH调至10.2,磁力搅拌浸提2小时,4800r/min离心15min,去除残渣,得上清液;然后用
0.5mol/L的H2SO4将上清液pH调至3.8,用离心机8000r/min离心15min,倒掉上清液,收集蛋白沉淀。向沉淀中加入100 ml蒸馏水,用1.5mol/L的KOH调节溶液pH至7.0,使沉淀充分溶解,8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冷冻干燥。实施例5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实施例1和2提取的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进行测定,并且与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2000(T25000Da、3500(T38000Da、4800(r58000Da三个区段(图1,泳道1),明显区别于大豆分离蛋白(图1,泳道2)。实施例6
对实施例1和2提取的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包括: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进行了测定,并与大豆分离蛋白的相关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猕猴桃籽最低的溶解pH为3.0,而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低溶解pH在4.0,当pH 9.0时,猕猴桃籽分离蛋白的溶解性是大豆分离蛋白的4倍(图2);乳化性比较表明,在pH 4.0和pH 7.5两种条件下,猕猴桃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都高于大豆分离蛋白;但两种分离蛋白的起泡性差异不大(表1),以上实例说明猕猴桃分离蛋白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值得进一步开发。
权利要求
1.一种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其分子量为2000(T58000 Da;pH 7.5时的乳化活性指数92.38 ± 1.27 m2/g,起泡性 22.23 ± 4.32% ;pH 4.0 时的乳化活性指数 18.34 ± 0.69,起泡性34.93 土 0.72%,其通过以下方法提取得到, (1)将猕猴桃籽柏粉碎,按料液比1:5 1:12 g/ml加入蒸馏水,用0.5^1.5mol/L NaOH或KOH溶液将pH值调至9.(Γ10.5,浸提2 4小时,离心收集滤液; (2)用0.5 1.5mol/L HC1、HNO3或H2SO4溶液将滤液pH值调至3.8 4.5,静置、离心收集沉淀,按料液比l:l(Tl:30 g/ml加入蒸馏水,再用0.5 1.5 mol/L NaOH或KOH溶液回调PH值至中性,进一步透析、冷冻干燥后即得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猕猴桃籽柏粉碎,按料液比1:5 1:12 g/ml加入蒸馏水,用0.5^1.5mol/L NaOH或KOH溶液将pH值调至9.(Γ10.5,浸提2 4小时,离心收集滤液; (2)用0.5 1.5mol/L HC1、HNO3或H2SO4溶液将滤液pH值调至3.8 4.5,静置、离心收集沉淀,按料液比l:l(Tl:30 g/ml加入蒸馏水,再用0.5 1.5 mol/L NaOH或KOH溶液回调PH值至中性,进一步透析、冷冻干燥后即得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的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提取率为5.5%-8.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I)分离得到的滤渣采用步骤(I)所述方法重复提取2 3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离心转速为4000 5000 r/min,离心时间15 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猕猴桃籽柏分离蛋白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离心转速为8000 10000 r/m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猕猴桃籽粕分离蛋白,其分子量为20000~58000Da,pH7.5时的乳化活性指数92.38±1.27m2/g,起泡性22.23±4.32%,pH4.0时的乳化活性指数18.34±0.69,起泡性34.93±0.72%。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原料采用简单易操作的加工工艺,以猕猴桃籽粕为原料提取蛋白粉,得到的猕猴桃籽粕分离蛋白既可作为功能性营养补充剂使用,又可作为功能性基料添加于食品、药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提升了猕猴桃籽粕的利用价值。
文档编号A23J1/14GK103190523SQ2013101521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7日
发明者邓建军, 杨海霞, 范代娣, 曹炜 申请人:西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